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72章 立长?立贤?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72章 立长?立贤?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72章 立长?立贤?

后世人看《三国》时,总觉得董胖子与一头蠢猪差不多,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董卓全程参与过上一次的十年羌人造反,跟随过段颎、张奂征战了十年,大汉朝名将无数,能超过一生大小一百八十余战无一败的段颎,几人?

在张奂主持十年羌乱最后一战时,段颎将董卓推荐给了张奂,并且担任张奂的一路主将,仅凭此也可看出董卓的统兵作战能力,更不要说董卓在边地流转了二十年也还活蹦乱跳屁事。

董卓没有他人看着得这么愚蠢,相反他极为谨慎、隐忍,即便每每与张温、皇甫嵩、朱儁等人对怼,顶多也就迟到早退或是干脆缺席不来,真正在开战时,他并未有什么不遵军令举动,张温的六路大军杀入凉州时,别人都冲杀进去了,却让他在望垣北与北地郡先零羌对峙,让别人乘胜追杀叛军获取军功,却让他窝在渭水道进出口的后路,他不也是老老实实的守在后路?

还有现在的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围攻陈仓,若按照董虎所熟知的轨迹,在王国等人攻打了陈仓数月不果后,十余万叛军在退回凉州时,皇甫嵩领着两万汉兵尾随厮杀,也还是让董卓扔在后方,就是不让他获取功勋,董卓即便再如何不满也只能老实地守在后路,依然未有真正违抗军令举动。

董卓跋扈、蛮横,敢正面对怼张温、皇甫嵩、朱儁,但他并未在作战之时有过违令举动,对怼他人也就成了“小节”事情,是董卓对他人自身的不满,而不是“国事”上有重大过失。

看似鲁莽妄为,实则极为谨慎、隐忍,孙坚想要用“不敬上官”一条治罪统兵几十年的老将是远远不够的。

董卓面对袁隗时开口“司徒”大人,与之对应的自称却用“咱”而不是“末将或下官”时,他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皇帝刘宏若是病死了,他袁隗可以成为帝国宰相,而“咱”就是自己需要一个相匹配的地位,一个与“司徒”对等的地位,一个与段颎段太尉相等的地位。

与“司徒”地位相等,除了三公大司空、太尉、大将军外,又有何职可与“司徒”对等?

袁隗开口“司空”后,董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自然也要拿出自己的诚意,那就是将南营调入河南县,减少些南营对雒阳城的威胁。

河南县距离雒阳城三十里,即便南营调入河南县后,也依然对雒阳城构成重大威胁,但这种威胁却因夹在两者之间的西园八营而降低了不少,至少在心理威胁上降低了不少,而南营与雒阳城之间并无兵卒抵挡,胡三若再次攻打雒阳城,能够毫无障碍地横推到雒阳城下,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原因,还因南营有虎视眈眈中原腹心的威胁,调入河南县后,多多少少也能让整个雒阳城、各大家族心安一些。

兵无常势,一开始时,皇帝、皇后心下不安,这种不安主要来自于西园八营在冀州牧王芬造反时的表现,将胡三、董越放在南城也能第一时间调动,可现在不一样了,皇帝刘宏、大将军何进、内廷张让、赵忠等人都未能降服了南营过万兵马,半年过去,原本的激情没了,他们就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匈奴人身上。

袁隗此次前来洛阳县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交换,也是为了让南营过万兵马挪窝、滚蛋。

但想要让胡三、董越挪窝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朝廷不给钱粮,只将董部义从当成屯田兵卒,在万五兵马进入雒阳后,除了给了些耕种自养的田地后,屁个东西都未给,而现在冬小麦早就种入了田里,想要将他们调入洛阳县,要么拿出过万兵马一年的食用粮食,要么将百姓栽种的冬小麦田地划入南营军中,即便算是对换田地,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让百姓离开自己的家前往南营驻地,那百姓能愿意吗?

袁隗与董卓你来我往后,朝廷愿意拿出一万万钱和三十万石粮食给南营,一万万钱算是南营的军饷和来年开拨费用,三十万石粮食是南营耕种田地的补偿,尽管这些粮食远远达不到万五兵卒耕种出来的田地产出,但董卓思虑了片刻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南营与西园八营爆发了冲突后,所有人都希望南营万五兵马赶紧滚蛋,自是不愿意再给田地耕种,直接给些钱粮,让胡三、董越赶紧领兵滚蛋才是所有人期盼,董卓不憨不傻的,自是知道袁隗想减少自己的兵马数量,也好凭借着南营两万兵马在未来变故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可自己真的是这么容易被逼退的吗?

