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62章 安静的冬天

第662章 安静的冬天

第662章 安静的冬天

扶苏、冯绾绾、两个孙子走了以后,蕲年宫立刻沉寂下来。

嬴政甚至都不知道去骂谁。

骂儿子和骂仆从完全是两种心情,两种体验。

此时的嬴政,他并不知道,他现在经历的正是全天下大多数家庭即将经历的事情。

这算得上是一种幸福的离别。

在年祭结束之后,许多年轻人返乡回去看望家中的老人。之前扶苏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就是一家团聚的时候。

现在,嬴政孤零零一个人,他怅然若失,仿佛丢掉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

在蕲年宫处理完了一些急件之后,他才敢躺下补着休息。

这一补,又是一天一夜。

第二天醒来后的嬴政,他感觉自己像是吃了什么大亏一般,又奔去章台宫,处理奏章真叫一个如饥似渴。

嬴政就是典型的工作狂。

一天不工作,浑身上下都要难受。

可怜了跟着他的这些宦侍仆从,他们也跟着嬴政一天十二个时辰连轴转。

而另一边,侥幸逃过一灾的夏无且很快来找到了甘棠夫人。

“谢夫人昨日搭救之恩啊。”

冯绾绾莞尔一笑,“你竟然能记得我,不枉我为你开口。”

冯绾绾可不是单纯的良善之辈,她救人说白了还是救自己、救自己的丈夫。不会像皇后那样,单纯地只是想救别人。

冯绾绾也很欣赏夏无且知恩图报的精神。

她在想,这個人,是多年来跟随父皇的随行医家。医术精湛不说,深得父皇信任,如今和他交好,绝对是好事,日后能够有用的上他的机会。

于是冯绾绾赐他落座,给他上果盘、肉食不在话下,不免还要多问几句。

“我听说,医家明年年春又要开始跟随父皇东巡。这一次,父皇要在海上巡行,还要祭海上山川生灵。”

“陛下一直都很想去东海看看,这次东巡早就是计划已久的了。小人得祖师庇护,掌握医术,这才有幸忝列此次东巡队伍之行。”

“夏太医医术高明,宫中人尽皆知的事情。我这小儿从小容易发热,希望夏太医有空过来帮忙看看。”

夏无且也是个明白人,自从太子杀了赵高这个祸害,为尚书令林信报仇,整个章台宫的人都跟着太子走了。

陛下从秦王成为始皇帝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对待属下也不是那样了。

嬴政过去是一个非常严厉的领导者,在他手底下做事,绝对都是各行各业里的高手。

但是在过去,嬴政对于属下仅仅是严厉。而且因为他自己也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对待自己比对待其他人要求更高,一份奏章,看他们的大王写成什么样子,那其他人处理公文,难道还会差吗。

但是后来,嬴政成为了皇帝之后,心态就变了。他不再像过去仅仅是严厉了。嬴政开始对人不对事了,过去嬴政是处理事情,后来嬴政是处理人。

事实上,失去了对手的嬴政开始心态失衡了。

他觉得他都做到了这个份上,成就了这样前所未有的功业,如果还有人敢让他不爽,那就是对方藐视他。

是的,就是这样极端的心思,让嬴政身边人都开始每天跟着战战兢兢,动不动担心自己的脑袋明天就要落地。

过去如果有人处理工程延期,嬴政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下令增派人手;但是后期的嬴政可就不那样了,他不相信有干不好的事情,只有干不好事情的人。所以他的处理方式就变成了杀掉原来那个,换一个更得力的人上去。

用自己去揣度别人,这是帝王不应该犯的过失。

这种残酷的做法,当时的史官已经有了定论,就是说他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凡事只用法度,不量人情。

