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陆垚的不同看法(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陆垚的不同看法(下)

北宋大相公

要说潘家,其实从和陆垚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要比韩永合的韩家与陆垚的关系还要密切许多。

首先,就是潘文和陆垚的这一层交情。起初陆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说实话当初陆垚第一次见到潘文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潘文是自己的狐朋狗友。要不是潘文第一次来找陆垚就说要去青楼,当时的陆垚对于这古代的青楼也比较感兴趣的话,他可能真要把潘文当成那种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了。

后来,通过和潘文的一点点接触和了解,陆垚才明白,这潘文并不真的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说每天脑子里想的都只有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他父母对他疏于管教,而且,父亲潘元武本来就是个商人,所以文化程度肯定有限,再加上母亲对于潘文的溺爱,所以才让潘文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过,陆垚一眼看出,潘文骨子里还是一个好人,还是有积极乐观的一面的,这也是为何潘文和陆垚的交情能够保留到现在的最主要原因。

反过来,潘家这边,起初,就算是陆垚给到自己秘方的时候,甚至于是之后又是将西红柿和土豆跟着潘元武又是签了一份合同的时候,潘元武对于陆垚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好感。

商人么,都是唯利是图的。潘元武这边对于陆垚的打探其实从来没有少过,他自然后来知道了,这陆垚穿越过来之后的第一笔巨额财富,是从自己这里赚取的。在潘元武看来,第一次出售秘方给自己,陆垚是因为钱,这点不错,陆垚到了这里之后,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没有本钱是不行的,但是这古代又不是和现代一样,提供创业贷款,所以,陆垚只能将这些做菜的秘方卖给了樊楼。

不过,西红柿和土豆这次,陆垚也是选择了将这两种食材以后的种植权交给了潘元武。这一点,在潘元武看来,陆垚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稳定两家的关系。毕竟潘家和陆家在生意上的往来,在此之前也就是一个一锤子买卖的秘方交易罢了。

陆垚将西红柿和土豆的种植权交给潘元武,也就是卖潘元武一个人情,这樊楼和陆垚的合作程度再一次加深了。

潘文对于这件事,其实是十分感激陆垚的。因为之前的秘方,是一口价都卖给樊楼的,这西红柿和土豆两种食材包括后续的菜谱,菜肴制作,其实都是全新的品种,陆垚完全没有必要交给樊楼,若是交给其他的餐馆,那家餐馆一定会开出比樊楼更高的价格,而且,通过这两种食材,那家餐馆后期一定会成为樊楼的竞争对手。

面对着更大的收益,陆垚选择了放弃,他依旧选择了固定的合作伙伴,樊楼,和潘元武。潘文总觉得,这当中陆垚一定是考虑到了自己和他的交情,才会选择父亲潘元武继续合作的。

不过,这是十分看重义气的潘文的想法,到了大商人潘元武这里,思维自然是发生了转变。他觉得陆垚做出这个举动,是十分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他可以稳固和潘家的关系,和潘文的交情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将这两种食材交给了其他餐馆,这分明是在和潘家交恶,搞不好最后樊楼直接出一个天价将那个餐厅直接收购了的话,这汴梁城中,陆垚在美食餐饮行业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虽说这当中隐藏的道理有的十分深奥,不过在潘元武看来,以陆垚此人的智商,绝对可以想到这些点。其实,自从陆垚第一次从自己这里买了秘方回去之后,潘元武就再也没有把陆垚当成和潘文差不多的年轻人来看待,而是把陆垚当作和张茂才一样的奸商来看待,用这种心态来和陆垚进行交流。

当然,除去餐饮这方面外,潘元武也从其他的方面了解了一些陆垚,对于陆垚这段时间以来被外界说的神乎其神的表现也是做了一些了解。在潘元武看来,这陆垚的确在经商方面是一把好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把自己的产业发展的风风火火,而且和自己不同,陆垚的产业,集中在各个方面,水泥、印刷、彩票等等,而且这些行业,单拿出来某一个,来和自己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樊楼来作对比,其实都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潘元武不由得有些觉得陆垚这个人还是比较可怕的,单元将来不会跟他成为商业上的竞争对手。

