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90章 战略目的的差异【第三章】

第390章 战略目的的差异【第三章】

河西四郡、河湟谷地都不是大汉朝传统属地,一个是羌氐族地,一个是乌孙、月氏族地,只是后来居住在敦煌附近的乌孙被月氏灭了国,也因这个原因而给了匈奴人借口,匈奴人又屠灭了月氏。

黄河以西都不是大汉朝的传统属地,秦一统天下时,西面的长城防线西起临洮,循洮水向北至狄道,由狄道经向东北至安定郡高平,也就是说,秦朝的疆域尚未涉足黄河以西地盘,河西四郡或五郡都是汉武帝时期与匈奴人以及后来与羌氐人战争的结果。

因为河西不是秦汉传统属地,而且还是极易混战厮杀的地方,不利于汉民的繁衍,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整个河西五郡境内汉民数量也还是不占据优势,不仅汉朝时是这种情形,后来的魏晋也是如此,一直到了西晋八王之乱后,百万汉人逃亡河西四郡躲避战争,河西四郡的汉民才逐渐占据了人口优势。

汉民在河西四郡或五郡不具有数量优势,想要安安稳稳地平静下来是极为困难的,不提凉州、并州境内汉民的性子不似中原老实耕种汉民这么易于管理,即便凉州、并州汉民都是老实汉民,仅以长安三辅五十万、太原郡二十万汉民,就当知道凉州、并州汉民数量之少,可再少,那也比动辄造反的羌胡强了太多不是?

大汉朝以“孝道”治理天下,人一旦孝顺了,就会有顾虑,担忧妻儿老母会不会也因自己造反而惨遭杀戮,就会对造反事情犹豫不决,也因这个原因,凉州羌人造反时,时任凉州刺史的宋枭给朝廷上奏,要给每一个羌人发放一本《孝经》学习,希望羌胡都能学会孝顺、尊卑什么的,这样凉州就不会乱了,即便长使盖勋劝解,宋枭还是给皇帝刘宏上了这么一封奏表,宋枭也被“虚慢罪”押入雒阳治罪。

宋枭的奏表有无过错呢?董虎并不认为有错,内心里是极为赞同宋枭的想法,想要真正根治凉州混乱,就需要改变凉州人“现实”习俗,就要建立一套根深蒂固的精神枷锁,但这需要更为长久的时间,需要建立无数学堂教授仁义礼智信。

宋枭无错,有错的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时间段,正值凉州羌人四处造反时,你说要给无数不识字的反贼发放《孝经》,那不是找抽吗?而且皇帝刘宏也不是一个能够制定百年计划并坚定实施的帝王,但当董小乙、董骨在河西四郡血腥屠戮一番后,不仅通过武力削减了一些羌胡人丁,增大了四郡境内汉民数量占比,更为重要的是用武力摧毁了河西四郡境内各羌胡原有的部族。

摧毁了原有的凝聚、一体的大大小小部族,即便无数羌胡逃入山林中躲避数万精锐骑的追杀,这些人也成了一片散沙,只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凝聚核心……就如一块磁铁,很容易将这些散沙凝聚成另一个崭新的秩序,建立一个崭新的治理体系。

董虎不担心董小乙、董骨,不担心侧应的二丫、三丫无法顺利占据河西四郡,此次杀入河西四郡的精锐骑达到了五六万之多,而且还都是配备了马镫、马蹄铁的精锐骑,在奔袭速度、装备、数量、战术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至少在局部战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即便四郡羌胡在死亡面前拼死一搏,五六万精锐骑也足以碾压一切,就算再退一步,他们也可以利用高机动性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而且随着不断屠戮、掠夺,五六万精锐骑抢掠的马匹越多,机动性越强,越占据绝对的优势。

董虎善于奔袭,他不相信什么“以弱胜强”屁事,战争从来都是以强胜弱,无非是“强弱”不是表面看着的样子,需要严谨计算各个方面,他打的每一次每一场战争,都要占据绝对的局部战场的优势,只有他认为自己占据一定优势时,才会放手一搏。

他没有亲自带兵杀入河西四郡,只是让董小乙、董骨汇合了漠北总管董赤万五铁骑后南下,只是让二丫、三丫统兵侧应配合,之所以没有亲自带兵杀入河西四郡,就是因为他不相信五六万精锐还拿不下河西四郡。

五六万青壮精锐骑,按照兵卒与百姓比例计算,至少需要五十万人才能抽调五万青壮精锐骑,即便韩遂没有抽调河西四郡兵卒,四郡也没有这么多人丁,即便四郡有百万人丁,可以抽调这么多兵力,也必须提前预判到战争,提前数月进行兵力调动来应对危险,只有提前抽调数万精锐分别屯驻居延泽、休屠泽、氐池县三处,河西四郡才能抵挡,事实上除了董瑁预判到了他的意图外,整个凉州并未意识到危险。

凉州没有预判到董部义从的突然动手也算正常,若以正常战争手段,由朔方郡廉县出兵,沿着黄河绕过陇山,自北直接杀入汉阳郡,同样也是杀到十余万贼人的背后,又何须绕道数千里奔袭河西四郡?

