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一百七十一、大帅考核

纵横宋末 第一百七十一、大帅考核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一百七十一、大帅考核

纵横宋末第一百七十一、大帅考核他当然没有与他硬拼,而是不停围绕他游走。

汪德臣看到对方退缩,不禁大喜,原来以为对方一定是一个高手,原来不过如此。

刘显洪虽然围着转圈子,却是出剑速度比汪德臣更快,专门寻找他薄弱之处下手。

汪德臣则大开大合,攻势凶猛。

刘显洪则轻巧灵活,眼花缭乱。

两个人宝剑不断传过来叮叮当当在房间里面回荡。

刘显洪与汪德臣的宝剑才一接触,就迅速改变方向,不断转刺向上胸、脖子、面部这些没有圈甲保护的地方。

汪德臣不得不回剑保护自己。

汪德臣则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体力,一边阻挡,一边寻机反击。

然而刘显洪始终不与正面打斗,总是利用无比灵活的身子,不断寻找汪德臣弱点进攻。

两人越来越快,大约进行了几十回合。

汪德臣用力过猛,到了后来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而刘显洪微微出汗,剑法依然轻盈灵巧。

一柱香之后最后结果出来了!

汪德臣的宝剑下下垂,刘显洪的宝剑指着他的喉咙。

汪德臣长长叹息一声,宝剑叮当一声掉在地上,闭上眼睛说道:“你杀了我吧。”

此时余玠突然开口发话:“汪将军忠心可嘉。只是何必如此,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想当初,尔父多次派使依附我大宋,此事本使历历在目,仿佛犹如昨天。”

“本使还希望汪将军不要忘记尔父遗愿,同为汉人,岂能作为胡人猪狗,任凭胡人蛮夷驱使?”

汪德臣一脸的沮丧,没有发话,只是低头看着地面那把宝剑。

突然他抬头目光炯炯地望着余玠,说道:“本帅此次败在你们火器之下,但是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个火器的缘故。相信我的副帅已经找到克制法子,弓骑就是火器的克制对手。”

赵平喝了一口茶,淡淡说道:“弓骑箭矢确实比轰天雷远。如果用旋风炮发射,不是远远比弓骑远吗?”

汪德臣脸色不禁一惊,随即嘲讽说道:“旋风炮,那个可是已经灭亡的西夏国的兵器,你们南蛮能够使得出来吗?”

赵平说道:“如果我说能够拿得出来呢?”

汪德臣一看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子,虽然穿着绿袍,料想应该是那家高官补荫小儿。

他不由得嘲讽:“黄口小儿,快点回去吃奶吧,这里不是你说话的地方。”

赵平也不恼怒,掏出鹅毛笔,轻轻在墨砚上沾墨,在纸上刷刷地画出一个四个轮子的旋风炮。

然后把纸片扔给汪德臣,微微一笑说道:“汪贼,你看看,这是什么?”

原来赵平发现轰天雷对付胡人弓骑困难甚至出现不少伤亡时,就自己使用手机查看明朝的一款四轮旋风炮。

汪德臣仿佛遇到鬼一样,一是赵平手中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笔,二是赵平几十息时间就画好了。

目瞪口呆之中他看着赵平掏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笔作画,此笔作画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

汪德臣当然是兵器大行家,其原理顿时一看就知道。

他拿起草图看了又看,然后皱眉看着赵平问道:“竖子是谁?”

赵平淡淡回答:“在下赵平,轰天雷及杀胡剑就是在下制作出来的。”

汪德臣眼大的眼睛,用手指着赵平说道:“原来你就是写出《战争说》的那个赵平?”

赵平随后轻轻品茶,淡淡回答:“然也。”

汪德臣仿佛浑身失去力气,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草图也不知不觉之中掉在地面,说道:“原来你就是制作轰天雷与杀胡刀的赵平,我原来认为你所写的轰天雷也只是大话炎炎而已,没有想到现在第一个遇到。我败得不冤。”

说完之后,他眼睛突然瞪瞪看着屋顶,不再言语。

余玠使了一个眼色,唐毅上前把赵平画的旋风炮的草图拾了起来,然后恭恭敬敬给了余玠。

既然汪德臣已经认可,显然这个乃是天工巧物,

赵平上前对着余玠一礼,说道:“小子画完草图,正要进献给余翁翁呢。”

余玠看了一眼旋风炮草图一眼,喝茶之后说道:“这个也是祥瑞,正好进献给朝廷,不过还得有实物。”

赵平上前一礼,说道:“余翁翁,遵命。”

余玠看了还在地面沉思的汪德臣,说道:“汪将军,请记住,你也是一个汉人,好好考虑一下吧。”