而真正让潘元武对陆垚转变看法的,还是就刚刚发生的那件事情。自己的儿子潘文,他有几斤几两,潘元武自己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潘文真的是有本事,就不会给自己的蹴鞠队伍取名那么简单粗暴,直接叫樊楼队了,不过,这名字还是有一点好处,就是能够清楚明了的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餐馆,这样也从某些方面能够壮大樊楼的名气,这也是潘元武没有生气的原因。

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队伍的刺绣图案了,要说潘元武跟潘文一样,这琴棋书画是一窍不通,平日里潘元武一门心思都铺在樊楼的经营上,哪有时间去做这些风雅的事情?更何况,潘元武此人确实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记得之前,和自己交好的一个豪门大户食客,曾经送了自己一副他高价买下的欧阳修做的画,不过最后潘元武还是没有收,并不是说他看不上这个食客,而是潘元武本人真的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就算拿回来了,最后也是会落灰的。那食客后来也知道了潘元武的性格,为了感谢在某些事情上潘元武的帮忙,直接包下了三天樊楼,宴请三天。

对比起欧阳修的画,潘元武对于赚钱更感兴趣。

所以,这樊楼队的刺绣图案,其实十分难住了潘元武,就在这时潘文说出了他的想法,想要将图案弄成樊楼一开始成立时候的样子,对于那个样子,潘元武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用这个图案作为队伍的标致,既可以代表樊楼不忘初心,又可以让其他人明确的了解到樊楼发展到现在所进行的变化和做出的努力。

潘元武十分满意,接着就夸奖了潘文。等到潘文开心的离开后,潘元武却是思考了起来,心说自己的儿子潘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开窍了?他竟然能想到用初代的樊楼作为刺绣的图案?再说自己刚成立樊楼的时候,这潘文的年龄……

潘元武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叫来了管家,刚才其实和潘文的对话当中,潘元武已经闻到了潘文身上的那一股酒气。而且,这酒气浓郁,并不是一般的白酒能够发出来的气味,这是陆垚酒中仙的五十度白酒独有的气味。

潘元武问起管家,这潘文今天出宫之后,还去了哪里。管家这边自然是询问起了下人,最后一番询问得知,原来潘文离开宫中之后,和陆垚去了樊楼用餐。

这下就能解释通了,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自己再清楚不过了,看来这次这个刺绣图案的事情,是陆垚帮着潘文解决了。如果是他的话,想出这个不忘初心绝对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陆垚却没有让潘文把是陆垚想出这个图案的事情告诉给潘元武,反倒是想要让潘元武觉得是自己的儿子想出来的这个图案,此举的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看来,除了商业上的合作,陆垚这孩子心眼也不坏,他跟潘文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既然他能为了潘家着想去做事,自己以后不管是生意还是生活上,陆垚如果遇到了难处,自己也要帮上一把才对。

潘元武对于陆垚的看法,因为陆垚几句话帮着潘文设计图案,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么问题来了,陆垚会不会在给潘文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他说出这话最后到了潘元武那里会得到这个效果呢?

可能想过,但是陆垚这样一个不在乎自己在其他人眼中形象的人,应该也不会去为此大费周折。

也正因为陆垚做事情洒脱的这一面,让潘元武十分赏识。

潘家对陆垚的印象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势同水火的那两大家对陆垚的看法。

先说曹家吧,国舅爷曹佾,次子曹评,这二位不得不放在一起去说。其实,这两个人对外,属于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角色。倒不是说二人刻意去营造这个印象,只不过这曹佾确实对于有些事情反应的有点慢,而且说话还是慢条斯理,也不愿意与人起太多争执,在外人看来,是一个比较好沟通的人。可是他的二儿子曹评可是一点从没有继承他父亲的这个脾气,反倒是个火爆脾气,从之前三家会谈吃饭的时候,直接张嘴就是一句老匹夫就骂向了韩永合,就能够看出他的人物性格。

