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九十三章 长安之变(九)

天下安康 第九十三章 长安之变(九)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九十三章 长安之变(九)

八月六日一大早,天还未亮,天街的马蹄声就踏醒了长安百姓的晨梦。紧接着,裴寂、萧瑀、李纲等朝中重臣,便纷纷前往宫城的门下省官署。

自李渊率军前往同州,隋军兵围长安之后不久,长安小朝廷就和李渊大军断绝了联系。隋军对渭河南岸封锁的极其严密,李孝基派了多人赴同州传信,皆无回音。李渊大军的情况,一直令整个小朝廷忐忑。

这李渊的消息,不通则已,一通便是惊天之事。

李渊身边的亲将许洛仁拼死从渭北逃回长安城,言李渊主力被隋军困在渭河以北、白渠以南的位置,动弹不得,李渊令长安择机北上占领东渭桥渡口,接应唐军主力南返。

许洛仁是晋阳起兵元勋丞相府参军事许世绪的弟弟,也是从当初晋阳起兵便跟着李渊的将领,官拜元从禁军郎将。

此时的许洛仁,满身血污,狼狈不堪地述说着李渊军队的情况,包括洛水兵败,冯少师等人殉国,唐军伤亡惨重一事。

听闻此消息,几个留守大臣,皆是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虽然这些日子,流言蜚语不断,尽是李渊兵败的消息,众人也是半信半疑,甚至是做好了获得噩耗的准备,但当这个消息由自己人亲口说出时,还是令所有人震惊。

许洛仁知道消息有多震撼,低着嗓子,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洛水东渡虽然伤亡惨重,但唐王老底子未失。本来唐王计划,诸军返回长安,先击败突袭长安的隋军,然后在渭水建立防线,再图复兴。可没想到,本应该沿泾水在泾阳与玄戈军会和的窦抗逃了,使得我军右翼大开。黄明征迂回到泾水西岸,将我军西侧完全堵死。

唐王率军一路赶到高陵县,隋军紧追不舍。唐王只得在渭水扎营,择机渡河。可是南岸的隋军又在渭河南岸设防,与北岸隋军夹击我军。我军几次试图渡河,皆不得成功,眼看三军士气低落,大军粮食将要耗尽,唐王这才派我等数十人分数个方向突围,赶往长安,求取援兵。”

说着许洛仁拿出李渊的亲笔书信,交给李孝基,又说道:“唐王有言,令国公务必派军队接应。”。

众人听得皆是惊愕的说不出话来,李渊的部队,就是唐军最后的主力了。李渊若败,李唐就算是覆灭了。

李孝基接过书信,细细查看,确实是李渊的书信。

李孝基放下信来,传给众人查看,而他本人又问道:“大王和三军情况如何?”

许洛仁言道:“大王还算好,只是连日奔波,有些乏累。而大军情况并不好,三军伤亡惨重,疲惫不堪,再加上缺粮,整个军中,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以致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众人听得,更沉默了,谁也没想到李渊的情况会这么差。

许洛仁却是再次言道:“国公,诸位相公,请快快派兵接应唐王渡河吧,数万大军,已经撑不了几日了。”

这时裴寂站出来说道:“即是大王有命,我等自是当义无反顾,依令而行。当务之急,便是派军队前往东渭桥,接应大王。”

裴寂作为李渊的铁杆心腹,又是朝中重臣,自是要坐好表率。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李孝基却没有说话。

裴寂是文官,又不管兵,自然可以慷慨而言,反正又不用他带兵。但李孝基作为三军主帅,长安城防御的总负责人,要考虑的,远比众人多。谷

犹豫再三,李孝基才言道:“长安兵少,而东渭桥又情况不明,这一仗并不好打。”

李孝基话还没说完,李幼良突然上前,一把拉住李孝基,恶狠狠地说道:“李孝基,你什么意思?我就知道,你狼子野心,不想救大王,想自己称王。你要不去,我自己去救大王。”

李幼良抢先发难,趁机抢占主动权。

李孝基也有些懵,被李幼良拉扯着衣服,竟不知说些什么。

这时众人眼看二人发生冲突,忙将二人拉扯开。

堂堂一国宗戚重臣,竟然像泼皮一般,拉拉扯扯,实在是不成体统。

这时李孝基也清楚李幼良话的杀伤力了。他在长安的权威,完全来自于李渊。李幼良指责他居心叵测,完全是动摇他的根本。

因此李孝基说道:“李幼良,你胡言乱语些什么,我什么时候说不救大王。只是我军兵少,而隋军骑兵又游弋在外,一旦处置失措,便会使得大王和长安俱落入危险之地。”

李幼良听得,却是不以为然道:“说得冠冕堂皇,谁知道你怎么想的。”

李孝基也知道李幼良是个混不吝,不再和他纠缠,而是看向裴寂等人。而此时他发现裴寂等人看他的眼光,有些不通,心知刚才李幼良的话,怕是入了众人的心,只得说道:“裴相,东渭桥救援,乃生死大事。我准备亲自去救援。不过长安之兵,实在太少,我能留的也不多。我走之后,长安之事,当拜托裴相了。”

说着便向裴寂行了一礼。

李孝基知道,救援已成定局。若是再有什么推脱之言,众人怕真以为自己故意不救唐王,这伙人就得乱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李孝基主动请缨。

本来救援主帅,最合适的便是李幼良。毕竟李孝基作为长安的总负责人,不好擅离职守,而李幼良是军队二把手,最是合适。可不提李幼良的挤兑,光是考虑到李幼良就是一个混账东西,让他率兵救援,面对精锐的隋军,后果难料,李孝基也不得不亲自出行。

裴寂见状,赶忙回礼。

“荣国公放心,老夫必会尽力而为。”

众人之中,虽然裴寂官职最高,但权利实际上掌握在李孝基的手中。这次李孝基的嘱托,算是授权了。

李孝基又言道:“隋军虽然叩关长安,但此时兵力尽调到渭北。渭北之战不结束,隋军怕是无暇顾及长安了。

相公在长安,要尽量稳定人心,同时收拢船只。我料大王处船只必然不足,若东渭桥不能行,我军只得强渡渭水了。”

裴寂点点头。

“拜托诸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