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71章 董家早就没了根基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71章 董家早就没了根基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71章 董家早就没了根基

董虎反手拍着刘辩脑袋,笑道:“辩弟他爹活着,他爹只要不派兵打咱,不整日想着砍咱脑袋,咱和兄弟们就不会作乱反叛,同样的,叔父不拔刀砍咱头颅,咱同样老老实实为董家效命,即便将来三叔当家,哥哥当家,只要还能维持凉州军不散、不乱,咱都老实听话。”

“但咱可是丑话说在前头,辩弟他爹没给咱钱粮,咱就听调不听宣,想插手咱军中事情那是别想,叔父不给咱钱粮养活二十万兄弟,咱也是一样的态度。”

董瑁心下一阵叹息,他是朝廷的司农,很清楚太仓里有多少钱粮,董卓自己的嫡系兵马都养活不起,更别提养活董部义从二十万兵马了。

见董瑁苦笑,董虎笑道:“哥哥可还记得枹罕宋建?”

董瑁一愣,不知道他提起积石山马匪宋建是何意,但还是默默点头,董虎却轻声叹息。

“在咱俘虏了骨时,曾与骨讲了个‘鱼’的故事……”

董虎将高原象雄部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说道:“象雄国传承久远,远比大汉朝久远的太多,之所以传承了千年之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象雄国是那条与世隔绝的鱼儿,千百年来一成不变。”

“在咱俘虏了骨时,在咱拿下狄道抓住宋建时,咱就与他们说过‘千年土司、百年王朝’的事情,一个王朝如同一个人自出生到长大,再到年老死亡的过程。”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即便是石头也会因为风吹日晒而逐渐破碎,西周灭商,东周迁都洛邑,再到秦一统天下,再到太祖建都长安,之后又是王莽篡汉,光武帝建都雒阳……事实上光武帝建都雒阳时,就已经算是新立一朝,只不过都是刘姓子孙而已。”

“但土司不同,土司与属国相若,又与临近草原的属国有很大的区别,草原万里疆域,牧民纵马一日可行百里,旬日间可聚起数万、十万控弦卒,这样的地方绝对不能实行土司、属国制度,这会让草原部族获得安稳的休养生息机会,会成为中原百姓的大敌!”

董虎说了这样的话语,董瑁、刘辩不由露出些怪异神色,按照这种说法,董部义从可不就是成了中原大敌了么?

“你们这是啥眼神?好像咱成了大坏蛋,要为祸天下似的……”

董虎一阵不满嘟囔,又叹气道:“土司不适合万里草原,但却极为适合崇山峻岭的高原,那里人迹罕至、丛林茂密,无论攻打还是治理都极为困难,又因为山岭穷苦难以养人,即便修生养息千百年也还是那么点人。”

“土司之所以可以延续千年,那是因为土司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很小,无论王朝存在与否,它都在,这个王朝存在时,它服从于这个王朝,换了另外一个王朝,它就服从于另外一个王朝,王朝的兴衰更替无法影响到土司的存续。”

看着董瑁,董虎叹气道:“骨之所以臣服于咱,那是咱允诺过他,只要咱不死,日后就给他一个千年土司,哥哥明白咱说这些话语的意思吧?”

说着,董虎又轻叹一声。

“咱有兵马二十万,可以动用的兵马仅有当下的五万人,按理说,咱现在应该守在凉州境内,应该稳住刚刚收复的凉州,若凉州足够的安稳,咱就应该领兵前往平城……对于咱来说,鲜卑人、乌丸人才是真正大敌。”

“若咱真的解决了鲜卑人、乌丸人,若天下安定不乱,咱就会统领十万精锐,驱赶千万头牛羊远征西域,沿着匈奴人的脚步一路向西……”

董虎突然挠头咧嘴笑了。

“哥哥你不知道,沿着匈奴人的脚步一路向西,在越过天山,先击败康居国,继而向南击败大夏国,再向南就是天竺,那里是片宝地,尤为盛产金铜。”

“天竺地形特殊,西面是荒漠,东面是崇山峻岭高原,南面是大海,只有北面一个出入口,是个天然的易守难攻宝地,这些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那里的地势平坦,广阔地域都是肥沃的平原,而且百姓老实易于管理。”

董虎笑道:“越过天山就是康居国、大夏国、天竺,再向西就是安息国,紧接着就是大秦国……匈奴人没打过咱大汉朝而被迫西迁,可他们却能横扫整个西域,西域又盛产金银,咱带着十万虎狼,正好可以在后面捅匈奴人的屁股,抢他们的地盘、金银!”

一听到“抢钱”时,董瑁就不由露出苦笑,但他也算是听明白了董虎的话语,中原若不乱,他绝对会带着凉并十万精锐西征,至于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西域事情,自幼就喜欢扒拉西域商贾东西的小子,那能不知道西域事情吗?

