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71章:简直是难以言表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71章:简直是难以言表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71章:简直是难以言表

我在春秋做贵族

子路等人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能够得知孔子以及一帮同门在陈国得到遭遇。

因为之前是冬季的关系,消息的传递速度会有点慢,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消息一下子就送过来了。

“世子。”

一众人看上去比较沉闷。

智瑶不想在聪明人面前装傻,问道:“可是为师孔之事前来?”

子路代表一帮师兄弟说道:“不敢请智氏出兵相救,只求世子允许我等南下。”

就是啊。

智氏跟孔子的关系没有到得知险情出兵相救的地步,并且之前孔子还干出了不告而别的事情,等于是自绝于来自智氏的友情。

如果智氏得到孔子有危险立刻出兵营救,岂不是一种犯贱的行为?

子路现在是智氏的附庸,属于有自己封地和武士、属民的阶级,以当前时代的特性,完全能够下达征召令,带着私兵南下。

因为子路是智氏附庸的关系,想要做什么最好得到智氏之主的允许,并不是来询问智瑶这位世子的意见。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子路这件事情干得并不地道。

智瑶很严肃地说道:“仲由无需再言,且往见我父,再论其它。”

作为“儒”不该最守礼吗?即便是事急从权,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智瑶又看向子贡等人,说道:“瑶知师孔于诸位如父如兄,陈国、蔡国合围,你等可能相救?”

除非子路等“核心弟子”将在帮智氏干活的师兄弟全部召集起来……,不,哪怕是人全部召集起来,数量也就几百,能斗得过陈国和蔡国吗?

所以,智瑶很怀疑他们是来迂回求救,为的就是让智瑶亲自出马,带着大军南下。

蔡国是个小国,并且也在亡国的边缘,兵力绝对非常有限。

陈国虽然被楚国渗透得很严重,国战或许出动不了太多的部队,折腾孔子以及门徒属于不一样的性质,出动一个“师”还是能够办到。

再则,陈军和蔡军不是要对付晋国、楚国或吴国,对付的是没有国家作为后盾的社会活力团体,陈军和蔡军才不会未战先却呢。

孔子以及门徒现在的情况是,孔子先带着一批人南下,后面则是个人或几个人一批批南下;孔子被围了起来,后面去的不是没有任何补给,便是被冻毙、饿死。

总得来说:这一波已经南下的孔子以及门徒损失惨重,子路等几百人再南下纯粹是添油,很难改变不利的现状,更加可能的是再送一波人头。

“已经送了不止一波人头,每死去一个都是极大的浪费,孔丘大概就是这一次之后,再也抖不起来的吧?”智瑶心情很糟糕。

智瑶还真猜对了。

孔子因为这一次在陈国受困,其门徒损失真的很大,导致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走到哪带着一两千马仔的画面。

那么,因为孔子要去楚国当官,搞得那么多的门徒丧命?还真的是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当然,那些门徒是自愿跟随孔子,出了什么事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埋怨不了其他人。

如果智瑶不认识那些人,他们也没有为智氏效过力,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情的智瑶也许会心里进行嘲笑。

敲他吗的是那些人真帮了智瑶不少忙,智瑶又清楚那些人有多少才能,结果一个个因为荒谬的原因去了异乡送人头,真的难免会让智瑶心里感到痛惜。

明明都能为我所用,然后那么廉价的死了,任何有大抱负的人主,怎么可能受得了。

因此,智瑶得知那些消息的时候,一瞬间怒火就在被酝酿。

好了,之前已经有那么多人去送人头,得知消息的子路等人也要南下,他们固然对孔子是有情有义,反过来也显得智氏的付出和善意无比廉价。

智瑶没有看到他们有出现动摇,一颗心不由沉了下去。

“世子。”冉有脸带愧疚地说道:“若得活,必来为世子效犬马之劳。”

随后,一群人对智瑶行礼,脸上却是满满的坚定。

智瑶知道劝不动,极可能还会因为一再劝说,搞得友人变成仇人。

怎么办呢?

