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三十章 慈不掌兵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三十章 慈不掌兵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三十章 慈不掌兵

朱标难得如此严厉,工部官员被骂的灰头土脸,这时候他们还哪里顾得那些工匠的事情了,只想赶紧服软把头上那位活祖宗送出工部。

许久后朱标才在工部官员们的恭送下回返宫中,朱标的车架走出好远他们都不敢挺起腰杆,实在是太子殿下轻易不动怒,一动怒却也是雷霆霹雳,甚至感觉比当今圣上更吓人。

毕竟圣上动怒还能去找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去求个生机,惹得太子殿下动怒了再去求圣上恐怕死的更快……

于是工部众官员正准备好好表现以将功补过,结果第二天早朝时候工部就被大调整了一番,除了工部尚书暂且没动之外,左右侍郎以及主事等降职的降职外调的外调。

补充进来的官员都是名声极好的干吏,有不少是朱标这两年暗中选好的人才,一直没有提拔重用就是因为想着压一压磨一磨,再有就是想要等到胡惟庸上路之后在启用,正好补上朝廷到时候的空缺。

不过由于工部的重要意义,朱标不得已只能提前启用一批人了,有这些基石再加上宋濂,足够维持工部这几年不受政局动荡的影响,可以继续平稳的发展,工部中下层那群经验丰富的匠人和基层官吏也能保住。

朱标的这次猛然出手也让朝局有些翻腾,不过胡惟庸还是主动出面压了下去,六部之中工部并不是他的主要棋子,他也不愿过早的同皇室产生直接冲突。

随后就是朱标迎纳高丽公主的日子了,虽是公主入嫁,但毕竟不是嫡妻宗妇,礼仪规模完全没法与常洛华入主东宫相比。

朱标也不用亲自去上门接取,只是由礼部以及高丽使臣护送而来,朱标安稳的端坐在正殿等着高丽公主行大礼参拜然后赐下些寓意好的物品。

如果说太子大婚是折腾太子与太子妃加上朝野上上下下,那太子纳才人选侍等,折腾的就只是女方了,给朱标行过礼后她还要到常洛华房外敬茶,太子妃同样会有赏赐。

看着那道绰约多姿背影,朱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希望能如其风评一般,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朱标这才算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王才人的样貌,长得只能说还算可以,身材倒是不错,并不是什么美女佳人,莫说同常洛华相比,就是云锦暖玉都要比她出彩。

不过也无所谓了,政治联姻不就是如此,各取所需罢了,若是要真说起来的话,那老朱后宫还有真不怎么样的,老朱不也一样接下了。

当然那种样貌的一般其家族都会安排几个姿色艳丽的侍女跟着一起入宫伺候,这也基本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毕竟联姻是想达成合作也不是想要恶心人。

至于那个女子愿不愿意,只能说她的意志在这个时代并不重要,而且大多女子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观念,并不会觉得有多难以接受,不能以后世的思维模式来判断古人的行为理念。

等她下去后朱标看了看时间就朝着谨身殿走去,如今南方越来越安定北方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北方不断降雪,大明也已经很难详细的了解草原上的状况了。

只能通过零星的情报得知瓦剌使者频繁与鞑靼诸部接触,有几个临近大明北方疆域的部族都已经开始迁移了。

至于天保奴所带领的部族,则是拼命贴紧北方防线,天宝奴本人也是不断上奏希望大明能允许他们进驻长城,同大明一起防守。

朱元璋自然是不可能答应,虽然天宝奴已经臣服,但谁知道他麾下的部族族长们是什么想法,要知道自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杀害篡位后,这个曾经的蒙古王子就远没当初那么风光了。

朱标刚过华盖殿就撞上了胡惟庸等人,见他们步履匆匆朱标也就没多客套,等他们行礼后道了一声免礼就越过他们走了。

直入谨身殿,就见大殿中央一群太监捧着北方地形图,而朱元璋正站在地图前不断皱眉打量,朱标走过去行了一礼说道:“看样子是常帅来信了,北方瓦剌鞑靼都有动静了?”

