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二百四十三章:踏破铁鞋无觅处

抚宋 第二百四十三章:踏破铁鞋无觅处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二百四十三章:踏破铁鞋无觅处

事实上,马兴手中掌握的有关于横山以北的情报,比王俊想象的要多得多。

不过这些情报,大部分都集中于萧定在那边如何攻城掠地,开疆拓土,如何开荒垦地,开办工坊,如何安置流民,鼓励农桑等等。像兵器制造这样很机密的情报,想要获取就很难了。

能从王俊这里得到这样一条消息,让马兴当真是震惊不已。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大宋能够一直与北辽相抗衡,除了是真有钱外,甲坚器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像神臂弓这种对北辽骑兵有着压制作用的战略性武器,更是属于高级机密。

全天下就只有汴梁城中的匠作大营能打造。

“他们是如何打制出来的?”马兴有些苦涩地问道。

萧定的部下,绝大部分都是夷人,而其中的中坚又以横山党项为主,萧定能够打造神臂弓,便有着极大的可能党项人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一想到这一点,马兴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我那朋友在信中说,是萧二郎当初带去的一些工匠,在那边的兵器作坊之中对神臂弓搞了一个什么逆向工程。最后得出结论,只要解决了材料问题,神臂弓的制造就不是难题,用了一年时间,他们就能打制这种武器了,现在已经开始成批量生产了。当然,质量比不得京师匠作大营打造的,因为那些匠人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只要会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制作的数量越多,质量自然会越来越高!”马兴看着王俊,道:“你与那边的朋友交情如何?能问到更多的信息吗?”

王俊不由一愕。

马兴也不再掩饰,直接道:“王知军,我希望你能更多的打听一下,萧定现在对于朝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王俊不由大惊:“学士,以我对萧总管的了解,他对朝廷绝对是忠心耿耿的。”

“过去是忠心耿耿,但现在就不见得了!”马兴哼了一声:“真要忠心耿耿,他能模仿打制神臂弓吗?真要毫无异心,他能扩军数万吗?”

“学士,萧总管要扫平青塘,踏破西域,为国朝开疆拓土,更兼让国朝西北再无边患之忧,接下来可以专心用兵北方,自然要扩军,而他的那些军队,不过都是些蕃军而已。”王俊的声音越来越小,自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强词夺理了。“总管绝对不会对国朝有二心。”

“蕃军而已!”马兴感叹了一声,李续不过是一头狼,而萧定则真真正正的是一头大老虎,现在这头大老虎已经出了柙,而且肋下已经生出了翅膀,但愿这只插翅猛虎,对国朝当真是忠心耿耿才好。“王俊,我们不能把国家大事,寄托在一个人的心思之上,治国也好,治军也罢,重要的是一个制衡,当一个人无可制衡的时候,必然就是要出大事的。人心,总是不足的。这不仅仅是在说萧定,也是在说萧定的那些属下。”

马兴不能不担心横山以北的形式。

据他现在所了解到的情况,现在的萧定,已经基本上不再依靠朝廷的供给就能很逍遥的活下去。

朝廷实际发给他的兵饷,只有广锐军、定边军、镇戎军三支军队合计七千五百人的定额,武器,盔甲以及其它各类补给、抚恤也都是按照这个数字来核定。

可现在萧定有多少人?

一次性便能动员起三万骑兵,两万步卒。

今年萧定几乎一直在打仗。

在青塘高原之上打,打垮了瞎药、木占。

在瓜州、肃州等地打,打垮了当地以张姓为首的地方势力,同时打开了往西域的门户。

而在这个时候,他还在向辽国人挑衅,与耶律环不大不小地打了几仗。

而这些战事,一不是自己这个安抚使授意的,二也不是汴梁那边的意思,纯粹就是萧定自己在干。

派人前去质问,对方那个留守在兴庆总管府的长史张元一句话把特使气了一个半死。

打仗的是蕃军,跟朝廷军队半文钱关系也没有。

你还能说什么?

