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一十五、收拾残局

纵横宋末 第六百一十五、收拾残局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六百一十五、收拾残局

“先谈谈你的想法,老夫再给你出谋划策。”

徐谋望着徐跃,要他先谈谈自己的思路。

“对于补偿,侄儿早已考虑进去。如果万一要求补偿,官府也可能补偿部分,不可能完全补偿。”徐跃把早已考虑好的想法托出。

徐谋摇摇头,眼里全部都是怀疑的神色:“官府仓库现在能够跑老鼠,哪里还有钱补偿?”

“怎么不能补偿?停发典吏与与小吏的俸禄,这个就是钱。况且,天下也只有灵泉县金堂县少数县才给典吏与小吏发俸禄。”徐跃理直气壮地说道。

徐谋听到此话,脸上顿时大惊失色:“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这样把这一群典吏小吏逼上绝路,如果他们跑到你的家里讨饭,你怎么办?”

“侄儿不过是恢复以前的旧制而已,这些小吏与典吏以前没有俸禄,还不是一样过日子。”徐跃淡淡回答,显然极为平常。

徐谋听到此话,不禁擦拭额头的冷汗,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些侄儿如此冷血:“大人,官场的忌讳就是惹众怒。你仅仅就是开革贾理,就给你带来让让你无法解决的麻烦。如果把所有典吏与小吏不发俸禄,后果想到没有?”

“族叔,典吏与小吏不发俸禄,乃是整个大宋惯例。侄儿这样做,难道还有什么不对?”徐跃依然嘴硬,拿出整个大宋为例子,显得振振有词。

徐谋不停摇头苦笑:“大人,灵泉县与大宋小吏不一样。他们那是因为本身没有俸禄,而且灵泉县是给了俸禄,这个规定乃是小圣人制订。如果大人停止发放俸禄,必然会惹了众怒。这一些典吏小吏马上不但停止干活,轻者到你家里讨饭吃,重者跑到成都府或者小圣人哪里告状,你如何处理此事?”

“他们要告状?他们有这个胆子?”徐跃不敢相信。

徐谋觉得徐跃有些天真:“他们这一群小吏及典吏,与大宋其它小吏典吏不同,他们是通过秀才考试考上去,你不发放俸禄,他们肯定要找到小圣人投诉。”

“他们离开更好,大不了如巴县一样,重新招一批典吏与小吏就是。”徐跃不屑一顾,话里充满了自信。

徐谋觉得自己这个侄儿想到确实太简单,根本不适合混官场,于是耐心分析:“官场也要有信誉,灵泉县就是有了俸禄,才能招到比大宋其它地方好的人才。如果官府突然不给俸禄了,还有哪个来灵泉县?难道你们几个把所有事情做下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族叔,侄儿应该怎么办?”徐跃感觉脑袋都大了,心里完全没有主意,只好求教徐谋。

“让老夫思考一下。”徐谋说完,一边端起茶杯,一边沉思。

确实这个事情太大了,徐跃不敢打扰他,一心一意喝茶,等待徐谋答案。

一盏茶时间之后,徐谋又重新泡茶。

他一边看着茶杯的茶叶,突然问出一个与驰道无关的话题:“大人,你看见茶叶没有?”

“茶叶,驰道与茶叶有什么关系?”徐跃没有料到,族叔竟然说出这个话题出来,一时觉得莫名其妙,只好反问。

“关系很大。你看看,这个茶叶是什么颜色?”徐谋根本没有抬头,而是望着茶杯的茶叶问道。

徐跃看了看手里的茶杯,觉得没有什么不稀奇古怪:“族叔,这个很正常,醉春风一直都是翠绿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这一句诗听过没有?”徐谋此时抬头,突然又问出一句与驰道无关的诗出来。

徐跃皱了皱剑眉,心里怒火焚烧,觉得自己这个族叔今天怎么说与驰道无关的话题,他心里急死了,偏偏遇到族叔又是一个慢郎中。

他强行忍住心里不快,只得顺着徐谋的话意拉下去:“这个不是杜工部《登高》之诗吗,可是它与驰道有什么关系?”

