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北方苍狼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匠

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匠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5:26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求匠

李兴的一番话,虽未声泪俱下,但诚恳的语气、内敛的表情,反而令人更加相信几分。

以退为进,直将觐见的言官逼到墙角。

“陛下,辽东之地苦寒天下皆知,且高句丽多山林沼泽,粮草运输不便,度辽将军所说恐怕乃是实情。此乃形式所限,非辽东将军之罪,还望陛下明察!”皇甫嵩出列为李兴发声道。

同为西凉出身,同属武将之列,皇甫嵩对于李兴颇有好感,更是天然的盟友阵营。

“陛下,皇甫议郎所言不错,度辽将军为国而战何错之有?反而是有些奸佞小人,颠倒黑白,竟想抹黑功臣,还请陛下严惩!”何进出列,直直的看着张让,步步紧逼道。

李兴虽然官秩二千石,但实际上在朝中依然只不过是边缘人物,若非年轻,甚至都引不起任何关注。

何进与张让两派斗法,李兴只是作为一个借口罢了,双方都对其并不算太过重视。

何进如今锋芒直指张让,后者自不会束手就擒。

“陛下,臣身为言官,自当为陛下补衮。臣并非没有承认辽东将军的功绩,抹黑更是无从谈起。辽东将军私自撤兵在先,难道臣等不可问询一二吗?”

“却不知将作大匠大人为何反应如此激烈?难道我等言官合理谏言也成了颠倒黑白了吗?”

出声的言官并没有被何进震慑住,针锋相对道。

宦官麾下也不全是蠢货,何进太过冒进了,一心想拿下张让,反倒被言官抓住了话柄。

“有功不赏,反论其罪,是何道理?还不是颠倒黑白?”

“功是功过是过,有大功就可不计其错了吗?那样致我大汉律法于何地?”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双方很快便又吵了起来。

李兴看着难分胜负的双方,禁不住心中一叹。

大汉之灭亡果然并非全是巧合,朝中竟糜烂至此。

一介功臣尚未领赏,反倒就其些微罪过吵起来了。

刘宏丝毫没有要劝架的意思,高坐台上,再度陷入了神游之中。

慢慢的,双方终于稍稍消停了些,但最终也没有就此事商讨出一个结论。

意兴阑珊的将双手放在膝盖上,刘宏问道:“诸位商谈之后,认为该如何奖赏李将军?”

刘宏虽然荒**荡,但能当上皇帝,其并非不智。

李兴报捷而来,无论如何也应该奖赏安抚,将其定罪完全是无稽之谈。

张让等人言其过也并非为了论罪,不过是想打压一二罢了。

“陛下,臣以为李将军有功,当封关内侯,以示嘉奖。”张让一系的言官抢先开口道。

“陛下,李将军大败高句丽、扬我国威,臣以为当封亭侯,以平天下民心。”皇甫嵩不甘示弱的力挺道。

汉朝侯爵分关内侯和列侯,关内侯的级别低于列侯,列侯又分亭、乡、县三级。

双方就封赏问题又再度争论了起来。

李兴见短时间内商讨不出一个结果,直接开口。

“陛下,臣自知有罪,未竟全功、愧对陛下。陛下不降罪已是大恩,臣又启敢再言封赏。然,臣确是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陛下准允。”

“爱卿且说。”

“陛下,高句丽此次虽为臣所破、元气大伤,但终究根基深厚,定难甘休。西部鲜卑、北部扶余、东部三韩也是蠢蠢欲动。辽东苦寒却又强敌环伺,兵少甲破、民稀粮少,此次北伐已耗尽库存,实在难以抵挡,望陛下能救助一二。”

李兴对于封不封侯本就不甚看重,等到董卓乱起,县侯乡侯还不是随意可得?反倒是借机再榨朝廷一笔来得合适。

刘宏闻言面露难色。

边境之地哪一个不困难?实在是朝廷也没余粮了。

这么多年朝廷的粮饷几乎全部都砸在西凉战场上了,哪有精力去顾全其他地方。

“陛下,臣知晓国府困难、要顾及西凉羌乱,也不打算讨要钱粮甲胄。但,臣请陛下能否赐下些许工匠。臣之军队如今甲胄残破,与作战中损失过多。辽东之地不少铁石但却工匠稀少,臣斗胆提出此过分请求,望陛下恩准!”

