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会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会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会

朱标想了想问道:“父皇想要做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是彻底把孟子移除文庙恐怕有些难,毕竟他是儒家亚圣,孔家那边也会上奏的。”

朱元璋缓缓说道:“做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的了,不过《孟子》里的那些什么民贵君轻、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需要删除,其他先秦典籍也是如此,如有犯忌讳的都需要删减。”

朱标听到这里就明白了,孟子的牌位是可以挪回文庙的,毕竟朱元璋也不会真的跟一个死去多年的人计较,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这些不符合统治的言论。

这件事闹到最后也就是君臣互相妥协,最后谁站上风就看这期间的手段了,现在是朱元璋仗着高位直接下了手黑棋,占据了领先优势,孟子的牌位可还在外面吹风呢。

父子俩交流了一会儿,朱标就告辞了,这件事其实对朱元璋来说并不是太大的事情,现在占据主流的是理学,孟子的那一套本身就没有人会真的信奉,能有几个县令知府做到以民为本。

孔孟之道在他们活着的时候都没有能被统治者接纳,更何况是现在了,他们的教义早就被一代一代的修改,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儒家文化,仁是精神追求,但实际上他们依旧享受着贪腐带来的享受。

第二天一早,朱标起身到了奉天殿门前,文官们都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包括李善长刘伯温杨宪等人,他们身处这个地位,一举一动都被天下是文人士子看着呢,所以他们是必然要为孟子说话的。

另一旁的武将们则是嬉皮笑脸的看笑话,看文官就像看傻子一样,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积极的为死人说话,他们爹娘死了都不见得这么着急。

看到太子殿下来了,文官们这会也顾不得其他了,纷纷涌上来行礼说道:“殿下,您也是我名教子弟,孟子那是我等读书人的先贤,自宋以来就已经配享文庙了,如今怎么能就这样移出去啊!”

“圣上恐怕是一时之怒,请殿下一会儿帮着劝一劝吧,刚刚举行完新科大考,怎么就出来这样的事情呢!”

“自昨日起,臣就接到不少京城友人的信件,他们也都在盼望着圣上收回成命,那些考生也都人心惶惶啊。”

朱标打着太极,也没有答应什么,只是安抚着他们,告诫万不可冲撞了圣上。

李善长看差不多了,就让他们站好,准备参加朝会了,朱标也算被解了围,走到离奉天殿大门前。

不一会儿奉天殿大门开启,所有人都立刻噤声,规规矩矩的跨入大殿,对着上方的皇帝陛下行礼问安,朱标行完礼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朱元璋并没有说话,下方骚动了一会儿,李善长叹了口气站出来,这就是他的责任了,他身为文官领袖,必然是要为这个集体发言的。

李善长躬身说道:“臣听闻昨日圣上下令从文庙移出了亚圣的牌位,敢问圣上为何?”

朱元璋开口说道:“朕读《孟子》一书,发现里面全是歪理邪说,孟轲不当为亚圣亦不应受到国家的祭祀。”

此言

一出,朝中乱成了一片,朱标甚至看见有几个御史真的流出了眼泪,这下不仅是李善长出声劝解了,奉天殿顿时喧闹了起来。

文官们都站出来声嘶力竭的为孟子抱不平,有的在诉说孟子的功绩,有的在说着去除孟子的后果。

反正听他们的意思就是没有了孟子,那这个天下就没有了道德,天下人心都将不稳,如果现在他们这些名教子弟的劝解下皇帝迷途知返,那还来得及。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的表演,直到所有人都说的口干舌燥了才开口说道:“朕意已决,再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禁军射之。”

然后就起身离开了,下面的文官们呆愣愣的看着朱元璋的背影,剧本不对啊,上次皇帝要撤了孔子他老人家的祭祀,就是这么被他们生生劝回来的啊。

朱标自然也是赶紧跟着自己父皇开溜,这些文官不敢跟朱元璋吐口水,但是对他可不会客气,要是拦住了他,朱标天黑前都别想离开了。

武勋们看皇帝都走了,互相打了个哈哈,就勾肩搭背的商量起晚上去哪里喝酒,满口的污言秽语,根本不在乎孟子如何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御史们摸了把眼泪,瞪了这些武夫一眼,就准备回家呕心沥血写出一篇奏章,递交给圣上,期望他可以幡然悔悟。

李善长刘伯温对视一眼,然后就回去处理公务了,他们都是成熟的政客了,这点事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自家皇帝什么脾气秉性他们还不知道么,真要是玩什么死谏的把戏,搞不好孟子的牌位是回去了,但他们的牌位也在家摆上去了。

最好所有人都俩俩三三的退下了,这还是开国以来第一次下朝这么早,朱标跟着自己父皇走到御花园,其余的太监们远远的跟着。

离开朝堂后朱元璋脸上的神态就舒缓了很多,这件事不过是帝王的一次尝试罢了,赢了自然好,输了也不过是把孟子的牌位放回原处。

这就是地位带来的不公平,朱元璋背负着双手看起园中的花花草草,正常来说他下朝后就有的是公务要处理,时间紧张他也不敢浪费。

而今天难得下朝这么早,朱标也知道自己父皇恐怕是有半年都没有闲工夫赏花了,朱标也没有开口说那些烦心的话。

父子俩就这么逛了半个多时辰,期间朱元璋还跟儿子说了不少树木的习性名称,这些朱标确实不知道,他也从没有关注过。

也有不少朱元璋认不出名,但是无所谓,皇帝金口玉言直接就给树起了个名字,身后的太监都还拿本记上了,这树在宫里瞬间有了地位。

看着笑容灿烂的朱元璋,朱标忍不住说道:“父皇平日就该这样,儿子也想看您多笑笑。”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道:“天下的事情总得有个人来做,当爹的苦些总好过儿子苦,你不用担心,咱的身体好得很。”

朱标轻声说道:“您的慈爱之心我知道的,但越是如此,儿臣就越发希望父皇因为我而这么劳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