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四十回 辽东平定燕国安

第四十回 辽东平定燕国安

在一片祥和的爆竹声中,这棘城的动乱悄无声息的压下去了。

慕容恪携王伯的首级前往辽东各郡悬首示众,这辽东的士卒,原本不相信如此威名赫赫的建威将军如今却身首异处,只是见到城头上所挂之头为慕容翰时,尽皆惊恐,俱做了鸟兽散。

军中有惴惴不安胁迫者,原本已经做好了引颈就戮之绝志,蠢蠢欲动。但慕容恪颁布燕王召令,大赦天下,其召令大意为:痛数自己继位以来用法严峻,令多不行,欺辱辽东世族过甚。今主慕容皝克身自省,欲以宽仁待下。今之叛乱皆由惑乱朝纲之贼人所为,此中胁迫者,孤皆既往不咎,原慕容仁之乱胁迫者,今次不知情叛乱胁迫者皆宽释原籍,此前任何谋逆之举皆一笔勾销,从今以后,休言旧事。孤欲还燕国一个河清海晏万世太平之国。

这积压已久的辽东边民,连同之前的辽东守军,终于不复当年慕容仁之乱之苦,众人皆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棘城之内,因韩寿之死,谋乱之人群龙无首,一时之间甚为惊恐。但因燕王广贴安民告示,直言道只斩贼首,不追究协从,众人大安。加之这辽东之召令也皆有耳闻,此中潜入之人其心瓦解,皆着上元之际离开燕都,返回辽东。

第二日,太阳拂晓之时,燕王心力交瘁,终于倒下了。在床上昏睡了数日,期间有呓语道,慕容翰、慕容仁等他同辈多人。

“父王,燕国终无内忧。”燕王又再呓语。

“慕容翰,慕容翰。”慕容皝抓住老内官平伯的胳膊死死不放,“燕王、燕王,是老奴,是老奴啊。”平伯轻轻摇了摇燕王的身体,终于醒来了。

“燕王。”平伯赶紧跪下道,“老奴等了多日,燕王终于醒了,燕国大安。”

“平伯,孤睡了几日了?”燕王虚弱的支其了自己的身子,欲要起身,还是无力的躺下。

“大王,切莫乱动,已然三日了。医官所言:大王心力耗损过度。”平伯缓缓递过汤药,小心的将汤剂递到燕王的口中,边喂药边说道:“大王体质尚可,但身体因经年累月之操劳,如同炉中之火生生不息,从未停歇。若是业绩未竟,则心力十足,神气健旺。但未曾歇息,如同炉火未添加柴火,如今功业大成,则心力骤弛,体能骤失,犹如炉中木炭燃尽而火势难继也。”

“这么说来,今我之病可除矣。”燕王含笑道。

“燕王,此中尚需好好调养,切勿再耗损过度。如今燕国大安,后辈儿孙人杰辈出,我燕国必能大出于天。”

“大出天下,对大出天下!”燕王扶在平伯的手上,一把坐起,“好,孤把这汤药吃了。”

“启禀燕王,慕容恪求见。”一内侍匆匆赶到燕王居室。

“你这人怎么越来越不懂规矩了,如今燕王身体稍稍复健,且晚些时日再禀,怎奈如此急迫。”平伯边说,边要掌嘴那小内侍。

“平伯,算了。”燕王看向那瑟瑟发抖的小侍者,“快叫恪儿过来。”

恪儿一身戎装未褪,一眼可见便是从辽东襄平匆匆赶回,如今刚到燕都便直入燕王寝宫。

“儿臣拜见父王。”

燕王缓缓的起身下床,只一踉跄快跌倒在地,慕容恪一个箭步上前,扶住燕王,在案边缓缓坐下。慕容恪恭敬的退到堂下,说道:“燕王,今辽东已平,燕军自安,我辽东三城无忧矣。”

“恪儿做的好,好呀。”燕王却是大为高兴,脸上竟泛起了一阵红光。

“只一事,儿臣擅自作主,望父王赎罪。”慕容恪深深的跪倒,埋下了头,久不言语。

平伯侍奉燕王多年,甚有眼力,见此暗自退下。

见内室只余父子二人,燕王缓缓说道:“恪儿,但说无妨”燕王示意,慕容恪抬起来,近前说话。

“辽东军民,不惧慕容翰刑余之身,以沉香木,雕以身躯安置其头颅。摆香案,置太牢礼,以祭奠。襄平百姓扶老携幼,出城十里送葬。军中将士以辽东百年红松为棺,外层覆以水兕之革以椁。制逾王侯。”

燕王沉默了良久,沉思不语,望着这莹莹的烛火,似已出神。

“父王,儿臣也随行送葬,未加制止,望父王赎罪。”慕容恪只单膝跪倒,手扶在父王的膝盖上。

“恪儿,何罪之有啊?”燕王抚者恪儿身背上的铠甲,红缨凌乱,缓缓抬其恪儿的脸,只见这辽东的朔风吹的他的脸沟壑万千,这辽东平乱之事,恪儿这几日辛苦了。

“恪儿,为父问你,你翰伯葬在何处了?”

