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一百六十三章:即将离去的定武军

抚宋 第一百六十三章:即将离去的定武军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一百六十三章:即将离去的定武军

河北路,归义城。

陶大勇勒马而立,身上盔甲血迹斑斑,本来就伤痕累累的明光凯之上,今日又添了几道新刀痕。

卟的一声,将手中铁枪插在了地上,陶大勇低头,伸手抚过凯甲之上的新破口,叹了一声:“老了,终究是老了,还年轻个十岁,不,只要五岁,岂会让那个小崽子砍上我这几刀。”

陶大勇所说的小崽子,是辽军之中的一个年轻百夫长,看样貌,绝不会超过二十岁,但勇悍之极,陶大勇盔甲之上的这几道伤口,都是这家伙给添上的。不但破了甲,刀锋还破了皮肉,虽然只是轻伤,但看着也还是让人心惊的。

“副指挥使,您哪里老了?那小子被您抽了一记,吐血而去,他砍您这几刀,不过是皮外伤而已,最多几天功夫便能恢复,您给他那一枪杆子,可是实打实的,没个一两个月的功夫,他休想再踏上战场!”都监张义呛地回刀入鞘,笑道。

“惭愧,欺负那小崽子战场经验不足呢!真放手一搏,我打不过他。”陶大勇叹道:“终究是岁月不饶人呢!年轻的一发,都起来了。瞧瞧这一次攻打归义城的辽军统兵的,大都不超过三十岁,张义,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辽军大量的年轻将领已经走上了一线,统兵作战,而大宋这兵,年轻将领却是曲指可数,陶大勇细细想来,除了一个萧定大放异彩之外,竟然找不出另外一个能与他相比美的人物来。

随着林平自汴梁归来之后,河北路宋军开始大规模地撤过了拒马河,放弃了占领的土地。这一战,崔昂算是名利双手了。

虽然大军退了回来,但这些年被辽军掳掠而去的大宋百姓,却被救了数万人回来,而为了让自己的名声更加地在河北路好一些,崔昂不惜本钱地安置这些归来的难民,一时之间,崔青天的名声响彻河北大地。

这可把夏诫气得不轻,偏生在这样的事情之上,他还不敢作梗,作为兼任着转运使的他,还只能配合着崔昂,四方筹措物资来安置这些回家的难民。

一气之下,夏诫干脆称病罢工了,将所有的事情,都丢给了自己的心腹徐宏去做,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但在河北路上,战事并没有结事。

因为官家的强力要求,归义城仍然还握在宋军手中。

陶大通的定武军,便驻扎在归义城中。

随着其它军队撤过拒马河,所有的压力,便全都压到了归义城的头上。

陶大勇升了官,从统制升为了副指挥使。

可二千五百定武军,现在只余下不到两千人了。

策马而还,吊桥放下,城上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迎接着出城作战的袍泽们归来。

他们又一次地击败了来犯的辽军。

“今日犒赏全军,每人可晚一碗酒!”踏进城来的陶大勇,已经丝毫看不到在城外的担忧,满面红光,挥舞着手臂,向着所有的士兵呼喊道。

城内更是欢声雷动。

作为官家特别要求,现在的归义城,自然便是大宋的面子工程了。物资军械的保证,都是一等一的,只要陶大勇要,后面想千方设万计也得给他送过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归义城到现在还岿然不动,辽人望城兴叹。

走进城门楼子,坐在了板凳之上,亲兵们忙着帮陶大勇跟张义两个人脱去盔甲,大夫早已经候在了一旁,看到两人身上的伤痕,虽然没有致命的,但却又比前几天多了一些。

这两人倒是面不改色,一边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温酒,一边喝着,一边议论着战事。

“张义,注意到没有,今日辽军又换了一支部队,不是前几天的那支部队了。”陶大勇道。

“看到了,这一支,比前几日的要凶得多。”张义道。“丝......轻一点,祖宗,轻一点。”

“上一次是房县的头下军,今天,换成是安次的了。”陶大勇道:“看出来点什么没有?”

张义苦笑:“怎么会看不出来?耶律俊那狗日的再拿我们练兵。隔一段时间便换一支头下军来,从去年到今年,又七八支了吧?”

