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年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年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年

“弟子试言之,若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乃是用于一方国力增长,一方国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增长,如此方能得建大功。

如若双方国力同时增长,则此策便是空话。就以今日吾大汉和曹魏为例,若北伐前吾大汉国力为三,曹魏国力为十,此次北伐得胜,吾大汉国力应为五,曹魏国力当为八。

假设双方国力同时增长,为方便计算,吾以双方国力每年增长十分有一为计,则十年后,吾大汉国力应为十,曹魏国力便是十六。

再过十年,则二十年后,吾大汉国力计为二十,曹魏国力便是三十二,由此可见,开始吾大汉和曹魏相比,国力只是相差三,十年后则相差六,二十年后更是相差十二。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双方国力之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逐渐由开始的尚有战而胜之之力,变为仅有一战之力,最后甚至变为战无可战,因实是毫无战胜之可能。

故以弟子愚见,吾大汉当于巩固雍凉之地后,尽快组建一支精锐骑兵,于三年内再次北伐中原,给予曹魏沉重一击,至不济亦要拖慢曹魏国力之增长。”

“幼常所见,与为师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组建骑兵之事,为师已收到孟起心腹亲兵送来之信,既然孟起已经想通,并甘愿化名为马铁,那么凭借孟起当年在凉州的威望和人脉,相信从凉州羌族中征调三万骑兵并非难事。

只是羌族之骑兵,单人作战或许胜于曹魏之骑兵,然集团作战,与曹魏骑兵至多相持,或许还有点不如,恐难以在北伐中得建其功。”

“老师所言之事,弟子于得知孟起将军还健在之后,已经思考多时,如今已有点眉目,只待向老师禀明,征用军中工匠保密制造,待验证其效用后再行推广即可。”

“哦,还要保密制造?幼常又想到什么了,不妨先向为师简述。”

诸葛老大既然如此说,我也不藏着掖着,就将马鞍、马镫、马掌、马刀等骑兵终极装备一股脑向诸葛老大说了一通,着重描述了一下这些装备各自的构造和作用。

诸葛老大对这些东西表露出巨大的兴趣,果然是发明木牛流马的大发明家,听完我的描述后,诸葛老大应该对这些装备都有了大概的印象。

而其对马镫和马掌尤其重视,因为这两个装备,耗费极少,功效却是极大,一个是大大辅助骑兵发力,使骑兵能够在马上更容易取得平衡,大幅增强骑兵的作战能力。

另一个则是保护战马的蹄子,减少战马的损伤,那么骑兵的建制就能够更容易保存,不致一战就损失了一批优秀的战马,毕竟这个年代来说,战马真的是比骑马的人更金贵的。

诸葛老大与我探讨完这些骑兵装备后,向我说道:“幼常所言这些物事,俱是骑兵利器,只是若要全部装备三万骑兵的话,恐非三年时间能够做到。”

啊,只顾考虑如何增强骑兵的作战能力,居然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问题,大意了,于是我便向诸葛老大问道:“以老师只见,三年内可装备多少骑兵?”

“嗯,算上此次北伐数场大战缴获之各种装备和在长安城内的库存物资,再加上之前遣散了不少曹魏士卒所回收之各种装备,以为师估计,应该可以匀出一万五千名骑兵的装备。

只是若只有一万五千骑兵的话,北伐中恐难当大任,毕竟曹魏自曹孟德以来,一直有组建骑兵之举,国内骑兵实是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