其实对于陆垚来说,他倒是希望,整个曹家都跟曹评一样,直性子,火爆脾气,这样的话,以后和他们沟通倒是简单了,直来直去可是在古代最难能可贵的人物性格了。

曹佾虽说有些心机,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只不过他的心思,基本上没有其他人知道,或许之后面对赵祯的时候,赵祯才能猜上曹国舅的心思。

就是这样的一对父子,对于陆垚的态度,倒是有些去别的。对于曹佾来说,一开始对陆垚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好感,只不过觉得陆垚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后来听说这陆垚要和韩家联姻,曹佾这边自然是感觉到了威胁,为此也没少在陆盱的耳旁吹风,说那韩家小姐的坏话。

后来呢,陆家因为陆垚出走,回来后又是大闹了一通,于是最后和韩家解除了婚约,这可把曹佾高兴坏了,

他趁机而入,和陆盱就订立了曹菡和陆垚的婚约,本来以为已经十拿九稳,而且也借机能把陆盱拉拢到自己这边来的时候。谁知道那陆垚竟然反复无常,去了趟韩家,当场变卦,最后竟然鬼使神差的又和韩韫玉恢复了婚约。

其实一开始这一举动给曹佾气的不行了,因此自己和韩永合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不过曹佾还是知道,这当中陆垚还是起了关键的因素的,后来,对于陆垚的态度也是有些瞧不上的,曹佾觉得本来这陆垚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能够跟自己或者是韩家联姻,完全是冲着陆盱的地位去的,谁知道,后来陆垚的种种表现,倒是直接狠狠打肿了曹佾的脸。而且,这当中,还从曹家买了一块地弄了一个产业出来,并且曹佾从其中也获得了不少好处。

古人就这点分的明白,一码事归一码事。虽说对于曹菡的婚约事情上,曹佾一直有些对陆垚耿耿于怀,但是曹佾也不得不承认,陆垚在做事情经商搞产业上,的确是一把好手。只不过可惜了自己的女儿,想来是恨陆垚恨到了极点了吧。

现在的曹佾,对于陆垚的态度,说不上讨厌,也说不上喜欢,每当看到女儿的时候,只有忧愁。

直男曹评,对于陆垚的态度却是比较好的,一开始,当然也因为曹菡的事情,曹评跟陆垚也闹得十分不愉快,不过,陆垚只用了简简单单几顿饭,就把曹评的印象给扭转了。

曹评是一个典型的吃货,他深深的被陆垚做出的美食给折服了。吃人嘴软,曹评虽说没有办法再去朝陆垚发火,于是他就把怒气,都转到了韩家人的身上,他屡次三番开始嘲讽韩家人,不过对于陆垚的印象,曹评已经从一开始的讨厌到现在有些欣赏了。

曹家、韩家、陆家关系的核心人物之一,曹菡,对于陆垚的态度,就不必多说了,也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因恨生爱。上次曹菡特意打扮的十分淑女去见陆垚,事后曹菡觉得自己当天的表现还算不错,看来陆垚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个样子。

只不过不知道为何,父亲和哥哥们都对自己的这一身打扮大感吃惊。那之后,曹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陆垚,也和那韩韫玉一样,读起了《石头记》来,不过,这曹菡和韩韫玉读这本小说的反应,那可以说是大有不同了,韩韫玉这边是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可是曹菡呢,读着读着,就不由得顿足捶胸,开始骂街了。在曹菡看来,这贾宝玉就是个怂货,如果喜欢林黛玉,一开始就应该主动表白才是,诸如此类的很多红楼梦当中的经典场景,到了曹菡的口中都变成了骂街桥段了。