“唉……”

董瑁也不知道因何叹息,拍了他肩膀数下,什么都没说,董虎像是知道他的心意,也不再说着让人烦恼话语,陪着他一起走出厅堂,踢马走出河南县城门……

直至人影消失不见,董虎这才带着人转身返回,五日时间还是有些仓促,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还需要准备,也需要写信给河东郡太守董厚、并州牧姚山、平城留守姚勇,要他们准备好粮食事宜。

兄弟两人分开,董瑁一路未停,回到雒阳时却发现父亲董卓正坐在厅堂上,一群将领也全都默不作声站在两侧,与平日里的饮酒作乐不同,所有人全都低头不语……

“父亲。”

董瑁脸上没有太多变化,向阴沉着脸的董卓抱了一拳,这才将董虎今日的军议大致说了一遍……

“哼!”

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当董瑁犹豫着将“百姓是巨龙的食物”话语说出时,董卓就忍不住冷哼不满,董瑁脸上也多了些苦涩。

“还请父亲息怒,虎娃也是说了,若父亲无法保住迁都百姓性命,他若是拿出钱粮,百姓自然也当成为董部义从的供养佃户……”

“叔父万万不可啊!”

一干将领又不是蠢货,董虎的话语不能再直白了,董璜一脸急切开口反对。

“叔父,此事万万不可啊!若是将百姓都给了虎娃,咱们的兵马怎么办?”

说着,董璜又一脸恼怒看向董瑁。

“若真的要在二月迁都,别说那百万亩田地上的麦子都成了他的粮食,就是八关之内的所有麦子都成了他的,这也太便宜了他吧?”

“二弟是想说,二弟愿意留在雒阳收割麦子?”

“大兄你……”

“行了!”

“砰!”

谷嗭

董璜正要与董瑁不满,董卓一巴掌重重拍在桌案上,董璜也只能退到一边。

“哼!”

董卓再次冷哼不满,心下却不知该恼怒哪一个,原本还有些质疑浑小子的判断,可河内郡今日送来一封信件后,心下就知道自己已经没了退路。

“徐荣。”

董卓突然看向大将徐荣,徐荣不做犹豫,上前抱拳。

“末将在!”

“领雒阳营前往敖仓运粮,务必将敖仓内所有粮食运入太仓。”

“啊?”

徐荣很意外。

“主公,敖仓内已无多少粮食,此时又正值冬月严寒之时,雒阳营御寒保暖之物本就不足,若在此时运粮,军中兄弟们……”

“砰!”

“哪怕只有一粒粮食,也要与咱运回太仓——”

董卓大怒,一巴掌扫掉小几上酒水,厅堂内气氛陡然一紧,众将全都低头不敢言……

“牛辅!”

牛辅不敢犹豫,慌忙上前,不等他开口,董卓又是一声冷哼。

“哼!”

“三百万石!”

“咱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个月内你必须拿出三百万石粮!”

牛辅大惊,前两日还两百万石呢,现在又变成了三百万石,想也未想……

“岳父……”

“砰!”

董卓一巴掌差点没把小几拍成了两段。

“百万亩田地给了你,你偷也好抢也罢,一个月内你若拿不出三百万石粮……咱活剥了你的皮——”

董卓知道敖仓已经没了多少粮食,知道三百万石粮是百万亩田地来年夏收所有产出,可他更加知道,若不能拿出这么多粮食,董虎一定会用粮食抢夺雒阳百万人丁。

一脚踢飞小几,董卓大怒离去,厅堂内只剩下一干愁眉苦脸的将领……

“混蛋!”

“虎娃就是个混蛋——”

嗡鸣的厅堂瞬间一静,所有人全都转头侧目,正见暴怒的董璜站在董瑁身前。

“当年若非我董家相助,那混蛋又怎会有今日荣华富贵?”

“可他呢——”

“叔父在前冲锋陷阵,那混蛋却在背后霸占长安三辅,今日又蛊惑叔父迁都,又要一口吞下雒阳百万人丁……”

“他想做什么?”

“他是要毁了我董家的根基——”

董璜暴怒,本以为从今往后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可这还没得意几日呢,那该死的混蛋跑了过来,一切全变了……

“董家的根基……”

董瑁一一看向厅堂内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叔父董旻也没有放过,怪异的是,脸上却愈发灿烂的笑了……

“呵呵……”

“在父亲离开临洮,离开凉州时,董家就已经没了根基。”

众将面色狂变,董瑁没有理会面色苍白的董璜,拄着拐杖默默站在董旻身前,看着已经半百的叔父,心下却不知道是怎样的滋味……

“二叔是看着虎娃长大的,不会认为虎娃真的憨傻吧?明明知道有些话语会激怒了父亲,可他为什么还要说了出来?”

“二叔有没有想过?虎娃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