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零五章 举手之劳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零五章 举手之劳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零五章 举手之劳

张氏笑道:“看来殿下与太子妃甚至恩爱,娘娘也很快就能抱上皇孙了。”

朱标笑了笑说道:“等本宫回京了就把张威调任京城,如此你和母后也能做个伴。”

张氏赶忙跪倒在地:“奴婢不是为………”

朱标摆摆手,他的身份地位就摆在这儿,说张家没有想法那才是骗鬼,不过朱标也并不在意,人皆有私心**,这是再正常的。

这世上除了他父皇母后,其余人都对他有所求,无论是朝堂官员,还是身边的奴婢,若是吹毛求疵那就没意思了,何况朱标也享受众人皆有求于他的感觉。

朱标让刘瑾扶起张氏:“无需多想,本宫回京后就要就要临朝理政了,正是需要心腹的时候,张威也算是吴王府出身,更何况还有你的情面在。”

话到这个份上再不接住就是傻子了,张氏低头拜道:“奴婢全家皆愿为殿下效死。”

朱标点点头,张氏也被刘瑾扶起,坐在了一旁,又谈论了一会儿,快到中午的时候平阳知府来请,朱标也就跟着出去了。

在城中最大的酒楼之上,朱标临窗看了看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小贩们的吆喝声也不绝于耳,朱标笑了笑对一旁的开平知府说道:“看来诸公做的很好,开平府民生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辛苦了。”

开平知府赶忙说道:“这都是仰仗着圣上的恩德,臣等不过是各尽其职罢了。”

其余人也都不敢领受,夸赞收下了,可若是一会儿街上出个什么乱子,他们还怎么推脱,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万事都要留有余地。

朱标也不在意,平阳府有资格跟他吃饭的就那么几个人,平阳知府还特意把张威叫上了,不得不说地方官场上的人说话都好听得很,一顿饭把朱标捧得是舒舒服服的。

他自小做过的那些事儿自己都记不清了,这些人连具体日子都记得住,哪怕是朱标这个自小就听惯了吹捧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用完饭后,平阳知府笑道:“平阳府不过是一个小地方,殿下来了臣等也并无什么拿得出手的招待,实在是惭愧。”

朱标笑了笑,看来是有什么节目了,但是唯恐朱标会不喜欢,所以才说这些,不过朱标难得放松一日,自然不过计较。

客套了几句,就从下面上来一群人,给朱标磕头行礼后就开始准备表演了,朱标原本还以为是戏曲呢,现在看这架势好像是要说书的。

朱标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那人大概五十余岁的样子,站在桌椅后拿着折扇有些颤抖,朱标开口道:“老丈坐着说吧。”

在这个年代能活五十余岁就已经很罕见了,老者坐下后感觉放松了许多,然后轻轻的拍了一下醒木,开始了表演。

他所说的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朱标也就当听了个新鲜,一边品茶消食一边听听早版的孙行者也是蛮有意思的,其故事与未来的西游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这个孙行者自身并没有什么强**力,他在西行路上保护唐僧,除了靠自身的一些变化法术

之外,依靠的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所赐的三件宝贝:隐形帽、金环锡杖和钵盂。

隐形帽可以化成“遮天阵”,大概是个防护结界,锡杖可以变成“夜叉”和“铁龙”等随从参加战斗,钵盂可以灭火或者盛下水浪。

遇到三件法宝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直接大喊天王二字,自有天王助阵,堪比外挂,这个孙猴子自身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机智而非勇武。

有了看的气氛也和谐了许多,平阳知府也开始对朱标说起了他治理平阳的理念,朱标心情好也就听进去了不少,感觉这个平阳知府也算个人才。

朱标听的差不多了,看那老者也说的口干舌燥了,就对刘瑾说了句赏,其余人也都看出殿下听的差不多了,又是一番客套,朱标就起身回张府了。

等他走后,平阳知府才松了一口气,伴君如伴虎,何况他还想让老虎记住他,能与太子殿下这么接触的机会一生恐怕难有第二次,自然是要尽心竭力。

现在他已经与张家搭上了关系,今日又在太子殿下面前留下来好印象,往后只要找机会让张威在太子殿下面前提一提,他往后调任京城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朱标回了张府,跟张氏说了几句就回房休息了,晚上一起吃了饭,又让张氏回房给去马皇后写一封信,等明早连通朱标的信一起送回京城。

朱标也回房让刘瑾研磨准备写信了,先是给自己父皇写了一封,老朱同志嘴上不说,但若是朱标不给他写,那就等着小鞋穿吧。

先是问候了一下他的身体,嘱咐让他每日早点休息,不要太过操劳,然后说了说他这一路所见的情况,还有朝廷应该重新拍人检查各地粮仓等事情。

然后再给自己母后写信,主要写了自己身体多好,到现在也健康的很,请母后不必担心,还有他特意来见了玉儿,并告诉马皇后他以后准备把张家调回京城,这样她往后也有个说话的伴儿。

当然朱标还昧着良心说张威能力不错,准备调到京城重用,否则依马皇后的性子是肯定不愿意的。

当初朱元璋称帝皇帝之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马皇后断然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律法。”

那时候不仅是朱元璋连朱标都劝了几句,马皇后并不是对亲族毫无感情,她经常让人把自己亲手做的衣服和攒下来的银子送到亲族手中,她这么做是想要为大明的皇后立下榜样,以免未来外戚干政。

马皇后能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极好的,朱元璋也满意,不过朱标就得心疼自己娘亲了,坤宁宫无聊的紧,常洛华到底与马皇后差着辈分,能有多少说的,外面的命妇进宫皆是有所图谋。

真正能让她开怀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父子俩一个比一个忙,马皇后的亲族这一代确实也没什么有出息的,入了京闹出乱子又是个麻烦,所以还是玉儿靠谱。

这件事对朱标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区区举手之劳就能换自己母后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