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四百七十七章、犹太复国(下)

纵横宋末 第四百七十七章、犹太复国(下)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四百七十七章、犹太复国(下)

蒲达用手指轻轻敲响茶几,发出啪啪的声音。

胡亮也没有说话,只是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了。

“法子有了,不知可行不?”蒲达停止敲击案几,转而喝茶。

胡亮眼睛一亮,拱手一礼,问道:“是哪家小娘子?”

蒲达对着胡亮微微一笑:“附耳过来。”

胡亮把头部伸到蒲达嘴边,听到瞪大一眼睛,接着皱眉问道:“行否?”

西县,贾氏官宅,是一个有天井五室一厅住宅。

这是官府对于八房以上官吏修建的官宅,是小圣人给这些官员与杂吏的福利。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住宅是你的,那就大错特错。

道理非常简单,这些官吏对于官宅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

也就是说,只要你好好干,这个住宅就可以使用;如果你不好好干,对不起,请搬出去。

即使这样,比起在大宋其它地方,只有知县与县丞才有官宅,西县就更加人性化多了。

不但如此,在西县就是一个普通雇员,也有一个小小单间。

西县的官吏对小圣人特别感激,心里更加惶恐,害怕那天从这里搬迁出去,自杀的心情都有了。

这不但是地位象征,更是荣誉象征。

费思复虽然而立之年,但是三缕长须,皮肤白皙,眉目清秀,五官端正,身材修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男子。

他的妻子柳如絮是书香世家,正当花信年华,长得也如花似玉,两人非常般配。

他非常喜欢这个妻子,没有纳妾,有三子一女。

长子十二岁,二子七岁,三子五岁,个个相貌不凡。

让他最高兴的女儿继承两人的优点,虽然只有九岁,一张如苹果一样的精致小脸,雪肤红唇,高挺的鼻梁两边,是一双水汪汪的特别灵动的眼睛。

下值之后,费思复来到书房,娘子柳如絮给他泡了一杯茶水。

他感激看了娘子一眼,说了一声谢谢,拿起一杯书。

仿佛已经约好,三子一女鱼贯而入,纷纷进来向他请安:“爹爹,孩儿给你请安。”

三个儿子与女儿都在赵家庄学堂读书,女儿自然是女班,以琴棋书画及女德为主。

听到四个子女特别是女儿如黄鹂一样的声音,他感觉一天的疲惫消失一空。

他一边问儿女在学堂学习内容,一边聆听儿女倾诉。

对于女儿费文丽,他特别喜欢,每天都要多问几句。

女儿虽然才九岁,琴棋书画已经入门,唐诗宋词也分别能够背诵百首以上。

特别女儿虽然年纪轻轻,却在不少地方胜过妻子。

看到才貌双全的女儿,他不由得感叹哪家儿郎才有这个福气。

子女出去之后,他拿起一本书,乃是新出版之书。

书名乃是《小圣人合集》,里面有赵平的诗词文章及学说。

犹太人喜欢看书,他虽然已经不信教,但是他把看书爱好继承下来了。

他对于诗词不太感冒,认为那个是小道。

他喜欢赵平的《战争说》及《万物之道》,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寓意深刻,每次都要反复观摩,反复领会。

他最喜欢《万物之道》,经常把此学说与自己一言一行联系起来,不断总结得失,不断提高自己。

“禀告官人,西县粮商蒲掌柜与胡掌柜拜访。”门房贾兴拿着名刺,恭恭敬敬进来禀报。

门房是他的侄儿贾兴,才十八岁,算得上成年。

他没有事做,就给叔翁当门房。

其实这是他的兄长费思兴看到兄弟有了前途,想让侄儿过来谋取一个前程。

听到禀告,夫人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官人,你与他们已经没有多大交集,为何要来拜访?”

