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所不允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所不允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五十三章 无所不允

只不过被当时的李善长刘伯温劝住了,言说久经乱世民心不定,这时候发行纸钞很难让百姓信服,毕竟对百姓们来说轻飘飘的一张纸,远远没有实实在在的铜钱有分量有安全感。

随着几人讲述完,礼部侍郎张老夫子开始补漏,朱标则是把他们的话转化成自己的理解,也幸亏朱标学识不错,否则张老夫子那充满史记感的话语,这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听懂的。

原来蒙古原本就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民族,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便派遣商队前往花剌子模,希望与花剌子模建立和平的通商关系。

但是短视的花剌子人模杀害了蒙古商队,这也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索,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侵,历时五年,破城灭国收编了四十万军队,夺取了花剌子模大片土地。

从经济层面来说西征过后,蒙古建立了一个大欧亚贸易圈,而当时的货币存在着种种弊端,而且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法,不利于庞大疆域内物资的大规模流通。

从政治上来说蒙古灭国无数,所以统一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如同秦始皇一般的统一混乱不堪的币制,但是如果按传统铸铜钱,同意各地分别铸钱,又容易造成割据,所以发行纸币,朝廷可以控制发行量,避免割据的形成。

那时候元朝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宋朝使用的纸钞,其发行成本低,携带方便,再加上发行纸币后,可以把更多的金银集中到国家手中,因此,纸钞成为蒙古的最优选择。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元朝前后共发行过五版纸币,除了前期各类的地方性纸币外,忽必烈即位后发行的中统钞,是第一版全国发行的纸币。

为了确保中统钞的顺利发行和流通,发忽必烈规定如果有人抗拒使用者,可以判处死罪,在蒙古铁骑的弯刀下,自然一切顺遂,其纸钞的效力竟与纯金无别。

而且元朝还吸收了宋朝发行纸钞的经验教训,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设置金银平准库、强调国家的金银储备,定期检查平准库的准备金储存情况,严惩富商大贾高抬物价以及管理官员通同作弊的行为。

还有完善货币回收等制度以及严格打击伪币的货币法令等举措有意识地保证纸币的价值,使得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币值稳定,整体运行良好。

朱标听的不时点头,如此完善的货币管理制度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肯定的,朱标听到这突然转头看了眼另一旁的老朱同志,那您老那个大明宝钞是怎么回事,这玩意还能开历史倒车的吗?

就是照搬元朝的《整治钞法条划》都比大明宝钞的体系更加成熟,实在不明白老朱同志是以何等思想发行宝钞的。

难不成真的就是为了救急,结果印钱印上瘾了,也懒得顾及后果了?

朱标一想估计也差不多,任何朝代开国之初财政必然都是捉襟见肘的,大明尤其为甚,再加上开国之后大明对外需要打的仗也不少,偏偏家里天灾**还没个消停。

内忧外患之下,恐怕是连发行纸钞的准备金都凑不出来,只能是硬着头皮印钱,否则能怎么办,打仗要钱赈灾要钱发俸禄还要钱,总不能摊手说没有吧。

而且朱棣也要背锅,不可否认他作为皇帝的丰功伟绩,但他到底是造反夺位,所以心虚,他怕后人唾骂,他怕史书留恶名,他更怕死后见自己父皇。

所以他上位后不敢丝毫享乐,仿佛有人在背后拿鞭子催赶他一样,迁都北京、营建皇宫、七下西洋、五征漠北,组织编纂永乐大典,这些组成了永乐盛世,但件件都需要大量的民力财力。

在朱棣的领导下大明有了丰功伟绩,但上面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钱,而且是海量的钱,是远远超出大明负担的钱,大明没有。

没有怎么办,那就只能继续印宝钞,这也就使宝钞彻底走向了绝地,发行数量越来越多,可价值却越来越小,百姓又在朝廷强令之下不得不用。

他之后的朱高炽登基不过十个月,为何有资格号称仁宗,还不是因为他赦免了许多建文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苛税,叫停了郑和下西洋,尤其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让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不是朱高炽不想继续撑着永乐盛世的光辉体面,而是实在撑不住了,朱棣要强一生,他是没有遗憾了,或许也有脸面去见朱元璋了,只是百姓过的很艰难疲惫,造反者此起彼伏。

说实在的,一个国家连续数代都是刚硬伟岸之君王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英明神武者必有大野心,必然想要在史册上浓墨重彩的留下几笔。

只是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求的从不是什么盛世,因为盛世也根本轮不到他们享受,反而要像蚂蚁一般,为盛世奉献各种的劳逸杂税以及性命。

因盛世而享乐的只有士绅公侯们,也只有他们才能吹捧出一个盛世,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懂得什么?

不求盛世不求乱世,只求能在太平世道吃口饭穿上衣服,当个太平犬也好啊。

此时张老夫子的讲解也说完了,朱标径直吩咐道:“诸位卿家应该也知晓本宫问询此时的意思,回去后查询宋元纸钞的制度,根据《整治钞法条划》拿出个方案,给你们五个月的时间。”

户部尚书应诺一声,然后看了眼一旁默不作声的皇帝之后才拱手道:“殿下,发行纸钞利弊皆有,需要周虑齐全,臣想请一些他部的人员配合。”

朱标点头道:“可以,不论是朝中官员还是朝外文士,都以此事为重,一应所需都可上报本宫,无所不允。”

“尔等务必将宝钞种类和票面单位、宝钞发行和易换方法、发行准备金办法、宝钞行用范围和新旧钞比价、买卖金银办法与私自买卖金银的惩处、伪造宝钞的惩处等等内容都必须做出详细规定,不可疏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