朱元璋头也没回道:“不仅是常遇春传来了军情急报,还有也速迭儿的战帖。”

朱标一招手刘瑾就躬身身体上到书案将那封明显有草原风格的信纸拿了过来,朱标大略的看了一遍,也不知道也速迭儿是请了谁捉刀,这封信写的颇有意趣。

开头就是先夸了一遍自己身上传自成吉思汗的血脉,然后说自己乃是天命所归的大元皇帝,蒙古诸部共同推举的新一任大可汗,然后就是对朱元璋的贬低,说他是忤逆叛乱窃据大统的奸贼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一封恐吓信,要求大明先割让北方诸地,并且朱元璋去帝号退京师,再拿出三百万石粮食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东西,他才会大发慈悲允许明朝作为大元的藩属国继续存在,否则大军破城之日必定血屠……

朱标看完后忍不住摇了摇头笑道:“本以为也速迭儿能借瓦剌的势力袭杀脱古思帖木儿,并且还能成功上位,尚且能算是个枭雄,没想到竟然还在用这种小儿科的手段,实在是令人失望。”

朱元璋也是哼笑了一声道:“传闻草原最北方已经降了大雪,有不少游牧部族都彻底失去了消息,蒙古人的牲畜被冻死的也不在少数,随着大雪越大,大战恐怕就在这一两个月内就会爆发。”

“儿臣看也就是这一个月了,这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越早开战对蒙古越有利,这估计也是也速迭儿为何要特地送封战帖试图激怒您的原因了。”

朱元璋指点了几处关隘道:“咱准备调遣京营八万大军北上,这是也速迭儿上位后第一次同我大明开战,虽然是被天灾所迫,但他一定希望打出个威名,否则此战过后他的地位必然不稳,鞑靼诸王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咱可是听说他至今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儿子。”

朱标闻言也郑重的看起那地形图,也速迭儿是靠着瓦剌起家造反上位的,但哪怕是在蒙元鼎盛时代,瓦剌人通常也是自称卫拉特人而非蒙古人,他们跟蒙古本部终究是不同的。

也速迭儿这个阿里不哥的后裔,恐怕在瓦剌人眼中也不是自己人,只能说是林中部族企图脱离草原部族的一个试探,双方非主仆而是利益合作关系。

有传闻瓦剌各部仰仗着强大实力和拥戴之功非常跋扈视也速迭儿为傀儡……

朱标换位思考,如果他是也速迭儿,那么面对这种局面定然是要争取打出一个开门红,以胜利带来的威望拉拢鞑靼各部族的人心。

只要他麾下的草原部族越来越多,那就有资本将局势反转,彻底压服瓦剌这林中部族,重新将蒙古聚拢成为一个整体,而非各自为政的部族。

“父皇准备让何人统兵,南雄侯和东平侯都被派去押送粮饷了,留在京师的将帅可不多了,像颖国公还要坐镇京营以及大都督府不好轻动。”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道:“徐允恭那几个小子是不是还没回来?”

朱标迟疑片刻后回答道:“还没回来,虽然彻查边境偷运走私的案子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儿臣还准备让他们留在边疆跟在常帅身边见见血的。”

朱元璋转过身看着儿子说道:“他们亲爹都是一方大帅,能跟在后方学的东西早就学完了,跟在常遇春身边又能多学什么,真想磨砺出统兵将帅还得是身临沙场死人堆里打几个滚儿才成,标儿你还是心太软。”

“咱知道你看中那几个小子,有些舍不得摔打,但你得记着,别管成色多么出众的璞玉,你不舍得打磨就永远是璞玉,要么怎么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

朱标叹了口气道:“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儿臣不是不懂,只是不想因为他们的指挥稚嫩要让士卒们无辜丧命……”

朱元璋眼中闪过柔和但嘴里却是更加严厉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要是都像你这么想,那这世上还能有几个将帅?”

朱标默然无言,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万骨里面从不仅仅是只有敌人的尸骸…

朱元璋转过身指着关隘说道:“这次以固守为主,靠着你从江南弄来的粮食还有那个平民碳,咱大明可是难得的要打场富裕仗了。”

朱标也瞬间把情绪调整好,虽然比他计划的提前了一些,但徐允恭等人统领一方也是迟早的事情,随着开国勋贵们日渐衰老,兵权逐渐过渡也是正常的。

其实现在徐达常遇春等人已经在渐渐退让了,以李文忠为首的中生代已经逐渐成为主力,也是时候培养徐允恭等人作为预备役了。

等这场仗打完,常遇春也该回京成了,从那两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常家注定不能执掌兵权了,要不是大战在即,临阵换帅于士气不利,估计常遇春早就被召回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