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据史书记载,二世继位第一年,罢免了丞相李斯,命其还乡——荆地新蔡。

随后,右丞相冯去疾亲自上书,请二世复起王绾。帝遂起安车,复诏请王绾。百官随同冯去疾,亲自登门,以安车迎接王绾回朝。

因为全盘郡县制而离开的王绾,最后又因为新帝决意重新采纳最开始的郡国分封制策略,而被恭请回来。

这一事件,几乎是给秦国所有功臣武将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意味着分封的事情板上钉钉了。

在王绾回来之后,被秦二世任命为右丞相。

在秦国,以左为尊,而右渐次之。——百官们迎着王绾回来的这一天,则是李斯带着家当,又重新返回老家的那一天。

一向将权力视若等同生命的李斯,在这一刻,坐在马车里的他,竟然也无可奈何。

秦二世恨不得把帝国的府库送给他,他就是实在盏恋权力,但是根本没有报复的理由。

何况这么多的礼物,对于李斯来说那就是无上的荣耀。

秦二世让他全身而退,没有算计韩非之死那笔账,已经是让李斯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

咸阳宫里,摆设着宴席,欢迎王绾的归来。

扶苏很智慧地将那些功臣武将们,也一起请来庆祝。

其实,这些功臣武将们,在咸阳驿馆里虽然很安静,可是心里都对这个人有些不满。

他们都是当父亲的,现在要效忠一个造反老子的人,听他的命令行事。

大家伙心中还是有些微词的。

但是不敢公开议论。

但是扶苏把王绾请到宫里,又让他们一起来吃宴席。

那些过去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臣子们,一下就把秦始皇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们感觉,还是眼前这个坐在王座上儒雅斯文的青年更让人喜爱。

他们从没有看上面坐着的那位感觉这么顺眼过。

这些老父亲们看着扶苏,仿佛是看到了自己家的贴心小棉袄——他们的女儿一般,一个个嘴角露出欣喜的笑容,思考的能力像是经历了秋冬霜雪的叶子一样,纷纷抖落掉下来。

今天这个宴会,本来是不需要的。

王绾倒也没那么喜欢出风头。

只是冯氏一族尤其是冯去疾,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让老上司回来再坐在自己的头上,他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

否则他这个左丞相难道要让位给右丞相吗?

又或者造成在臣子心目中,左丞相不如右丞相。

于是,把王绾风风光光迎回来,由冯氏再发言为秦二世和王绾的回归做宴会,让王绾在外人看来,情义上是对冯去疾一族有所亏欠的。

而且还能彰显冯去疾作为丞相的宽容大度。

一盘棋下来,王绾的风光都被分给了冯氏一族。

这会儿,他那双小米粒一般的眼睛微微笑着,肥胖的身躯,和蔼的笑容,让人看着傻憨傻憨的。

冯去疾凤眼狭长,则在对面盯着这位过去的老上司。

任嚣这个人,人不够智慧,想的却很多。

他想着要学习其他臣子的精明,于是就在宴会上不吃不喝,专门忙着察言观色。

他看到二位丞相互相对视,不说话。

也不知道心里想还是怎么的,反正鬼使神差说了一句话,弄得宴会的气氛陡然降到冰点。

“说起来,冯丞相以前可是王相手下的得力干将。没想到现在冯丞相竟然地位比王丞相高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

有人埋头喝酒,有人埋头吃菜。

任嚣摊开两手,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杨缪看穿一切,也不说破。

须臾——

王绾微微一笑,“左相,你的算筹落在我家了。什么时候有空,可要记得来我家取啊。”王绾如是说。

众人不解其意。

冯去疾眼神一闪,当即道,“王相大人有大量,满朝文武百官,谁不敬仰。我那区区一个小算筹,不管是金的、银的,还是铜的,凡是落在贵府上。王相宰相肚里能撑船,想必都能消的下去。”

“就请王相收下吧。”

冯去疾欣然笑着。

王绾也是服了这个老六,“左相都这么说了,我还有送回去的道理吗?只是这算筹的事情,我可以已经点过了啊。”

