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61章:这一刻,那么众志成城

第161章:这一刻,那么众志成城

因为楚军已经撤回国,郑国也遭受了很严重的损失,不出意外今年晋国是不会再爆发国战了。

至于说范氏?那只是内战的一种延续,其余家族并没有参战的义务,谁想得到什么就亲自出兵去打。

所以,会继续用兵的家族将是赵氏和魏氏,智氏、韩氏和狐氏可以站在旁边当看客。

“‘元戎’再三催促大人归去,欲为我家出兵讨伐范氏?”智瑶知道很大的概率是因为这个,还需要猜则是因为赵鞅暂时没有正式提及。

智申已经决定返回“新田”,时间就在三天之后。

智瑶又说道:“如吴军果真北上,亦无不可。”

上一次智氏就参与了对范氏的军事行动,只是跟赵鞅想要的很不同,智氏借凡皋夷完成了和平交接,得利最大的是魏氏。

这种局面无疑是对赵氏更加不利,军事上的进展只是其一,更多的是在民生方面没有拖住智氏,陷进泥潭的魏氏马上就要挣脱出去了。

大家都能恢复生产,只有赵氏依旧泥足深陷,此消彼长必定会让赵氏的窘境更为明显。

智瑶看到智申露出不理解的表情,解释道:“我家勿需再添城邑,得人可也。”

老智家现在的封地已经是晋国的最多,好多地方无力开发,再获得新的封地意义不大。哪怕是获得已经开发成熟的封地,其实也要看是在哪里。

智瑶想做的事情是将封地集中,很可惜的是很难让其他家族同意进行封地置换,索性就连提都没有提。

三天后,智瑶会跟智申一起前往“新田”。

这个倒不是故意为难楚国,其实是智瑶不想老子为难。

当前的智氏很需要老子,并且老子对于参加各种大工程非常有兴趣。

所以了,不管楚国知不知道老子在“邯郸”这边,何必互相为难呢?

智瑶对于孔子的不告而别是一种懵逼的心理。

关于孔子离去,智瑶还是从子贡那里才得知,当时表达出了不解。

子贡没有替孔子道歉,只是做出了不是解释的解释。

这么一搞,日后孔子超大概率不会再来智氏作客了。

孔子不再到智氏没有其它原因,纯粹就是有了一次不告而别,该是多大的脸才会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呢?

讲实话,智瑶对孔子离去没有什么留恋的地方,遭到不告而别也表达了该有的不满,一帮“儒”留下继续帮助智氏各种建设和发展该感谢就感谢。

因为智申是在智氏接管“邯郸”之后没有过来视察,之前老智家的众人干活归干活,心里则是有点提不上劲的。

这一次智申仅仅是带着眼睛和耳朵过来“邯郸”视察,没有对任何事项进行更改,有一说一对老智家众人还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激励作用。

毕竟,智瑶再能干也只是世子,智申却是家主啊!

有智申过来,不止老智家的众人受到激励,类似于客卿角色的老子以及那些“儒”也能感受到智氏对“邯郸”的重视。

另一层面来说,智瑶才不管智申到底懂不懂“邯郸”的各项建设意味着什么,纯粹是想让智申看到各种建设展示出来的成果。

关于这点很重要!

不止是“邯郸”正在日新月异,作为总策划者的智瑶同样需要得到肯定,再近一步加强世子的权威。

所以了,别看某领导总是这里看看那里走走,哪怕只是纯粹的走过场,其实对于某些人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啊!

回到“新田”之后,智瑶派人确认了一下,证实了赵毋恤被赵鞅赶回“赵”地的情报。

那是发生在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当时智瑶正带着智申到处巡视。

其实吧?智瑶真的不在乎赵毋恤有没有道歉,又或是赵毋恤道歉的诚意怎么样。

智瑶都已经将赵氏视为必须消灭的目标,坚定地按着这个目标走也就是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初衷。

“赵氏再集重兵,当前已然南下。”魏驹得知智瑶回到都城,没有派人知会就过来拜访了。

为什么魏驹这么做不被视作失礼?他跟智瑶现在玩得挺好,每一次拜访都事先派人通知,相反会显得比较疏远。

一般情况下,友人还要事先派人知会,代表的是一种要办正事的态度。

上一次赵毋恤没有事先派人告知,解读为道歉毫无诚意,没有什么毛病的。

却是不知道赵毋恤是不是因为连这种事情都办不好,才会被赵鞅赶回“赵”城。

又或者是赵鞅让赵毋恤回去“赵”城躲避风头?

