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一十四、左右为难

纵横宋末 第六百一十四、左右为难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六百一十四、左右为难

灵泉县醉春风茶楼,二楼雅间。

一群典吏看着杨真的目光充满了畏惧之感,明明知道这是鸿门宴,但是不敢不来。

不是所有人有贾理这样勇气,也不是所有之人如贾理能够得到小圣人的赏识。

杨真召集一群典史来商议,内容就是官府要求按照秦始皇法子修建驰道。

杨真现在高兴极了,原来与他作对的贾理已经被他设法踢出典吏队伍,奠定他在一群典吏的权威。

他眼睛扫视四周一眼,充满了威风,咳嗽一声,放下手里的茶杯:“各位,现在官府要求加上轨道,这是官府必备要求,现在吾等应该上轨道。”

他这个语气已经不是商议,而是直接代表官府下令。

阴针原来是一个杂房小吏,给杨真送了重礼,被杨真推荐为徐跃。

徐跃收下阴针重礼之后,想把阴针升为杂房典吏。

此举除了主簿陈钦支持之外,但是县丞程亮与桃源镇主簿李之豪强烈反对。

他们理由非常强大,就是原来的审房典吏贾理是秀才考试上来的,如果阴针能够通过秀才考试,他们就没有意见。

徐跃没有法子,心里对赵平恨之入骨。

赵平这是拦截他的财路,让他不能随心所欲任命典吏。

虽然不能直接任命阴针为典吏,徐谋给他出了一个折中法子。

阴针虽然不是审房典吏,但是他代表官府主持审房事务。

也就是说,原来贾理的审房是正式的典吏,现在的阴针乃是临时典吏。

阴针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徐跃已经尽力了,毕竟审房里面他就是老大。

只要徐跃还在灵泉县,阴针永远就是审房老大。

此时,杨真说话官府要求加轨道的话之后,把目光朝向阴针。

阴针脸色大变,他为了从小吏变成典吏,花了不少钱,才变成临时典吏。

他虽然家里父亲是商人,但是为了当上这个典吏,钱已经用得差不多。

现在杨真的目光向他望来,希望他带头支柱他的想法。

他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在下自己这一份没有意见。”

说完,他向其他人看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

不过他此话非常有技巧,只是同意自己,并没有代表别人,更没有劝其他人之意。

杨真听到此话,有些不太高兴,但是也没有更好法子。

阴针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意见,已经作了非常大的努力。

阴针其实在一群典吏之中,地位是最低的。

在场这一群典吏,除了阴针,其余都是通过秀才考试。

这个就好比朝廷科举,除了阴针是不是走科举之路是捐官之外,其余都是走科举之路。

赵平的这个秀才考试虽然不是朝廷的堂堂正正的科学考试,但是也得到朝廷承认的。

不是吗?秀才的前三名考试,朝廷还给予同进士资格。

其实赵平的秀才考试难度并不亚于进士考试,从某个方面甚至比朝廷科举更难。

如果说朝廷的科举考试是侧重于理论,赵平的考试则倾向于实用。

如果只是熟读四书五经,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甚至第一关就可能被淘汰下来。

而赵平的考试不但有四书五经知识,也有在基层如何应对的知识,完全弥补朝廷科举考试不足,所以才能得到朝廷承认。

贾理之所以被徐跃开革,乃是他公开与徐跃对台戏,最后被他抵毁积善积德之大义开革的。

除了贾理之外,其余七房都没有涉及这个方面,徐跃也没有再对他们开革。

此时,秦闲拿出算盘,砰砰地拔动一阵子。

他看了众人一眼,最后把目光投向杨真:“杨典吏,如果按照官府要求修建刷上桐油漆的轨道,成本几乎要增加一倍。”

在场所有之人脸色大变,包括杨真。

不过杨真见着所有之人望着他,知道自己表情已经被其他人发现。

他很快就强制镇静下来,急忙说道:“诸位,这个可是积善积德,载入史册的难得机会。”

