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水师战船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四十四章 水师战船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四十四章 水师战船

这个时候日本手工业不发达,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中国供给,一旦当中国货物缺乏时,价格大涨,如丝每百斤值银五、六两,而在日本其价格是在中国的十几二十倍,如此暴利自然让人心动。

大明开国后,尚有张士诚等南方的残余势力以及沿海走私商与日本海贼合作,以日本一些岛屿为基地,在中国和朝鲜沿海不断进行侵扰,这也是刺激明初海禁的一个原因。

朱元璋开国后,也曾连续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想要让日本国王约束所部,但由于日本处于分裂对抗状态,不但几次派使毫无结果,倭寇侵扰反而日渐繁复。

倭寇的频繁骚扰,促使大明开始强化海上力量建设,福建沿海四郡筑城一十六,增巡检司四十五,得卒万五千余人,又在浙东、浙西诸郡整饬海防,筑城五十九,分戍诸卫。

朱标也从靖海侯那里了解到洪武二年倭寇对山东、苏州、淮安等地大面积侵扰事件,那年随时惨重,沿海城镇都收到了重创。

去年又发生倭寇侵山东沿海,接着转掠浙江明、台、温诸州,又入福建沿海郡县抢掠的严重入侵事件,幸好被汤和率军打退。

而今又是新的一年了,明军探报已经得知徘徊于琉球群岛附近的倭寇又准备来劫掠了,明军已经按照汤和留下命令小心布防了。

一群人在水师营地晃悠了一圈后,朱标就打发了李存义回去,明日他就要登船北上了,这一路都会有靖海侯陪伴,也就不用他在这碍手碍脚的了。

等到了中午,朱标在营中用了午膳,都到了水师营地自然是吃的海鲜,朱标是不怎么不喜欢吃海鲜的,不过他也不挑,席间跟吴祯好好聊了聊。

此人倒是名不虚传,对海战很有想法,也有覆灭倭寇的报复,只不过朱标刚才看他对李存义颇为敬重,又想起当初与李善长谈论时说起的名单,此人貌似就与胡惟庸交好。

若是如此以后恐怕少不得牵连进去,朱标面上聆听着吴祯的想法,心中却不断思索着要不要拉此人一把,毕竟相比陆军将帅海战的人才更稀少一些。

靖海侯吴祯和其兄长江阴侯吴良都是早年追随朱元璋的淮西勋贵,从这两人的封号就可以看出这对兄弟是水军人才,他们的功绩朱标心中也有数,也早就想见一见了。

就像吴祯早在吴元年,就被拜为征南副将军,随汤和征讨方国珍,他曾顺潮进入曹娥江,捣毁敌军水坝,打通水道,出其不意的直抵军厩。

方国珍被迫逃亡海上,吴祯入海追击,在盘屿与方国珍展开会战,从申时一直打到戌时,缴获其全部战船、士卒、辎重,逼降方国珍。后来,吴祯又从海路进取福州,围困西、南、水部三座城门,最终一战破城。

如此人才实在难得,不过还是看看他这一路的表现吧,若是可以的话就调入东宫,以后再让他离胡惟庸远点就是了。

吴祯刚接手抗倭总兵官的职位,事务也不少,吃完饭朱标就让他下去处理公务了,自己则是让人领着去了趟海边,看了看水师的百余艘战船。

相比他在后世见过的钢铁大轮船相比,这些木质的战船确实有些小,不过在这个时代镇守一方已经绰绰有余了。

除了前代就有的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等船舰外,大明还有不少创新船只,比如超小型的网梭船,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战时二三百船蜂聚蚁附。

还有自爆卡车型的子母船,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陷阱型的火龙船,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这种各有特色的船只舰队还有许许多多,而且都是实战型的,比如苍山船、车轮舸、海沧船、蜈蚣船,正面对敌的话,可以说大明水师实力世界第一,这世上目前绝无能与之匹敌者。

朱标一直看到天黑才回营,大多数船只他都亲自上去看了看,也让陪同的水师将领详细的讲解了一遍,他以前所学的都是陆战兵法,对水军可以说一窍不通。

难得有机会自然是要好好学习了解一下,不求精但求懂,这也朱标的习惯,回营后吴祯赶来拜见,无论如何也不能冷落了太子殿下。

朱标没见他,往后有的是时间相处,何况过早亲近也不是好事,让刘瑾弄了膳食就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出发登船北上清泉夼,也就是未来的威海卫,此时用的还是元朝取的名字,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历来都是倭寇侵扰的要地。

不过朱标去首先去那是因为要接收蒋思德和道衍和尚的消息,这也是在他们出发前就约定好的,这个时候估计计划也已经顺利进行了。

朱标的座舰是一座楼船,而且还曾是朱元璋当吴王时乘过的,颇为豪华,沿途护卫的舰队更是众多,倭寇看了都会吓得逃回日本海域。

没有坐到大明最出名的福船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办法,海战用的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顺风之时镇压倭船,如车碾螳螂。

而朱标北上自然不可能等顺风了,幸好楼船高大,沿海行驶也颇为稳健,朱标坐着倒也没晕船,只可惜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朱标上船后也接到了几封京中传来的书信,朝堂局势紧张,胡惟庸突然发力,朱元璋又作壁上观,杨宪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连发数封书信求助于朱标,希望太子殿下念在他往日功勋的份上拉他一把。

朱标无奈的摇摇头,其实杨宪还没倒下的原因,就是胡惟庸在等着太子的表态,毕竟杨宪是东宫属臣,若是太子发力,那局势可就复杂多了,就是圣上也得表态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