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斗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斗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斗

至于其他小部小派的首领也同样如此,只要能主动向大明投靠,都会授予官职,比如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职,以及国师等封号,有些甚至准予其子孙世袭,其属下官吏的千户、所镇抚等职可自行任免。

大明明面上对他们的要求很简单,朱元璋也亲自召令吩咐道:“今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乐太平。”

总之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套路,唯一不满的就是帕竹的释迦坚赞了,大明无疑是狠狠的给了他一刀,让他失去了从根本上一统乌思藏的机会,不过此人决断颇弱,不敢与大明撕破脸,只能咬牙认了。

而大明其实也不过是缓兵之计,只要乌思藏大部分政教首领都接受大明册封,等往后国力强盛了,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整顿乌思藏。

这也是华夏的特点,师出有名是很重要的,可能为了杜绝君主为了意气之争妄动兵戈,毕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更不可肆意妄为。

乌思藏的事情没有牵扯过多,朝中官员也根本没有几个人在意,对他们来说乌思藏蛮夷苦寒之地,朝廷根本就不应该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有那个功夫不如管管陕甘地区的干旱。

那边灾情越发严重,百余日没有下过大雨了,河渠干裂,虽然还有点井水,但也就是够人食用,灌溉农田是不用想了,地方官员连连上奏请求朝廷赈济。

朝廷虽然已经尽力调度粮食赈灾,但依旧有杯水车薪的感觉,灾民反而越来越多,当地官员奏报说是因为有些乡下百姓看见朝廷有救济粮,索性把自家的存粮藏起来,然后穿上破衣服领着一家老小去吃公家的。

这个情况倒也有很大的可能,平民百姓面对天灾的狡猾罢了,总归是为了让家小多几分活下去的机会,鬼知道这个赈灾粮还能吃几天,毕竟不要太相信朝廷也是祖辈上传下来的经验教训。

朝廷的赈济杯水车薪,陕甘地区的粮价也是飞涨,这个时候但凡还有点家底的都不会再吝啬钱财,辛苦积攒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能有买命钱。

朱标站在御阶上听着下方官员的奏报,这几日的早朝他也没有缺席,实在是地方局势复杂,若是不上早朝,有些奏章批阅起来就可能有疏漏,到底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决断,中央的一笔一划落到灾情地方,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朱华不敢疏忽大意。

上位的朱元璋一拍御案呵斥道:“咱不是要听百姓现在过的有多惨,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还有朝廷调拨的数批粮食到底有没有落到百姓手中,地方官员有没有人贪污!”

下面的官员各个低眉敛目,旱灾但到底是来的不凶猛,朝廷两个月前就收到了消息,从那时起朝廷就一直在或多或少的调度粮食,有经验的百姓们也早就开始了节衣缩食。

加上前些日子运送的一大批粮食,按理说情况断然不至于如此紧急,甚至越发严重,众人心中都清楚,如此天赐良机地方官员和运动粮食的官员没伸手就怪了,恐怕那些高价出售的粮食就有不少是朝廷的救济粮。

片刻后户部左侍郎代幹上前说道:“起禀圣上,灾情如火,一发不可收拾也是有可能的,何况救济粮有些是从南方调度的,一路上人吃马用还要损耗许多。何况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这些,还是尽快再送一批粮食过去救济才是紧要,微臣听闻白莲弥勒等邪教又在那边挑动是非,若是晚了恐生大变。”

朱元璋冷漠的看着他说道:“不抓住硕鼠再运多少粮食都到不了百姓手里,代爱卿历经地方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户部左侍郎代幹仿佛从皇帝眼中看出了什么赶忙跪在地上:“臣愚昧,请圣上恕罪。”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扫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消瘦了一圈的汪广洋身上:“汪爱卿为左相可有什么话要说?”

汪广洋木然的向前一步跪倒在地:“臣无能,不堪左丞相之位,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安抚民生,还请圣上责罚。”

近来汪广洋算是体会到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没有了圣上的庇佑,他面对胡惟庸一系疯狂的扑咬根本无力反抗,进不得退不能,只能活生生的当个靶子。

他仿佛突然体会到了当初自己政敌杨宪的感觉,圣上需要你那就风光无限,就是中书六部各衙门都捧着,一旦对圣上失去了作用,他的政令连自己府衙都出不去。

一旁的胡惟庸目光平静的看了前方跪着的背影,杨宪好歹还风光过一会,气盛之时哪怕他都要退避三舍,必要时还得委曲求全,而到了汪广洋这里,根本都无需他出手,此人为左相实在德不配位,圣上想扶都扶不起来。

汪广洋此话一出,朱元璋也失望的闭上了眼睛,手段不够心性够狠也行啊,特意把他拿来压制胡惟庸,本想着起码用两年,没有想到此人骨头太软。

就是特意给他机会他也不想把握,生怕得罪胡惟庸,日后难逃其责,可却忘了朝堂之中非友即敌,那儿有你和稀泥的余地,朱标也失望的叹了口气,汪广洋被杨宪打断了脊梁,他怕了,只想安老一生。

朝堂之中自己倒下就不要怪别人下手狠了,随着汪广洋低头请罪,六部乃至中书省各官员纷纷直言弹劾其罪,认为他身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的当朝丞相,平日只知道清谈品茗,与国与家无所益达。

刚开始还只是对他个人,看圣上没有发话后弹劾的内容也愈发严重,结党营私、徇私舞弊、提拔亲信、贪污公款,以赏玩书画为名受贿贿赂,甚至还有钦天监的人弹劾陕甘大旱就是因为左相误国误民,从而导致天有所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