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于富贵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于富贵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于富贵

这一声应诺并不整齐响亮,朱标也能理解,也可以预测到政策施行下去后定然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北官任南之后因为风俗礼法不同闹出的问题之类的,明面上反对不了,自然会搞搞小动作。

不过无所谓,搞小动作的依律严惩就是了,朝廷缺官也有一方面是因为杀的太多了,肃清吏治可不仅是要解决贪官污吏,无能害民也是一种罪,老朱可不会手软。

挥退众臣仅留下工部尚书在旁,朱标领着他边走边说道:“本宫知道工部又开始忙活起地方驰道水渠以及京城的城墙等诸多公务,但平民炭火药器械这些都不可以搁置,本宫要求的那些研发更不准停下。”

工部尚书落后太子一步的身位,虽然须发以及有些发白,但步伐还是很稳健的:“老臣明白,殿下吩咐的自然无人敢于懈怠。”

工部近来算是勤勉,不过该鞭策还是要鞭策的,随着大明准备开洋外拓,当下的火器自然是不行的,尤其是火炮这种海战利器,现有的飞云霹雳炮、将军铁炮、百子连珠炮等都差些意思,无论是威力还是精准度都很难在海战中显威。

其实在当下,大明的火器技术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投入资源研发也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这倒是跟朱标没有什么关系,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极喜爱以火器作战的人。

鄱阳湖战役的时候,陈友谅部还是老一套的冷兵器作战,而老朱这边各式火器已经都用上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大明开国后也一直有各种新型火器出现,只是一直没有划时代的产品出现。

但这其实是很大的问题,经过元朝的影响辐射,全世界都有了火器的苗头,只不过就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不同罢了,大明现在的领先并不大,而且已经隐隐陷入停滞了,不再刻苦向前钻研而是左右四顾发明些无甚大用的另类火器。

“江阴候正奉命筹措出海事宜的事情爱卿应该也有所耳闻吧,这次只是先去探探海路,下次可就不同了,海上作战不同江河,火器之重无论是本宫还是圣上都很挂念,望卿家多费心。”

“臣明白,已将殿下之言传达给匠人们,有此进身之阶谁也不会松懈。”

那名研发了火药颗粒化的匠人如今已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的正五品郎中了,从一介匠籍转换为朝廷命官是何等的幸运,何况是正五品啊,一个状元郎都要熬多少年资历才能走到正五品?

说实话此事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文臣们自然是拼命上谏,谁也不想自己垄断的的领地内突然出现一个口子,只不过都被朱标压下来了,到底是开国初年,开国皇帝太子真想做什么,谁也拦不住,拿命也拦不住。

何况这也不是第一回了,朱标当年在凤阳迁民的时候就破格提拔了不少干吏为官,一回生二回熟,储君态度强硬朝臣们也只能认下来了,最多也就是不搭理这等幸进之徒罢了。

朱标自然是清楚阶级固化不是好事,无论是现在的工匠或是以后的科研人员,朱标都会给他们一个入朝为官的机会,或许只是空有品级的虚衔,但也好过向上无门。

大明现在威压四海八荒,旧土归附外藩臣服,这自然是盛世,但军火武器这种东西都是在战乱的年代才发展的越快,大一统王朝稳定,稳定的环境下,枪械这种东西往往没人去研究发展,所有人都更关心如何考取功名、如何赚钱……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已经独孤求败了自然也就懒努力了,还不如好好享受,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若这世上只有大明也就罢了,火器发展不发展都无所谓,甚至不发展更有利于统治,因为如果大家都使用冷兵器的话,谁练的时间长谁占优势,很明显,朝廷军队会在此占据非常大的优势。

地方反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练就一只强大而且数量足够的军队,冷兵器的军队需要时间的积累,乌合之众根本对抗不了朝廷的大军。

这也就是为何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不在乎隔三差五就传来的造反奏报,他们差的太远,朝廷自身如果没有出问题,平叛不要太简单。

但是如果有了火器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一个人用火器练几个月就可以上战场了,这样的话造反将变的容易许多,这也是为何清朝严厉禁止地方持有火器的原因。

一路走到工部,朱标挥散跪迎的一大群人,大步走进府衙内,工部现在的匠人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而且还有不少学徒,大部分都是朝廷收拢的孤儿,学个手艺总有个安身立命的本钱。

不过不同于传统的学手艺,朱标吩咐的是每个人只需要学一部分,就以制陶器为例子,原本一个学徒想学成那需要好多年的功夫才能出师,现在则不同了,挖泥运泥扮土制坯这些技艺每个人只需要掌握一个就够了。

不仅是工部这里如此,朱标已经下令让景德镇那边的几家官窑也如此培养学徒,有拉坯天赋的学拉坯,有利坯的学利胚、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亦是如此。

这样生产起来会比较快,因为每个人只需要做一样事,对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熟悉,而且培养一个相应人才所需的时间精力都被大大缩减了。

这也是现在所必须的了,等靖海侯把沿海扫荡一遍之后,朱标就好开海贸了,南洋诸国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自然需要大批量的商品去交换,何况未来还有更广大的市场。

宋朝为何能屡败屡战,为何能到处纳贡朝廷还有富余,就是因为其贸易做得好,其实宋朝可惜了,那么大的体量那么好的商贸,亡于其开国国策,重文抑武。

汉唐时期良家子从军报国马上觅封侯,到了宋朝贼配军臭丘八成了军中主力,好男不从军,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

朱标入内后又叫来那郎中夸奖了一遍,这也让工部不少官员脸色变黑了,一介幸进之徒,都要比他们这些朝廷命官风光了,心中都有些担心,如此简在帝心,往后莫不是要执掌工部?

“陶万户可是快到了?”

“回禀殿下,陶师上次来信时是已经过了微州府,相必不日即可进京了。”

“如此就好,若是陶万户到了你先替本宫招待,隔日本宫在有宴请,想必父皇也有些想念陶万户了。”

陶成道当初功成之后辞官而去,现如今还是在朱标的亲笔信下赶赴京城了,不知是朱标那副飞机模型图打动了他,还是仅仅迫于君臣纲常。

几句话后朱标就让他下去了,此人凭着火药颗粒化功成名就,本以为会锐意进取,但结果却是让朱标有些失望,安于富贵了。

朱标当初就曾下令,他可以不管郎中的政务,若是再有突破本宫还有重赏,但此人明显是乐于做官的,而非继续玩命研究火药火器,无可奈何花落去啊。

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点过了,毕竟五品官确实没有必要再去拼了,但失望还是难免的,朱标可是真的打算捧一捧他的,工部侍郎尚书甚至封爵也不是不行,朱标怎么可能吝啬千金买马骨的钱财呢?

但他自己止步于此,朱标也不可能推着他走,不得不说人的野心真的很重要,朱标现在不怕有野心有抱负的人,就怕麾下全是这种安于富贵的,那可真是没奈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