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北方苍狼 > 第七十六章 贤才英雄至

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七十六章 贤才英雄至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5:26

第七十六章 贤才英雄至

坐在李兴对面,一面色和善、身着儒袍、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道:“李太守果然仁政爱民,将来必成大器。”

“文和先生过誉了。兴才疏学浅,辽东地处边塞、外敌环伺,还需先生指点方可保百姓平安。兴素闻先生大名,知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因此特意将先生请来,一番苦心,还望先生体谅。”

没错,坐在李兴对面的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中年男子,便是被后世称为毒士的贾诩。

若不是自后世而来,又对于贾诩以往的经历有所了解,李兴是真的不敢置信。

果真人不可貌相!

“哪里哪里,李太守一片苦心,将诩感激之至。”贾诩眯着眼,微微笑道。

李兴哪里猜不到贾诩的心思,面容郑重道:“不瞒先生。兴确是久仰先生大名,也知先生之能。兴之心思先生一眼便足以看出,无以瞒先生。”

“兴以此等方式将先生‘请’来,心中倍感歉意。然,兴确是对先生之才渴求已久,还望先生相助。”

“先生之家人,兴将之请来,只为避免先生离开,绝无加害要挟之意。兴自知智虑浅薄,比不上先生,先生欲走恐难留住,方才出此下策,在此致歉。无论发生何事,兴都不会放先生离开,还望先生见谅。”

“此后,兴会与先生荣辱与共,只要兴在世一日,定保先生安然无忧,还望先生鼎力相助!”

李兴知道贾诩是当世顶级智者,与其斗智自己根本不是对手,索性直接摊牌。

作为一个普通人,本身面对智者心中算计几乎暴露无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坦然相待、武力相制。

任贾诩万般心眼,只要将之绑到自己身边,坦诚相待,其又能如何?时间自会改变一切。

李兴如此单刀直入,贾诩缓缓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却不知太守大人志向为何?”

看向窗外一片祥和,李兴目光怅然:“无忧无虑、无畏无惧,守一方净土,求得一世平安、一生逍遥。”

“一世平安、一生逍遥吗?”贾诩眼睛微眯。

眼前之人似是同类,但却又绝非同类。

只这一句话,他便摸清了李兴之心胸脾性。

对于被“请”到辽东,贾诩是有所不满,但却也并非全然不乐意。

辽东虽然边远苦寒,但凉州何尝又不是如此?虽不是家乡,但辽东起码有一点让他十分满意,那就是安全。

南面临海,东西山脉隔绝,当真是天高皇帝远、易守难攻之处。

除了要面对北方的草原民族威胁,但这一点,眼前的这位年轻太守足以解决。

能从草原顺利杀出来还取得如此成就,这背后意味着什么,贾诩自然清楚。

便是天下有变,只需把西南关隘一封,便可与世隔绝、高枕无忧,进可攻退可守。

如此一来,外地内患皆不足为惧,对于他而言何尝不是一个十分好的居所。

西凉的情况如何贾诩比谁都清楚,危若累卵、战乱遍地,便是谨慎如他都被叛乱的贼军袭扰俘虏过几次。

虽然最后都有惊无险,但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

贾诩一向惜命,自然不愿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若是李兴不亲自来请的话,他本欲投奔至一手握重兵的军阀手下为一小吏,以免灾祸。

但现在,似乎他的目标也达成了。

“兴之先生大才,若是另有他想,兴也难察觉。但还请先生不必担忧,先生有何要求尽可提出,兴定会尽力而为。”

“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李兴郑重道。

看着面色郑重、心思赤城的李兴,贾诩沉默了。

微阖双眸,面如止水:“如今天下承平、北境安宁,太守大人为何如此心急?”

“民生艰难、朝廷积弊、胡虏肆虐,何来承平?兴久居草原、生性谨慎,强敌环伺、日夜难寐,如今便是在汉境之中,同样亦是如芒刺在背,难得心安。”

“先生同样久居西凉,应当最是能够明白这种感觉才对。无论何时何境,强己方可自保,方可应对未来之危机。”

李兴不相信贾诩看不出如今汉庭的问题,或许想不到未来会形成那般混乱的局面,但乱世之象已经初显,有识之士多已察觉征兆。

“太守大人远见,诩佩服。既是如此,诩拜见主公。”贾诩闻言,微微一笑,躬身拜道。

看着拜服的贾诩,李兴心情颇为愉悦。

虽然他知道,贾诩并没有真心归服,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好。

乱世还远、日子还长,能暂时顺利收于麾下即可,日后自会收心。

……

与贾诩一般无二,伴随着李兴的动作,诸多贤才猛将很快便被收拢归附。

当然,相对于人才济济的众多猛将,招来的贤才除了贾诩外,只有戏志才、程昱和陈宫三人。

程昱和陈宫此时只是初为小吏,且有大志,自是甘愿前来。

戏志才则是在考察了辽东民生之后,才叹服归附。

至于其他的诸多贤才,则是一个都没有招来,他们多是出身显赫、世家子弟,怎么看得上辽东这偏远之地。

而一些未来的顶级谋士,此时尚未学成,李兴也不愿拔苗助长,暂时没动。

虽然只招来四人,但李兴并无有几分失落。

此时的他只是名望初显,身份地位还不足以引来那些大才名士,只是试探性的接触。

便是戏志才的到来,在李兴眼中已是意外之喜了。

李文、李羊等人,虽有能,但却终究是中人之姿,可为干吏,但至多也只能勉强管理好一郡之地。

而这四位都是顶级的文臣,李兴在第一时间便对他们委以重任,将政务尽数分配交于他们管理,李文等人改为辅佐。

贾诩等四人也没有辜负李兴的希望,很快便适应了各项工作,并且加以完善改进,将整个辽东的政务运转效率和成果再度拔高。

另一方面,相对于稀缺的文臣,猛将方面李兴可是收获颇丰。

乱世方出英雄,若说谋士枭雄无需乱世也可出人头地成为能臣干吏,那么武将就多只能靠乱世方可脱颖而出。

谋士之中,家境贫寒者无有几人,毕竟这个时代吃不起饭怎可能读得起书,便是天资聪颖也没有机会。

猛将却多可凭借天资起于微末,像是典韦,家境贫寒,但靠着打猎捕食同样身材健硕、力能抗鼎。

这些猛将,有的身负命案逃窜在外,有的耕猎于家为一农夫,也有的身在军中。

在军中的这些人,虽然能力过人,但缺乏施展空间又无背景,至多为一百人将。

通过陇西李氏的人脉,辅以钱粮贿赂,将之调动轻而易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