十多年前,他家境贫困,这些犹太商人要他信奉犹太教,被断然拒绝。

唯有两个犹太商人那一年私下救济,就是来蒲达与胡亮。

由于不是大张旗鼓,救济也不多,勉强能够糊口。

对于他们救济之情,他是一直记在心里的。

“娘子,他们想来有事,不然不会贸然求见。”费思复想了想,作了回答。

柳如絮想了想,对着费思复提醒说道:“官人,你现在身份是官,已经不是以前的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与形象。小圣人要求严格,官商一定分开。”

“娘子,这个我自己使得。”费思复点点头,“虽然我已经不是竹忽人,但是念在过去之事,还是见他们一面好些。”

说完,他拱手一礼,他对这个娘子极为尊重,处处都与她商量。

柳如絮想了想,一边还礼一边点点头同意。

他一生坎坷不平,这个与他出生有关。

费思复发现自己不是正宗汉人时,对自己身份痛恨不已。

他发誓要做一个正宗的汉人,从此不在信奉犹太教,改信道教。

为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人,他毅然不再经商,而是一心一意读书。

他学习古人悬梁刺骨,刻苦读书,终于在十七年那些,考上举人。

别人考上举人是好事临门,但是他却不是。

大宋举人是一次性的,如果没有考上进士,下次还得重新考试。

偏偏第一次进士考试,他失败了。

福无双至,祸无单行。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病重,家境一下子陷入贫困。

他本来有机会到得接济的,因为他是犹太人。

那些犹太人打算要救济他,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信奉犹太教。

费思复本来已经发誓要做真正汉人,岂能重蹈旧辙,断然一口拒绝。

他的伯父及叔父上前劝说,也被他拒绝。

但是费思复娘亲病重,需要铜钱治疗,偏偏家里没有钱,让他一下陷入绝境。

也就是那年,他遇到现在的妻子柳如絮。

岳父看见他年纪轻轻考上举人,大有前景,不但借钱治好他母亲的病,还把女儿许配给他。

费思复觉得柳如絮是他一生的福气,不但为他生下四个俊美儿女,而且还从嫁妆拿出钱财供他读书。

可以说,他能够有今天,绝对离不开娘子的支持与帮助。

柳如絮不知道他想着这些事情,打量他一下,叮嘱说道:“官人,千万不要收受商人礼金,如果缺乏财物,为妻还有一些积蓄。”

“谢谢娘子,为夫自然省得。”费思复又是拱手一礼,认真回答。

胡亮与蒲达进来,两人来到客厅。

这里没有名家书法,挂着乃是费思复自己的书画。

看到两人不停打量,费思复不好意思说道:“一时涂鸦,难登大雅之堂。”

蒲达打开手里一幅画卷,乃是苏东坡的《赤壁赋》,上面有他词及画。

“子重乔迁之喜,怎么也不通知一声,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他拱手一礼,对着费思复说道。

胡亮则说道:“子重喜欢琴棋书画,没有一个好的琴怎么行。”

说完,他打开外面的包装,乃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琴。

“两位掌柜心意子重已经心领,这些物事就不必了。”费思复双手乱晃,“小圣人有规定,不得收受他人礼物。”

但是蒲达与胡亮说这些乃是乔迁之喜,绝无其它用意。

费思复还要推辞,蒲达打量胡亮,对着费思复说道:“吾等只是纯粹来看望子重之新居,完全没有其它意思。”

费思复只要让书画与古琴暂时放在茶几上面,他下定决心不动。

费兴把水烧开,给蒲达与胡亮上茶。

“小郎君是谁?”蒲达饶有兴趣打量费兴一眼,不禁问道。

费兴望着费思复,费思复点点头。

费兴拱手一礼,对着蒲达说道:“小子乃是费兴,还请蒲掌柜多多指教。”

“原来是贤侄,言行举止规规矩矩,颇有礼义,不错。”想了想,把腰上佩戴的一对玉取下,“这是叔父给汝的见面礼,请勿推辞。”