“父王,只金穆领队,携八位敢死之士抬棺往辽东密林深处去了。我欲前去探寻,眼见这几人已自刎于这密林里,慕容翰下葬所在,已是无人可知。”慕容恪此时已是眼含热泪,“是儿臣无能,连王伯之落葬之地也未探知。”

燕王却是少有的柔情,取出手巾,为慕容恪拭去眼泪。

“孤原与翰兄在庠学就读之际,闻:古有田横五百壮士之事,耻笑汉高祖刘邦因弑杀功臣,没容人之量,引得众人恐惧,才让那壮士田横觉得与其赴死不如引颈就戮。众门客皆感怀于田横之高义,悉数追随而去。”燕王长叹一声,慕容恪扶起燕王,在室内踱步,“可是那里知晓,孤自登上这燕王之位后才发觉,高处不胜寒。倘若踏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身边臣子同族所图所想皆看不透,其言语到底有几分可信?其慷慨陈词到底所欲何为?孤只能冷言少语,疏离故友,挑拨臣子,平衡争斗,树恩惩毖。这登上燕王之位的那一刻,孤便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燕王缓步前行,在庭院池塘前停下脚步,湖面无波,静水流深。缓缓的,燕王回头看下那慕容恪说道:“古有田横五百壮士,今有随慕容翰九位义士,传孤之令,厚加殓葬。”

“儿臣,谨遵父王旨令。”

“启禀大王,外有少府之人求见。”平伯匆匆上前。

恪儿确知必有秘辛难言之事,便向父王告退。

“且待孤更衣,备茶,领那人到堂下引见。”

“遵命。”

“大王,这几日不见大王视事,可把我等一干差役急死了。”那少府里的宋斌已坐在堂下,一口热茶也没顾得喝上,见燕王出来便匆匆禀告。

“宋该又以赎罪之名,尽相勒索,说什么其罪可恕,其职难保,惹得众人人心惶惶。传言其人身后有慕容评撑腰。”

“有这等事,岂有此理,孤之国家公器,尽变成他家之私利,你可有证据?”

“燕王,下臣无能未能探寻。”宋斌离席深深的懊悔道。

“宋斌,在你族中,你父亲宋烛原掌少府,身死国难,临死前希望能将你悉心栽培。孤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这国中之事,如果风闻言事,孤实难安抚众人,加之这宋该又是你的叔父,你大义灭亲诚难可贵,但若无确凿证据实乃罢黜。”

“燕王,我宋斌就是万死也难报万一。那年父亲身死,伯父宋晃叛逃,若不是燕王出手相救实难活命,吾愿永远做那灯下之人,保燕国万年。”说完宋斌深深的伏地而拜,“只那宋该已无当初入幕府之诚心干劲,党同伐异,排除异己,实乃我朝堂之患,若不早除恐生变。”

燕王有气无力说道:“你之所言,是有几分道理,但如今燕国内乱方平,若再生波澜恐国势难安,还是再缓些时日吧。”如今内乱方平,的确不宜再生波澜,且那宋该素与世子,慕容评一派交好,若此时处置其人,难免让人遐想,恐对世子,对朝局不利。况且如今燕国财货俱丰,宋该素来忠心,办事也还得体,文章却也不错,略一贪墨也不算什么,让他敲打敲打众臣也不无可,燕王一时不忍处置。

“宋斌,霸儿如何?”燕王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霸儿甚无异常,每日只练剑读书,骑马巡营,就是……”

“此间就你我两人,你只管直说。”燕王示意他不要顾忌。

“此事也已多时了,每日留恋于那故段部公主段先处,想必有迎娶之意。”

“段先,可是段末波之女?”燕王略一思索问道。

“回禀燕王,正是。”

“其女聪慧,有大节,性情高烈,孤原从段后那儿闻得此女,本欲许于我家世子。”燕王轻叹一声,“若是寻常女子,或许也能嫁于我慕容家公子,可惜是故段部之女,可惜,可惜了。”

“可臣探得,霸儿与之交往过密,骤然分开,恐意不能平。”宋斌还是忍不住的上前,细细与燕王讲道,“臣闻得,这次若无其规劝霸公子,恐有不虞啊。”

燕王微微一笑,“原是这样,看来其女甚有谋略。也罢,且与许配于他为妾室之身也不算埋没她这个亡国之女。”

宋斌附和道:“大王好谋略。”

“这三日王城内外,妃嫔各处可安好?”燕王转念问道。

“各处皆安好,只一公孙贵嫔处,其室门紧闭,距今已有三日未开。”

