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零六章 士族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零六章 士族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零六章 士族

看书网..La,最快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节!

朱标收起给自己父皇母后的书信,然后就是给自己太子妃写了,回复的大略也就是夸了夸她做的很好,然后对勋贵命妇也不用太过客气,也得端住太子妃的威仪。

写到最后,朱标并没有回什么相思诗句给她,情深不寿、爱极必伤,朱标还是希望自己能和常洛华相敬如宾,互相扶持的度过这一生,而不是弄的惊天动地。

现在是新婚燕尔,常洛华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朱标身上,但以后东宫必然会陆续有人进来,爱的太深恨的也就越深,与其最后到的情分全无,还不如刚开始就不给那么多的希望。

让人取来张氏写好的信件,再吩咐快马送回京城,刘瑾端来一盆水给朱标洗了脚,然后就让他歇下了,休息的日子总是少的,明日一大早朱标就得回营了。

第二天清晨,天色还没有亮起来,张府已经灯火辉煌了,朱标穿戴整齐后走到前院,张家人都在哪里等候,包括睡眼惺忪的孩子们,给朱标行礼,张氏又端来早膳给朱标,然后红着眼睛对刘瑾嘱咐着。

张氏能被朱标称呼一声姐,那就是刘瑾的亲姑奶奶了,自然是笑着都应下了,当然张氏也不傻,对刘瑾这个贴身太监自然是尊重的很。

吃完饭了天边也绽放出了一丝光明,朱标又跟张氏说了几句,然后就起身出门了,最后转头看了看张氏的长子说道:“好好教养,日后当有重用。”

张家的人赶忙跪拜谢恩,有这句话,这个孩子一生都有了保证,只要不养歪了,就可到太子殿下身边任职,这前途光明的很。

朱标笑了笑,解下腰间的龙纹玉佩让刘瑾递给张氏:“给玉儿姐留个念想吧,以全当年的主仆之情。”

张氏听到这里也明白,太子殿下这是说该给的都给了,张家以后当自重,不可仗着他的名头为非作歹,张氏红着眼睛说道:“奴婢叩谢殿下。”

朱标看了她一眼就上马挥鞭走了,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大队的人,幸好是清晨,加上差役清路,大队人马顺利的出城了,平阳府官员也在门口相送。

朱标朝他们点点头就策马过去了,官员们躬身相送,朱标也算了了个心事,而张家的荣华这就开始了,只要张氏不死,张家人不做过分的事,最起码百年的富贵有了,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

朱领着自己的两千骑出城后,后面陆续又跟处千余人,这都是费聚为了以防万一安排的,无论平阳城中出现什么变故,三千精锐铁甲足以护卫太子殿下冲出城门。

朱标率军归营,跟迎接的朱樉等人聊了聊就安排大军拔营,直接往太原府进发,这一路也路过不少村庄,不过朱标没有急着动手,贸然领命迁民很容易激起反弹。

何况朱标带的人也不是太多,不可能包围整个山西,青壮们四处逃窜他也抓不住,强行迁移那么多老弱病残有什么用,那不是请回去一帮祖宗。

所以还是要先来软的,把一些真心想走或者在当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收拢起来,有他们配合以后的工作也就好办了。

当然这还需要官府和士绅们的支持,朱标进山西之前就让地方官员把各村的村老族长叫来,这时候朝廷刚刚接手山西,对乡村还没有设立任何管理人员,所以各村的村老族长就是真正管事的。

当然还有山西的名门望族,以太原王氏为首,当然其威势早就远不如隋唐之时的显赫了,不过在百姓还有一些士子眼中,王氏依旧是很有威望的。

可惜属于门阀世家的时代也早已经过去了,自科举兴盛以后,皇权高高的临挂在了他们的头顶,朱标一句话,他们就得得乖乖的,否则山西也该见见血了。

说到这里朱标不得不再次感谢前朝历代先辈帝王们,自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逐渐壮大的世家大族们,早就成了左右政权更迭的因素,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和荫族荫客制的实行,让他们到达了顶峰。

“王与马,共天下”何等威仪,但这恰恰就是对皇帝的侮辱,为了巩固皇权,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便开始奋力地削弱士族的影响,宋、齐、梁、陈的最高统治者们,积极推行“寒门子弟掌机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让寒族与士族相抗衡。

不过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时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减少士族对朝廷的影响,创造了“科举制”这让朱标不禁感叹,不愧是能以文为谥号的帝王,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

之后隋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法,从士族豪强手里夺取了数十万人口,并实行了均田法。炀帝时期又把士族手中还能控制的那部分部曲、奴婢夺去受田能力。

可以说到了隋朝时期,士族已经失去了法律的保护跟经济的支持,横行了几百年的门阀士族已经是昨日黄花。

于是他们做了最后一搏,陇西李氏作为他们的代表取代了杨氏,李世民册封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可以看出,关东士族出身的占据了其中十五位。

只不过他们忘记了,无论是哪家当上了皇帝,打压士族集团依旧是不会停止的,李世民命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就相当于唐朝版的《百家姓》,然而高士廉等人显然不会揣摩圣意,他们仍将关东崔氏、卢氏与皇族李氏并列为第一等士族。

李世民气得跳脚骂娘,完全不顾及皇帝的威严:“我与山东崔氏………是无礼也;依托富贵,是无耻也;我不解人间为何重之?

自此,终唐一朝都在奋力打压士族,而科举制度的完善,让曾经的门阀士族逐渐向文官体制过度,只不过稍有不慎,文官集团就会比士族更加恐怖贪婪。

朱标策马漫无目的的看着前方,心中却想着世家当中总会有蠢货出现,而能爬到文官顶层的就能有一个是简单的。

科举和宦海这两大龙门会培育出一代代最优秀的人杰,这将是他最大的臂助但也将是他最大的绊脚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