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四十一章 王见王

明梦 第四十一章 王见王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四十一章 王见王

明梦

朱思明有些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为什么老者的话让他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擂台赛就在几人讨论中结束了,至于结果没有人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接下来王爷还会有什么动作。

是的,朱舜确实是还有一些打算,那就是武术课程必须加到学生的必修课之中。

一是传承华夏的特有文化,二就是为自己考虑,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培养几十年的人才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为华夏民族做贡献。

“这样真的没事?”

皇宫的办公室里,朱舜正在抱孩子,天启皇帝一脸忧心忡忡的看着他。

“会出什么事情,就他们那三脚猫功夫,咱哥俩随便出一个就能横扫一大片,况且,恩,真乖,尿尿继续睡。”

朱舜把好尿之后把小家伙包好,继续说道。

“现在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厉害了,功夫威胁无形之中已经小了很多,在社会中也翻不起太大的风浪,还不如普及开来,让老百姓们也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说到这里,朱舜抱着孩子,晃悠几下,看的天启皇帝莫名的心酸,那是自己的孩子啊。

“咱们的计划可是需要大量的身体素质好的,并且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这也是培养华夏尚武精神的目的之一。

现在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不仅要求人们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更加要求海上的人们有冒险的精神,探索的勇气,以及勇往直前的信念,而武术的普及最能锻炼人类这方面的能力。

“行,你自己拿主意,不过,那些武林人士可是要求你来做这个武术学校的校长,我个人的意见就是,这个必须控制在咱们手里,毕竟第一批送到军中经过训练的武者破坏力太大了。”

天启皇帝看着朱舜认真的说道,但是想起军报中提到的事情,他眼中的震惊怎么也掩饰不住。

“呵呵,那肯定的,这股力量不可小觑,放在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手里,老百姓就别想睡好觉了。”

对于天启皇帝的提议,朱舜赞同的点了点头,同时他对于军报上的事情浑不在意,如果经过训练的高手还做不到那样的效果,朱舜就会考虑是否该换人了,他现在担心的是这些人应该怎么控制。

“孩子给我,让我抱会,你小子这么喜欢孩子,自己赶紧的生一个。”

看着朱舜抱着孩子亲昵的样子,天启皇帝有些吃醋了,翻着白眼抢过了朱舜手里的孩子。

听见天启皇帝的话语,朱舜笑了笑。

孩子是头等大事,特别是朱舜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慎重,不说为自己考虑,也要考虑一下自己那几个王妃的感受。

“行,最近这一段时间我要去天津待几天,把那边的事情理顺之后再回来。”

朱舜含糊的说了一句,接着想起一件事就好奇的问道。

“你和黄台吉究竟说了什么?那家伙这几天的精神状态不对啊。”

是的,黄台吉被抓住了。

自从穿越过来时对于后金的担忧,到了辽东之战之后,发现史书夸大了事实,当一战定辽东之后,朱舜对于建奴就不放在心上了,特别是后来北方彻底稳定下来之后,黄台吉就被他彻底的忘到了脑后。

战争打的是什么?

打得的兵员素质,武器装备以及后勤物资,当碾压式的武器、人员、后勤物资出现的时候,那么战争打的就是碾压式的,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战术安排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就是一个笑话。

纵观建奴的起家史,你就会发现前期他们靠运气,后来他们靠偷袭,到了最后捡了一个大便宜,当朱舜真刀真枪和他们打了一场的时候,他才发现,建奴真的很弱!

兵源紧缺,当时他们的人口只有一二十万人,就算全民皆兵也才一二十万兵员,远远没有当时大明在辽东的兵力多。

战术单一,从努尔哈赤到黄台吉,建奴的战术一是偷袭,二就是靠运气,萨尔浒之战,如果明军将领不疑神疑鬼,那么后来就不会有黄台吉什么事了,但是他们运气好,明军在浑河岸边踟蹰不前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后来辽沈之战,一直到崇祯二年的乙巳之变。他们从来没有和大名堂堂正正的打一场,不是偷袭,就是绕路,当然这不能否认他们冒险成功了。

物资装备奇缺,后世人都知道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但是当时建奴的后勤可以说连明军都不如,刀剑甲胄奇缺,粮草更是没有,可以说他们的后勤几乎全靠抢以及汉奸的资助,要不然仅凭他们自己,呵呵,信不信,只要他们一次失败,他们就会没有吃的?