而曹菡做的第二个准备,就是跟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提出,想要去参加蹴鞠比赛,理由也很简单,她希望能让陆垚看到自己在新蹴鞠比赛上的亮眼表现。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虽说女子也可以踢蹴鞠,不过还是要分男女的,据说曹菡知道拒绝了自己提议的正是陆垚的时候,竟然回到房间里哭了起来,最后还是曹诱会安慰人,对曹菡表示陆垚之所以拒绝,就是不希望她在跟男性比赛的时候出现意外,这才让曹菡恢复了正常。

说到曹诱,此人的心理,就连陆垚也有些捉摸不透,可能是因为此人刚刚回到汴梁当中的原因。不过,陆垚倒是十分赏识曹诱身上为人正直的那股劲,而且,曹诱的能力也是十分出众的,只是奈何于朝堂之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才会被驱逐出汴梁。

而陆垚不知道的是,在自己默默考察着陆垚的时候,曹诱这边也在默默观察着自己。而这次新蹴鞠大赛,曹诱也想通过这次比赛来判断陆垚到底是不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结果,陆垚自然没有让曹诱失望。

这两个人,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说不定,未来这二人还会有更多的交集。

说完了曹家,我们再来看看韩家。

韩家的主要人物就三位,韩韫玉、韩文远,还有韩永合。

要说对陆垚的印象,其实韩韫玉,虽说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将来会成为陆垚的未婚妻,但是其实比起韩文远还有韩永合,韩韫玉其实并不太了解陆垚。

这也是古代婚姻的一个悲剧点。首先,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么多的妻子,难道说每一个都能了解自己的夫君是什么样的人么?我看未必。其次,就是政治联姻。像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我们大家知道的,三国时期的刘备,一个中年男人通过政治联姻,迎娶了东吴孙尚香,一个比自己小上很多的女人。虽然后世很多小说、电视剧电影等等,把这二人的爱情故事传成了各个版本的爱情佳话。可是实际上的,这两个人的婚姻,就是**裸的政治联姻,毫无爱情可言。

孙尚香还好,她要嫁的,是蜀国的君主,而有些女子呢,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被父母半逼迫着送上了花轿。

其实,韩韫玉就是这种政治联姻下的一个牺牲品罢了,当然,这要抛开其他的主观因素来看。要说韩韫玉,其实按照古代女生的年龄来算,韩韫玉这种女生,都应该算是大龄剩女的。这当中,韩永合也是有苦说不出,难道说他愿意看着女儿一年年长大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夫君么?自然不是,韩永合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这个女儿的。

只不过,除了父亲这个角色之外,韩永合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尚书大人。身居高位的他,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因为自己所处在的这个位置,是不可能随便选一个乡野村夫就嫁了的。好在韩韫玉十分听话,父亲一直没有动作,自己这边也没有吭声,这如果要是放在现代拍的那些古代电视剧,通常情况下这种女生就会认识一个十分普通没有家世背景的男人,接着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决然在一起,最后结局当然了,会是大团圆。

可是,那终究是假的,古代更多一部分的女性,都是没有能力去决定自己的婚姻,还有自己的夫君的。韩韫玉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女孩子,从小就很听韩永合的话,所以韩韫玉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待,等着父亲给她安排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就在这时,陆盱登门造访,那陆盱的二儿子陆垚,虽说品性有些顽劣,但说到底是陆盱的儿子,如果就此两家达成联姻,对两个人日后的发展肯定是会有好处的。

出于这种判断,韩家和陆家签订了那个婚约。

其实就算是签订婚约的当天,韩永合和女儿提起陆垚的时候,其实韩韫玉脑海中对于陆垚可以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清楚,陆垚穿越过来,得知自己是因为悔婚离家出走,一开始的陆垚是决定将悔婚进行到底的,而陆盱和言氏拗不过他,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韩家退婚,接着引起了韩永合还有陆盱之间的矛盾冲突。可是不曾想,当天陆垚在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是见到了韩韫玉。那时候的韩韫玉,其实还没有认出陆垚来,她和所有古代的女生一样,在那个时候,被退婚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这很可能决定了韩韫玉会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有人上门提亲了,这等于说是毁了这个如花似玉的女人。

