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63章 文明的冲突

第663章 文明的冲突

第663章 文明的冲突

在嬴政称制皇帝之后第二年,也就是他东巡在泰山封禅的童年,秦始皇任命太尉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50万征讨百越,因为百越各地分散,尚且处在部落时代,所以秦军兵分五路:第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第二、三路攻取南越,第二路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第三路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

第四、五路入广西,攻西瓯,第四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第五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嬴政之所以这么安排,为的是如若遇到大敌,秦军可合兵后攻取。

当时的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用天下之中的中和华夷之别的华组合——故名中华。

而在同一时间段,他开始奠定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以来的中国基本版图。

对于史书上的攻打南越,到了后世几乎是文人才子的或歌颂、或批判的重点内容,但是他们往往只会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南取百越。

但是这四个字背后的艰辛和付出的鲜血生命,其付出的真实代价则让人胆寒。

嬴政后期的执政,整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胜利之中。他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虽然人不至于昏庸,但是滔天的权力让他开始忘却本心。

比如,在南越大战这件事上,嬴政只做到了不择手段,而不顾底线。

由他政令所发起的战争给原先住在百越一带的原住民乃至整個秦国五十万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而这场给秦国和百越双方都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现在正陷入白热化的阶段。

第一路秦军攻打百越,战事相对来说顺利,进攻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今福建)的10万秦军在当年就攻下了东瓯和闽越。

当然这一路秦军是五路秦军之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目前他们在攻下后来的福建与浙江后留守驻军在闽浙当地。

秦国攻打百越,一开始是打算延续当初攻打六国的战略方式的。也就是一边吞并,一边派遣驻军在后方看守。

有了李信战败在天下人面前给嬴政丢脸的事情,嬴政以之为谏,完全不敢放松对前线后方的刚刚被攻略的地盘的控制。

所以第一路大军在顺利拿下后来的闽浙一带后,一边驻守,一边开启了对南方地方的开发。对南越一带推广秦国的文字、制度、文化、语言、工具、法律的同时,广大的南越闽浙原住民也在慢慢的和秦国人互相沟通往来。

因为这一次战争比较顺利,相对来说,第一路秦军的人数上没有太多损失。

而这十万军,像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们不必要参与接下来的深入开拔。

这些年嬴政在后宫里忙活着如何过着优渥的生活,去往泰山封一棵树为五大夫,琢磨今天晚上找那个小美人,如何收拾扶苏的时候,秦军和南越一带的原住民展开武器、思想上的交锋。

嬴政的生活不仅仅与他现有国内的庶民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部分人成为了他的奴隶的同时,而南越一带几乎成为了人间炼狱。

须知远古至秦时,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即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中原人称为越人。

在那个时代,‘越’与‘粤’通用,越人亦称粤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故称为‘百越’。

但百越本身并非民族共同体,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

百越部落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部落、闽越部落、南越(亦称南粤)部落、西瓯部落(有说西瓯属南越的分支)、雒越部落等几个部分,其中东越部落、闽越部落、南越部落属汉族先民,而西瓯部落、雒越部落则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

在先秦时代的末端,扶苏这位穿越者是很难想象,两千年后富裕发达的江浙两广一带,它在两千年前,竟然是当时这个大陆板块上极其落后的原始部落。

乃至于它的文明趋近于赤道一带热带雨林的原始人一般,人们的下半身围着草裙,一家人住在草棚、竹楼里。

这个完全未曾被开发过的地带,在文明进程相对来说更高级的中原人看来,其实就是不毛之地。这里面住着的,都是不开化的人。

驱车来到这里的秦国人,他们对待这里的原住民抱着鄙夷的态度,仿佛自己是什么更高级的存在。

秦国人穿着围裙布衣,裹着厚重的甲衣,身上配备着代表军衔和军种的饰物。

而百越族众,则围着棕榈叶圈起来的围裙,额头上抹上颜色鲜艳的涂料,头上用鸟的羽毛装饰,首领大多都用老虎的皮毛作为自己的外饰。

南越族众晚上只要保证火焰不灭,野兽不来侵犯,就不会再担心其他的。

他们不同族落之间有不同的规矩,偶尔也会爆发战争,要么是为了食物,要么是为了女人。

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交托自己的财产,将繁衍这一重大任务完成,无论中原人还是百越人都是一样的。

只是中原人,有着鲜明的等级划分,内外之别。他们给自己立下了无数的条条框框的规矩,可是他们从不遵守。

百越族众只有简单的族规,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能遵守。

当然,中原人孩子成年了,晚上就不会再去妈妈的房间了;可是蛮夷却不一样,他们没有伦理的约束,几片棕榈叶能遮住男人的什么,又能遮住什么女人的什么。

中原人晚上要熄灯,可是百越族人却大开着帐篷,能迎接一切与之性别不同的人进入营帐。

中原人拥有一套几千年都能保证音形义基本趋同的语言系统。

而百越这样的族众,他们内部只靠着口耳相传的话,就能将自己的文明断断续续传承下来。甚至于他们一个小家庭内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组成的语音系统。

