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田氏代齐

第二百五十一章 田氏代齐

至于齐楚两国,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大国,疆域广大、粮草充盈、兵员众多,自春秋以来就是世所公认的强国,春秋五霸中,不记一箭之仇,大胆任用管仲的齐桓公,以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是齐楚两国强大国力的体现。

虽然齐楚两国都是国力超群,不过其各有各的取死之道,所以最终还是被秦国后来居上,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直至最后将齐楚两国置于死地,宗庙社稷不存。

首先说一下齐国,齐国本来是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的姜尚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其人被后世尊称为姜太公,更是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是周武王时期整个周朝的军事统帅。

以姜子牙当时的地位,其所获封国必然是最好的那一等次的了,而且后世姜子牙被称为“谋圣”及兵家鼻祖,由此可知姜子牙的能力绝对亦是超等的。

齐国底子既好,又得姜子牙如此人物操持,国力自是蒸蒸日上,基础打得极好,后世君主只要不是太过昏庸,自能维持住强国地位。

然后到了齐桓公的时代,最终将历年来积储的国力爆发出来,成为了春秋时期列国中的第一个霸主,其在名相管仲的尽心辅佐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甚至后世的孔子也说出了“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等话语,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抗击蛮夷,后世之人都会变成蛮夷了,可见齐桓公所建立的功业是何等彪炳。

本来姜氏所统治的齐国,虽然后来再没有出过齐桓公这样的人物,但是也依然秉承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宗旨,努力压制楚国,与当时另一强国晋国默契配合,分别压制南面的楚国与西面的秦国,勉强维持住周王室的统治名义。

故此后来的齐国,虽则没有多少建树,但也算是当时周王室维持统治的重要砝码,与晋国联手一起维持住这个天下的安慰,所以当时列国就算是有什么纠纷,都会诉诸周王室,由周王室调停解决,而不会像后来战国时期一样,动不动就共伐敌国。

这个时期,由于齐晋两大强国尚亲近周王室,故此列国虽有互相共伐之举,但最终也会听周王室的调停,鲜有灭国之举。

到了后来,发生了魏、韩、赵三国分晋及田氏代齐的事情,周王室名义上的统治就再难维持,列国就开始公然攻灭他国,大国吞并小国,逐渐全天下就只剩下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而这个战争不断的时期就被后世称为“战国时期”,以三国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个事件为分界线,之前的时期就被称为“春秋时期”。

田氏代齐,用的手段十分著名,就是后世时常提及的“大斗出小斗进”,但里面有一些东西要说清楚,田氏代齐并非如此简单的。

第一是田氏此时已经在齐国经营了五代共一百二十多年,可谓是根深蒂固,势力庞大,不是齐国君主可以轻易除去的了。

第二是齐国君主是个奢侈之君,向民众征收重税以致民不聊生,国民大多对齐国君主不满,故此田氏才有了收买人心的机会。

第三就是田氏的手段了,此时田氏乃是掌管全国粮食征收及发放事务的大夫,等于是后世的户部了,于是田氏就利用这个身份,制订了新的规定,就是将原来四升为一斗的四进制,改为五升为一斗的五进制,当向国民借出粮食的时候,就用新制,国民收粮后向国家归还粮食的时候,就用旧制,如此一来,国民向国家借粮食,就等于获利了一升,这就是所谓的“大斗出小斗进”了。

而田氏用这种手段,却没有提君主半句(虽然提了估计国民也不信),田氏“借公事施私恩”,国民获利自然对田氏感激不尽,由此全国民心逐渐被田氏收买,慢慢架空齐国君主,最终实现了替代姜氏成为齐国君主的创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