胡亮也送出一对玉,不过要小些。

费思复不知道两人为何两人如此客气,不但给自己送礼物,就是侄儿也有,心里更加不安。

他心里坚定想到,如果两人要自己办越权的事情,他坚决顶住。

蒲达打量茶几上面有一本书,书名乃是《小圣人合集》。

蒲达与胡亮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向着《小圣人合集》恭恭敬敬一礼。

费思复不禁一愣,两人不是读书人,为何对此书竟然如此恭恭敬敬。

“小圣人心怀天下,挽大夏于将倾,救生民于倒悬。如果不敬,乃是不礼也。”蒲达看到费思复愕然的样子,从容坐下,接着解释。

听到蒲达与胡亮如此有礼,费思复对两人恶感顿时减少一些。

但是,他想到一来就送重礼,显然是有求,心里暗自警惕起来。

蒲达与胡亮虽然是商人,但是由于信奉犹太教缘故,依然有空看书。

蒲达打开《小圣人合集》,看到他在《万物之道》有不少注释。

他不禁对着费思复一礼:“子重大才,在下佩服。”

“在下一介书生而已,为何又有大才?”费思复一边还礼,一边不解问道。

蒲达指着书里的注释,深深叹息:“子重,对于《万物之道》钻研极深,竟然还有注释及心得,在下远远不如也。”

“两位掌柜也喜欢《万物之道》?”费思复仿佛找到同道之人,高兴问道。

“然也,”蒲达也学着文人的口气,“既然是《万物之道》,不但对于官场、战场、琴棋书画等等有帮助,就是经商同样也有帮助。”

费思复感到不可思议:“对经商也有帮助?”

“万物之理都是通的,生意不外乎也是买跌卖涨,赚取差价而已。平衡之道也是价格之道,多者跌,少则涨。南需北物,因其少也;南物北运,因其多也。何时不运,供需平衡也。”蒲达把《万物之道》结合自己的经商所得,得出此结论。

“真乃吾师也。”旁边的胡亮也听得津津有味,拱手一礼对着蒲达佩服不已说道,“亮生意不如蒲公,乃是对于《万物之道》不求甚解,没有料到如此之深也。”

“吾不是师,如果是师,则是小圣人也。”蒲达摇摇头,“小圣人已经把《万物之道》已经写出来,如何触类旁通,如何领悟,则年个人参悟而已。”

“正是此理,正所谓,老师引进门,修行看个人。”费思复也深有感触。

蒲达不禁深深感叹:“原来吾等三人都有一个老师。”

“为何吾等三人都有一个老师?子重是官员,吾等乃是商人。”说到这里,胡亮声音逐渐变小,深感自卑。

“是的,吾等三人都有一个老师,那就是小圣人。”看到胡亮自卑地低头,费思复果断说道。

蒲达对着深深一礼:“子重真乃君子,明明知道吾等乃是商人,竟然不嫌弃。”

“这是小圣人伟大之处,《万物之道》果然是万物之道,可以以平衡通万物。”费思复并没有被蒲达此话所打动,而是对《万物之道》感叹不已。

由于有了《万物之道》,又有蒲达一个老师的话,将三人心里不知不觉拉得越来越进。

谈到后来,三人就《万物之道》,天南地北闲谈一番,谈得越来越亲热,大有桃园三结义之意。

就是胡亮也不禁看了蒲达一眼,示意他出面,直接来一个桃园三结义。

蒲达摇摇头,知道三人如果真的是来一个桃园三结义肯定不现实,毕竟他们两人是商人,而费思复不但是同进士,更是官员。

胡亮看到蒲达的动作,眼里露出失望。

蒲达突然对着费思复拱手一礼问道:“读书人读书是否是有一个目标,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是,此话乃是吾辈之追求,怎么了?”费思复不解地问道,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根本不用考虑。

蒲达突然一咬牙,对着费思复深深一礼:“君上,你还有千千万万的子民需要拯救?”

“君上,你还有千千万万的子民需要拯救?”胡亮顿时明白,也是深深一礼。

“尔等在说什么,此话不能乱说。”费思复吓得从座位上突然站起,闪身让过。

“啊。”一个女人的尖叫声音从屏风后面传出来,原因屏风后面有人,而且还是一个女人。

蒲达与胡亮不禁大吃一惊,没有料到屏风后面有人,而且还是女人。

事情变得远远超出他们两人所料,两人脸色苍白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