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安康 > 第十二章 凤凰坚城

天下安康 第十二章 凤凰坚城

作者:鸣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8:03

第十二章 凤凰坚城

黄明远写信劝降乙支文德,不过是信手为之,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若是乙支文德能投降最好,讨贼之事能省下大力气。但若是乙支文德真的誓死不降,对于黄明远也没多少影响。有他没他,都得破贼。而且乙支文德的处境黄明远很清楚,乙支文德以后怕再也无法领军了。

六月五日,禁军右侯卫、右屯卫二军到达辽东襄平城。

六月十日,黄明远在襄平城南誓师出征。五日之后,大军到达凤凰山山城(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南5公里的凤凰山和高丽山之间)。

凤凰城和乌骨城隔着凤凰山相望,是整个乌骨城的门户。

如其它山城一样,凤凰城也是依靠天然山势所建。城南是以凤凰、高勾丽(今辽宁省凤城市高丽山)二山悬崖为壁,其余三面在山低处和悬崖沟谷之间,用加工的楔型块石垒砌成坚固的城墙。整个城池约一万一千步(16公里),城高三丈。城西北部的高台为制高点,下面有护城河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

整个凤凰城易守难攻,还有身后的乌骨城相互与之照应,相为掎角之势。

此时乌骨城的主将是接替乙支文德统帅的高句丽名将温达,其麾下有近八万人马。温达本人率五万人屯于乌骨城,而又命大将赵善仁率军三万屯驻于凤凰城。

温达虽是帝婿,但其本身是从卑微底层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非那些酒囊饭袋可比。自上次出击木底城失败之后,温达这大半年来,不断地加固凤凰城和乌骨城的城墙,储备粮草,训练兵士,做足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高元之所以敢撤换乙支文德,就是因为有这个坚定保皇派的妹夫可以信重。

黄明远到达凤凰城下,仰望这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心中也满是焦虑。

隋军已大致弄清了高句丽人的防御,可这样的防御,本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的人命去填,而温达又是员悍将,老成持重,轻易不会犯错,这一仗怕是有得打了。

由于地形位置的影响,整个凤凰城都建在凤凰山上,道路崎岖,连雷霆炮也无法发挥作用。

黄明远第一日到达山下后,便思索着破城之法,没有盲目攻击。但思索了整整一日,始终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且自己麾下的部队相较温达并没有多出多少,就是蚁附攻城,也不占优势。

黄明远做足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一处高岗之上,扎下大营。又深挖沟渠,高结壁垒,以为守卫。

第二日一早,黄明远调集三军,开始向凤凰城发起攻击。

黄明远以安东左、右军二部,分别从凤凰城的左、右两翼出击,攻打凤凰城南面的凤凰山和高句丽山。

凤凰、乌骨二城依靠凤凰山、高句丽山相连接,只要攻占二山,便相当于断了两城的联系。

而黄明远自率主力从东面攻城。凤凰城三面环山,唯有东部地势平坦,可以进攻。

战斗打响之后,满天的雷霆炮呼啸雷鸣,照着凤凰城不断地轰击。站在凤凰山上,能感受到整个山崩地裂之势。

隋军对于黄明远的这种战法已经很熟悉了,等到炮击停息,弓弩队结阵往前,而盾牌手便直往山上冲去。

为了尽可能的发挥兵力优势,黄明远从凤凰城东面、北面,凤凰山西南、东北两侧同时对高句丽军队发起攻击。

右军的先锋吕会彦最是骁勇,作为东面城门处主攻,他背着一把横刀,提着钢鞭,就往城门处冲去。

山城之外,到处密布了高句丽人的陷阱和铁蒺藜,冲锋的士兵不时便被扎伤、刺伤。

即便如此,先头部队一往无前,而吕会彦更是一路冲到城下。

在东门之外,赵善仁利用山势,挖了一个九十度的坡,坡高一丈多,直接便拦住了隋军的去路。对方又在阵前深挖了两道壕沟,进行阻击。

吕会彦一手持盾,一手提鞭,顺着贴着斜坡的梯子一路攀上。快到坡上之时,守军发现,便有无数的长矛向他刺来。吕会彦用铁鞭猛击,断掉数个矛头,终于上到坡头。眼看又是矛来,他纵身一跃,盾牌狠狠地撞到矛上,右手的钢鞭则是拼命地乱砸,不知几人被砸的脑浆迸裂、骨折筋断。

高句丽士兵见他勇武,冲杀不过,纷纷后退。

没多久之后,以吕会彦为箭头,隋军便有百余人冲上了斜坡,但是因为这个坡的阻挡,云梯等攻城武器上不来,眼看凤凰城高峻的城墙,众人无计可施。

吕会彦只得命人守住已经打开的缺口,掩护后续部队。

此时城墙上的赵善仁,露出了阴险的笑容。他设计这个高坡,除了阻碍隋军的攻城武器,更重要的是隋军只要登上高坡,便会暴露在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之内,无险可避。

高句丽人有意识地放松防御,使得隋军云集在高坡之上。

眼看高坡之上,人头攒动。

赵善仁一声令下,无数的弓箭向着隋军射去。

吕会彦正在冲锋,便见箭雨飞来,忙打了一个滚,躲到一群尸体之后。至于其余人没有这么快的反应,无数人被箭矢射中,倒在地上。

此时高句丽军队结成矛阵,也开始反击了。

密集的矛阵向着高坡上的隋军步步逼近。高坡上的隋军毕竟人少,且位置所限,腾挪不易,纷纷被刺到。

高坡上的吕会彦满眼血红,恨不得将这些高句丽贼一一杀尽。不过他也清楚,此时不是蛮干的时候,于是掏出一根鸣镝,射了出去。

这时黄明远设计的信号弹,专门交给前敌指挥官的。黄明远始终认为,很多时候前敌指挥官对于战场最是了解,较之主帅更先了解一些战场细节。前敌指挥官拿着不同的鸣镝,便可立刻向主帅报告军情。

而吕会彦这支鸣镝,便是其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请求撤退的信号。

黄明远在山下,因为树木、山石所挡,很难完全看清战场的情况,不过战场的激烈他是清楚的。眼看吕会彦请求撤退,黄明远略一思索,便下令鸣金收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