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四十章 悄然兴起的尚武之风

明梦 第四十章 悄然兴起的尚武之风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四十章 悄然兴起的尚武之风

明梦

朱文的儿子朱思明离开了,虽然朱文的最后一句话说的莫名其妙,但是他还是记在了心里。

现在的交通便利了许多,从蒙古到京城不过是十几个时辰的时间,再加上火车使用的是宽轨,乘坐的人数并不是太多,所以下了火车的朱思明并没有感觉到有多累。

离开学没几天了,朱思明还是决定这几天出去看看,因为他发现每一次来到天津,这里都会有许多自己看不懂或者让自己惊奇的事物出现。

是的,现在的天津发展已经不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应该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

“兄台,前面的人在干什么,怎么还出动了武装巡捕?”

在一个小广场上,朱思明看着中间的台子,以及周围站岗的武装巡捕,就对着身边的人拱手问道。

“兄弟刚来天津吧?你是不知道,这一次因为武术学院要开始开学了,许多地方的武林人士都集中了在这里,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打架斗殴事件,这让那些巡捕头疼得很。”

那人说话的时候兴高采烈地,仿佛看见巡捕头疼,他就很高兴,这让朱思明的眉头微皱,同时心里有了些许淡淡的忧虑。

“嘿,你可是不知道,最近听说管教营里已经人满为患了,你看看,那边掏下水道的,都是这一段时间抓进管教营的武林人士,这群人的力气真大!”

那个人说的兴高采烈,根本没注意到朱思明的神情变化,特别是他看到远处一群正在掏下水道的人时,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随着他的话语看去,朱思明看的目瞪口呆,只见一个人单手抬起一块三米长,半米宽的水泥预制板,一边神色轻松的对着旁边的人说着什么。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群人不是在掏下水道,而是在掏前不久新建成的沼气池,随着天津的人口越来越多,煤炭柴草等燃料消耗越来越多,对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已朱舜就提出了新型燃料计划,同时配套的还有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当然这是后话。

“恩,力气确实很大,不过这些人朝廷就这样管着?不怕出乱子?”

回过神来的朱思明有些担忧的问道。

“乱子?会出什么乱子?最厉害的一次死了几个人,王爷就震怒了,下令武装巡捕抓获了一大批送到了死囚营,他们一下子就老实起来了。”

那个人表情有些不屑,撇了撇嘴,继续说道。

“也就是前一段时间的事情,好像两个门派之间是世仇,几十代人的恩怨了,弟子们一见面就打个你死我活,当时的场面那叫一个惨啊,几十个人浑身是血,可把百姓们吓了一跳,就是巡捕们来了也没能制止得住,最后还是在街上的武装巡捕正好巡逻到了那里,几声枪响就把他们吓破了胆子。”

“当时好像还有几个人不服气,可惜,武装巡捕根本不吃他们的那一套,用枪打伤几个人之后,就把他们全给抓走了。”

那人说的吐沫横飞,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的不善眼神,朱思明提醒了几次,但是这货正在兴头上根本就没理会。

“自从那一次之后,那些武林人士就消停了许

多,不敢在公共场合打架斗殴了,不过私底下的争斗还是有的,听说前一段时间的晚上经常有高手比武,造成了一定得伤亡,……”

“咳咳,兄弟,兄弟,口渴了不?咱们到那边的茶馆喝一壶茶,小弟请你。”

那人说的正是兴起的时候,朱思明受不了了,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已经快能杀人了,一边尴尬的制止住那人说话,一边悄悄地给他使眼色。

“咯,我不渴,我还没给你说后来的事情呢,不是兄弟你的眼睛咋了,这风也不大啊?”

得,这就是一个铁憨憨,朱思明现在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但是因为年轻人的义气心,他实在不好意思把这个铁憨憨丢在这里,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我眼睛没事,可能是因为渴的缘故,有些干涩,走咱们去喝茶去,那个茶馆里有信阳毛尖,听说还是从王爷那里流传出来的。”

反应慢半拍的铁憨憨终于发现周围人的眼神不对了,不过这货很是头铁。

“看啥看?行做就不行说了?再说你们敢打我吗?看看,武装巡捕大哥可是在看着呢!”