“三日了。”燕王若有所思,“命人传她进来,孤要和她相见。”

“是,下臣这就去办。”宋斌匆匆出宫门。

公孙贵嫔寝宫处,大门紧闭。

“小姐,你已三日未进米汤了,多少你也吃点吧。”小鹃不由得担心公孙贵嫔。

小鹃久敲公孙贵嫔的寝殿之门却连吃闭门羹。

“唉,这样下去有朝一日要拖垮的。”小鹃欲放下汤羹在其门前,轻叹一声要返回。却见段先前来,“我来试试吧。”

段先轻轻的敲门,说道:“贵嫔你痛心于慕容翰之殁,心可诚也。然你两子俱在,公孙族人俱在,若你此时因情而殉,世人该作何感想,燕王脸面何在。”段先升高了语调说道,“自古乱世,强者为尊,我们女子本就入风中蒲草,水中浮萍,唯有辅佐夫君,养育儿女,方能借其势,而全吾身,贵嫔不为自身计也要为你两幼子计。”

“吱。”一声,封闭已久的宫门终于打开了,室内昏暗,各处凌乱。往日秀丽的公孙菀,一头青丝却竟有几缕白发,脸色暗沉,容颜苍老,只数日便如同换了一个人般。

“贵嫔。”段先忍不住的抚在其膝上而泣,两个没依靠的女人相拥。

“召命公孙贵嫔入宫。”公孙贵嫔寝宫处一内侍悄悄进入室内。

“怎么是你,燕王的内侍呢?”段先大是疑惑。

“回禀段小姐,照理的确是燕王宫中人传召,如今只一少府的随从,领宫中腰牌,说是奉燕王之名。”

“甚为怪异。”段先自言自语道。

“有甚奇怪的,”那公孙贵嫔缓缓的抬起头,却是容颜憔悴,形容枯槁。

“想来不愿让旁人知晓罢了。”

“贵嫔,即使如此,可要速速入宫万无迟疑。”小鹃在一旁催促道。

“燕王,若不是两个幼子尚在,本宫大概已不再这世上了。”

段先见此,忙劝道:“贵嫔,切莫有此言,无情最是帝王家,这燕王还是顾念旧情的,可形势所迫,迫不得已。”

“啪。”众人不在意,公孙贵嫔突然迅速的拿起了梳妆台上的一把剪子,对着自己。众人大惊,忙上前劝阻,欲夺下手中的剪刀。

“贵嫔不可,切莫做此过激之事啊。”段先大惊,欲要夺取他的剪刀。

“众人不要过来,不为己顾,也为这两幼子,我不会了断的。”公孙贵嫔,边说着,边举起剪刀,猛然的把她的秀发剪去,这一瀑秀发边化作屡屡青丝,竞相掉落。

“青丝一缕两相绝,独守青灯为君故。众人莫要劝我,如今这纷乱的天下,我已无处留恋,吾只愿和那青灯作伴,佑我大燕臣民。”公孙贵嫔的决绝的说道。

那小鹃忍不住的哭泣。“小姐,你这是何苦呢?”

“小鹃,你和那来人说,这燕都迟早要迁往龙城的,我自求能入在这龙城山上的龙翔寺里,为我燕国,燕王祈福。佑我子民,护我国祚。”

“小姐,知道了。”

“母亲,母亲。”寝宫外慕容纳和慕容德两子都来了,舍不得母亲。

公孙菀小心的拭去那两娃的眼泪,叮嘱道:“为母者,当为子孙远计。慕容翰已逝,内乱已平,我燕国子孙当以国事为重,做纯臣良将,切莫有争嫡夺位之心。”

“母亲,知道了。”两个孩子哭着答应了公孙菀。

“平日了,且听段先之言,我看那兰妃之子慕容霸,性果骁勇,有大志,且素宽以待人,可与之交往共事。”两个孩儿点点头。

段先郑重的点点头道:“贵嫔,我答应你,必与慕容霸照顾好那两孩子。”

“两傻小子,莫哭。你母亲也不是死了,若真有事也可来龙翔寺找我,为娘只愿你们能平安久久。”

燕王宫内,慕容霸静静的坐于一旁。慕容皝看着来人带来的公孙菀的头发,细细的抚摸着,暗自出神。

“孤能得千里疆土,百万臣民,珍宝美器不计其数,却得不到一人之心。”燕王无奈的叹道。

听闻此言,慕容霸思索了一下,说道:“父王,贵嫔定是以我燕国为念,窃为大王计,莫陷于儿女之情中。”

“哦,是这样吗?”经此变乱,燕王对慕容霸除有父子之情,君臣之情外,更生出了意思愧疚之情,“霸儿,这次你劳苦功高,愿得何赏赐?”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儿一无所请,只愿父王赐婚那段先与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