原因嘛?可能是赵毋恤要算计智氏和魏氏没有成功,倒是把赵毋恤是个阴沉的人给展露出来了。

说起来,赵毋恤刚成为赵氏世子办的第一件事情就失败,某种程度上让赵鞅成了一个昏聩的人了。

对于赵氏大军独自南下,着实让智瑶感到有些意外。

“赵鞅还没有离开‘新田’吧?”智瑶心想。

的确,赵鞅人还在“新田”暂时没有走。

这一次赵氏集结了一个“军”的兵力,连带附庸家族的兵力算起来,达到一个“军”又两个“师”的总兵力。

“我父不知如何答复‘元戎’联合出兵提议。”魏驹说道。

智瑶从赵氏集结的兵力规模有一个判断。

显然赵鞅对智氏和魏氏联合出兵的希望感觉不大,留在“新田”等智申归来,会做最后一次的尝试。

如果智氏拒绝合兵南下,赵鞅剩下一个不顾伤亡攻克“温”的选项。

“哪怕赵氏真的虚弱,他们也需要表现出自己还很强的一面,独力拿下‘温’会是一种证明的方式。”智瑶心想。

魏驹等了一下会没见智瑶回答,说道:“吴军将要北上。”

不止一个家族得到吴军要北上的消息,而消息先来自宋国,随后楚国也有一些跟晋国贵族存在交情的人将消息递过来。

智瑶说道:“吴军去岁击败齐军,吴国之君心志欲加高涨。”

会有很多人对吴国不对楚国乘胜追击感到困惑,纳闷吴国既然能摁着楚国打,为什么不一直盯着打,直至将楚国给灭了呢?

有那种想法的人,怕是不知道楚国的幅员辽阔,并且楚国一旦搞坚壁清野缩回云梦泽以西,吴国压根就拿楚国没有太好的办法。哪怕是吴军冒险穿过云梦泽,随时都有被切断后路,再围而歼之的巨大风险。

上一次吴军能攻克楚国的“郢”都,楚国又真的被攻克都城,因素着实是太复杂了,五成以上的锅要楚国自己背,另一半则是孙武和伍子胥真的牛逼。

现在,楚国都能出兵北上,代表的是楚国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即便他们又再一次遭到晋国的暴打,军事行动的失败,不代表政治方面又陷入糟糕局面了啊。

事实上应该这么看,楚国用灭掉蛮氏和干涉晋国内政又展现出了自己的力量,丢了四五万的部队对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元气大伤,历史上楚国丢师十来万都常有发生,一次丢掉四五万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楚国归师,不欲再图北上也。”智瑶认为楚国想要展现的是这个态度,并且楚国的使者马上就会到了,必然会证实这一点。

魏驹掌握的信息也是那样,不然在郑国的楚军没有必要回国。

智瑶说道:“我听闻白公胜已效力吴国。”

这个白公胜是谁?他是楚国已故太子建的儿子,也就是现任楚国之君的孙子,需要知道的是他非常仇视郑国。

魏驹一听就懂了,问道:“吴国复攻楚国?”

那是明摆着的事情,白公胜愿意效力吴国,无非就是楚国选择帮助郑国让他感到绝望,要用效力吴国的方式,再带吴军攻打楚国,在楚国君臣的天灵盖上狠狠敲一记,好使得楚国君臣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大敌。

智瑶点头回应魏驹的猜测,又说道:“我家可出兵南下。”

魏驹藏在衣袖的手握成了拳头,想道:“果然啊,智瑶没有令我失望。”

智瑶不知道魏驹的想法,就实说道:“不为助力赵氏,仅为吴军北上。”

那么就是说,赵氏要给智氏合理的报酬,不是无偿帮助赵氏灭掉范氏。

同时,智氏这一帮赵氏也是在夺取一部分胜利果实。

又闲扯了一段时间,魏驹告辞离去。

到夜间,智申回到家讲了商议的结果。

先是智氏表示愿意相助赵氏,期间出去了一趟再回来的魏侈也表示愿意出兵,随后狐氏像是凑份子那样也愿意出兵,韩氏的韩不信表示早就愿意出兵了。

这一刻,晋国的众“卿”表现得众志成城,赵鞅却是心情复杂到难以描述。

原本赵鞅都打算死磕“温”来展现赵氏并不弱小,再吆喝几嗓子也就是试一试,事先也猜测得知吴军即将北上的各同僚会答应,哪里能想到不止一家点头,有那种团结的精神?

“尽管是因为利益,能够团结便是好事!”赵鞅有这种想法,着实也是被范氏纠缠得烦了,让出一些利益换取联合起来解决范氏是好事,再则晋国需要应对吴国的挑战。

几个卿位家族表态要一起南下的消息传开,晋国的有志之士简直是欢欣鼓舞,更多的人则是满心懵逼。

不过,当吴军即将北上的消息不再是秘密,那些懵逼的人立刻就振奋起来了。

“果然还是需要外部威胁才能使得内部团结,士燮诚不欺人啊!”

有点讽刺的是,老范家这一波是真的要完犊子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