“有言在先。日后可不要再给我什么东西了。今天给个算筹,若是再不提醒,下次就要挖个坑给我跳了。”

“我就是个糟老头子,可不能欺负我啊?”王绾故意说着,随后看向一直在上头看戏的扶苏,“陛下,这些事您看得是清清楚楚啊。”

王绾一口气点了两个人,扶苏和冯去疾都对老丞相有些敬佩。

王绾知道权力斗争那些事,但是他能做到把争权夺势这些小把戏都给拒之门外。

不如此,他没有办法专心做事。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二位同为丞相,各有千秋。所谓人从事上看,我若是干预太多,怕是要成为其中人,不明白是非了。”扶苏亦然笑。

王绾:“陛下能这么说,那臣就安心了。冯相,你说呢?”

冯去疾被扶苏那句各有千秋的评价说的心乱如麻,他仍旧不减高傲,“凡事,以大局为重!”

任嚣吃着烤肉,低声对杨端和说,“他们三在干嘛呢?说相(声)?”

“差不多。”杨端和吃着炒兔丁。

冯毋择看着这局势,心里感到有些不妙。

他大哥这个老六,死要面子活受罪。

之前皇帝继位,他在那犹豫犹豫。现在李斯走了,王绾回来,皇帝和王绾政见相合,王绾被重用是被板上钉钉的事情。

蒙恬又是一贯稳重低调。

冯去疾若是不被取代,真是怪事。

还有个尉缭,老兔狲,一天天在旁边猫着。

这侄女儿的儿子,现在成为了帝国的下一个首选继承者。

以后等到他长大,那是数不清的血雨腥风。

弄得好安全上位,一个家族也许能过得好些。如果不行,被皇帝喜爱的长子取代,那冯家就是被清洗的份。

大哥还在那糊里糊涂争名和权位,不思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这可不行。

眼看着冯去疾撑不起台子来——无法给皇帝证明他的价值所在。

冯毋择再度出手。

“陛下能真的请左丞相回来主持大局,实在是文德昭昭;灭楚抚齐,与百越谈和,实在是武德明明。大秦有陛下您这样的皇帝,未来四海太平,欣欣向荣,指日可待啊。”

这些武将们一听话说人是谁,顿时鸡皮疙瘩起来了。

知道夸赞扶苏的是什么人吗?秦国最有名的低调侯!

对秦始皇,武信侯都没有这么恭维过。

而且他一开口,这恭贺之词,就在文臣武将之间脱颖而出。权贵,中下层大都摆脱不了酒色财气,不是喝酒就是玩女人。

但是最顶层的这帮人,不是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加精进,就是悉心听高人传授大道。

冯毋择就和萧何一样,有事干的时候出来办公,休息的时候就不停地学习。

在郊外居住的时候,冯毋择每天都要看文章。

他对于楚国的辞赋,十分欣赏。

那是一种在乡野之地流行的新文体,经历了屈原和宋玉的楚辞篇章演变而来。

文辞华丽。

冯毋择没事就爱听楚人唱歌。

他当初在打仗的时候,别人进攻了一个城市,都忙着去抓美女献给秦始皇,又或者去抢财富。

但是他却在搜罗书,在城里请教有学问的人,把才士名流带回家给自己做谋士。

所以冯毋择在家的时候,能够经常听到现在的楚国人怎么唱歌,楚国现在的情况是怎样。

虽然秦国和楚国联姻很久了,冯毋择作为贵族,也可以接触楚国的东西。但是别忘了,所谓的楚国贵族秦国高官,本质上其实是秦国本土势力的一支,只是生养他们的人是从楚国而来。

远嫁而来的姑娘们,为了不受母国的影响而在秦国有安稳的日子过,必须要团结起来。

从他们在秦国拥有广袤的土地,繁衍了众多子嗣开始,就开始在秦国扎根,被永远地固定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开始成为了秦国人,给秦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稳固自己的脚跟。