“大人,无边落木萧萧下,指的乃是冬天。现在已经是初冬,但是茶叶依然还停留在春天,你不觉得奇怪吗?”徐谋当然知道徐跃心里不烦,一边解释,一边反问。

听到此话,徐跃不禁认真查看手里的茶叶,一边看着,一边感觉越来越奇怪,喃喃念道:“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看着徐跃皱眉,徐谋一边品茶,一边问道:“你觉得醉春风与团茶,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即使徐跃再也喜欢赵平,但是他也不会与自己让自己嘴巴及鼻子吃亏。

徐谋对方回答太粗糙了,跟着问道:“那你还愿意喝团茶不?”

“如果没有醉春风,那只好喝团茶。但是有了醉春风,没有人愿意再喝团茶。”徐跃只得老老实实回答。

徐谋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醉春风在色香味方面,远远把团茶抛在后面,喝了醉春风之后,自然也没有人喜欢团茶。”

“族叔,侄儿不明白,醉春风与驰道有什么关系,侄儿还是不明白?”徐跃又回到驰道这个话题来,他觉得族叔把话题带偏,急忙把它带回来。

徐谋自然知道徐跃的意思,继续说道:“老夫只是通过醉春风茶叶来说明一个道理。小圣人能够让人在冬天喝到仿佛还在春天的茶叶,说明小圣人的制作的茶叶远远超过其他人。大人,你想想,小圣人的驰道与秦始皇的驰道哪个更好?”

“族叔,你的意思就是,赵平的驰道比秦始皇的更好吗?”徐跃不知不觉放下茶杯,声音颤抖着问道,“这个不可能吧,要知道,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天下纷争,乃是千古一帝,赵平岂能与秦始皇相比?”

他对赵平嫉妒之极,所以口里一直不服气,虽然族叔已经称赵平为小圣人,但是他依然直呼其名。

“老夫当然没有否认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是在驰道这个方面,小圣人则超过秦始皇。”徐谋哪里看不出徐跃的心里不服气,则从驰道方面进行比较。

徐跃摇摇头,他不能承认这一点,赵平竟然超过秦始皇:“赵平的驰道哪些方面超过秦始皇?”

“大人,你发现没有,秦始皇的驰道有非常大的局限性,限制了使用。秦始皇的驰道是哪个使用呢?乃是他本人。正是因为他本人使用,因此他才要求车同轨。如果不同轨,根本就不能上驰道。而小圣人的驰道呢?根本就没有这些方面要求。”徐谋一边喝茶,一边耐心对照分析。

徐跃没有回答徐谋的话题,而是在消化徐谋的话题。

看到徐跃认真在思考自己的话题,徐谋继续分析:“大人,不妨假设一下。灵泉县的驰道真的按照秦始皇法子修建,难道不要来一个车同轨吗?如果老百姓发现只有车同轨才能上路,老百姓会不会骂人?”

“族叔,你没有说到这里,侄儿还没有想过这些,侄儿一直忙于繁琐的公务之中。”徐跃听到这里,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徐谋点点头,见到自己说动了徐跃,继续分析下去:“大人,现在按照秦始皇方式重建,有许多困难。首先没有钱重修,苏家与陈家要求补偿,否则就不修。其次老百姓不买帐。即使想尽一切法子修好驰道,可是也不是老百姓所需的驰道,不是积善积德的万民路,而是一条遗臭万年的无用之路。这个你考虑没有?”

徐跃听到此话,痛苦地揉了揉额头,就是官帽有些皱也没有感觉。

他越想越吃惊,心里越想越难受,起来对着徐谋恭恭敬敬一礼:“族叔,都怪侄儿太年轻,本来一件积善积德之事,竟然变成一件焦头烂额之事。族叔,现在侄儿怎么办?”

“这个自然有人来收拾残局。”徐谋见到终于说到徐跃,终于松了口气。

徐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族叔,现在这个烂摊子,还有哪个来愿意收拾?”

“当然有人愿意收拾,就是小圣人也。”徐谋一边喝茶,一边望着翠绿的茶叶,若有所思说道。

徐跃脸上全部都是苦笑:“赵平现在正在看侄儿的笑话,他恨不得让侄儿把所有丑丢尽才高兴,怎么愿意收拾这个烂摊子呢?”

