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宜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宜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事宜

朱标也不在此人身上纠结了,天下英才无数,有人安于现状,自也有人进取拼搏,与其将心力浪费在此,还不如多想想后面的安排。

起身至工部后院转悠了一圈,工部衙门自然不小,但也不算大,毕竟是安置在宫城内的府衙,不可能真是整日烧炉打铁喧闹不休的地方,这里的匠人研究的一般都是小物件,大的都在宫城外的另一处。

炼钢制水泥研火器这些无一日停歇,提炼精盐研制肥皂这些也有人去做,随着局面的稳定战争压力的减缓,工部在朱标的意志下运转,无数能工巧匠受诏而来。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度,明初之后天下安定,确实没有发展火器的环境,对数学、物理、机械等自然科学重视度不高,国内没有形成科学思潮…

朱标自然会改变这风气,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最迫切的就是给研究这些人员一定的上升渠道,这无疑会惹来传统势力的排斥,不过该做还是要做的,哪怕是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随手试了试肥皂之类的小玩意儿,感觉还算不错,可惜这不是底层百姓能享受起的物件,不能雪中送炭,只是对富贵阶层的锦上添花罢了,能收拢的银子都不如随便抄个江南世族的家来的多,这也是朱标为何前几年不急于研制的原因。

现在民生恢复了一些,南洋贸易即将开展,远洋外拓也在计划之中,这时候做准备到也正是时候,正好算作搭头,瓷器布匹茶叶美酒才是招牌。

朱标例行检查之后就率众回宫了,工部众人相送,等太子的仪驾远去后才挺起腰杆傲然的看向周边五部衙门的同僚们,储君极看中工部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也意味着他们这原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衙门终于能有显摆的了。

一路回返谨身殿向自己父皇见礼后就回到自己专属的座位上坐下了,殿内燃着龙涎香,略带甜美的琥珀香和芳润的木质香。

朱标坐下一闻便能感受出这是上品,离极品还差着一些,估摸着应该是高丽或者占城进贡而来的,极品龙涎香的味道是千变万化,最常见的是浓郁强烈的琥珀甜香、芳润木香、果香。

“内帤里面不是还有挺多极品的,父皇怎么用上这等的了。”

老朱随手放下一份批阅完的奏章说道:“咱闻着都差不多,就不浪费那最好的了,你喜欢都搬到东宫库里去吧。”

朱标笑道:“儿臣那边也有,南洋诸国除了正常进贡的贡品外,还另外送了儿臣不少礼物,高丽那边更是,都要比一年朝贡的份额高了。”

这是真的,自朱标去年同南洋使臣说过愿派遣大明靖海侯率水师帮助他们抵御倭寇扫荡海域之后,一波又一波的礼物就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有许多朱标都看不上,但还是有点好东西的。

至于高丽就更不必说了,当今高丽王的生死荣辱都在朱标一念之间,高丽世家之首李仁任也是再三来信表忠,礼品自然是更是多的夸张,估计都把王室老底儿都掏出来了。

朱元璋随意的点了点头,自家到了这个地步再如何受用都不算什么,不过他也早就过了贪图物质享受的年纪了,如何将基业稳固,如何安定天下恢复民生,如何完好的传递给儿孙才是他如今所思所想的。

“又去工部了?上次说的那什么水泥出来了没?”

朱标接过刘瑾递来的奏章道:“出来了,倒也简单,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成粉就是了,只不过量产烧制的话会产生大量尘土,制造的匠人恐怕会患上肺脏之病。”

朱元璋闻言神色不变:“让工部想想办法,若是真没法子就用俘虏的倭寇。”

“还没用完吗?竟能挺过了冬天,真是不易啊。”

前两年起在靖海侯的率领下沿海水师抵御倭寇,节节获胜自然也就俘虏了不少倭奴,本打算按照惯例斩首示众以安民心的,但被朱标叫停,送到工部治下的各处矿物采矿练煤。

不得不说奴隶是好用,如果是朝廷征发的徭役劳工用起来要小心这个顾及那个,总不能逼的他们聚众闹事,钱粮安抚都是必须的,劳作也有个度。

而被俘虏的倭寇就好办了,完全无需顾忌,往死里用就对了,去年能在入冬前赶至那么大批量的平民炭供给北方边军就凭的不计代价的损耗倭奴。

不过能俘虏的倭寇毕竟是少数,战场上也不可能特意留手抓活的,所以用一点少一点,朱标还以为都死光了呢。

“儿臣已经命工部制造口罩了,就是类似面帽一般的东西,用于遮盖口鼻,水泥制出后无论是用于修路还是巩固水坝、城墙都有益处,成效应该远胜于现用的了糯米水搅和石灰浆。”

其实钢筋混凝土才是王道,有了水泥混凝土好弄,只是钢筋就无可奈何了,大明一年的铁产量才多少,当下政策是朝廷库存铁量少,急需用铁则在指定的铁矿区开炉冶铁,库存铁量多足够使用则停罢官营铁冶,听任百姓在这些矿区自行采炼,朝廷按照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征收铁课。

朱标看了看手中的奏章,正好是是广平府知府的奏报,言说磁州临水镇产铁,元时这里一年可以收铁百万斤,建议朝廷照旧办理,驱逐冶炼商号收归国用。

这般奏言其实不少,但老朱向来认为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所以一直不答应。

朱标放下奏章道“儿臣还是以为铁制应该改动了,朝廷加大管控也有利于限制铁器外流,民间自行炼铁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好管控了”

朱元璋摇头道:“此事不必再提,咱心里有数。”

朱标摇摇头不再说话,虽然朝廷铁制现在有问题,不过朱标翻看了历代的产铁量,其实从去年起大明就已经超过了先前所有王朝鼎盛时期的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已经是在不断的创造记录了。

既然没陷于停滞就说明问题还不严重,朱标也就不再同自己父皇争论利弊了,皇帝终归是皇帝,总不至于成为儿子的提线木偶,朱标也不会那么狂妄。

潮州盗发据揭阳潮阳二县,潮阳卫指挥佥事王友等率兵讨之,斩伪元帅三人,获贼众一千一百六十余人,马百匹牛千头余党悉定。

朱标批复着令兵部按例封赏将士,命刑部御史台派人前往潮州彻查此案,看是蓄意造反还是官逼民反,还要看地方卫所是否有杀良冒功之嫌。

礼部奏请下月大祭,朱标批复准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堭旗纛诸神,顺便命礼部祭祀文庙武庙。

批复命户部特送辽东卫军士战袄凡五千六百七十五件,令出即发不得延误。

高丽国王遣其密直副使韩邦彦奉表贡金龙舡台、双盏莲花台、双盏金龙头、镫银龙头镫、六面壶、玳瑁刀鞘笔鞘、细布文席豹皮之属。

户部上奏,大同府云内州大旱,朱标批复悉免所负盐粮,减赋税徭役,命户部官员前往实地考察。

礼部奏报,西蕃十八族千户包完卜癿等来朝进贡,献宝马二十匹,镶金弯刀玛瑙玉石若干,朱标批复赐文绮朝服靴袜,着礼部接待,圣命有诏方得进觐。

大大小小的事宜诸多,朱标批复的得心应手,看似都不怎么重要,但其实朝政运转就是看这些细小支持,朱标批复的简单,但一字一句都会被人揣摩,下达到地方就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