蕃军不拿朝廷半文饷钱,不吃朝廷禄米,而现在他们打得那些势力,要么是国朝的敌人,要么便是收留了国朝叛贼的势力,真要追究闹了开去,只怕世人都要说朝廷薄情寡恩,对这些忠义之士太过于苛刻。

这就真像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普通的老百姓自然不能理解马兴这样的人在担心什么。

他们只知道,萧定是国朝的大英雄。

在河北路,打得辽人哭爹喊娘,他一走,河北路就垮了。

在西北,自称平夏王,背叛了国朝的李续被萧定打垮了,撵得跟兔子一样四处逃窜。

现在,便连吐蕃人也被萧定打得狼奔鼠窜,多年少了啊,只听说吐蕃强盗经常性地骚扰国朝边境,现在多亏了萧总管,又保了一方平安啊!

萧定在整个大宋的名声好得很。

可是他们看不到,萧定手中掌握的力量,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叛贼李续。

假如这些蕃军上四分五裂各自为政,那马兴压根儿就不会有什么担忧。

但现在,这些蕃军,聚集到了一个人的麾下,唯他之命是从,这就很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人在后勤上已经不依赖国朝了,他们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

盐州的精盐,横山的各类矿山,兴灵、河湟肥沃的土地,黑山一带优质的马场,直通西域的通商之路,都让萧定手里掌握的财富每一天都在增加。

马兴敢与任何人打赌,这个时候朝廷要是提议招萧定回京,绝对无法如愿。

拒绝的方法多得是。

比方说,在那边再掀起几场叛乱?

比方说,突然有吐蕃乱军冲击秦风路等地?

最为严重的,对方甚至会刻意挑起与辽人西京道等地的战争!哦,对了,现在他们甚至可以挑起与辽国上京道的战争。

那可就是大麻烦了。

大宋想北伐,但绝对不是这个时候。

有时候马兴想想现在萧定控制下的区域的广阔,控制下的百姓的数目的时候,他都忍不住一阵阵的冒冷汗。

光是年前这一战,萧定就一次性地掳掠了吐蕃数十万族人充斥到了河湟之地替他种地,放牧。接到萧定的捷报的时候,马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说起来这也算是他马某人的丰功伟绩,但他根本就没有向朝廷上报去请功的意思。在马兴看来,这样的功劳,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让他马某人光耀史册,必竟萧定现在还是他的麾下,萧定所有的功劳,他自然都有一份,而且还是最大的那种定策之功。在外人看来,没有他马某人的支持,萧定当然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但另一种可能呢?他马兴会成为国朝的罪人,而且是那种百死莫赎的人。

夕阳余晖之下,马兴遥望着远处的嗣武堡。

这位安抚使兴之所致,竟是一意孤行到了嗣武堡附近,登上一处高地,遥看着这座卡在咽喉要道之上的军寨。

为了安扶使的这一念,绥德知军王俊调集了近三千步卒卫护。

“知道我为什么不许萧定去攻击李度吗?”马兴看向身边的程圭和王俊。

“学士说功劳不能让萧总管一人得了,总是得分些与其他人。”王俊笑道:“这不是也让李都指挥使与末将也有了些盼头了吗?要不然萧总管一出马,搞不好大家连汤也没得喝!”

马兴却没有笑:“李度麾下还有好几万兵马呢,而且是那种见过血,打过大仗的士兵,我也不瞒你们,我是不想这些人再落在萧定的手里。你和李澹,也给我争些气,击败李度,现在他的麾下不说军心四散,总也是人心不齐了。如果能收编掉李度这麾下的几万兵马,陕西路上的实力,当会增强几分啊!”

程圭与王俊对视了一眼,心道安抚使竟然对萧定忌惮到了这一地步,已经在想着如何抵御萧定了吗?

“学士放心,回头我便与诸将研究,如何展开对眼前敌人的攻击!”王俊点头道:“不过我们要面对嗣武寨,更有突破希望的还是李都指挥使那里!”

