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四百七十八章、犹太复国(续一)

纵横宋末 第四百七十八章、犹太复国(续一)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四百七十八章、犹太复国(续一)

“尔等想要造反,不要把吾拉进去。”费思复严厉地训斥。

他没有说举报两人,已经是看到过去两人救济份上了。

他可是冒着被杀头风险,让两人知难而退。

蒲达深深一礼,干脆说道:“这不是造反,君上乃是以色列王国国王。”

“请君上不要让千千万万的以色列子民生灵涂炭。”胡亮深深一礼跟着说道,他的语气极为沉重。

蒲达继续深深一礼,声音极为低沉:“千千万万以色列子民受到驱逐、迫害、残杀,需要君上的拯救。”

“君上是君子,救千万生民于倒悬,乃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胡亮又是一礼,继续沉重地说道。

费思复打量两人一眼,冷冷说道:“尔等搞错了,吾乃是是汉人,吃汉人的饭,做汉人之事,尔等以色列之事情,与吾没有任何关系。”

“君上,阁下的名不是有一个复吗,那是复国的复,这是君上父亲的愿意。”蒲达并不死心,把费思复的父亲抬了出来,“思复,君上父亲一直想复国。”

胡亮呜咽对着费思复说道:“君上,阁下流的血是以色列的血,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

“吾早已汉化,身上流着全部都是汉人血脉,非以色列血脉。”费思复断然否定。

蒲达摇摇头,认真说道:“君上不要否认以色列血脉,阁下的女儿容貌与汉人有差异,她的眼睛就带有一点灰色,不是纯粹的黑色。”

“汝怎么知道这些?”费思复突然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如果不仔细打量,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蒲达又是拱手一礼,恭恭敬敬说道:“阁下的女儿与小女在一个班级,当然知道这些。”

“吾只知道,吾身上流着汉人血脉,吃汉人饭菜,学汉人礼仪,做汉人之事,吾所做一切,与尔等没有什么关系。”费思复一字一句断然回答。

蒲达与胡亮还要游说,费思复冷冷说道:“兴儿,送客。”

“两位掌柜,请!”费兴立即出来,向两人作了一个请的姿式。

蒲达与胡亮互相看了看一眼,拱手一礼,说道:“阁下,多有打扰,告辞。”

“礼物请一起带走。”费思复一边还礼,一边与费兴一起把古琴、书画及佩玉背出。

蒲达摇摇头,拱手一礼说道:“阁下,这个就不必了,既然已经送出,岂能收回道理,想扔在什么地方就扔在什么地方。”

说完,他与胡亮一起行礼,说道:“在下告辞。”

说完,两人扬长而去。

“叔翁,怎么办?”费兴手里捧着书画及佩玉,为难问道。

费思复深思一会儿,沉吟说道:“扔在地面无礼,送去他们肯定不要,包扎好,下次还给他们。”

“蒲公,看来子重不愿意当这个小国国王。”两人一边骑马回去蒲达家里,胡亮垂头丧气,长长叹了口气。

“以色列王国前景不明,风险又高。”蒲达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子重还年轻,跟着小圣人,知县是免不了的,以后可能晋升为知州或知府。”

胡亮不禁讽刺:“人年纪不大,中庸之道倒是深得个中三昧,追求一马平川,要求是四平八稳。”

“跟着小圣人是看得见的前景,当一个消失千年的又小又破的小国王,周边又是强敌林立,确实难以选择。”蒲达想了想,说出费思复的担忧。

想到保安团的可怕战斗力,胡亮崇拜不已:“只要小圣人愿意帮助,派出一个偏军,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个当然离不开小圣人的支持,这是唯一的法子。”蒲达想了想,同意他的看法。

胡亮茫然看着四周,感到心里空荡荡的:“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得有诚意。刘皇叔还三顾茅芦。”蒲达语气充满信心。

胡亮摇摇头,语气灰心:“刘皇叔是没有见着孔明,可是子重是已经见面的,断然拒绝了。”

“明之,汝怎么知道孔明不在家?”蒲达的话说胡亮惊奇不已。

胡亮不禁愕然,问道:“刘皇叔再次去,不是没有碰到孔明吗?”

