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25章 与曹操第一印象【第三章】

第125章 与曹操第一印象【第三章】

“吁……”

董虎勒住战马,回头看向养子董嗣忠。

“吩咐下去,所有人取下马镫。”

“诺!”

……

直至所有人收拢了马镫后,董虎这才驱兵来到几阳亭外。

几阳亭在河南县城西一里外,东北二十里就是雒阳皇城,当董虎带着万卒来到几阳亭时,郭胜和一干官吏正在等待。

“见过郭公。”

董虎没有太过的客套,带着一干将领来到郭胜面前。

郭胜心脏狂跳,在见到无数董部义从出现的那一刻,耳膜鼓荡就未停止,见董虎和几十披甲将低身,忙上前拉着董虎手臂。

“前些日汉阳郡送来弹劾奏表,皆言虎娃你故意拖延、不遵朝廷君命呢,可转眼间,你竟用了十日奔行到了雒阳!”

董虎又是一抱拳。

“郭公知道董部义从与汉阳郡羌人的恩怨,渭水道沟壑、山岭较多,末将不得不防备东羌设伏偷袭,直至进入三辅,末将才得以舍下辎重急行。”

郭胜自是知道董虎与韩遂等人的恩怨,听他这么说也暗自点头,正待开口时,董虎突然露出尴尬。

“郭公军令太急,虎娃仅带了十日干粮,朝廷能否先给些口粮,郭公也知,董部义从若手里没一些粮食,心下就没法安稳。”

郭胜知道董部义从最怕什么,拍了拍董虎手臂,又拉着他走向一干官吏。

“虎娃还请放心,本公绝不会让忠勇将士饿肚子、受委屈的!”

“来来……”

“咱与贤侄介绍一下朝中大臣。”

郭胜开口“贤侄”后,董虎愣了下,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跟着郭胜来到一干官吏面前。

“这位是中常侍高公公。”

“虎娃见过高公。”

董虎向中常侍高望郑重抱拳,面上依然恭敬、郑重,郭胜又拉着他来到一身红衣官袍的中年面前。

“这位是雒阳尹何大人。”

董虎瞳目闪过一丝精芒,但他没有任何异样。

“临洮小将见过府尹大人。”

雒阳尹何苗上下打量着董虎,微笑点头。

“去岁时便听仲颖说虎娃贤侄悍勇,今日一见……呵呵……仅这身量就非寻常人可有。”

郭胜没见识过董虎与人动手,但听了何苗话语也是点头赞同。

“何府尹所言不错,仅这身量也足以震慑宵小!”

说着,又拉着董虎来到一人身前,一脸的笑呵呵。

“皇甫将军、朱将军、董太守被十万贼军困于长社,朝中大臣皆是忧虑重重,王刺史听闻贤侄领兵前来,特来一见凉州悍勇将士。”

董虎哪里知道郭胜嘴里的“王刺史”是谁,面上无一丝异样,依然恭敬、郑重抱拳。

“小将见过王刺史。”

“王刺史”不是别人,正是新任豫州刺史王允。

朱儁、皇甫嵩、董卓先后领兵救援颍川郡,结果却一败再败,四万大军折损近半。朝廷大军被堵在长社出不来,汝南太守领兵救援,大败,除了太守赵谦一人逃脱外,两万人死了个精光,各城全都紧闭城门不敢救援。

一想到颍川郡到处都是黄头巾贼军,王允心下就是一叹。

“贼军势大,朝廷平贼大军又被贼人困于城中,不知董小将军何时可以前往救援?”

董虎眉头微皱了下,说道:“我军急行军十日,军卒疲惫急需休整,而且小将也需要知道敌我情形,正如兵法所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或许是想宽慰王刺史,董虎想了下……

“兵法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我军十倍于敌时,就要围着,逼敌人投降;五倍于敌时,就要主动进攻……”

董虎尴尬笑了笑。

“在刺史大人面前说这些,确实有些自不量力、贻笑大方了,虎娃只能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若是虎娃所言不堪入耳,还请刺史大人勿怪。”

董虎皱眉想了下……

“十则围之,重点不是十倍兵力,而是‘围’一字,能用‘围’一字者,说明我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围点打援也好,或是单纯的困住敌人,我军都有游刃有余的能力、实力。”

“五则攻之,五倍兵力看似很多,占据兵力优势,但敌人也有拼死一搏的力量,若不吃掉对方,就可能会有意外发生,这种反败为胜、以少胜多的事情有很多。”

他人听着董虎话语,神色各不相同,但也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止。

董虎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鞋子竟不知何时破了,低头一番扒拉察看,见到鞋帮底裂开的嘴子,心想着苦娃的手艺果然还是差了些。