“开春以后,不管是李澹还是你这里,我都希望能够有好消息传回来。”马兴道。

程圭知晓,马兴这是想在他离开陕西路之前,再做一些必要的安排,要不然兰四新这样一个毫无任何军事经验的标准的文官,到了陕西路上,一旦有事,只怕便是措手不及。

嗣武堡,一骑快马自远处狂奔而来,到了城下,翻身下马,一番对答之后,堡门这才开了一道勉强可以容人马通过的缝隙,让那明显是一名斥候的人钻了进来。

“什么,你说陕西路安抚使马兴现在距离我嗣武城只有不到三十里?”嗣武城守将张云生听到斥候的回答,霍地站了起来。

白日里,发现有大量兵马靠近嗣武寨,在将旗显示统兵之人竟然是绥德知军王俊的时候,张云生一度以为平静了数月的战事又要再度爆发了,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堂堂的陕西路安抚使马人会出现在这里。

“你确定只有三千兵马?”张云生再度问道。

“是!”斥候肯定地回答,“随近几十里范围之内,再也没有其它兵马的踪迹。”

挥手示意斥候退下,张云生思忖片刻,转身走进了内室。

“岳父,您说说,这个马兴是什么意思?”密室之内,安坐品茶的,竟然就是现在控制着夏州石州等地,麾下仍然有数万兵马的李度。

“不管他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来说,倒是简单了。”李度放下了茶杯,“你亲自去一趟吧,见见马兴,把我的意思带过去。”

“可是岳父,马兴当真能容得下我们吗?”张云生道:“我们与绥德人,可是结下了大仇,而且这马兴,都险些被我们逼得弃延安府而去,这些文人最是要面子了,眼下我们穷途末路,他肯放下成见,收容我们?既便收容我们,我们又如何保证他未来不秋后算帐呢?这样的事,大宋朝廷可干了不止一回两回了!”

李度垂下了头,好半晌才道:“我信大哥的判断,这或者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努力地生存下去,如果李昊在左丘明、周环的辅佐之下,能在西域有所作为,将来,我们不见得就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再迟疑下去,等到宋军发起了进攻,那连主动投诚的机会都没有了。云生,被逼投降和主动投诚,区别还是很大的。放心大胆的去吧,马兴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小婿可并不怕死!”张云生不满地道。

李度哈哈一笑:“去告诉马兴,我李氏一族,与萧定有不共戴天之仇!”

王俊没有想到,安抚使在自己军中的消息,竟然被敌人打探了去,这让他十分的没有面子,黑着一张脸将麾下的一群斥候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因为如果敌人的探子要是不潜到附近,是根本不可能打探到这样的绝密消息的,指不定自己麾下还有人泄密呢!这事儿,得严查,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不过马兴却是高兴得很,颇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大军攻打了近一年的嗣武关,一直不能拿下,自己来瞅了一眼,敌人居然就要来投降了,这当真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来的如果是名不经传的人,那还存着几分疑心,但来的是嗣武关守将,这一年来让王俊吃了不少苦头的家伙,那就是另当别论了。

“李度在嗣武关?”马兴一开口,就吓了张云生一跳,看着马兴的眼神极度古怪,一边一直黑着脸皮的王俊顿时兴奋了起来,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没有什么难猜的。如果不是李度到了嗣武关,你不可能来这里。”马兴直接了当地道:“李续是死了吗?”

张云生又是一抖,在他眼中,马兴现在就成了一个怪物,一边的王俊也是瞪大眼睛看着马兴。

李续是生是死,便是萧定都不确定,马兴是怎么凭着张云生跑来说要归顺,就断定李续死了呢?

(觉得要交待一下了,抚宋的主角不仅仅是只有萧诚一人,实际上是他们三兄妹呢!所以萧定的戏份同样的多,到了中期,萧旖的戏份也会重起来的。另外,一天只更一章,一来是大病初愈,精神不济,又还要工作,熬不得夜了,二来枪手也是尽力多写一点,每章都是四千多字呢!想要两更,拆成两章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没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