这就应了尉缭的话,嬴政将人看作牲畜一样。把天下人都当做俘虏一般。

虽然有的人根本不是人,是畜生。但是嬴政这么做,不免有些一杆子打死所有人,冤枉了一些好人。

夏无且跟在嬴政身边也算是很久了,每天都要侍奉嬴政,他非常了解嬴政的身体状况,乃至心思。

只是他擅长的是医理,不需要拿权,所以一直以来过得比较安全。

说起来,他过去也没少受赵高的气,现在可好了。赵高死了,信也没了,陛下身边一下少了两个得力助手,只能选拔新人来,为此极大地降低了陛下处置事情的效率。

现在恒阳宫得势,陛下一个人又是孤家寡人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大家自然不再看好始皇帝陛下。

夏无且也不想和自己的仕途过不去,面对甘棠夫人的邀请,这就答应了下来。

离开恒阳宫时,甘棠夫人命令自己的婢女,给夏无且送了二十个马蹄金饼。

当沉甸甸的金饼放在了褡裢里,夏无且吓得路都不敢走动了。

“夫人,这如何使得?”

冯绾绾莞尔一笑,“只是答谢你多日来照顾父皇罢了,有什么负担呢?先皇后崩逝,父皇身边没有人照顾,我又是晚辈,不便照顾,只能劳烦医家了。”

“此次东巡,怕是路上辛苦,你可一定要好好照顾陛下,一定要照顾陛下的饮食起居。我听说,病从口入,曾经皇后在世,不许陛下多用荤腥。”

“你要在膳食上多费心,要遵从皇后生前的教诲。让陛下时常感受到,先皇后还在身边。”

夏无且没想到,行贿就行贿吧,竟然被这个甘棠夫人说的像是在尽孝一样。

“夫人高义,小人若是还不领受,显得小人有眼无珠,不识泰山。”

夏无且揣着沉甸甸的金子走了。

出门的时候遇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走过来,他认得这个人,正是太子身边的执戟郎,几乎是不离太子左右。

太子杀赵高的那天,他们几个都被拦在门外,不许进去。

“妹妹。”冯敬走了进来,坐在案上喝着参茶。

“你这是怎么了?像是冷宫里失宠的妃子。”

冯敬念叨着,“大差不差了。”“我听说,这次太子离开,要将陈平、夏侯婴二人留下。”

“是啊。说是什么,要留些人看家。”

冯绾绾拉着冯敬坐下,“留下来未必就显得太子更看重他啊。”

冯敬这回可是忍不下去了,自从陈平搞那些阴的,帮助太子次次化险为夷之后,扶苏对他就变得更加信任。

“妹妹,你不知道。太子看到陈平,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对他的话那是言听计从。而陈平一贯不和人聊天,只会和太子闲谈。他们说话总是说一半,然后两个相视一笑,他们两个懂了,留着我们在原地猜测。”

“以前太子议事,都是打开门,有时候还会问问我是怎么看的。可是自从这个陈平来了,就连邵平都不让进去了。只要议事,必定有陈平,必定将门反锁。”

“反正,我是看出来了。太子对这个叫陈平的,就是对我们不一样。”

冯绾绾望着冯敬,“你就用这样的心态侍奉太子。这才不过是一个陈平罢了,像太子这样的人,身边应该有十个陈平才是。那伱到时候要如何自处呢。”

冯敬不说话。

冯绾绾像是想通了什么,“你该不会,是想成为太子最信任的人吧?”

冯敬反问,“我不能吗?”

望着冯绾绾的神色,冯敬又低声问,“莫非是因为我志大才疏?不足以为配?”

“你啊你,你都这么想,那太子身边的其他人自然更加这么想。如果一个人只会嫉妒,那是成不了大事的。”

“那我要怎么办?”冯敬是真的着急。“左看右看,现在太子身边到处都是人才,那个吕释之一开始进入宫廷各种不习惯,现在都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更加不要说那个吕泽。”

“他们兄弟做事踏实不出差错也就罢了。可是他们的性格,就像是岩石一样,坚硬、沉稳、踏实、厚重,可是最要命的是他们能够沉得下心来,他们能够敢于低调,敢于卑微。”

“而我,我就做不到。”

冯绾绾温柔地望着冯敬,“弟弟,看得出来,你并不嫉妒他们,因为你敢于说出他们的优点来。”

“你只是希望太子更加看重你。那现在的问题是,你到底想不想让太子更加看重你?”