这就是族落。

中原人称呼他们为南蛮,因为他们时常和老虎住在一起,衣不蔽体,又或者是没有衣服。

而南蛮人站在石头上偶尔向北方张望,也会感到困惑。他们为什么裹那么多东西在身上,不热吗。

中原人不喜欢百越人的装饰,认为一身花花绿绿,像是孔雀一般,太过招摇,十分不雅,没有内涵。

百越族众则不喜欢中原人,有上天赐予的大叶子不用,非要用复杂的手续将长葛做成丝,随后再制成布。至于其他的衣服,更是制作麻烦。

放弃上天天然的恩赐,凡事自己动手,在百越人看来,这是愚蠢的。

中原人长着细而长的眼睛,大多数瞳孔都是带着**的,还有对自然和毒蛇的恐惧。

百越族人,他们的眼睛像是含着水一般,在夜晚的时候明亮的像是天上的星星。他们的皮肤黝黑,女人的哺乳所用的流体外露,让其自然地下垂,也只是用树叶包裹。

男人们吊着他们的弟弟,到处闲走。

他们的生活,是宁静而安逸的。

靠天和地的给予生存,感激太阳、感激月亮,感激周围的河流。

荆楚的文明,和他们有着一些渊源。

对于太阳、月亮、山川、草木,乃至鬼魅,他们都是抱着敬畏的心态。他们经常唱歌歌颂自然,歌颂太阳、月亮、山川、草木。

而中原人,他们不歌颂神、也不歌颂自然,他们歌颂人、歌颂感情。

中原有诗经,荆楚有九歌。

除过唱歌歌颂,当时的百越族众,也频繁的举行祭祀,为的是表达对天和地的感激。

这种对大自然淳朴的敬畏,影响着百越族众的生存信仰和习惯。

当秦国的战车开过长江,来到了荆楚,这注定是一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抗。

或许这是百越族众自身的报应。人生而为人,就应当与野兽畜生有所区别。

就是说,做个人吧。

百越族众无法忍受粗鲁的秦国人用锋利的弩机,一箭箭杀死他们的同胞、父母。

更为可恶的是,中原人,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他们十分可恶,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

他们遇到高大的灌木丛,会把他们烧掉;遇到蘑菇,会连根拔起吃掉,不思来年。

偶尔遇到高大挺拔的树木,他们会连夜砍下来,往北方的城市运送。

因为他们伟大的‘蜂后’正在咸阳宫里像个贵妇一样躺在榻上,等着他的‘乖孩子’们的前去侍奉他们的‘贪婪的女王’。

百越一带,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只是百越人的工具相对中原来说相对落后。

而且他们对于草木、山川天然的敬畏,使得他们对于天地造化的奇迹——矿产、盐池、山脉、泉水,一切的一切都保持着敬畏的心态,他们不会去破坏它。

对于天地的敬畏,使得他们将百越一带的资源保护的极好。

百越部落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幅员辽阔,但由于为山川五岭所阻隔,远离中原。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

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只是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特别是在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

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所建古国。

就某种意义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可能要高于广西地区,主要原因是那里是多族系、多文化汇集的地方。

文化只有交流才有进步提高,生产技术的交流就必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正因为是多族系、多文化汇合地带,就没有一个能号令各小方国的政治实体,整个社会是松散的方国林立格局。

而不像广西地区,在战国前后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的相对统一格局。

这种地理格局和历史因素并重的情况下,使得在原本的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岭南战争中,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广西则打了六年之久,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能统一广西及越南地区。

当下,正是扶苏前往南越之际。

中原和未曾大规模开发的百越文明,已经在战火之中结下了血海深仇。

而双方同时处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第一路秦军和南越的接触,顺利的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在此区域设置了闽中郡,但其他四路秦军受到地理自然因素,行军及粮道都很困难。

百越地区约有50万人,适战青壮年大致有5万人,百越军队是联合体,其中以西瓯国为主。

尽管百越土著人员很少,武器也落后,但抵抗情绪非常高,甚至不惜与猛兽为伍,战事异常激烈。

在占领了广东地带之后,秦攻打百越的第二年,因为战事进展缓慢,且死伤很大。

人就是这样,死了其他族类的人,心情不会有多大起伏。

可等到死了的都是自己的弟兄之后,秦人集体都开始愤怒了。

负责主持整个攻打百越战役的主将尉屠睢心情变得暴躁,他滥杀了一些无辜的百越原住民,这引起当地人愤慨,让堂堂秦国的国尉被暗杀!

秦军犹如陷入泥潭,举步维艰,后来因粮道被百越军毁去,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此战为秦与百越的第一次战争,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秦军50万人死亡达到30万,百越军5万人,到最后6000人不到。

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之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这么看来,为什么嬴政会不择手段去攻打南越,其目的也就很明显了。

事实上军功爵制的反噬让嬴政一度难以镇压,所以他需要一块硬骨头挫挫秦军的锐气。

不仅如此,楚地那么多的降卒,即便十万又十万挖矿的挖矿,修陵墓的修陵墓,可是还是剩下许多有生力量。

嬴政可没扶苏那么善意,在他看来,只要这些人活着,就会成为自己的威胁。

为了让自己能够高枕无忧,他选择用最残忍的方式,让这些家伙去啃百越的硬骨头。

【和各位读者商量个事情。我计划以后每天更新两章,每章3000 。但是总是动力不足,虽然有时候早起了,但是打开电脑没有码字的动力。

所以我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平时追书多发点评论。

如果每天最新章节评论,单人单条评论累计到十条,我就给大家更新六千。否则我每天就只能这样毫无动力和激情的码字,而大家也看的剧情很墨迹。

希望读者们配合一下,皎皎鞠躬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