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一章 平定焉耆

天下安康 第十一章 平定焉耆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一章 平定焉耆

黄明辽一直在等薛延陀部偷袭西突厥牙帐的消息,西突厥军一退,黄明辽便清楚薛延陀部的突袭怕是成功了,于是命秦琼、蒙跃二人各率一支骑兵缒在西突厥军队之后,不断骚扰、攻击其部。射匮可汗急于撤退,也顾不得身后隋兵,后来实在不其烦,只得留一部断后。

这当然是有去无回,隋军猛攻,其部全军覆灭。

于是隋军再追,斩首西突厥军队数千,追击上百里乃还。

不是黄明辽不想继续向西追击,但此时若亡了射匮可汗,便宜的是薛延陀部,若是薛延陀部能将射匮可汗的目标引向天山以西,则远比覆灭射匮可汗更有意义。

射匮可汗回到三弥山,眼看毁于一旦的牙帐,心中愤怒,又听闻突袭牙帐的薛延陀部向碎叶川而去,便驱赶军队追击,誓要诛灭薛延陀部。

而黄明辽则命部队南下,兵进焉耆。

焉耆是个古国,在两汉的时候便存在了。期间不知道更换了多少个王朝,但一直以焉耆为名。

焉耆国也叫乌耆,《西游记》中的乌鸡国便是以此国为原型。

焉耆国王自魏晋的时候便姓龙,北魏的时候,因为国王龙鸠尸卑那恃地多险,颇剽劫中国使,北魏派遣成周公万度归西征,灭亡焉耆国,置鄯善镇。之后不久,焉耆先后被柔然、高车控制,又被厌哒破灭。后来,焉耆王族重新执政,焉耆国重新振兴。

现在焉耆国的国王名龙突骑,都城方二里。国内有九城,胜兵千余人。

此时焉耆国信奉佛教,至于习俗,则和中原王朝差不多。

焉耆国是西突厥的一个属国,不过在射匮可汗兵败之后,黄明辽把第一个目标放在这里,除了因为这里离着轮台较近,还因为焉耆国的自然条件,在整个西域,也是顶级的。

焉耆国位于天山南麓,丝绸要道,境内有广阔的敦薨浦,盛产黍、麦等农作物,种植棉花,甚至还有丰富的渔盐资源。史书曾记载,“国王龙熙率群下四万人肉袒降于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国王龙鸠尸卑那以四五万人出城守险以拒北魏军”,虽然其人数记载未必可信,但从侧面也证明了,焉耆能够养活大量的人口,其九城之地,养万户五万人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国土如此丰饶,水资源还丰富,苦于土地、粮食不足的黄明辽,如何不对这里垂涎三尺。

于是黄明辽以焉耆国依附西突厥,攻打宗主国为名,命令秦琼为将,攻打焉耆。

焉耆国不敌,连连兵败。

面对隋军的攻击,此时跟着射匮可汗在遏索山大败的龙突骑几乎没有反手之力。当然小国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龙突骑很快派人向隋军投降。

面对焉耆国的投降,隋军之中有两个态度。

李节认为,可以接受焉耆国的投降,将之拉拢到大隋阵营,按照两汉、魏晋经营西域的模式,保留其政府,并在此驻军,大大减少隋军的行政压力。

但黄明辽却认为此策不可行。

这些西域国家,完全是墙头草,到了关键时候,根本不能相信,反而还要防着。毕竟西突厥还在身侧,对西州也保持着优势,谁敢说焉耆不会再次倒向对方。

而且保留这些国家,大隋便不能大规模对其移民,获取其土,如此隋军后勤压力,还是不好解决。

李节觉得,这些西域小国传承数百年,占尽人心,当初北魏灭掉焉耆,还是让焉耆王室复国。若是真灭亡了焉耆,往后怕是要陷入没完没了的叛乱之中。

但黄明辽却是觉得,现在麻烦一些,总胜过以后麻烦。

“李长史若是担心焉耆国人成为隐患,大不了我屠灭焉耆,总不会再有人反叛了吧。”

李节无话。

于是黄明辽决定灭亡焉耆,设立郡县。

黄明辽先是下令秦琼占领焉耆国全境,并以令龙突骑前往轮台请罪的名义带走其国主,然后对焉耆国境内进行清洗。

凡心向西突厥,或者是忠于王室的,尽被清洗。

黄明辽于是下令将焉耆国分为员渠、尉黎、危须三县,并置焉耆军镇,以秦琼镇之。同时分设于术、张三城、铁门关等镇。

焉耆国中,果然反抗激烈。龙氏统治焉耆数百年,影响已经深入到整个焉耆国的一草一木。

于是焉耆一地,烽烟四起,到处都是造反复国之辈。

黄明辽乃命秦琼强力压之。

柳驴城据城造反,秦琼率部攻破之后,屠城筑京观,于是焉耆之地民众畏惧,虽心向龙氏,但再无人敢造反。

焉耆毕竟小国,人数不多,面对隋朝大军,也翻不起大浪来,于是焉耆之地乃平。

秦琼又奉命继续向西攻破龟兹国的乌垒城,复置乌垒县,又设立乌垒镇。

乌垒之地,隶属于龟兹,其地人口虽少,但处在西域的中心位置,西域都护府治所还在此地设置过。秦琼占据此地,离着三弥山不过三百里,随时可以威胁到西突厥牙帐。

同时占据乌垒,将隋军在天山以南的战线推进至西域腹地,依靠图伦碛,虽然战线前移,但防御难度反而大幅下降,只要以乌垒一点,便可阻挡西突厥全军。

为了进一步威胁到西突厥的腹地,黄明远又命契苾部前出鹰娑川,返回祖地。

鹰娑川,也就叫应娑,为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所立小可汗驻地。泥撅处罗可汗居无恒处,然多在乌孙故地,于是为了方便统治,复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国。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

后来鹰娑川在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东逃后为铁勒契苾部所占据,只是契苾部也没能守住此地。

鹰娑川就是后来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之中的一个小盆地,其在三弥山以东北,土地肥沃,牧草丰美,地理位置优越。占据了此地,便能从侧翼威胁到三弥山,而且从鹰娑川往南,便是乌垒州。两地一在三弥山东北,一在三弥山东南,像两支大钳子一般,钳制住西突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