此时,刘显洪上前把他从地上扶起,然后给了他一杯醉春风茶叶,汪德臣没有拒绝,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赵平想了想,对着王国尔说道:“种营领回来之后,你让他想一个办法,尽力把汪将军的亲友接回赵家庄。事情做成之后,我再给他记一个大功,花多少银子也值得。”

然后赵平回头对着汪德臣说道:“胡人有多少人,不过百万而已,拥有弓骑的控弦之士不过十万而已。这个就是你所说的被称为骑兵中精兵的弓骑。”

赵平决定狠狠打击汪德臣一下。

“对付弓骑现在暂时困难,但是对付你们这些普通骑兵呢?自家们有雷骑。但是自家们雷骑有多少呢呢?只有会骑马,就可以当雷骑。况且旋风炮也可以制作了,以后胡人的弓骑的噩梦就要降临了。”

汪德臣押出之后,余玠赞赏看了赵平一眼,然后说道:“平儿,你诗词也不错,能否作一首让老夫也看看。”

赵平苦恼挠了挠头,家里有一个爱好诗词的娘亲。

现在刚刚来到嘉定,也碰到一个翁翁级诗词高手,谁叫这里是大宋呢?

谁让自己刚才请求余玠作词一首,真的是六月债来得快。

哦,现在正好是六月,难怪这债还得如此之快。

赵平苦恼起了几步,然后写了一首《沁园春》:

“巴蜀风光,千里叠嶂,万仞雾绕。望大江奔腾,一泻东海;霜雪拍岸,碧波滔滔。三苏祠堂,太白故里,书声雨声震云霄。须晴日,看丛丛竹翠,炊烟袅袅。

江山如画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李冰治水,灌溉千古;蔓子献首,节比天高;白帝托孤,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折不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赵平写完此词之后,不好意思吹了吹笔墨,然后向四周拱手说道:“小子笔力所限,让诸位师长见笑。”

余玠一看,神采一闪,微笑不语。

知府秦玉龙一看,说道:“此词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读之毫无停顿呆滞之感,仿佛感觉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好词。”

通判阳武击案赞叹:“此乃豪放一派,极具赵氏特色,却又词中有画,画中有声,且雄贯历史,沉淀人物,不可多得。”

主簿唐毅三十出头,正是壮年时候,他不禁叹息,说道:“吾辈人物,理当学习李太守、诸葛丞相,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文人对此词评价极高,主要是看到赵平借古喻今,承认以以余玠为首他们这些文人安邦治国的地位,把名扬天下的天府之国治理得井井有方使之名符其实。

冉琎、冉璞兄弟俩文武双全,王坚粗通文墨,一看赵平的《沁园春》,更是纷纷称赞,因为词中提到了巴蔓子为了国家自然献首极其悲壮一幕,其功劳并不亚于岳飞。

虽然词中谈文人较多,但是也谈了武将,而且写得极其悲壮感人。

这已经足够了。

毕竟大宋大多数都是浅吟低唱春花秋月写得是文人自身的感受,少有谈论武将抛头颅洒热血的纵横沙场的词。

这些武将互相看了看,然后向着赵平一礼。

赵平急忙侧身让过,连说不敢,随后还礼,说这些已经是历史,他岂能更改历史。

此举更加赢得武将的欢心,因为他们已经把武将地位写进历史。

同时,他们还要求赵平把《精忠报国》这个慷慨激昂悲壮不已的曲子全部给他们,赵平笑着答应了。

监抚朱文炳打量众人一眼,突然上前问道:“听说你通过在吕祖神仙考核,是怎麼回事?”

赵平一听,看来这个抚监对自己比较怀疑。

谁让自己只有十岁,做出了许多成人也没有做出的事情呢?

这个必须应付过去,不然以前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了。

赵平陷入回忆,当时在纯阳洞有一首偈语的诗,于是他把此诗念出: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道道何时生?道道何时成?”

朱文炳与余玠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此诗确实玄机,虽然是诗,却是饱含道家的道。

回答此诗,精通诗词是小事,得对道家的经义非常精通不可。

秦玉龙与阳武两人沉入沉思之中。

在座之人,除了武将之外,无人不是饱读诗书及经义之人。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用诗回答,同时又得对道家的经义融会贯通。

但是在座的文人都是精通儒家,于是不由得向朱文炳看去。

因为在座唯一精通道家与儒家就只有朱文炳了。

据说朱文炳文章有夺状元的实力,可惜书法稍为次之,被一手印刷体遮住了光芒。

即便如此,他也夺得探花,可见他经文造诣之深。

朱文炳点点头,问道:“汝是如何回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