“呸,汝为了想爬上去,竟然拿吾等给汝给汝不垫脚石。”秦闲想张嘴破口大骂,但是他最后强行忍住把话留在心里,“汝家里有钱,但是吾家里没有钱。”

“杨典吏,吾等家里已经揭不开锅。”秦闲想了想,拱手一礼说道。

他干脆哭穷,其实他家里真的也快揭不开锅。

上次他们与小吏凑钱给徐跃一个金鼠,后来每人又捐出一月的俸禄。

经过徐跃两次地毯式搜括,赵平给他们的福利被徐跃打扫得一干二净。

现在他们不禁怀念小圣人,也怀念小圣人手下原来的知县梁山秋。

这个徐知县果然是一个书生,驰道标准还没有想好,就迫不急待上马。

结果呢,驰道修建到了中途,突然又要求重修,他这个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他自己打自己的脸倒无所谓,可惜基层做事的一群典吏们,跟着倒霉。

有了秦闲带头,其它五房也跟着,向着杨真拱手一礼:“杨典吏,吾等家里揭不开锅。”

“诸位,这个可是朝廷两位相公的意思。”杨真脸色大变,干脆把朝廷两位相公抬出来。

灵泉县一共八房,除了杨真与阴针之处,个个都对杨真恨之入骨。

看到杨真依然不松口,蒋明礼拱手一礼:“杨典吏,余去小解一下。”

杨真今天把他们接到茶楼,打定主意就是如果不答应,干脆就放他们走。

但是蒋明礼提出要小解,他只好答应,毕竟每人都有三急。

蒋明礼来到茅房,只是小解。

但是马上就出来,来到一楼茶房,对着一个小二问道:“小二,有消息没有?”

“官爷,掌柜不让小二离开。”小二脸上有些委曲。

蒋明礼有些心痛,从袖子掏出十文铜钱,递给小二。

小二接过之后,立即放进口袋里面:“官爷,刚才小二冒着风险偷偷跑出去,打听了消息。”

“消息如何?”蒋明礼心里不禁叹息一声,这个都是新来的知县造孽呀,逼得他向老夫要跑路费,他哪里知道老夫现在也快揭不开锅了。

小二双手凑在一起,作喇叭形状,悄悄说道:“苏氏及陈家,同意翻修,但是要求官府补偿。理由就是官府没有制订统一标准,他们已经修好一半。”

“小二,雅间胡人要上茶。”掌柜看到小二还没有给雅间的客人上茶,大声喊道。

小二拱手一礼,表示谦意离开,提着茶壶给二楼雅间客人上茶。

有了这个消息已经足够了,蒋明礼心里大喜,急忙向着二楼雅间上去。

蒋明礼出去之后,雅间陷入一片沉默之中,现场气氛极为压抑。

蒋明礼说出去小解,怎么一盏茶时间还没有回来。

所有人互相看了一眼,难道蒋明礼以小解为借口,溜之大吉?

秦闲不禁大喜,这倒是一个好法子。

他对着杨针拱手一礼:“杨典吏,在下要小解。”

杨真不禁脖然大怒,尔等以这个借口就想溜之大吉,没门。

你们能够躲过初一,但是能够躲过十五吗?

想到这里,打定主意的他只得表示同意。

秦闲刚刚掀开帘子出门,就碰到蒋明礼。

秦闲不能一愣,蒋明礼不是借口走了吗,为何又要回来,只好跟着蒋明礼回到雅间。

蒋明礼对着杨真拱手一礼:“禀告杨典吏,刚才余出去碰到一个熟人。他告诉余一个关于苏家与陈家的驰道的消息。”

“驰道消息,究竟是什么消息。”秦闲也顾不得出去,望着蒋明礼立即问道。

蒋明礼扫视众人一眼,声音有些激动:“苏氏与陈家同意重新。”

“果然如此。”杨真不禁大喜,他现在可以名正言顺要求他们这一截驰道加上轨道。

众人脸色苍白,秦闲更是摇摇欲坠。

他以为蒋明礼带回好消息,没有料到竟然是一个坏消息。

既然是坏消息,蒋明礼为何还要急匆匆跑回来告诉众人呢?