送走了袁隗,董卓心下冷哼不断,但还是让樊稠亲自领千骑前往南营,自己则带着人马进入河南县城内,无论百姓愿不愿意,都必须挤出两万人居住的住所,当然了,此事也是袁隗必须应允的杂事,没有临时住处,南营过万兵马可不会这么老实挪窝。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袁隗与董卓的会面,在城门尚未关闭前时袁隗返回了雒阳城,刚进入城门就被张让堵着个正着,袁隗也只能随着张让一同入宫面圣……

在皇帝病床前,袁隗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当然了,他们私下里的利益交换是不会说出来的。

皇帝的反应有些怪异,并未因为“一万万钱和三十万石”粮食而恼怒,而是说了一句让人呆愣的话语。

“爱卿是说……那小子一开始时,并未想要离开河湟谷地?是想让董卓之子领兵的?”

袁隗没想到刘宏会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心下却没由来的一紧……

“回陛下,那董卓是这么说的,说当日那董虎与其子两个选择,若那董卓所言是真,当日那董虎在雁门郡与匈奴人所言……十有**也是为了吓阻住羌渠插手河套三郡的事情。”

“若那董虎留在河湟谷地内,那反贼韩遂想来也不敢作乱造反,若依此而论,那董虎确实算是个忠臣,只是……臣觉得当日他在雁门郡所言话语,至少也是有些真的,他离开了河湟谷地后,对他确实有诸多好处。”

皇帝刘宏默默点头……

“那小子……”

“真的去了廉县吗?”

袁隗犹豫了下,再次低身抱拳。

“臣暂时也不知董卓话语里的真假,臣需要一些时间来确认。”

……

“都退下吧。”

过了好一会,刘宏才轻轻摆了摆手,袁隗低身一礼,与张让等人一同退出寝宫……

“来人。”

一小宦官慌忙上前。

“陛下,奴才在。”

“辩儿……辩儿在做何事?”

小宦官犹豫了下,还是伏地低头……

“史侯……史侯正在下棋。”

……

“协儿在作甚?”

小宦官低头道:“回陛下,这些日太后都在此时为陛下祈福,董侯当在一旁伺候着。”

刘宏一阵沉默,又轻轻摆了摆手,小宦官忙低身退到一旁……

“立长……立贤……”

听到皇帝的低喃,谁也不知眼眶深陷的他究竟在想着什么……

皇帝在想着什么?没人知道,或许更多人在意他何时病死也不一定。

皇帝病重,朝堂上下也都消停了些,外廷文武弹劾宦官为恶的少了,内廷宦官们也都不约而同收敛了许多,整个朝堂显得一下子和谐了许多,但谁都知道暗流下的涌动也更为激烈。

雪花簌簌,车轮碌碌,一辆马车行走在空荡荡的房舍之间,或许早就习惯了街道两旁的黑暗,马夫仆人只是低头驱赶着马车……

“老爷。”

仆人勒住马匹,袁府的老管家像是一直在门外等待,不等仆人从车辕下来呢,老管家和两个奴仆就已经站在了马车旁。

老管家开口,过了好一会袁隗才自己掀开厚实车帘走出,健壮仆人忙上前搀扶。

“老爷,二公子自午后就回了府,正在厅堂等着老爷。”

“嗯。”

袁隗好像一点都不奇怪袁术的到来,老管家也不多言,进了房门后,又有两个素衣绿裙婢女上前挑着灯笼,行走在阁廊下的一群人也无一人开口,直至走出二三十步,袁术这才急匆匆迎来,在旁搀扶着袁隗前往后宅……

“叔父亲自前去河南县,咱们袁家给了他那么大的面子,难道他董卓还敢违抗叔父?”

袁隗眉头微皱了下。

“陛下将公主嫁给了那於夫罗时,如此大事却遮遮掩掩,因何?还不是担心南营提前知道,缓过了气,不再闹腾吗?南营若不闹腾,屠夫子何进又如何有借口留在雒阳?”

袁术有些不服气道:“担心南营不闹腾……南营是闹腾了,若不闹腾,西园八营也不会这么惨……”

袁隗猛然停住脚步,想要开口训斥却又无奈苦笑。人若突然遭到变故时,怒火会一瞬间爆发了出来,可若一点点过渡,有了提前准备后,怒火反而没有这么强烈,一开始时,皇帝刘宏、何皇后、何进、十常侍等人都想收服南营万五兵马,关键是胡三油盐不进。

刘宏若不生病,或许会继续这么耗着,日后有足够时间慢慢驯服,可刘宏病了,不愿低头的南营兵马反而成了让人不安的存在,远不如丧家犬的匈奴人更为可靠,至于外廷文武……那更不愿意让南营趴在雒阳城边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