同样是杀到背后,沿着黄河南下,不仅减少了路途、辎重压力,从战争本身角度来看,同样可以与凉州十余万羌人决战,同样可以做到一战定乾坤,而且还是在十余万羌人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突袭,以此轻易获得胜利,而不是现在情形,河西四郡率先沦陷,汉阳郡境内十余万贼人已经有了警觉,而且还成了牢笼中的困兽,一旦双方打一场决定性战争,势必会是一场惨烈厮杀。

一个是对方毫无准备的战争,一个是牢笼中困兽且有准备的一战,伤亡肯定是不同的,而且战争的结果也是扑朔迷离,怎么看都不是英明的决定。

这还是双方决定殊死一战情形,若是十余万贼人再次被朝廷招抚了呢?与当年一样,若朝廷的屁股再一次坐在了韩遂身边,让东西羌以黄河为界继续对峙呢?或是如董虎与蔡邕所说,贼人若是投靠无望,转而自武都郡杀入汉中,杀入益州刺史部了呢?若是这样的结果,董虎岂不是太过愚蠢了些?

若是以十余万贼人为目的的单纯战争,董虎在与诸将制定计划时,确实有些愚蠢了些,这会让自己的兵马折损得更多,而且还不一定可以干掉了韩遂老小子,可他的战争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干掉韩遂、马腾,单纯的直接与十余万人爆发战争,虽然骤然发动战争会让自己更容易击败对手,毕竟十余万羌人并不是上下一心,数万骑利用高机动性突袭这样的对手,击败并不困难。

击败毫无准备的敌人很容易,但会因“突然性”而让十余万人四散奔逃,即便此次作战的主力是骑兵,即便具有速度优势,想要抓住率先逃跑了一两日的骑马敌人是很困难的,一追一逃能追出几千里也不一定将人抓住。

凉州人丁稀薄,别说补给数万人马不停蹄追杀了,即便是五千骑,在敌人背后追杀,在被敌人劫掠后的地方上追杀,五千骑依然无法获得追敌的粮食辎重。

无法在沿途获得辎重,就只能自带行走的牛羊辎重数千里厮杀,可牛羊跑得过战马吗?一旦让十余万贼人中的数万精锐向西逃了,董虎或许永远都清理不掉这些人,可一旦拿下了河西四郡后,彻底堵住了十余万贼人后路,无论十余万贼人如何逃窜,就依然还在大汉朝境内,即便多死伤一些人,只要把这些造反家伙全部干掉,日后的凉州就会迎来真正的平静。

战略目的不同,一个是击败后却留有隐患的尾巴,一个是折损大一些却能够一战定乾坤,彻底让凉州平静下来,他人如何选择?董虎不知道,但他不想再让羌氐成为五胡的存在。

此战的目的是让凉州彻底平静下来,但仅凭战争威慑力,只能让凉州平静几十年,并不能长久的安定祥和、牛羊遍地、粮谷满仓,想要做到长久安定,就需要改变凉州人的“现实”头脑,就要大力提倡文治教育,只是董虎手里缺少这样的人,他的兄弟都是些武夫,而且还是长于战术而短于战略的武夫。

董小乙、董重、董赤、董厚……这些人都是董虎嫡系兄弟,董赤、董厚是最年长的兄弟,比他年岁还要年长,常年担任斥候大队长的他们更为稳重、谨慎,也因这个原因才分别担任漠北总管、太原郡总管,不仅地位上要比董小乙、董重高一些,而且担任的职责也更为重要。河西四郡是边陲重地,是确保未来凉州安宁的关键所在,血腥屠戮后的河西需要一个性子稍微柔和些的亲兄弟镇守,相比重甲骑统领董重,一直被董虎当做轻骑军统帅培养的董小乙更为合适。

重甲骑的主要作用是破阵,需要如顽石一样的坚韧不拔,说白了就是有些呆愣憨傻,举着长矛蛮横的横冲直撞就成,要有股犟劲,而董重就是这样的性子,这种性子自然是不适合留在河西四郡,毕竟日后的河西四郡不仅需要武力震慑羌胡,更多的还是文治教育。

所以当阎忠站在董虎面前时,他有些犹豫了,尤其是当老人将阎行两个孩子推到他面前时,他就更加犹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