更是,毁了韩家,这韩永合向来重视名声,这若是让朝中其他的大臣们知道自己的女儿被陆盱退婚了这还了得,这以后自己在他们面前还怎么能抬得起头来。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韩韫玉倒是不太了解的,她只知道,自己被那陆家二郎给拒绝了,她不知道一个没见面的男子,到底为什么要直接拒绝自己,韩韫玉心思细腻,只觉得是自己不够优秀,才会引得陆垚说什么也不想娶自己。那之后甚至有一段时间韩韫玉有过自寻短见的念头。

好在,后来峰回路转,在陆垚的坚持下,再加上陆盱的一番思量过后,觉得还是和韩家联姻才是上上之举。只不过这陆盱和韩永合都好面子,一个要让陆盱亲自登门拜访致歉,而零一个,也不想拉下脸面去找韩永合赔不是。

而韩韫玉这边呢,在十分巧合的情况下,看到了陆垚所写的石头记,接着,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前面说过,韩韫玉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和性格直爽更像男孩子的曹菡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韩韫玉不谙世事,却十分羡慕有才的人,陆垚出现之前,韩韫玉最欣赏的,自然就是苏轼了,不过后来听说,陆垚写了两首让苏轼都觉得十分厉害的诗词,只这一件事情,就让韩韫玉对于陆垚的印象开始发生了一些转变。这次得到机会,能够看到陆垚亲手所写的小说,对于韩韫玉来说也算是得偿所愿。

对于这种久居深闺当中的女子来说,虽然她们知道亲事这一说,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要讲求个门当户对。可是哪个女生心中不想着自己能够嫁给一个真正自己喜爱的如意郎君呢?韩韫玉也不例外,于是,对于情爱之事十分看重的韩韫玉,只是看了一两章那石头记,就已经沉迷在其中了,要知道,让韩韫玉沉浸在其中的不单单是故事情节,当然还有陆垚这个人。

能写出如此文章的陆垚,应该是一个对妻子会十分疼爱的男人吧。渐渐地,韩韫玉对于陆垚的印象,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甚至于,在和曹菡的对峙当中,韩韫玉敢于站出来主动替陆垚出头。这陆盱和韩永合一看这俩人的感情是真的,最后两位长辈也就言归于好,两

家接着就定了婚约。现在的韩韫玉,每天都在看着陆垚写的小说,而且,也在期待着陆垚功成名就,来娶她入陆府的那一天。

和韩韫玉相同,韩文远对于陆垚的印象也是十分简单纯粹的。

那就是,有才有能力,而且,棋艺了得。记得陆垚去到韩府的前几次,每次都免不了和韩文远切磋一番棋艺,在手机的帮助下,陆垚展现了十分高超的棋艺,让韩文远钦佩不已。比起父亲韩永合,韩文远自然是要差上一些,而对于陆垚的印象,自然也就没有父亲韩永合看的那么透彻。在韩文远看来,陆垚能够迎娶韩韫玉,对于韩家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而且韩文远也时常会提醒自己,多去跟陆垚学学为人处世的方法,在韩文远心中,其实已经把鲁要当作自己家人一样看待了。

最后,来说说现在韩家的当家人,韩永合,也就是陆垚未来的岳丈大人。作为尚书大人的韩永合,经过一番波折过后,终于最后也是确定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陆垚为妻。

不过,虽然事情已经定了,但是韩永合还是仔细考察了陆垚一番。先是考察陆垚在为官做人方向的事情。韩永合曾经偷偷派人去调查过陆垚经应的那些产业,发现这些厂子不管是盈利多少,都没有出现贪污的情况,而且,这些产业都是新兴起来的新产业,获得的效益却是特别高。