智氏直接出兵,冤大头不是这么当的。

或者智瑶帮他们进行最精良的武装和最充分的准备?那可是三四百人,一人一副甲胄再配上锋利的武器,再给一些战车,还不如智氏出兵呢。

刚才那些二代很想南下,要不智瑶给激励一下,真的让二代们南下,顺便救孔子等人一救?这就变成了花智氏的人情,办孔子的事。这么一搞,智氏的付出绝对远比自己出兵或武装一帮门徒的代价更大。

智瑶一再扫视子路和子贡。

这两个人参与智氏的内务最多,他们一旦效力于其它家族,带给智氏的伤害将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大。

“我必须派人盯着他们,一旦……”智瑶不想用险恶的心去猜度他人,可是有时候又不能避免。

走了,他们真的去找智申辞行了。

子路没有召集私兵。

一样拥有食邑的子贡也没有。

他们的这种选择其实让智瑶更加失望。

“好家伙,自以为公私分明是吧?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割舍啊。”智瑶就是这么想的。

“‘儒’之恩义,看似广,实则狭也。”司马穰苴这是在嘲笑吗?

子路走了只是让新军那边缺少了一名教官。

冉有、子贡走掉,要不是智瑶早有准备,智氏建设“邯郸”的进度肯定要被拖慢。原因是有新的人去接手,需要从头开始了解子贡和冉有的进度,肯定是会浪费一些时间。

幸好智瑶之前给每个主官都安排了足够多的副手。而这些副手全是智瑶从小培养的人,忠诚度根本不用怀疑。

有了原先的副手顶上,好歹是让进度不会被拖得太严重,只是能将事情办得怎么样,需要后继进行检验了。

“孔丘言仁循礼,乃为抱负是也。其人言行不一,得势猖狂,失势谦恭,鲁国上下何人不知,便是齐国亦尽知。”司马穰苴说道。

是吗?

本着“最了解自己的人会是敌人”的这一说法,齐国对孔子的评价,或许会更值得参考一些?

司马穰苴又说道:“世子可知‘堕三都’后续?”

那会智瑶哪有闲工夫去关注鲁国?

司马穰苴笑呵呵地说道:“鲁自毁其城,日后齐军攻鲁,屏障何在。”

也就是说,孔子一时爽,鲁国却要在后面买单,是吧?

这倒是让智瑶想起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了。

那部电影的主角就是孔子,演绎了堕三都之后,齐军攻打鲁国,失去作为屏障的三座城池,齐军很容易就打到鲁国都城“曲阜”的城下。

那可是三“都”啊!也就是有宗庙的城池。

鲁国有“都”的家族才多少?除了三桓又能是谁呢。

三桓硬生生地忍了孔子毁掉他们的“都”,还真的是够能忍的。他们这样的忍耐其实没有亏本,鲁君宋的威望不止一波被孔子玩没了,连带一帮亲信也暴露出来,后续一一被三桓给清算掉。

以前三桓只是看上去实力强大,未必能够完全把控鲁国。看鲁君宋还能将血统不显赫的孔子硬顶上高位,说明君权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然后,对于鲁君宋来说压根就没有了然后,玩一场大的之后,鲁国就此进入由三桓把控的时代。

简单来说就是鲁君宋寄托错了人,硬生生把自己玩成彻底没有了实权的虚君。

所以了,孔子周游列国时期,为什么诸侯没有接纳?又不是没有“儒”在列国当高官,纯粹是诸侯哪怕自己没有看懂,也有大臣能看懂鲁国的大戏,怎么可能接纳一个被玩了都不知道的人,谁逮住机会再玩一次,可咋办嘛。

智瑶说道:“依如此,师孔需是晚年方得归鲁。”

司马穰苴摇头,说道:“重用孔丘之君已薨,新君岂会使孔丘归国?”

鲁君宋在前495年已经在耻辱和悔恨中薨逝,在任的鲁君是将。

听说鲁君将的继位很有猫腻,到底是什么猫腻只有鲁国高层自己清楚了。

孔子的存在对于鲁定公是一个污点,仅仅因为这点鲁君将就需要考虑让不让孔子归国。

三桓已经羞辱了前一代国君,他们也会拒绝让孔子回国。

所以了,司马穰苴带着嘲讽说道:“哪日孔丘病重,有不治迹象,方是归国之日。”

“三桓用这种方式,再一次羞辱和警告在任鲁君是吧?难怪孔丘回国之后不再拥有民政和军政权利,病愈后得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位。”智瑶心想。

“楚国不使陈国有失,必会出兵陈国。如无差错,孔丘及弟子可为楚军所救。届时,楚国难留孔丘,或将招揽仲由等人。其弟子为报答楚国相救孔丘之恩,或将效劳。”司马穰苴说道。

这是智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偏偏如司马穰苴所说很可能成为现实。

“尽管现在的人讲节操,不用拿这个家族学到的知识去另一个家族施展,我还是必须防着那种情况发生,必要时……使用了什么心狠手辣的手段,不能怪我了啊!”智瑶不想看到那种局面发生,只是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