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二章 高昌事变(上)

天下安康 第十二章 高昌事变(上)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二章 高昌事变(上)

大业九年三月,高昌。

作为大隋在西域名义上最重要的附属势力,高昌在西域的身份很特殊。高昌最初不是以一个西域国家身份出现的。

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

到了两晋南北朝,河西的汉族势力大举入此,并先后建立了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马氏高昌的国王马儒为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的长史麴嘉为王。麴氏高昌先附于柔然,继附高车,屡向北魏朝贡,并求内徙。同时对内沿用中原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王以下,有相当于宰相的令尹;下面设立吏部、祠部、库部、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等许多行政部门。高昌境内共设四个郡和十八个县。各城也仿照内地城市的坊里建筑模式,工商业集中经营,防火、防盗设施齐备,城门由禁卫军把守,各郡、县也分别由司马领兵守卫。

总得来说,高昌算是一个汉人国家,即使他因为长期在西域不可避免的胡化。麴氏一族的国王也保持着其祖先左右逢源的本事,屹立百余年。

当今的高昌国王麴伯雅于仁寿元年继位,为了摆脱突厥的控制,麴伯雅遣使交好中原,甚至领头组织西域国王,跪迎大隋天子。而杨广对其也不一般,曾在长安观风殿专门对其设宴款待,厚加赏赐。甚至后来麴伯雅为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封弁公,以戚属宇文玉波为华容公主做妻子。

麴伯雅随杨广隋杨广征讨高句丽之后,返回高昌,开始加速汉化。

不得不说,在汉化上,麴伯雅走在了西域诸国的前头。

当然麴伯雅无论是亲隋还是亲西突厥,都是有目的的,一方面对外要扩充势力,另一方面对内,要加强王权。

刚开始,因为大隋势力强大,西突厥内部混乱,麴伯雅更倾向于大隋,但随着大隋势弱,西突厥在射匮可汗的统治下,渐渐恢复元气,双方对于高昌这个战略枢纽的争夺力度,则越来越重。

麴伯雅两面皆不敢得罪,只得两面讨好。但两面讨好,实际上是两面皆讨不得好。

隋军在西域缺少粮食,各国的供奉占军粮补充的一个重要支柱,但随着西域多国在西突厥的严令下,断绝了朝贡,黄明辽不得不加紧勒索高昌。

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物产封饶。

黄明辽西面屯兵罗护镇,北面驻军时罗漫山,俯瞰高昌。麴伯雅心中畏惧,对于黄明辽的勒索,只得如数供应,不敢有丝毫的推脱。而对于西面的西突厥,也是多以财货赠之,如此大大加深了高昌的负担。

其实麴伯雅内心还是倾向大隋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汉民,对汉文化也更加尊崇,但国内的突厥派势力也不弱。

麴伯雅的父亲是麴乾固,生母是突厥达头可汗之女,射匮可汗的亲姑姑。麴干固死后,突厥为控制麴伯雅,令其以突厥习俗娶其母为妻。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麴伯雅被逼无奈,只得忍辱服从。

而以其母、其妻阿史那氏为首的国内胡人,便是麴伯雅汉化最大的阻挠者。

去年底,麴伯雅因为大隋击败西突厥,感觉到反抗的时机到了,于是下令“先者以国处边荒,境连猛狄。同人无咎,披发左衽。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齐向。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衽。”即要求全国国民解辫,并改穿中原服饰,加快汉化。

然而麴伯雅没有想到,这条命令,大大激化了国内矛盾。而麴伯雅的生母阿史那氏,便联合国内胡人,准备推翻麴伯雅的统治。

三月初二,临川城出现骚乱。

又是因为解辫易服之事,对此麴伯雅也很无奈。国中人口近十万,其中光是高昌城,就有三万人。国中原本以汉人和儒学为主,但这些年,西域多动乱,大批的胡人进入高昌,在国内亲西突厥势力的统领下,成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今年麴伯雅已经平定了四起叛乱,皆是因为解辫易服之事,他着实没想到,国中以汉人居多,如何还能引发这么大的动乱。

麴伯雅也有些觉得政策是不是太激进了,但他也是不得不如此。

汉文化推崇中央集权,而胡人文化则是部落联盟,用屁股想麴伯雅身为国王,也得中央集权,所以他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汉化,就是为了清除胡人中的反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这条路虽然一时之间走得太快,太急,太多波澜,但麴伯雅也没法停下来。

于是面对胡人的反叛,麴伯雅亲自率兵征讨。

临川城的叛乱规模并不大,毕竟国中胡人还是少数,反对汉化的也只是少数。麴伯雅平定叛乱,便率军返回。

但麴伯雅还未到国都,便遇到从国都逃出来的儿子麴文泰,其言太后阿史那氏联合麴伯雅的弟弟麴仲斐、胡人重臣古力施甸发动叛乱。

阿史那氏与古力施甸是为了使高昌能够继续亲西突厥,至于麴仲斐,发动叛乱完全是为了王位了。

麴仲斐是麴伯雅的亲弟弟,为了争夺王位,一直亲近突厥势力。

这一次临川城的叛乱乃是这群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众人之前担心麴伯雅在国都之中势力太大,于是故意制造混乱,使麴伯雅陷入四处平乱的困境。等麴伯雅带着心腹军队离开国都,都城空虚,他们便一举使国都换了颜色。

麴伯雅闻询大惊,立刻率兵加速赶往国都平叛,然而其部在半道遭遇古力施甸率领的胡骑的伏击,麴伯雅兵败,不得不在绾曹郎中张雄的护卫下逃离高昌,前往西州,向大隋求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