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94章:争相分食,与西施、郑旦

第94章:争相分食,与西施、郑旦

智瑶近期一直在注意控制跟赵伯鲁的相处关系,不显得过分热情的同时,保持互相之间的友谊,忧虑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举动让赵伯鲁被撸了世子的位置。

只是吧?有一件事情让智瑶非常头疼,源于赵伯鲁实在过于平庸的关系,哪怕没有外部因素的干涉,好像赵伯鲁也很难在赵氏坐稳世子的宝座。

智瑶过分干涉会让赵氏以为赵伯鲁被操控,一个家族不想因为家主被人操控,肯定是不能选择由那个人来继承。

他不做什么干涉为前提,赵伯鲁又无法有什么发挥,一样会在某天被更出色的赵鞅某个子嗣把世子的位置抢了。

这可怎么搞?

这一次出征赵伯鲁至少做了不小的事业,为晋国和赵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不再犯下什么大错的话,会被赵鞅撸掉吗?

那是一件极为不好说的事情。

赵鞅是赵氏之主,怎么来处理赵氏的内部事务,能让内部形成意见统一,其他家族根本无从干涉,强加干涉就看是怎么个干涉方式了。

出征的大军回到晋国,来到“新田”举行了走“棘门”的仪式。

那个“棘门”是什么玩意?它是用荆棘柴草搭起来的一堵木门,它的作用类似现代的凯旋门。出征的士兵经过棘门后,等于自动解除了服役的责任。也就是说,通过棘门的士兵不再接受将领的指挥,他们可以回家了。

不管怎么说,晋国出征取得了胜利,并且是近数十年来很难得的大胜。

齐国都城“临淄”一度陷落,国家的礼器遭到了晋军的掠夺。

晋军攻破了“濮阳”这一座卫国都城,逼迫卫国签定了城下之盟。

同时,反晋联盟在晋军的一连串打击下已经土崩瓦解,晋国用展现出来的军事实力证明自己依旧强大。

“来日便是清扫范氏、中行氏城邑。近日诸‘卿’对此争议多也。”智跞最近很忙,每天去宫城待得很久,好几次到深夜才回家。

他回来时,智申和智瑶正在煮汤,一众智氏的核心族人和家臣也全部在等待。

没办法的事情,对外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内部的麻烦才是一次又刚刚的开始。

谁都想在倒下的范氏和中行氏身上多吃点肉,必然造成一种利益需求的重合,致使争夺根本无可避免。

“魏氏欲得范氏南境城邑,其数过七成;赵氏欲得北境范氏、中行氏城邑;韩氏势弱,未敢多有言语。”智跞看上去很疲惫。

赵氏想要经营北边是很明显的情况,他们的大部分城邑都是集中在那边,再获得范氏和中行氏的城邑可以连成一片。

魏氏就有点令人看不懂了。他们的城邑本来就分得很散,再去谋求获得南境的城邑,会搞到到哪个区域都有城邑,平时的资源转运都麻烦,出事了怎么快速集结兵力?

至于韩氏?原先的六个卿位家族之中,本就是以韩氏的城邑数量最少。他们在这一次内战表现拉垮,连得到出征列国的机会都没有,家族实力弱于另外三个卿位家族,赵氏不支持为前提,肯定不敢开口多抢肉吃。

智氏的核心族人和家臣,他们事先已经知道智跞想要全面接收中行氏的城邑,对此当然是一种支持的态度。

中行氏和智氏本就同处于荀氏,智氏去接收中行氏的城邑不会遭到什么抵抗,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消化,远比起赵氏、魏氏和韩氏要遭遇抵抗,用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智氏实在是好上太多了。

同时,在智瑶的建议之下,智氏看上了范氏在霍太山附近的城邑。

这种诉求之下,一旦智氏的图谋达成,晋国中东部的城邑就会绝大部分归属于智氏。

有那么一点,其实智跞、赵鞅、魏侈和韩不信,包括其余的中等贵族,他们其实并不介意名下的城邑分散。

到底是没有意识到封地分得太散的坏处,还是根本无所谓,又或者是压根没得选,有些不太好说了。

以前晋国好的封地大多被范氏捏在手里?那么,魏氏盯上了范氏的城邑,是不是只看封地的质量,根本不看是在什么地方呢?

“祖,无人与魏氏争抢?”智瑶觉得很奇怪啊。

范氏手里的“温”地就是一块宝地,属于晋国为数不多的粮食高产封地之一。

智跞好笑地说道:“岂有这等美事?”

