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91章 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第

第391章 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第一章】

阎忠也不知道是想为董虎争取更多的攻占河西四郡时间,还是为十余万羌贼争取达成一致目的时间,董虎都已经收到了“马腾杀王国”消息了,他都已经陪着三个媳妇没日没夜胡闹了十余日,将士们都已经拖拉耕犁种下了春小麦、谷子,老人才慢悠悠赶着老牛来到他的面前。

董虎对老人前来颇为犹豫,半晌也没有开口,不是他犹豫着杀不杀老人与他的两个孙子问题,而是犹豫着是不是让老人主持河西四郡的事情……

“唉!”

犹豫了许久,董虎还是苦笑上前,将跪在地上的两个娃娃拉扯起来,看着头发雪白老人轻叹。

“忠叔又不是不知咱虎娃的性子,阎行若是战阵上杀了咱的兄弟,咱虽愤怒,但上了战场就是各凭本事,不是杀人就是被人杀,谁死了都不能怪谁,要一定怪……也只能怪自己疏于战阵厮杀、本事不济,可他却杀了咱去报信的兄弟,手无寸铁兄弟,所以……即便忠叔待咱恩义,咱也要杀他,了不起咱给忠叔养老送终。”

“只要咱虎娃有机会,一定会杀了他阎行,但还不至于怪罪您老的孙儿,又何须让两个侄儿如此?”

阎忠彻底放下了心来,他是知道眼前小子必杀自己儿子的,可这世道屠家灭族的不在少数,谁也无法肯定他会不会放过自己的孙子,听着他再一次重申自己的心意,微笑点头。

“老夫不想过问你与我儿的恩怨,但你许久也未开口答应,着实让老夫有些担心两个孙儿性命,担心我阎家断了根脉。”

董虎拍了两下孩童小脑袋,摇头轻笑。

“呵呵……”

“咱虎娃犹豫不开口,不是犹豫着是不是杀两个侄儿,咱还不至于没了丁点底线,咱许久没有开口,是因为河西四郡的腥风血雨,是因为河西四郡需要一个温和仁德的总管来治理。”

董虎伸手示意,与一脸诧异的阎忠一同坐下,小书童董宁、董静慌忙拿着酒盏、酒壶跑到近前,都是廉县烧制的顶好白瓷。

“呵呵……”

刚刚进入中平六年三月中,长子董宁六岁、次子董静五岁,一个是中平元年出生,一个是中平二年,算上出生的那一年,可不就一个六岁一个五岁么?但实际上虚岁得紧,只是小二子自幼比他哥哥胖大些,明明年幼一岁,却比他哥哥的个头还要稍高一些。

看着两个孩儿这么懂事,董虎也不由笑了。

“这是咱的长子董宁、次子董静,还有一个浑小子叫董致,若咱的媳妇再生个男娃就叫董远,宁静致远。”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儿、静儿,见过你们的阎阿翁?”

董宁、董静小哥俩还真是那么回事,学着他人模样抱拳。

“宁儿见过阿翁!”

“呵呵……”

阎忠、董虎齐齐笑了,阎忠像是早有准备,从怀里拿出两块玉佩,小哥俩一人一个。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错不错,君子之玉正适合君子以佩。”

“谢谢阿翁!”

小哥俩颇为懂事又是一抱拳,看得董虎心花怒放,终不负这些日他的几个小故事。

董虎自幼便比寻常孩童胖大健壮,尚未真正成年就有董卓董胖子那样的发展趋势,也幸好他的运动量大些,这才让他的近两米身高保持在两百斤,就如他这般魁梧雄壮、一脸粗犷络腮胡须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培养出如此懂事乖巧的孩儿。

阎忠在父子三人身上来回看了好几回,这才苦笑摇头。

“虎娃你本是阵前悍将,养出的孩儿也当是勇冠三军,然却让老夫欣慰你能养出如此孩儿。”

董虎突然倾斜身子,凑近了些阎忠,一脸的笑意。

“先生不会想说‘老子英雄儿混蛋’反话吧?”

“哈哈……”

见阎忠有些郁闷张嘴,董虎又哄然大笑,正在这时,大丫牵着长女董英、苦娃抱着一两岁的董致走入厅堂,先是与阎忠见了礼,大丫这才一脸笑意询问董虎因何这么开心。

董虎对有些瘦弱的闺女更为疼爱,或许担心闺女将来吃亏、受气,就给了个“董英”名字,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董虎的闺女那也不能差了,至少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若有条件,董虎是不愿意跪坐在草团上的,厅堂内的摆设也不是草团子,而是随军工匠做出的椅凳,闺女与长子同年出生,虚岁六岁,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女子出嫁较早,十五岁若不嫁人就会被罚款六百钱,以至于女人的地位都较低,诸如皇帝刘宏的宫女妃子都是穿开裆裤的,诸如各大家族豢养诸多侍奉客人的歌姬,诸如军中的妇人……反正女娃都是赔钱货。