啥叫嚣张,朱思明这一下算是见识到了,本来还很紧张,但是看到周围人的眼睛都快冒火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动,这让他莫名的心安,因为不远处的几名站岗的武装巡捕正一脸微笑的看着这边。

“小伙子,你厉害,老夫佩服,不过现在就应该这样,不恃强凌弱,不无事生非,不以武犯禁,正是武人的武德,练武先练德,没有德行的武者,就是败类一个。”

一个小老头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眼神,说这话的时候,还对着周围怒目而视武林人士瞥了一眼。

“有什么冤仇可以向武装巡捕报备,然后申请擂台战,打一架不过瘾的话,还可以继续向军方报备参加前锋营,去前线上杀敌,看谁杀的敌人多,谁立得功劳大,谁就是胜利者,大家都服气,别小家子气,私下里比斗,朝廷抓住不仅会严判,还让自己的门派和祖宗丢人!”

老头的话让那些怒目而视的武林人士都收回了目光,眼睛里有兴奋,有感激,更多的是向往,而朱思明若有所思,他感觉自己错了什么。

“老先生,谢谢你,今天我做东,请您老和这位兄弟喝茶,您老也和我说说最近天津的变化。”

收回思绪的朱思明对着老头躬身一礼,态度诚恳。

“哈哈,年轻人真是客气,喝茶就不用了,一会擂台赛就该开始了,咱们边看边聊。”

几番客气,同时朱思明也对这个擂台赛很感兴趣,就不再强求,几人站在那里一边等待擂台赛的开启,一边聊了起来。

最近不光是天津发生了变化,就是其他各处都发生了变化,不过是天津这里特殊,所以才会造成这么轰动的效应。

天津的特殊在哪里?

其他的不说,毕竟这里是朱舜起家的地方,就说一个,今年这里新成立了一所武术学院!

武术学院的成立,朱舜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加强武人的地位,二就是加强对于武者的控制。

语有云,侠以武犯禁,但是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儒以文乱法,到了明朝儒以文乱法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武人的地位已经低到了尘埃里面,这种场面不是朱舜想要看到的。

一个民族的发展文与武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表现在国家层面就是管理国家是文,守护国家是武。

朱舜这几年所作所为就是在打压文人地位,提高军人的地位。

文人不单单有朝堂上的官员,还有大批的读书人,而武者的范围也是同样的,不光要有军人,还要有那些练武之人。

现在还不像后世文武的界限已经不明显了,因为各种高科技的武器出现,没文化还真玩不转,现在的文武可是有明显的界限,要不然也不会称呼军人为粗鄙的武夫了。

不过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文与武双管齐下,共同发展才是一个健康的整体,这就是武术学院成立的背景之一。

第二个大背景就是,食物的充足,换句话说就是物质生活的富足,给习武之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在北方运动会召开的时候,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不过不明显,今年的夏粮丰收就是一个契机,一个习武之人大发展的契机。

朱舜提供的大批量粮食,再加上今年的夏粮丰收,民间也兴起了养殖的风潮,特别是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蝗灾,朱舜对于养殖这一块可是从来没有放松过,家禽牲畜的大批量饲养,再加上蒙古草原的逐渐稳固,海洋捕捞业的大发展,让老百姓们的食物从吃不起白面馍,到现在肉蛋奶不缺,也让老百姓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虽然时间短,其他地方还不明显,但是在一些发达的地方表现得就很明显了,就像现在北方沿海的百姓身体素质就要比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身体素质高出一大截。

吃饱穿暖了,就要考虑精神方面的需求,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看着一个个运动健将在竞技台上挥汗如雨,怎能不让人热血澎湃,特别是最后的冠军不仅有荣誉还有丰厚的奖励,这就让老百姓们更加的向往了。

一股健身热潮就这样悄然的兴起了,武馆就这样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华夏北方的这一块大地上。

对此朱舜是乐意看到的,毕竟能让老百姓有一个好身体,还能让华夏重拾尚武精神。

但是尚武精神必须有效的引导,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来一个侠客行,那非得乱套不可,所以武术大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它不仅要引导尚武精神,还要给武者的武德拟定一个标准。

尚武精神并不是窝里斗,而是保护,反抗,勇敢,进取,冒险!

擂台赛是解决内部矛盾的,但是也是点到为止,不能伤人,而参军就是尚武精神的具体体现!

不能保护华夏,要你武者何用?

不能为华夏开疆扩土,要你武者何用?

不能杀尽华夏的敌人,要你武者何用?

这也是那个老头说的,还有解不开的恩怨可以去前锋营,用自己的本事证明,你是一名武者,一名胜利的武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