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谏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谏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谏

朱标是真的心疼自己父皇,做了皇帝都没有享受过什么,就连这在御花园逛一逛都成了难得的乐子。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说话,领着朱标往御书房走去,里面已经开始有人一摞一摞的搬奏章了,父子俩落座后喝了一口茶。

朱元璋开口道:“等着吧,过一会儿就有不怕死的来死谏了。”

话音刚落,外面的毛骧就走进来禀报道:“圣上,右都御史钱唐为首的二十几位官员求见,现在正在宫门口跪着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又是这个钱唐,除了他们外面什么情况?”

毛骧回道:“有不少文人士子在外呼朋引伴,想要联名上奏,希望圣上收回成命,那些恩科考生也是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朱元璋杀心一动寒声说道:“连官职都没有就敢妄议国政,这是谁给他们的胆子,立刻让人去驱散他们,若有反抗着依律严惩!”

毛骧领命而去,朱标也站起身说道:“父皇,儿臣先去看看吧。”

朱元璋本来是不想让朱标参与的,宫门口跪着的都是些刺头,朱元璋正准备杀几个,不过他也知道强杀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最关键就是朱标先出面,那一切都还有缓和的余地,双方可以透透底,若是朱元璋直接出面,那无论如何都得先死几个,要不他刚才在奉天殿的话岂不成了放屁。

朱标躬身行礼后就退出去了,外面那些文人妄议国政这是忌讳,让人打散来也没人能挑出错,而这些宫门口冒死进谏的,却算是职责所在。

就比如领头的右都御史钱唐,若他是那种以死博名的人,朱元璋在上次就成全他了,朱标也了解过此人,此人年纪已经很大了,元朝年间不仕元朝,隐遁山中且耕且读。

直到大明建立朱元璋听闻此人的名声把他请入朝中为官,所以说他并没有什么从龙之功,但是就凭着本事做到了右都御史。

此人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朱标前世也看过他的一则轶事,好像就是为了此事,他冒死进谏,结果朱元璋下令让卫士接连用弓箭射击钱唐,钱唐身中数箭,但仍然挣扎着向朱元璋身边爬去………

所以此事以武力镇压是没有用的,对真正有信念的人来说,死亡并不能使他屈服。

朱标走到宫门口,地上跪着许多人,看见朱标后行礼问安:“臣等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看着他们说道:“圣上今日不想见你们,都回去吧。”

领头的钱唐躬身说道:“臣此来已经把棺材都准备好了就放在外面,恳请太子殿下通报,让臣等规劝陛下。”

朱标看着钱唐说道:“钱御史你想抗旨忤逆?”

钱唐并没有因此害怕,这老头一捋胡须说道:“臣为孟轲而死,死后余荣!”

朱标听到这里都想打人了,不过他当然不能就这么让钱唐去见朱元璋,否则钱唐死了,但是朱元璋身上却有了抹不掉的污点,而且钱唐还会名留青史,各地方的文人雅士们都会为他立书作传。

钱唐身后的这时候也

来劲了,都是些御史言官或者刚刚入朝的年轻人,总之就是愣头青,不过说实话,朱标看见这么多人冒死进谏还是挺开心的。

这就说明读书人的脊梁还没断,所有人还没有彻底臣服于权威之下,或许他们也是想着以死留名青史,但真正能支持他们的还是一股信念。

在崇尚孔孟的封建社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达”就是作官,作官就是匡君,匡君的“匡”字,王字外面加一道规范,这就是臣子的责任。

这些人或许会让朱家父子头疼,但是却也是他们欣赏的,因为一个王朝里绝不可以缺少这样的人,如果满朝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那离天下大乱也不远了。

这也就是钱唐上次顶撞朱元璋却没有受到责罚的原因,或许朱元璋早就恨的牙根儿痒痒了,但是却也会忍住杀心,他们与贪官污吏不同,这样的人对有志向的皇帝是极大的臂助。

这种精神是必须要保护的,就在朱标劝慰自己的时候,从宫门外又浩浩荡荡的来了一大批人,他们都写好了奏章,走到钱唐身后朝着朱标下跪行礼,然后把奏章捧到脑袋上就不说话了。

人数有些过多了,宫门口的守将生怕他们会冲撞到太子殿下,立刻派了一队军卒到太子殿下的身后。

文官们还以为是朱元璋下令要镇压他们,各个神情都有些悲戚,朱标自然清楚不可能是自己父皇下令,转过身喝到:“都退下,没有本宫的命令不准上前。”

这个时候最紧要的是缓解形势,而不是火上浇油,按照伦理道德来说,臣子们保卫先贤正统并没有错,所以杀光他们除了让天下士子寒心外什么都得不到,而且一下少了这么多高品官员,朝廷上哪找人顶上。

朱标大概的看了一眼,六部和中书省的高官们并没有来,可见李善长等人也在后方努力压制,若是满朝反对恐怕真的会激怒皇帝。

朱标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寒声说道:“朝中之事若有争议,尔等理当上奏劝谏,但不应到宫门前闹事。”

钱唐跪在地上拱手说道:“臣等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此事必将影响天下安定,恳求圣上恢复孟子的配享。”

其余人接连开口说道:“臣等此来,以无偷生之念,只望我等之死能换陛下收回成命。”

朱标冷哼道:“尔等这是要以死博直名,留骂名于君父,你们口口声声要做的忠君之事就是要这么做吗?”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一愣,赶忙叩首说道:“臣等不敢,臣等不敢。”

本来他们都是满怀信念,想着自己就如同先贤一般,为国为道不惜己身,但是太子现在这么一说,他们就成了欺世盗名的小人,只要以死搏名的虚伪之徒。

当然,朱标的话唬住那些放入朝的小年轻还可以,向钱唐这样的人并不吃这一套,因为他是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了,骂名也好清名也罢,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