大家族的嫡女还好些,可以用来联姻,可即便如此,也绝对不会让六岁女娃坐在家主大腿上,即便蔡邕极为疼爱小文姬,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董虎是个异类,根本不会在意这些,别说实际年龄仅有四五岁的闺女了,即便是已经可以嫁人的十五岁年纪,在他眼里也还是个娃娃。

当着阎忠的面将闺女抱坐在自己大腿上,他也不嫌失不失礼……若论起失礼的话,在他与阎忠厅堂见客时,大丫、苦娃的出现就已经是失礼了,更别说让这么大的闺女坐在他怀里了。

大丫微笑询问,董虎笑道:“刚刚忠叔夸咱阵前武勇,说咱的儿子将来也一定是个悍将,可宁儿、静儿今日表现得太过礼貌,咱就开了句玩笑,说咱是老子英雄儿混账……”

“呵呵……”

“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董虎笑道:“刚易折,柔易弯,刚柔并济方才是正途,咱是统兵将领,日后孩儿们跟在咱身边,久居军中自然会沾染一些军中杀伐刚烈,然这只是军中之霸烈,若无王道柔和治事,于国于民终非幸事,故而咱才要与孩儿们取‘宁静致远’君子品性之名,不像阿爹给咱取了个‘虎’破名字。”

董虎看向一脸郑重的阎忠,笑道:“咱虎娃离开廉县时,伯喈先生说要与咱一个表字,说咱是千里草……”

“呵呵……”

“千里草……可不就是千里荒原,山头伏卧之虎吗?就想给咱一个‘西平’柔和些的表字劝勉……”

“唉……”

董虎莫名叹气一声。

“咱虎娃又不憨不傻的,自是明了伯喈先生不希望咱做一头虎视天下猛虎,希望咱这头虓虎震慑群狼以安凉州安宁。”

“猛虎之霸烈可摄群狼臣服,然猛虎终有年老之时,仅以虎威之霸道又岂能让凉州百年安宁?”

“霸道以震慑宵小,王道以安天下,刚柔并济方能让凉州百姓自此安宁,然咱虎娃有善战虎贲勇士以摄宵小,却苦于无仁德之士以安民心,所以初见先生之时,咱虎娃心下极为犹豫……不是犹豫着是不是杀了先生以及两个侄儿,而是犹豫着是否让先生来安抚河西四郡,乃至整个凉州民心。”

董虎提着酒壶为阎忠倒着酒水……

“咱是朝廷任命的凉州牧,尚在平城时,咱就在考虑凉州日后的事情,武者止戈,是平息战乱、还天下安宁太平的一群人,然武人性情刚烈、霸道,极易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继而失控而为祸天下,所以咱一直以为武人是需要一件刀鞘的,是需要一些制约、枷锁的,在暴怒杀人时,需要有人敲打几下让其清醒。”

“所以在平城时,咱就想让伯喈先生做咱的副手,诸如左副州牧或凉州相什么的,督管凉州民生经济,广设学堂教导百姓仁德礼仪,百姓知道仁德忠孝是何物,凉州也就少了些暴戾,日后的凉州才能真正富庶平和。”

董虎摇头叹息。

“伯喈先生虽有些迂腐,然却是世上难寻仁德君子,伯喈先生也是最好的安抚民心之人,只是很可惜,朝廷已经将其召回雒阳。”

董虎饮下酒水,看着神色郑重的阎忠……

“先生是凉州名士,那韩遂、边章、李文侯等人又岂不是凉州名士?可看看现在的凉州……咱不是说他们造反对或不对,去除造反的缘由与事实不提,自中平元年冬开始造反至今,咱除了看到无数死人、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外,他们可有安置百姓耕种?”

“咱若是看到城外麦苗翠绿,只要能看到这些,咱就承认他们是我凉州名士,咱都会给他们一条活路。”

“先生从冀县一路前来,敢问先生,冀县耕种了多少田地?狄道耕种了多少?可有在金城塞城外看到翠绿麦苗?”

……

“没有!”

“除了咱的兄弟在榆中、金城塞外正在抢种春麦、谷子外,这里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凉州名士?”

阎忠张了张嘴,又无声叹息,无论如何辩解,凉州境内是十余万贼人的天下,别人或许没有办法耕种,今日耕种麦子,收获时就可能被他人收割了去,辛辛苦苦了大半年,结果却全便宜了他人,可韩遂难道也不能耕种吗?

“咱虎娃说这些话语,不是因为咱虎娃想说忠叔与他们等若,也不是说忠叔品德不够,而是……咱们凉州人的集体性格。”

“冷漠,自私,现实,粗野,残暴……”

“忠叔,若你任河西四郡总管,主理民生政务,可否不因私情而忘百姓,咱说的百姓……不是指各大家族,忠叔自是知道各大家族的事情,知道他们的佃租多少,七成八成佃租,即便再如何是天下名士,咱虎娃也不认可这样的名士,不认这样的仁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