秦闲恨不得狠狠地暴打蒋明礼一顿,但是他没有胆子,只是眼里喷着怒火。蒋明礼也不管众人如何所想,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但是苏氏与陈家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官府必须补偿。”

“官府补偿?怎么可能?”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蒋明礼也觉得奇怪,但是他继续说道:“他们两家也有自己堂堂正正的理由,就是官府开始没有公布统一标准,他们已经按照自己标准修好一半里程。”

如果没有苏家带头,陈家也只有打落牙齿肚子吞。

现在有了苏家带头,陈家自然不愿意蒙受意外损失。

“杨典吏,吾等已经揭不开锅,如果要加轨道,吾也不怕丢了官府的脸,也只好出去乞讨。”看到杨真犹豫不定,秦闲立即表明自己态度。

有了秦闲表态,其它的几个典吏也纷纷表态,只有出去乞讨。

其实秦闲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他可能不会乞讨,他可能带着家人到杨真家里乞讨。

兔子胆子足够小了吧,但是兔子逼急也要咬人。

蒋明礼突然自我嘲笑一声:“就是吾等相当乞丐,也只怕没有人给吾等钱了,现在哪个不是穷得叮当作响。”

蒋明礼此话表面说给秦闲,实际上是说给杨真听的。

杨真听到此话,不禁感到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如果这些人来到自己家里乞讨,他应该怎么办,给不是不给?

“既然苏氏与陈家要求补偿,那么吾等静观其变。”想到这里,他只好如此说。

众人有些失望,没有料到这个杨真如此胆小,不敢提补偿之事。

不过能够争取让杨真让步,他们已经成功大半。

茶楼另外一个雅间。

钱多多焦虑不安,围着茶几不断转来转去。

五十左右帐房钱成不敢搭话,只得一心一意喝闷茶。

看着小二上来,钱多多给了一把铜钱,塞进他的手里。

小二手里掂了掂:“果然商人就是有钱,可比蒋官爷比得多了。”

他脸上堆满笑容,把给蒋明礼的话重复一遍。

钱多多此时对着钱成拱手一礼,说道:“族叔,吾等应该怎么办?”

“让老夫想想。”钱成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思考之中。

钱多多不敢打扰钱成,一边喝茶,一边望着钱成。

钱成思考一盏茶时间,最后抬头,缓缓说道:“吾等乃是商人,没有资格与官府谈条件。静观其变即可。”

“如果官府不答应怎么办?”钱多多有些心急,冲口而出。

钱成想了想,沉声说道:“如果只有苏家,这次可能不了了之,但是这次还有一股力量,徐知县他不得不考虑。”

“究竟是哪一股力量,让徐知县竟然忌惮不已?”钱多多一时没有明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毕竟,徐跃来历不凡,背后还有当朝两个相公作为靠山。

钱成指了指金堂县方向:“还有小圣人。小圣人不是通过《大宋中华报》说过,秦始皇的驰道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钱多多不禁大喜,拱手一礼问道:“怎么侄儿不知道?”

“秦始皇的驰道必须要求车同轨。这个就是徐知县答应,但是老百姓也不答应。难道他胆敢要求所有过路的马车,全部都车同轨吗?”钱成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个可是与天下百姓作对呀。”

“对对对,车同轨,除了秦始皇,天下没有哪个能够做到。”钱多多不禁大喜,对着钱成一礼,“谢谢族叔。”

灵泉县衙门。

徐跃把案几上面公文纷纷扫荡在地,指着苏氏方向破口大骂:“苏氏,小人也。”

“大人息怒。”徐谋一边收拾,一边不停劝说。

“就是小人。”徐跃胸口起伏不停,指着苏家方向,依然破口大骂,“族叔,苏家真的是忘恩负义,忘记了徐家及谢家对他的照顾,竟然胆敢提条件?”

“大人,这是是官府,要注意影响。”徐谋向外面看了看,小心翼翼说道。

徐跃发泄一番,心里平静了一些,声音也变了。

他向着徐谋拱手一礼:“族叔,现在侄儿应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