见他扒拉自己鞋子,他人目光更加怪异……

“我军十倍于敌、五倍于敌……同理,敌军十倍于我、五倍于我。”

“虎娃在路途上时,无法了解敌我具体情况,也只能大致的进行些判断,诸如现在敌我双方在长社的兵力对比。”

“我军现今一再折损,长社城内大概有我方两万兵卒,城外叛军具体多少不清楚,以十万人……就以二十万计好了。”

董虎想了下,把不知多少的黄巾军定格为二十万人。

“刚刚虎娃也是说了,十则围之,不是说你有十倍兵力就要围着,即便你有两倍,或是只有敌人的五成、三成、一成兵力,也照样可以把对方困住、逼降,围着对方,不是因为人多人少,而是因为你有那个实力,让对方无可奈何的实力,如此才能困住对方,才能把对方逼降。”

“咱们再回头看长社下的黄巾贼,他们有逼降城内皇甫将军、朱将军、叔父的实力吗?”

董虎摇了摇头。

“没有。”

“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即便有二十万贼人,他们也没有逼降城内两万人的实力。”

“为什么呢?”

董虎看着王允说道:“因为十倍的兵力,不代表十倍的战力,也不代表区区二十万农夫的实力强过了整个大汉朝,而事实恰恰相反,大汉朝的实力远胜二十万、百万黄巾贼!”

……

“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选择围点打援,击败前来的任何军队,在城下当着城内的人面击败援军,打击城内兵卒士气,直至把城内兵卒压迫到绝望而投降。”

“可事实上,叔父领五千步骑杀入了城,皇甫将军领兵出城与敌交战时,十倍敌军也没能完全干掉出城的皇甫将军,由此可见,十倍黄巾贼不过是个笑话。”

董虎轻笑道:“皇甫将军出城时,贼军都没能完全干掉我军,守在城头,贼军自然奈何不得,况且皇甫将军、朱将军、叔父都是征战宿将,只是坚守城池的话,两万兵卒足以抵挡二十万贼军强攻数月,王刺史又何必太过担忧长社。”

“长社内有能征惯战宿将,有两万兵,贼人纵有十倍、五倍之卒,也是难以分兵侵略其他郡县,到了此时,应该是敌我两军相持之时,随着时间拖延,贼军只会更加势弱,就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听了这番话语后,郭胜很是微笑赞同,就在学着董卓拍打董虎后背时……

“董将军说叛军无绝对实力,曹某有些疑问,汝南赵太守领兵两万,董都尉领精锐五千卒前往救援,此两战因何而败,难道不是围点打援?”

董虎一听“曹某”两字,心下就是一个咯噔,也不由看向矮胖小眼睛的男人。

“可是孟德兄长?”

曹操因“打了”郭胜而倒了霉,不仅他倒了霉,董卓、董虎叔侄也跟着倒了霉,董卓丢了个并州刺史,董虎则成了河套三郡屯田大使,成了沦陷地的屯田大使。

曹操知道自己五千精锐是因郭胜而丢的,但他却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怨恨郭胜,要怨恨也该是王允、袁绍,可他偏偏又没法子怨恨,两三个月来,整个人也变成了寡言少语,但当听了董虎话语后,还是有些不满董卓丢了他好不容易招募的数千步骑。

“正是曹某!”

见曹操冷脸承认,董虎沉默数息……

“孟德兄长熟读兵书,想来是读过的,对‘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是如何理解的呢?”

看着曹操苦笑,董虎内心极为复杂,有些不知该如何与这位戎马一生的曹丞相相处。

“孟德兄长肯定知道黄巾贼造反的太过突然,根本没给朝廷练兵时间,看似穿着朝廷的盔甲,拿着朝廷精良兵器,实则不过是四万百姓而已。”

“黄巾贼是农夫,朝廷的兵卒亦是农夫,不考虑将领的计谋,双方碰撞厮杀时,与街市浪荡子群殴也就没什么区别,谁人多谁赢,谢太守领兵两万,兵卒数量不足;叔父统领五千兵马,虽是刚征召新卒,然而却是精锐之卒,仅一匹马价数万、十万钱,那就不是普通人承担起的。”

“正因此,谢太守全军覆没,而叔父却可领残部入城暂避贼军锋芒。”

“贼军势大,蛊惑百姓造反的人多,但是呢……朝廷毕竟人才济济,军中大小将领皆是正儿八经五营郎、卫尉郎,是知兵世家子弟,随着时间,随着优胜劣汰淘汰一些怯懦畏死兵卒,即便朝廷的兵卒数量居于弱势,也会很快成长起来,反观贼人,他们会依然停留在农夫上,一增一减,贼人兵败如山倒是必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