“那当然。做这个执戟郎,快要十年了。”冯敬总觉得有人在他背后说闲言碎语。

“那你就听我的话,太子喜欢陈平,你就派人照顾陈平。太子要走,你就派人照顾陈平的家人,有人对陈平不满,你就让人摆平对陈平不满的人。”

“我这不是成了他们的老母了吗?”冯敬不愿意。

“固然费心些,可是这样是得宠最快的方式。弟弟,你也不想明年的今天,你还是执戟郎吧。这次太子可是要出征的,你知道有多少人渴慕这次的机会吗?”

“随行征战,将是你立功的大好机会。”

冯敬摇头,“我听宫里人说,其实陛下这次让太子外出,是为了降低太子在咸阳的影响力。让太子去监军,其实攻打南越这样的硬骨头,是为了让太子在南越一带多滞留。”

“至于军功,这次太子只是监军,陛下不会让太子出战的。我总觉得,留下来的人……”

冯绾绾大体听懂了,对着冯敬做个噤声的手势。

“越是这个时候,你作为太子的身边人,越要跟在太子身边左右。不要再把这些事对外讲了。”

“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可是越是在紧要关头,太子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否则就会让陛下得到整太子的机会。”

“而陛下那边,稍微有点过错,也一定会被借题发挥。”

“你是否察觉到,今年的冬日格外暖和,宫里宫外,竟然是一派祥和安宁的气象。实际上,这是两股权势互相对抗,使得朝中局面平衡的状况。”

“我猜想,大家应该都不愿意改变这样的局面。而太子和陛下,两方谁都不敢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出差错,谁先出差错,谁就要出局。”

冯敬听完这席话,整个人感觉浑身遍布热流。

“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男人,五大三粗的,不屑于一些琐事。而我们女人虽然每天待在同一个地方,可是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你没有发现,陛下如今已经收敛了很多吗?若是过去,陛下一定会忍不住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可是今年却静悄悄的。”

“而且我猜想经历了张苍一案,最近朝臣之间互相弹劾的奏章都要少了大半。”

冯敬惊讶,“妹妹真是料事如神。确实是这样。张苍过几天就要出来了。因为陛下要用他的主张重新整顿货殖经济。”

冯敬和冯绾绾聊了一些话,从原本的迷茫不知所措立刻变得有了方向感。

事实上,冯敬是在为跟在太子身边对未来产生迷惘所以焦心。

扶苏有了陈平,他们开始计划未来。但是对未来的计划,扶苏却没有透露给其他人。

而冯敬意识到他太子被划分为第二梯队的人,类同于张苍、吕氏兄弟、刘季、邵平这类人。

不仅冯敬感到焦虑,吕氏兄弟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对于习惯于通过忙碌来解决压力。

日子就这么简单的重复着,咸阳城里出现了几块新的磨石,用于研磨粮食。

庶众们都对这个新玩意感到好奇,纷纷仿制。

这一年的咸阳城,真是出奇的安静。

也是嬴政在位时期没有记载历史大事件的一年。

有些小事,也不能再发酵了。

不过,南越军中,春天还没有到,扶苏还没有前去时,他们已经人人都在渴盼扶苏的到来了。

扶苏接下来要去的这个地方,关乎着几百万人生命的一场大战,不亚于攻打楚国的艰辛。

用血流漂杵、伏尸百万来形容几乎毫不为过。

首先就要从嬴政刚刚平定楚国说起。

根据史官的整理,秦始皇派遣将军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西越军盟主);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