当然我们要正视历史,毕竟他们胜利了,胜利的让华夏民族倒退了几百年!

大明的失败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是人出了问题,当时的朝堂诸公私心太重,根本不顾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这才是大明失败的根本原因!

当管理层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朱舜的到来,一边发展民生,一边整理管理层,就让大明渐渐地恢复了一丝生机,当精良的武器装备军队,军人的地位提高以后,大明和建奴的较量就彻底反转了。

兵员数量,建奴比不过,装备以及后勤物资更是没得比,更不要提建奴还是种子状态的战争智慧了。

全方面的碾压让建奴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清理汉奸,融合其他民族,让建奴处于四面楚歌,民不聊生的境地当中。

当黄台吉带着残余的建奴逃进深山老林的时候,大明已经不把建奴放在眼里了。

“没说什么,那家伙,呵呵,以前还真是高看他了。”

回忆起见到奴酋黄台吉的场景,天启皇帝摇了摇头,眼睛里充满了失望。

“哈哈,你以前被那帮人给骗了吧?我还劝你不用去见,你还不听,这下内心的滋味不好受吧?”

朱舜的话很是尖锐,但是也是事实,天启年间,天启皇帝皇帝最头疼的就是黄台吉了,久居深宫的他,虽然权谋之术玩的漂亮,但是对于黄台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他的印象里

就是这货很能打,朝廷中许多人都害怕他,或者说这货就是一个跳梁小丑,朝中的许多大臣都看不起他,这些他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毕竟这些都是那些大臣们说的。

“是不好受,但是也不得不见,毕竟他也算是一个人物了,王与王,终究是要见一面的。”

天启皇帝有些落寞,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把怀里已经睡着的孩子放在婴儿车里,看着外面的天空久久不语。

看到天启皇帝这个样子,朱舜没有再刺激他,陪着他看着外面的湛蓝天空。

黄台吉被抓,可以说是在朱舜的意料之中的。

在辽东和建奴一战的时候,朱舜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

破烂的甲胄,砍得豁豁牙牙的刀剑,没有箭头的箭矢,让他知道,建奴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军方传回来的情报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想。

建奴凭借的不过是悍勇的个人武力,当装备精良的明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麻爪了,特别是经过朱舜训练出来的新军,不再是单打独斗,他们并没有因为武器精良就蔑视一切,相互配合之下,建奴的个人勇武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战场的失利,更加影响到了建奴内部自身就已经存在的问题。

粮食问题,派系之争,等这一系列问题彻底的爆发了,从去年多尔衮在天津密谋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建奴分裂已经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在去年建奴的内部已经出了大问题,特别是雪灾之后,对于已经躲入老林子的建奴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后来海陆齐进,大明的军队横扫了黑龙江以南,这就让建奴不得不逃往更北的北方,这让他们内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恶劣的环境,让这群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的强盗极不适应,再加上整日提心吊胆生活,让他们的精神几乎崩溃,把黄台吉押往大明求得大明给予一丝谅解就成了建奴唯一的希望。

是的,黄台吉就是被他们自己人送到大明的,押送他的人就是多尔衮等人!

枭雄末路,也好,英雄黄昏也罢,这一切出乎了朱舜的预料,更加超出了天启皇帝的预料,建奴会败,败的方式朱舜兄弟俩想了成千上百种,唯一没有预料到是这一种。

黄台吉被抛弃了,被他自己的亲兄弟们抛弃了,而他们的要求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苟活下去!

悲哀,可怜?

如果这样的黄台吉和原历史上自尽后的崇祯皇帝相见不知道会不会惺惺相惜,朱舜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一次王与王的见面让天启皇帝产生了许多感悟。

“哥,别想那么多,咱们现在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将来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华夏这一片大地上吗?”

朱舜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天启皇帝,但是他知道一点,黄台吉给天启皇帝的打击很大,也是,翻翻历史,特别是自宋以来的历史,有多少华夏的皇帝就是这样被自己人送到了那些蛮族手里,只为了让那些自誉为文人志士的士大夫们能继续他们那醉生梦死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