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四章 长安之变(十)

天下安康 第九十四章 长安之变(十)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九十四章 长安之变(十)

李孝基连夜走了,临走之前,他仍对桀骜不驯的李幼良说道:“现在是李家最大的危机,你也是一个李家人,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姓李。”

李孝基或许是希望用家族来打动李幼良,使其尽心竭力一些。

可惜李幼良一个人看着李孝基离去的背影,满是讥讽的表情。

我负了李家?

是只有我才能拯救李家好不好。

二人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二人作为同族兄弟,这是最后一次再见对方。此时二人心中各有算计,但在双方巨大的鸿沟面前,一个四分五裂的李家,正在走向毁灭,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次李孝基出兵救援,就是一个调虎离山的计策。

黄明辽封锁渭水,阻隔南北,李渊的求援信当然送不到长安。

实际上前来长安送信求援的许洛仁,虽的确是李渊亲信,但洛水一战,许洛仁兵败被俘,眼看穷途末路,便选择投降了大隋。他此次前来长安,乃是行间也。

长孙敞有心调长安军队出城,但并无计策,便向黄明辽求援。

时黄明辽正捉到一些李渊遣往长安的信使,便设下了这个李代桃僵、调虎离山的计策。

黄明辽这一计不可谓不妙。

首先,许洛仁是真正的李渊心腹。旁人并不知晓他投降,甚至连李渊都以为他是在洛水东岸战死了。

许洛仁是黄明辽特意向张文远借的。

其二,许洛仁的话也是真的。无论是渭水的战局,还是唐军面临的困境,他皆没有说谎。甚至连李渊遣人送信,请求长安接应也是真的,只是不是派军前往东渭桥。

其三,李渊的信更是真的。李渊被困渭北之后,便有心南渡,只是没有办法。他因此派人去信长安,请求接应。隋军俘获了李渊的密信,保存了信的大部,只是更改了一小部分内容。

北斗中有善于糊裱之人,可以将写字的纸一层一层借下,然后重新拼凑,组成一封新的信件,旁人根本看不出。

所以人是真的,话是真的,信是真的,相互拼凑,连在一起,无论如何,长安小朝廷也看不出其中的漏洞来。

唯一考验的,只是许洛仁的演技了。

也或许有人心存疑虑,可让李幼良一搅合,谁还敢反对出兵。

李孝基带走了八千蓝田兵,而此时李幼良送走了李孝基,手中实力已经占优了。

在李孝基离开的当夜,李幼良便宴请军中诸将,包括守卫宫城和皇城的李平、郭吉甫二人。

在这个档口,宴请这么多人,其实算是一件很张扬的事情,搞不好就会让人怀疑目标、动机。但李幼良不一样。

众人都以为李幼良摆宴是因为李孝基走了,没了约束,他故意向众人宣示自己的地位,因此尽皆前来赴宴。所有人都知道李幼良这个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可没人敢搅了他的好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所有人都喝的有个酒劲了。

一直嬉闹的李幼良终于跟众人来了一个图穷匕见。

李幼良很直接,直接告诉众人,今时今日,唐王已败,为了保全众人,他已经投降了卫公。场上众人,愿意投降的,便跟着他同保富贵;不愿意投降的,他也可以将其送到渭北李渊的军中。谷

众人听得,如晴天霹雳一般,皆是大惊。

场上的李平、郭吉甫等人,听得此事,更是站起来指着李幼良直斥。

“李幼良,你对得起唐王否?”

对于这些人的表现,李幼良并不理,只是等着众人站队。

“人各有志,咱们袍泽一场,我也不逼迫尔等。是生是死,是富贵是落魄,都是个人的选择,怨不得旁人。”

眼看众人分列两队,在场的四十多人,只有十几个愿意跟着李幼良投降,其余的人全都反对。

毕竟这是李渊的嫡系部队,跟随李渊多时。

若不是李渊沦落到现在的处境,若不是这是在李幼良的地盘上,根本不会有人跟随李幼良。

李幼良对此也不在意,这样的场面,他不是没想过。

眼看众人站定,李幼良露着邪魅的笑容,直接一挥手,便有在两侧连廊隐藏的士兵冲了出来,手持利弩,射向了不愿意投降的众人。

事发突然,一阵血烟之中,众人尽皆倒在血泊之中。

李幼良一阵冷血,面色狰狞。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放过这些人。其实也正常,像李幼良这种卑劣无耻之人,怎么可能会真跟别人来个君子协定。

“既然尔等这么忠诚于李叔德,那么便先去地下见李叔德吧。”

说完李幼良又看向众人道:“李渊已死,三军崩溃。我带着尔等投奔卫公,就是要带你们寻一条活路。”

一众人早就吓破了胆,见此纷纷跪下叩首。至于之前有向着先假意应承,然后离开此地之后趁机反水之辈,早就被吓住了。

李幼良也不管众人是真想、假想,拉着众人誓血盟约,共反李渊。同时又命人对一些他不放心的进行严密的监视。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反就算是跟着造了。

而很快,长孙敞也赶到李幼良府上。

眼看李幼良府上一地的尸体,他也咋舌。三十来人,都是李家的忠臣,李幼良就这么杀了?

不过长孙敞也顾不得管旁人了。既已兵变开始,他马上建议李幼良,分别派人前往各重臣府上,包括裴寂、萧瑀、李纲、武士彟等人,令众人前往门下省议事,趁机拘禁众人,控制中枢。

同时又建议李幼良,立刻派人赶往各营,控制住能掌控的军队。

这李幼良倒是关键时候不含糊,立刻听从了长孙敞的建议,以自己的心腹部下三十多人,前往各处,收掌兵马,安定局势。

当然这些人能有多少管用,那就不好说了。

而李幼良和长孙敞二人则分头前往皇城、宫城以及诸里坊,控制局面。

李幼良麾下有千余人,又劝降了段兴的部队,手中力量倒是充足。

这场由李蔚、长孙安业二人掀起,长孙敞、李幼良二人谋划的造反,终于彻底被搬上了舞台,尽情地开始展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