“这个非常简单,其一,他是成都主簿,他有义务收拾残局,其二,他本来就要修建驰道,大人不过是提前而已。”徐谋果然不愧是他的得力幕僚,抽丝剥茧一条一条指出。

徐跃还是没有明白,不禁反问:“族叔,侄儿与赵平不是一条道的人,他为何要帮助侄儿?其二,他为何不修建灵泉县的驰道?”

“格局不同,处事也不同。大人是站在灵泉县的格局,小圣人是站在成都府的格局。他不修建灵泉县的驰道,可能与实力有关吧。大人举全县之力,也不是觉得修建起来很困难吗?”徐谋一边从格局来分析,一边从经济来考虑。

听到徐谋的劝说,徐跃听受伤的心刚刚得到安慰。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情,感觉自己从山上跌落到山脚一样。

徐跃脸色苍白地,担心写在脸上:“族叔,现在徐家及谢家,通过《大宋中华报》《大宋理报》斗得水火不容,赵平会不会落井下石呢?”

“官场之道,和而不同,斗而不破乃是生存之道。徐家及谢家虽然与小圣人在报纸上面争吵得热火朝天,但是并没有撕破脸皮,应该不会落井下石。”徐谋捋了捋胡须,一边喝茶,一边说道。

徐跃还是担心不快:“放心,赵平他也许不会落井下石,但是万一见死不救呢?”

“这个确实存在可能。但是老夫觉得,赵平应该不会。赵平如果这样做,他的赵家庄名声也就毁掉了。”徐谋放下茶杯,围着茶几起了几圈,“不过赵平肯定不会白白这样做,肯定要付出代价。这个老夫前去金堂县,与他交涉一番。”

“谢谢族叔。侄儿实在惭愧,来到灵泉县,竟然给徐家与谢家惹出这么大的麻烦出来。”说到这里,徐跃眼睛红了,不禁以袖掩面,觉得自己无脸见人。

“错也,大人也有政绩的。”徐谋上面抬起徐跃右手,好言相劝。

徐跃眼泪差点流出,摇摇头:“族叔不必安慰侄儿,侄儿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实在丢人。”

“大人,你真的的有政绩的,提出并修建驰道,这个难道不是政绩吗?”徐谋义正词严,说话铿锵有力。

徐跃抬出朦胧泪眼,望着徐谋,一把拉住他的他双手:“族叔,难道这个也是政绩?”

“这个当然是政绩,只是做得不圆满而已。驰道修好之后,史册必定记上,徐知县提出并修建驰道,小圣人完善之。”徐谋已经想县志如何记载,已经想到了。

徐跃又是恭恭敬敬一礼,感激地说道:“谢谢族叔,这是最好的结果,只是侄儿没有脸面再呆在灵泉县。”

他其实舍不得离开灵泉县,但是在这里留下一个如此之大的烂摊子,实在没有脸面呆下去。

“灵泉县本来就是赵平的,这次只不过还给他而已。”其实如此一块到手的肥肉,没有哪个愿意吐出来,想到徐家不得不吐出来,徐谋一脸苦笑。

在徐跃忐忑不安之中,在他满脸的期待之中,徐谋骑着骏马,带着两个仆人,从灵泉县出发。

徐谋虽然语气极为肯定赵平会答应,但是徐跃心里始终没有底。

毕竟徐家与谢家在官场之下,双方乃是敌对关系。

三天之后,一脸倦容的徐谋从金堂县回来。

徐跃迎接上去,期待问道:“族叔,赵平答应没有?”

徐跃始终丢不下面子,或者他嫉妒赵平太强的缘故,即使现在是有求于人,也不愿意称赵平为小圣人。

“谈得比较困难,还好赵平答应重修此路,不过他提出一些条件。”徐谋的话仿佛没有多人感情,让徐跃无法猜测他的喜怒哀乐。

徐跃想了想,难道赵平要求超过自己相像太多了吧。

他拱手一礼问道:“族叔,赵平提了什么条件?”

“他的要求太高,程亮从县丞升为知县,李之豪从桃源镇主簿升为县尉,雨济旱从典吏升为桃源镇主簿,贾理为主簿。”徐谋一边摇头,一边苦笑连连。

徐跃不禁大吃一惊:“赵平怎么要求这么多?还有贾理不是已经开革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