接着,就是生活方面的事情,对此,韩永合倒是十分满意,毕竟韩韫玉在韩府成天都是呆在房间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对于厨艺和家务方面应该说还是不太了解的。不过家务方面韩永合倒是不太担心,毕竟那陆盱府上自然有做这种事情的人,只是韩永合担心,这韩韫玉嫁到陆府去,会不会在饮食上不太习惯。不过,陆垚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给韩永合好好的露了一手,从一开始的炒菜,到后来的西红柿土豆,再到东坡肉和酸梅汤,每道经过陆垚手中做出来的菜肴都是十分美味,这样韩韫玉就算是嫁过去了也不会过苦日子。

综合考量,这陆垚有着经商头脑,在面对圣上,也就是赵祯的提问的时候,也能对答如流,而自己做的产业也是风生水起,还知道为百姓谋福利,举办新型蹴鞠大赛,从各方面来看,陆垚都是一个好女婿的人选。

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功名了。韩永合对陆垚的印象,其实是一点一点在上升的,直到现在,其实韩永合已经在内心当中认定陆垚是自己的女婿了,虽说按照韩永合对陆垚的了解,获取功名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不过没有出结果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现在韩永合只等着陆垚功成名就,就安心将女儿嫁过去,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说起皇上赵祯,赵祯对于陆垚的看法又是如何呢?其实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评加臣子的方式无非就是,对外和对内。

对外,就是看陆垚处理事情的能力,还有他的性格。众所周知,每个君主其实都不太喜欢将自己的才华外露的臣子,这样的臣子大多轻狂,这样就容易遭到针对,遇到心胸狭窄的君主还会想办法除掉这样性格的人。而陆垚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到位了,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陆垚只是负责出主意,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接着让赵祯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基本上在赵祯面前,陆垚从来是不太爱展现自己的实力的。当然,除非赵祯强行要陆垚展示自己的实力,比如做饭这一项,陆垚做出来的饭菜的确好吃,这倒是让赵祯有些没有想到。而新蹴鞠比赛的整体流程下来,其实陆垚都没有对外主动说起自己其实才是这次比赛的功臣,而让百姓记得的,都是这次比赛是皇上为了拉近自己和百姓之间的距离而举办的,将功劳都算在了赵祯的头上,虽然赵祯表面上不说,但是实际上他都是知道的。

而另一方面,就是考察陆垚的对内能力,而在这当中,最能体现陆垚能力的,就是之前彩票的事情了,陆垚用了一个十分完美的方法,替赵祯解决了钱包空空的窘境,而且,把舆论控制的非常好,现在汴梁城中的百姓只知道彩票带来的好处,从来不过多去研究自己买彩票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如果要让赵祯给陆垚做出一个印象的话,那就是,能臣。赵祯这边已经做好了打算,这马上就要到科举的时候了,如果陆垚能够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这赵祯一定是要重用陆垚的,到时候这朝堂之上,想必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才对,其实对于曹诱之前离开汴梁的事情,赵祯这边也是十分无奈,现在朝廷里的局势,其实非常需要像陆垚和曹诱这样的臣子出现,赵祯也希望能够通过陆垚,来解决现在朝廷上的一些问题。

说完了这些人,最后剩下的,就是苏轼苏辙尔兄弟,还有开封府三人组了。

包拯这边,此时回到开封府,已经准备着和公孙策还有展昭朝着陆府前进了。

要说到这三个人,其实公孙策和展昭,对于陆垚的印象还没那么深刻,展昭本来年纪尚清,对于识人一事,有些时候还要问到包拯的想法,所以说,他对于陆垚的看法,最多的就是知道,这陆垚是一个能干事情的人,而且十分有想法,而且其实展昭心里对于陆垚还有另外一份感谢之情,这还是因为这次新蹴鞠大赛上,陆垚让展昭做了主裁判的原因。虽说当时陆垚和包拯表示了,边裁的职责和重要性不比主裁判低,年轻的展昭当时还相信了,露出了一脸失落的神情。