以晋国卿位家族的尿性,谁都会想吃下最肥美的那一块封地,得不到也会用作政治筹码,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争夺的权利。

智跞刚才说哪一家想要获得哪里,不是那些家族自己提出来,纯粹是他近期自己进行观察得出来的结论。

这个就像智氏想要获得晋国中东部的城邑,不会直白提出来那样,怕的就是其他家族知道智氏想要什么,死咬着来进行纠缠,再迫使智氏在其它争议上进行让步。

“魏氏与我相合,韩氏为得利益,或可商议一二。”智跞疲惫中带着高兴,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遏制赵氏乃为首要。”

不但是老智家这么认为,刚刚跟赵氏解除盟约的魏氏都是这样的需求。

总而言之,赵鞅干的一些事情太过于丧心病狂,无法遏制当然是噤声,该配合的时候也要配合;换作有人能跟赵氏抗衡,怎么可能是赵鞅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反而要极力地去遏制的啊!

在原版的历史上,赵鞅在智跞死后开始当“独裁者”,一当就当了十七年之久,根本原因还是智氏的新任家主智申太过于平庸,其余有心抗衡的家族在实力上不如赵氏。

这个历史版本之中,魏氏愿意跟智氏结盟的根本原因是智瑶早早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这样一来的话,智氏的下一任家主智申平庸不再是劣势,反而会让魏氏感到很放松。

智瑶在散会之后带着父亲智申来找到祖父智跞,关起门来开祖孙三辈的小会。

“东部城邑,我家务必尽数掌握。”智瑶一再提起这点。

以目前晋国各卿位家族的城邑分布,东部那边有赵氏的城邑,势力范围还不算小。

赵氏在晋国东部的城邑处在东南位置,大多是跟卫国一再纠缠,慢慢吃掉卫国的疆域,又在本国吞并中小贵族的行动中获取。

事实上,智瑶更想获得是晋国西部的城邑,很现实的是除非将魏氏和韩氏灭掉,要不然哪怕智氏再愿意吃亏来跟魏氏和韩氏商量置换城邑,两家能同意的机率都是无限小。

无法使用和平手段置换城邑,远不到采用武力攻夺的时候,智瑶觉得暂时向东发展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我一日为中军将,赵氏便难以张狂。”智跞说着话,却是一连串的咳嗽。

智申露出羞愧的表情,只是这个举动有点莫名其妙。

现在老智家的一家之主还是智申,轮不到智申去各种表现。这个是体现在哪怕智瑶表现出了优异能力,一样只能在家族内部发挥的道理一样,有资格代表智氏出面的人只会是智跞啊!

晋国并不是谁担任“元戎”就一定是由谁说了算,还要看“元戎”背后的家族到底足不足够强大。

智氏在这几年固然有点占便宜的意思,拉出去作战的部队至少没有拉垮,仅仅没有拉垮也就足够,不用说智瑶率领智氏私军打了几场很漂亮的战役。

老智家发挥出了武力,得到的战绩会迫使其余家族必须尊重,智跞的话语权肯定也就能够得到更大的加持。

因为战绩都是智瑶创造,外部怎么样且先不提,只是内部对智瑶的爱戴必然奇高,威望甚至都超过了智申这个正牌的世子了。

冬季来了。

晋国仅存的四位“卿”为了各自的利益一再扯皮,一天又一天仅仅是达成了一小部分的共识,不知道还要继续扯皮多久才能将城邑归属完全确认下来。

在某天,智瑶看着夫僚带来的两名女子,老实话先是被惊艳到,随后心里感到微微的错愕。

夫僚是在一年多以前率队前往南方,得到的主要任务是找到范蠡,看来范蠡没有找到,倒是将浣纱女带回来了,并且还是带回来了两个。

她们之中的哪一个是西施呢?不管哪一个才是,二女只在年龄有区别,样貌则是几乎不分伯仲。

“公孙,此为‘双姝’是也。”夫僚在表功。

两个女子,她们一个大约十三四岁,另一个约十七八岁,进屋之后便跪在地上,随后抬头让智瑶品鉴容貌。

夫僚说什么“双姝”来着?

其实就是越国一条叫“溪东”的溪水,有相当多的浣纱女会去浣纱,众多的女人中最为漂亮的两个,被当地人称为“浣纱双姝”。

夫僚指着年纪小的那一位,介绍道:“此女为施夷光。”,又指向另一个,说道:“此女为郑旦。”

事实是什么?夫僚去了当地一番辗转,打听哪里有美女,去到一个叫“苎萝”的村落,找到了施夷光和郑旦,本着一个美女是找,找到两个美女是赚的念头,一下子将两位美女都买了。

没错,就是买,还是跟对方的亲族买的。

现在,智瑶在想:“西施被我买了回来,勾践是不是抓瞎了?”

然而,勾践才不会抓瞎,没有了西施,会去找其余美女敬献给夫差。

同时,哪怕是越国少了施夷光和郑旦这两位美女,勾践还能再找到其他美女,一样能够达到利用美色诱惑夫差的战略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