“那是孔明不想见他们三人,那个理由而已。”蒲达打量几里之路的东边的官宅,若有所思问道。

“这个倒有可能。”胡亮想了想,点点头之后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道,“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定做一个汉人,这个非常关键。”

蒲达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这个确实存在,不过你忘记一句名言。”

“什么名言?”胡亮感觉自己跟不上他的节奏。

蒲达意味深长地打量他一眼,说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下通过多年观察,子重是一心一意做汉人,未必能够答应。”胡亮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他的志气与愿望。

蒲达摇摇头,用一种低沉的声音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况且吾等二人太少了,不能代表犹太人。”

“刚才有一个女人在后面偷听,她会不会把这个事情讲出去。”想到那个女人的尖叫声音,胡亮依然胆战心惊。

蒲达摇摇头,肯定回答:“这个不会泄露,放心好了。”

“如此就好,那个女人是谁,竟然在屏风后面偷听。”胡亮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蒲达想了想,说道:“子重家里没有丫环,估计应该是他的夫人,他的夫人自然不会泄露。”

“子重的夫人如此厉害,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胡亮有些担忧后宫问题。

蒲达沉思一会儿,说道:“他的夫人是书香世家,温柔贤淑,是不可多得的那种贤妻良母。”

“那她为何躲在后面偷听?这个不是贤淑女人做法?”胡亮听了,不禁皱眉。

蒲达笑了笑,摇摇头:“说来这个与小圣人有关。”

“什么,小圣人要求家里女人把男人管好吗?”胡亮想了想,好像小圣人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蒲达又笑了笑,摇摇头:“小圣人从来没有要求家里女人把自己官人管好,而是要求官商分开,害怕商人把官员拉下水。”

“子重家境确实一般,没有丫环,就是那个下人也是自家子侄,原来是他家里娘子害怕吾等拉他下水。原来如此,害得在下担心将来后宫干政。”胡亮听了此话终于放心。

蒲达点点头,笑道:“此人确实是一个清流,又是官员,在大宋治理过,对于以色列这种小国应该是轻车熟路。”

说到后来,蒲达越来越严肃认真。

“蒲公高明,现在第二步应该怎么走?”胡亮一边赞同,一边担心不已。

蒲达略一沉思:“三天之后景夏会长送粮来西县,整个西部竹忽以他为首,法子应该很多吧。”

“可是只是耶会长他们,不能代表西部的竹忽商人,如果去了子重那里,又要吃被驱逐出来。”胡亮眉毛一皱,眼里尽是担忧神色。

蒲达点点头,淡淡说道:“这个在下早已考虑,已经信函一封,让耶会长多带些竹忽人来。”

“如果都是竹忽商人,胡人一定会怀疑,不会放他们来西县吧?”胡亮还是担心不已。

“明之担心有理,”蒲达点点头,“吾让耶会长以竹忽商人为主,汉人及色目人为辅。”

胡亮恭恭敬敬一礼,敬佩说道:“蒲公高明,在下佩服。”

蒲达一边抚须,一边喝茶,心里愉快之极。

“汝现在才想起这些,早已日落西山,岂能办事?”但是此话他千万不能说出。

三天之后,耶永华带着一众竹忽商人送着粮食来到西县。

这些大大小小的竹忽商人,一共用百多人。

蒲达不禁大喜,没有料到耶永华果然厉害,竟然把西部的主要竹忽商人带来了。

胡亮向着蒲达拱手一礼,心里更加佩服。

蒲达是西县竹忽会长,自然要作东。

他的住宅有二三十亩,又是会长,在家里修建了一个会馆。

会馆也有一亩的样子,中间是天井,四周是两层楼阁。

正前面有一个台子,可以在上面讲话。

它充分利用了空间,能够容纳上百人甚至好几百人。

到了雨天,可以在楼台上面开会商议。

如果是晴天或者阴天更好,大大的天井可以坐几百人也没有问题。

正好今天是晴天,一百多竹忽商人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商议。

耶永华作为汉中府的竹忽会长,当仁不让坐在台子主席位置中间,他身边分别是蒲达与胡亮。

耶永华一直强势习惯,蒲达与胡亮倒也没有觉得不妥之处。

“什么,以色列要复国?”耶永华没有料到两个小小商人,竟然有复国的想法。

胡亮起来对着所有一礼,悲伤不已地说道:“胡人把吾等当成韭菜,随时想割就割,如果稍有不如意,轻者下狱,重者家破人亡。”