在这种情况下,是远道而来的楚国人抛弃了他们过去的身份,学着做秦国人。

所以,历经了百八十年,在秦国的贵族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道的楚人。

要想了解当地的情况,风俗、习惯,还是得从楚国的土地上最新长出来这一茬青草看起。

冯去疾吸收了很多知识,比如楚赋这个新鲜玩意儿。

他的言辞非常优美,正是楚国的大夫文士们赞美君子的。

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听过这个东西的时候,冯毋择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一出口言语就很新鲜。

这场宴会,大家也听了无数的赞颂,但是冯毋择一开口,臣子们都感觉耳边刮过了一场清新的风。

秦楚的文化交融,就是靠冯毋择这样的贵族慢慢带动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秦国的文明就要迎来一个新生的小宝宝——秦赋。

周青臣盘算了很久的贺喜之词,这会儿感觉也没什么新意了。

武将们也都跟着冯毋择这个讲究的文化人齐齐称颂,“陛下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天下必然太平。”

跟不上节奏的任嚣,在后面喊着,“额也是,额也是。”

扶苏自然高兴,‘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在过去的秦人的言辞里,哪怕是天下的言辞里,几乎从不这么说话的。

就像是把歌词民谣变成了更为体面的文学体裁。

非常新颖。

“好个武信侯啊。朕从未听过这样的说辞。”

冯毋择上前,“臣听说,最近南方荆地,诞生了一种新歌。”

“草木零落兮,云飞扬。”

“陛下若是喜爱,臣可以送上几个文人,献给陛下。”

扶苏一听文士,就感觉到了自己熟练的领域。

“可。”

稷下文人集团,还是学术氛围太重,没有什么创造性。

扶苏懂得诗词歌赋,喜爱吟诵。

他们没有这个才情。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有说有笑。

王绾豆大的眼睛又开始微微眯着,这冯家兄弟两个,始终是没有为公之心啊。

最多只能做到家兴,要想靠着他们让国兴,和民兴。

难。

臣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喜色,听两人说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感觉皇帝和武信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什么音律,仿佛陛下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谈一点。

尉缭则警惕地打量着这些功臣们。

虽然他们都有侯爵之位,但是一旦得到了封地,那咸阳城的土地,就该让出来了。

趁着这个功夫,把那些毒瘤清一清。

尉缭看今日朝堂上,文臣武将们对秦二世都是心服口服。

观察朝堂之上的氛围,就可以知道天下人平日里生活的处境。

君王冷酷无情,吏民百姓们势必饱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而君王若是宽厚,能够做到人臣子发自内心的服气他,而不是服从他,天下民众之间,必然能够气氛和乐,官吏处事也能够通情达理。

缭感到很心爱,喝了点酒,就晕晕乎乎睡了。

那天,很多人都喝的酩酊大醉而去。

当他们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却也要失去一部分过去珍爱的——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平日里的死对头,在咸阳城的豪宅,还有……失去了权力的秦始皇。

男人的伤心,不会轻易表露在外,大家都高兴地喝着眼下这爵酒。

这一爵喝完,下次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

尤其是一些都尉们,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役,深知这个道理。

却在这一天,李斯带着他的家眷,驱车离开了咸阳。

马车的旁边,跟着几条从家里跑出来的黄狗。

李斯不断地驱赶他们回去,怕他们死在路上,但是黄狗坚定地跟着。

李斯虽然走了,他的两个儿子,仍旧在秦国任职。李家的豪宅,还不用被官府收回。

望着不住跟着马车奔跑的小狗,有那么一刻,李斯有所悔悟。

他觉得,自己都比不上小狗忠诚。

如果他能坚定地跟着嬴政,不会有今天。

一个月前背叛嬴政,一个月后被扶苏抛弃。

悔恨涌上心头,但是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不可更改。——三天后,正式分封的结果出来了。

公子高等人持着诏书,对比着从王室图书馆里拿出来的舆图翻看。

公子将闾也是脸色不好。

主要是这给功臣的和给秦国王室诸公子们的封地全然不一样。

“凭什么,王贲的封地那么大,我的封地就这么小。他的封地像一整只鸡那么大,而我的就只有一个小鸡腿!”

“真不知道这么多年苦学是为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