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284章 境外种植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第284章 境外种植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3:49

第284章 境外种植

黑龙省.呼玛县。

这个因呼玛河得名,盛产木耳、蘑菇、猴头、蓝莓;临近漠河,与毛熊国隔江相望的城市,是黑龙省唯一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县,更是黑龙省人均gDP倒数第一的县。

至于呼玛县经济为什么落后……

除了地理位置实在太偏之外,人口也是个极大的制约问题——这个面积高达1.4万平方公里,足足比寻常内陆县大了几倍的地方,人口却仅仅有可怜兮兮的5万!

而此刻,风光秀美到宛如塞外江南的呼玛河畔,屁股靠在引擎盖上的覃鑫怔怔地看着面前清澈的江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着引擎声由远及近,一辆红色的桑塔纳停在了他身边,已经正式被调入铸投国贸的卓君月抱着一叠资料走了下来:“覃总,合同已经签订好了,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覃鑫摆了摆手:“不用了,你办事我放心。”

卓君月撇了撇嘴,她神烦这种领导套话,表面上是相信自己,但真要出了什么事情,还不是得自己背锅!?

不过她也知道现在公司正在接手一大笔烂摊子,每天需要签订的合同不计其数,作为这事的负责人,覃鑫的确没心思一一过问——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

仗着彼此间关系还算不错,卓君月大着胆子问道:“老覃,你说杨总专门跑这来弄那么大一动作是图个啥?”

覃鑫长长叹了口气,然后把身子往引擎盖上躺了躺:“大动作?”

“你说的是公司砸下巨资,要在这边修建研发基地呢;”

“还是说杨总打算把东北三省收购过来那二十几家企业连人带厂,全部迁徙到这边来?”

卓君月有些苦恼:“这两个动作我都看不懂,明明这边现什么条件都没有,基建落后、交通不便、人才匮乏、连区位优势都不具备;”

“真不明白杨总为什么会这么看重这里,除了收购企业的钱之外,更是从铸投国贸的账户里划了整整4个亿投在这;”

“难不成真的是为了给振兴司贡献绩效?”

听到卓君月的疑问,覃鑫淡淡地看着她,直到卓君月心里有些发毛,覃鑫才摇头叹息:“君月啊,按说你这几年走南闯北,经历这么多项目后,也算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了,怎么眼窝子还这么浅?”

卓君月见他隐隐有歧视自己性别的意思,当场就要发飙,却听见覃鑫继续说道:“这里固然基建落后,人才匮乏,但你要说区位优势都没有,那也太睁着眼说瞎话了!”

卓君月惊诧莫名,看了看面前那条算不上非常宽广的江水,又看了看四周空旷到近乎荒凉的土地:“区位优势?就这?”

难怪卓君月这副表情,作为华夏最北端的几个地区之一,呼玛县无论是区位便利性还是气候条件,都并不被外人看好。

首先说气候,这边虽然临近呼玛河,水资源丰富,但由于这条河本身就是国境线,因此根本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水产养殖;再加上这边维度过高,冬季来的太早且温度太低,一年中只有半年适宜耕种,因此这边虽然以农业为主,但完全算不具备农业强县所必需的气候条件。

再说区位便利性,这边虽然有个呼玛水运口岸,94年经过改造后,达到了20万吨的年货物吞吐量,按理说也算是个不小的口岸了;

但无奈……对方是毛熊国啊,自从91年以后,这个地球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经济便一路滑坡,现在依旧还没从休克疗法中恢复过来,活力委实弱的一批,自打前几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倒爷活动”落幕后,呼玛水运口岸便再也不复往日的繁忙。

看到卓君月一脸的不信,覃鑫摇摇头:“你对农业这块不了解,因此才这么想。”

“杨总曾经说过,要想有竞争力,华夏农产品未来只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通过立体化种植 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提高产能、品质和大幅降低成本,犹大国这块走在世界最前列,想必你也能经常看到报道,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提升种子研发实力,提升农产品原料的品质,用以提升价格;”

“第三,通过科技手段化废为宝,以人为方式克服地理条件的约束,进一步拓展可耕种面积,用以扩大规模优势。”

“而第二三条道路之间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种子!”

“出油率低、低温、水涝、病虫草害,是目前国内大豆四大难点,除了病虫草害之外,只要能解决其余任意一个问题,咱们国家的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而杨总之所以看中了呼玛县,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这边的气温条件——他想要通过自然低温,通过自然植株变异 实验室杂交的方式,尽快地研发出抗冻的大豆品种,用于扩大产能。”

平日里更加关注娱乐八卦的卓君月听的一头雾水,完全没明白中间的逻辑,只觉得杨铸在异想天开,当下耸了耸肩:“好吧,反正杨总有钱,这几个亿就当找个乐子也无所谓。”

覃鑫一脸鄙夷地看着她:“你是不是觉得杨总的想法是天方夜谭?”

卓君月撇撇嘴:“难道不是么?人家漂亮国改良种子,不都是在实验室里搞那什么Dna之类的高科技么,就这样还难的一批,杨总的这个土法子怎么听着都不靠谱,说白了不就是撞运气么?”

覃鑫叹了口气:“的确,Dna剪辑技术目前对于咱们国家来说还是过于遥远,毕竟现在国内也没几个专家能搞明白;”

“但是你说杨总这个土法子不靠谱,我觉得你未免也太受好莱坞大片的荼毒了,莫非你真以为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在实验室里捣鼓那些瓶瓶罐罐?”

卓君月捋了捋头发:“难道不是么?”

