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立嫡立长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立嫡立长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立嫡立长

朱标是记得自己有个嫡长子的,应该是叫做朱雄英,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这是朱元璋亲自起的,又要雄又要英,可见他爷爷对他的期望。

所以可以看出,那怕还不能确定孙子的资质,朱元璋依旧希望他能成为皇太孙,希望朱家的江山能够平稳的通过嫡长子继承。

嫡长子继承制,其实完整的意思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朱标自然知道这个制度的种种弊端,但是他的利处也很明显,否则不可能从周开始一直传承到如今,但凡有比这个好的,千年来的帝皇们不会不考虑,这确实是权利过度最平稳的方式了。

权力这玩意看起来很玄乎,能把一个内八字的罗圈腿,变成外八字的大官步。能让农民的儿子,变成骑在农民头上拉屎的爷爷。甚至还能左右无数人的生死。

但你要往它祖坟上刨,就会发现权力的本质很简单,就是共识。

谁汇集的共识越多,谁的权力也就越大。一个人只有三个人相信他,他就这个家庭的主宰,一个人如果能让百万人相信他,那他就是帝王,若是有人能让十几亿人相信他,他就是释迦摩尼和耶稣。

皇帝汇聚了一个国家的共识,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要把这份共识传下去,但是那么多的儿子传给谁?

论贤明论本事么?其实还是要看谁的共识多,这样权柄交接才会平稳。

但是在大皇子的党羽、母族妻族面前,大儿子就是英明,必须掌握权力。

在二皇子的党羽下属、母族妻族面前,二儿子就是贤德,必须掌握权力。

如此同下,每个皇子都有他支持的人,他身后都有一批与他利益相关的人,如果不早早定下继承者,必然是要斗的你死我活的。

最好的结果恐怕就是,最出色的那位以最快速度的干掉兄弟们,让国家迅速恢复安稳。

最坏的结果就是能力都差不多,结果打出狗脑子都奈何不了对方,硬生生的把国家斗废了,结果被外人摘了桃子。

这些朱标自然是清楚的,到了他这个地步很多时候就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做事了,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想干嘛就干嘛,其实从历史可以看出,哪些明君其实一直都在妥协,哪些昏君其实就是在发泄被各方限制的苦闷。

而且大臣们也是会维护嫡长子继承,只要没有与那位皇子利益相连,他们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坚定的护卫者。

他们从来都不需要贤明的皇帝,皇帝英明你还怎么捞钱,还怎么贪赃枉法?

最重要的是,立贤就意味着皇帝不会第一时间立太子,而大臣们就要不停的站队,稍微一不留神,站错了队,那可真是几代人人的鲜血付之东流,除了哪些不得志的中下层官员谁会愿意干这个玩命的事。

那怕是清朝雍正所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只需要查一查就可以清晰的得出结论,这内层依旧是嫡长子继承制。

雍正没有嫡子早夭,乾隆虽然是庶出老四,但他上面的哥哥都死了,所以他是长子。乾隆传位给老十五嘉庆,他上面早死了十二个哥哥,剩下两个都同是庶子一个书呆子一个残疾,所以他就算最正常的长子。嘉庆传位自己嫡长子道光,道光传位自己嫡长子咸丰,咸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同治。

所以清朝虽然是秘密立储,但总体上还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一套。

所以朱标现在只好寄希望于常洛华,让她能给大明多生几个健康聪慧的皇子。

那怕是后代有几个平庸些的,但只要能保证大明内部平稳,外界的压力就根本不算什么,若是随着时代流传,民智大开最后演变为君主立宪也可以,

朱标靠在椅子把脚放在书桌之上,屋里只有刘瑾在伺候,所以朱标也就能放松一下,不用再端着皇太子的规矩。

刘瑾走上前小心的把笔墨拿走,让朱标能更舒服的把腿脚伸直,自己走到门口守着。

大婚也不远了,朱标也得早做安排才是,无论如何朱标也会保证常洛华先生下嫡长子,朱标思虑了一会就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让刘瑾送他写好的几个王号到礼部,然后就起身去他那几个弟弟那边。

朱樉他们几个已经不小了,想来封王之后就要搬出去了,当然不至于直接去就藩,毕竟他们年纪还太小,不过搬出皇宫到自己的王府住是必然的。

王府工部已经着手修建了,朱标到的时候,皇子们已经开始读书了,大的小的各个都规规矩矩的坐在书桌前。

朱标现在一共有六个弟弟了,最小的朱榑也已经五岁了,当然他也马上不是最小的了,后宫已经有三四个嫔妃诊断出了喜脉。

在朱标眼里都是一群小萝卜头,但在别人眼中这可都是龙子,未来的王者。

朱樉他们三个看见朱标就是一乐,直接就站起来朝着朱标招手。

剩下的年纪还小,被朱元璋教训的有些胆小,还有就是对自己的大哥也不太熟悉,所以只是眼巴巴的看着。

教书的先生们出来给太子施礼,朱标温和的让他们起身:“几位辛苦了,本宫来此是想看看皇子们的学业。”

这些人是国子监的学生,也是在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第一批来投奔的世家子弟们,能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朱元璋特意请进来给皇子们启蒙的。

朱标与他们交谈了几句,给他们展现了一下他们最期望的模样,亲和雍容的储君自然让他们激动的都快流泪了。

朱标走进学堂扫了眼弟弟们,然后就从最小的开始考起,都是些简单的,只是学了就不至于一点都不会,小的两个都有些吭吭哧哧,但碍于朱标的威严也不敢哭出来耍赖。

老二老三老四出去一趟都成熟了不少,也知道该学些了,长进不少。

学的最好的则是老五朱橚,对读书确实有很高的天赋,朱标奖赏了带来的玉佩,这就够弟弟们羡慕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