陶大勇点头道:“我皇宋大军除了我们之外,已经全都撤过了拒马河,但耶律俊却没有解散他集结起来的头下军,他这是借着我们磨他的刀,更让我担心的是,他在借着这个机会,整合南京道上的军队。”

虽然贵为漆水郡王,但辽国的特色就是这样,头上军州也好,还是那些本地汉人豪族也罢,都具有极大的自主权,他们只消在辽人王庭召换的时候出人出力就行,平时,辽国王庭很少理会他们。

这种治理制度,注定了他们虽然号称一个整体,但实质之上,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辽国王庭控制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更为强大的宫分军,皮室军。

耶律俊在有意识地整合,如果真让他将南京道上所有的力量都捏合在一起的话,那对于大宋的威胁可就大了。

陶大勇镇守边疆数十年,从一个小兵一路干到现在的副指挥使,对于辽人的了解,透彻无比。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副指挥使,我们要走了!”张义呵呵一笑,“就别操这个心了。十天之后,捧日军就来了,咱们将一个完整的归义城交到他们手上,然后,我们就去汴梁享福吧。您的位子,肯定还要再往上升一升,一个指挥使是跑不了的,要是他们有良心的话,一个都指挥使,您也是够资格的。”

说到这个,陶大勇倒是有些失落起来。

一辈子都在边境之上晃荡,汴梁城他就只去过两次,而且还都是军务,来去匆匆,想想这一次去了,就要一直驻扎在那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边境来?而且汴梁那里,真得就适合他们这些人吗?

只不过这层心思,他却是只能压在心里,麾下士兵们可都兴奋着呢!一个个盼着去汴梁那地儿见识见识呢!

“以前看萧定,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那怕知道他是一个真有本事的,我也看他不顺眼!”包扎好的张义穿上了内衣,站了起来,道:“但这一次在上林苑十挑一百,做得爽气,给我们镇守边地的禁军着实地挣了脸面,也给我们弄来了轮换的机会。不过这小子却又跑到西北去了,也不知道怎么样?”

“你就不用担心他了,人家不管到哪里,都会是风云人物!”说到萧定,陶大勇便有些酸溜溜的,自己比他大一轮还要多呢,可萧定现在就是指挥使,而自己还是一个副的。

说起功劳来,自己比萧定小吗?

当然不。

只不过是自己后面没有人罢了。

“三日前,荆王殿下派了人过来,说了定武军家属们的安置地点都已经划好了,离汴梁城最近的十里地,最远的也不过三十里,都是上好的田地。”陶大勇道:“房子也都建得差不多了,咱们去了,也就是添置一些家用品,你安排一下,大牲口咱还是要多带一些,南边大牲口贵着呢!”

“您放心,秦晃这小子一直在忙活着这些事,他一直管着后勤这一块,比我们都有数儿呢!”张义笑道。“希望这十天,狗日的辽人别再来打生打死了,让我们好好地歇一歇。不过就是有些担心,您说捧日军来了,能守住归义城吗?”

“他们来了五千人。”陶大勇笑道:“咱们不到两千人就守住了,他们五千人,岂有守不住的道理?别看萧定揍他们轻而易举,实则上也不会那么差的。”

“也是。”张义道。“不过副指挥使,说真的,我觉得这归义城,真没有必要守,一座孤城,徒增伤亡,意义不大啊!”

“官家要守,那就得守!”陶大勇道。“一旦朝廷大举进攻的话,归义城握在手中,那还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支点,大军想什么时候渡河就什么时候渡河,没有了这个支点,难度就要成倍地增加了。只要还在守归义城,就说明朝廷的对辽政策,还是以强硬为主的。”

“明白了!”张义道:“反正我们要走了,就不操这个心了。副指挥使,走,喝酒去。”

喝酒的陶大勇张义二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此时此刻,他们嘴里念叼着的耶律俊,就在范阳,离他们所在的归义城,可以说是咫尺之遥。

“陶大勇十天之后要走了吗?”斜卧在床上的耶律俊笑道:“那这十天,咱们就别去打扰人家了,去一次他便要死一些人,死得多了,到了汴梁,威胁就小了一些吗?现在他应当还有近两千人,咱们让他们完完整整的去汴梁给他们的荆王殿下当臂助去,哈哈哈!歇十天,歇十天,等他们的那个捧日军来了,咱们再去。”

利用归义城练兵是其次的,耶律俊现在正按着林景给他出的主意,利用归义城的战事,在一步一步地整合整个南京道。

现在整个南京道上,死在耶律俊手里的人,比起死在陶大勇手里的人要多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