可是等到陆垚的文稿真正送到他们三人手里的时候,展昭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主裁判的责任,才是最重大的,果然,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既然陆大人如此相信自己,自己也要好好努力才行。

公孙策这里呢,没什么其他的想法,因为自己口吃的原因,陆垚其实和他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不过陆垚倒是一个十分会察言观色的人,有好几次,公孙策只说了几个字,陆垚就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了。公孙策对于陆垚的看人心理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些畏惧的。

再来说说三人组当中的最后一人,包拯。包拯和陆垚的渊源就很深了,记得陆垚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因为误会而被弄到了开封府当中,当时主审人,就是包拯。

当然,除了陆垚之外,包拯还和陆盱之间,有过一段渊源,也因为这样,包拯查明了情况之后,找来了陆盱,将陆垚给带了回去,那也是陆垚离家出走之后首次回到家。

其实,要说包拯对于陆垚的印象,还真是不怎么好,至少在得知陆垚要举办新蹴鞠大赛的真正目的之前,包拯都觉得,这陆垚有些心术不正。

一个年纪轻轻正当年的人,应该想的是报效国家,做官报国。而陆垚想的是什么,弄彩票,建厂房,甚至从自己手中用几千贯的钱在外城买了一块地,这颇有一些暴发户的意味。

而就因为这块地,包拯还和赵祯发生了一些口角,其他人不知道这彩票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赵祯身边的近臣们对此可是一清二楚,包拯觉得,虽说以陆垚的身份,应该很难对赵祯造成影响,但是赵祯提出的包拯卖地给陆垚卖便宜了这件事情,肯定是因为通过陆垚的彩票业赚到钱了,才会让赵祯出现这样的想法。

躺枪,没有错,陆垚这是纯纯的躺枪。

然而,虽说在包拯看来,一直是一副玩世不恭样子的陆垚,倒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举办这次新蹴鞠大赛,这次大赛的真正目的,还是由赵祯告诉给包拯的,为了百姓着想,包拯记得赵祯当时传来的旨意当中明确写着这几句话。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拯才会在接到圣旨之后马不停蹄地去办理张茂才的归路客栈的收购问题。

只不过,对于陆垚,包拯心中还是有些小埋怨的,他觉得陆垚这人是个记仇的人,是不是因为自己之前抓过他,所以说这次蹴鞠大赛的主裁判没有给自己,竟然给了那个乳臭未干的展昭来做。

所以,包拯对于陆垚的看法,是从坏变好,其实包拯心中和赵祯也有着同样的期待,若是陆垚能够入朝为官,那绝对是一件好事。而且包拯明年就要成为相公了,如果到时候陆垚能够帮自己一把的话,这大宋的内政,一定会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才是。

和包拯有同样心理的,还有韩琦。枢密使可是重中之重的官职,通过这段时间对于陆垚的观察,韩琦得出了一个结论,陆垚此人,还是一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包大人,你还没看完啊,我们该走了。”

展昭的一句话,打断了包拯的思绪。

原来,这包拯回来之后,得到了消息说是晚上要去陆府,不用想一定是要考察关于自己这些天看的那些裁判的知识问题,虽说包拯已经烂熟于心,可是越是要临近去接受检查,而且检查的人还是陆垚,这包拯不由得又是紧张起来,在其他人准备的时候,包拯这边竟然是又拿起了文稿打算再看上一看。

这不,展昭这边看了看时辰,再不出发就来不及了,于是也就喊了一句包拯,这才让包拯回过神来,他放下文稿,上了马车,不过口中还是念叨着。展昭仔细听了听,原来是在背诵一些边裁需要掌握的知识呢。

自己入开封府这么久以来,这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紧张的包拯,能让他变成这样,陆垚真是本领高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