李兴也知道刘宏是个貔貅,向朝廷索要钱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本身辽东也不缺钱粮,他不过是虚晃一枪,装作退而求其次的欲求取大量工匠。

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除了世家豪强中人,几乎全部都在朝廷,而且多半都被闲置。

李兴想要这些无关紧要之人,自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在意。

大汉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果不其然,原本还有些埋怨李兴不懂事的灵帝听到此言,顿时心中大为宽慰。

此子识大体,朕心甚慰!

同时心中不免也有些愧疚之感。

边患之难他又如何不清楚,否则此前也不会派夏育等将远征草原了。

但终究是有心无力。

“爱卿之请合情合理,有何过分。”

“太仆。”

“臣在。”

“且从少府之中挑选出一批能工巧匠,交由度辽将军管辖,以镇边患。”

“诺。”

“此外,辽东此次元气大损,着免去三年赋税,休养生息。”

“陛下英明!臣代辽东百姓谢陛下恩典!”李兴道。

李兴心里清楚灵帝也就是做个样子,辽东能征上来几钱赋税?不倒贴就不错了。

他上任以来辽东的赋税也没上涨过,全都贴给百姓了,上缴的赋税金额基本一直都维持原样。

“度辽将军有功于社稷,为国建功,特赏百金,封关内侯。”

“谢陛下!”

两派的明争暗斗最终还是以宦官的略胜一筹收尾。

不过众人对此都习惯了。

也就是李兴功绩显著而且准备周全。

换做以往的那些人,能被奖赏就不错了。

有些倒霉的,立了大功反而被颠倒黑白降罪免职。

此时的朝堂,十常侍在表面上确实是权势滔天、声威赫赫。

……

散朝之后,李兴再度悄悄前往太尉府上拜访。

“感谢杨公于朝堂之上护兴周全,兴铭感五内!”李兴一脸感激的冲着杨赐恭敬拜道。

朝堂争斗,明里暗里都不是那么简单。

表面上此次为李兴仗义执言的多是武将一系,但每到关键时刻真正起到效用的却都是发言不多的关西世家一脉。

毕竟相较于不善政治的武人,文人更加擅长杀人不见血的朝堂斗争。

杨赐缓缓将之虚扶而起,面带笑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自古盟好,我一直视你如子侄,何必言谢。”

“朝堂之凶险不亚于沙场,此次你的表现甚为不错,既全身而退,又在那些宦官面前保全了我等的面子,如此便当浮一大白。”

“杨公,宦官已经猖狂至此了吗?朝堂之上竟近乎一手遮天,无人能与之抗衡。”

深深地看了眼李兴,杨赐意味深长道。

“党锢之祸尚存,我世家式微,如今之局面也是不得不为之。”

“不过,将作大匠何进颇得陛下信任,且不忿宦官之肆意妄为,将来或可成势。届时定可铲除宦官之患。”

“小侄听闻汝南袁氏子弟意欲效力何进麾下。”李兴打蛇随棍上,继续试探。

“你有何见解?不妨说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小侄以为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不错。”杨赐宽慰的点了点头:“你能明白这一点,将来必成大器。”

“吾知你自有主见,且于辽东安心发展,朝堂之事自有我与贵家主谋划,必会蔽翼于你。”

“多谢杨公!”

“无妨,日后若是形势有变,或许还需你相助一二呢。”杨赐意有所指道。

“杨公但有吩咐,兴自当赴从。”李兴郑重道。

对于弘农杨氏他的感官还是比较好的,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依然会是自己的最大靠山。

杨赐的恩情,无论是否掺杂利益要素在,都是实实在在的,他由衷感激。

“你回去之后,不妨前往皇甫将军等人府邸上拜访一二,定有裨益。”

人老成精,杨赐一眼便看出李兴非池中之物且是知恩之人,否则即使利益相关也不会如此鼎力相助。

“谢杨公指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