胡亮此话一出,仿佛在平静的湖水投入一块巨石,整个湖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波浪。

一个竹忽四十左右商人放下手里茶杯,从八仙桌上面站了起来说道:“这一群该死的胡人,在下走南闯北辛辛苦苦一年,没有料到前天胡人强征税赋,除去成本,能够勉强果腹已经不错。”

“汝这个算什么,吾的儿子刚刚娶了一个息妇,没有料到新婚之夜第一晚竟然是胡人的。息妇不甘凌辱,次日上吊自杀。”另外一个竹忽商人捶打自己的脑袋说道。

这些竹忽商人纷纷诉苦,甚至有的哭泣起来。

“尔等现在不是保安团的保护,难道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耶永华等着这些竹忽终于安静下来,不解地问道。

听到此话,其它竹忽商人眼光一起望着蒲达与胡亮两人,眼睛充满的疑惑。

蒲达从主席位置站了起来,向着四周一个团礼,声音极其悲壮:“虽然在下安家在西县,但是生意还在天下,出门哪里不受到胡人欺压。诸位受过的苦处,在下都经历过。况且,西县也是保安团来了之后才好转的。”

“汉人说得好,有国才有家。没有家,吾等就是任人宰割的绵羊;没有家,吾等就是任人欺侮的孤儿;没有家,吾等就是四处流浪的乞丐。”胡亮也站了起来,几乎把昨天蒲达的话重复一遍。

此话仿佛如沉重的战鼓,重重敲击在坐竹忽的心弦。

本来这些竹忽商人已经平静下来,听到此话一些竹忽人呜咽失声,一些胡人甚至忍不住抽泣起来。

即使耶永华这个会长,此时也一边喝茶,一边抹泪。

他们这一群竹忽商人,听到此话,恨不得抱着胡亮痛哭一场。

胡亮此话,说出了他们多年想说没有说,想说不敢说,想说害怕说的心里之话。

耶永华毕竟是会长,很快冷静下来。

他扫视众人一眼,望着胡亮及蒲达两人问道:“汝等打算如何复国?”

“汉人经过几千之年动作,目前这个朝廷最为健全,当然得参照一番。”胡亮打量众人,试探说出一部分内容。

一个叫做焦作竹忽商人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问道:“汉人也有北方及南方之称,汝等究竟效仿那个?”

果然是商人,竟然把有汉人参政的胡人朝廷当成汉人,这个必须说清楚,蒲达这些想到。

“这个当然是大宋朝廷。”蒲达向着四周拱手一礼,断然说道。

那个叫做焦作的商人不禁哈哈大笑:“南蛮一向孱弱,被汗国打得抬不起头来,又有什么值得效仿呢?”

“汗国撗扫西域,一统北方,是天下最好的朝廷。”另外一个叫做孟浪商人也跟着说道。

一个叫做季厚焘的竹忽商人,望着胡亮轻蔑一笑:“弱宋偏居一方,自己照顾自己都有问题,那有能力帮助以色列。”

说完,他也是哈哈大笑。

“汗国已经打到西域,正好离耶路撒冷不远,要帮助以色列复国,汗国最适合不过。”一个叫做色与的竹忽商人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

胡亮没有料到,自己还没有把保安团抬出来,只是说效仿大宋朝廷,已经被这些竹忽商人批斗得抬不起头来。

他不由得把眼光转向蒲达,却只见他一心一意喝茶,仿佛此事与他无关。

耶永华一边喝茶,一边冷冷打量两人一眼。

胡亮不禁心里一颤,难道真的要走胡人的道路。

如果是这样,他们以前的一切辛苦与付出,不就全部都是白费功夫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