覃鑫懒得跟她掰扯:“麻烦回去查查资料,咱们国家的杂交水稻是怎么出来再说!”

卓君月眼睛一亮:“诶~!这个我知道,就是当初袁老所在的团队在琼岛发现了一株什么什么野生水稻,这才有咱们的超级杂交稻!”

提到袁老,覃鑫语气里不由地多了几分敬重:“是啊,要没有袁老,咱们国家的主粮安全就是个大问题啊,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资格谈什么发展啊!”

说到这,覃鑫感慨:“除了期望天然变异外,杨总也受了袁老的启发,想要试试能不能在东北找到野生大豆的植株,用来培植新品种的大豆;为此专门给各大林、农学院和试验机构拨了一笔专项款,更是给出了500万的巨额花红……不得不说,我还是小看了杨总的胸怀!”

卓君月默然,杨铸这人她很有些看不懂;赚钱能力一流,但貌似他对享乐这一块没什么兴趣;据她所知,这货最大的兴趣除了喝茶之外,就是烤串了……尤其是那让人深恶痛绝的鸡屁股,这货却视若珍馐。

而且这货有个非常令人哭笑不得的臭毛病——明明身家亿万,却总喜欢喜欢蹭吃蹭喝,覃鑫、李骏等人没少当冤大头,而且即便只是蹭上一碗牛肉面也能让这货眉开眼笑,仿佛占了天大的便宜。

她有时候也很好奇,杨铸赚那么多钱都去哪了,明明他名下两家公司都是金蛋下个不停的老母鸡的。

直到这一次……看见杨铸火力全开,除了120亿美元约定的10%之外,更是一口气从铸投国贸和铸投商贸两家公司里,抽了近20亿用于一系列动作;

除此之外,他还以私人名义掏了约莫八千万的样子,给许多农林学院的研究室和专项小组捐款,并表示后续可以看情况继续捐赠;在人家感激涕零之余,却只提了一个要求——一旦研究出结果,他拥有优先购买权。

这些动作看的卓君月很有些心惊胆战,所谓一人为公,不是大奸便是大善;但杨铸这货平日里怎么看都不像个好人;

联想到她以前间接效力的籁老板,卓君月忽然打了个寒颤。

“老覃,我刚才看你有些愁眉不展,是……毛熊国那边沟通的不顺利?”把心中的阴影抛开后,卓君月转移了话题。

“不是,谭堂主他们早就已经跟哈桑老爹那边沟通过了,下面的人怎么可能敢违背,一切沟通的挺顺利的。”覃鑫摇了摇头。

如果说小圈帮是北美地区各帮派惹不起的凶兽,那么毛熊国的帮派则是全世界都畏惧三分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战斗民族向来争勇斗狠,不把人命当回事;等到镰刀帝国垮台后,在尸身上吃了个饱的毛熊国帮派更是壮大成一个畸形怪兽;除了武器装备之精良令人瞠目结舌外,诺大一个国家,有近半的政治经济活动都有本土帮派的影子,你敢信!?

而随着那近6000个帮派组织被不断兼并,毛熊国最终诞生了两大超级巨头,而“哈桑老爹”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原名乌索杨的毛熊国大佬无论是在本国的政界还是商界,都拥有着令人忌惮的影响力;而小圈帮也是付出了不少代价,才与这位大佬手下的一名干事达成了合作——至于哈桑老爹本人,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圈帮是万万不想与他本人直接照面的。

而达成的合作也很简单,无非两件事:

第一、照抄欧美模式,除了把杨铸最近兼并过来的些企业的库存产品“出口”到毛熊国之外,未来的商品也会把分销权交给毛熊国的本土帮派。

对于这一点,那名干事自无不允,毕竟毛熊国出了名的轻工业薄弱,现阶段民生物资依旧短缺的厉害,即便是那些库存商品品质委实不怎么样,但胜在价格便宜,中间有大大的利润空间,因此这个合作算得上是对双方极为有利的事情。

只不过杨铸这边要求要以美元结算,却是让那边非常不乐意;毕竟现在毛熊国出口极为困难,靠着石油和天然气才换来些许美钞,这种紧俏货怎么舍得拿来购买那些“破烂货”?

但是杨铸这边死活不肯收卢布,这玩意这些年掉价的太厉害,指不定钱刚拿到手,第二天就贬值了一半。

于是磨了两个来回后,双方达成了新的合作模式,也就是第下面这一条。

第二、以物换物;毛熊国的这个“物”不是别的,正是大豆;

不过杨铸对于用来冲抵货款的大豆是有要求的——不接受别的区域的大豆,只接受施马诺夫斯克市,也就是与呼玛县隔江相望的那片土地里所产出的大豆。

至于说施马诺夫斯克市更是地广人稀,所产大豆严重不足?

那好办,通过你们在政界的影响力,给我个政策,让我承包一片土地用于种植大豆,然后再用这些大豆抵扣货款不就行了?

结果嘛……自然是很顺利地达成了结果,覃鑫刚才通电话的时候,也明确得知了相关手续顺利的办了下来,就等这边过去两个人,在毛熊国注册一家农业公司,然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人家土地上种植大豆了。

“啧啧,第一期50万亩,合约10年,3美元/亩/年的租赁价格你敢信?”覃鑫说到这,很有些感叹,这种白菜价,哪怕是毛熊国这些土地除了种一茬大豆便再也没办法种别的了,那也绝对比国内划算了太多。

不过这也正常,毛熊国人口主要集中在靠近欧洲的东部地区,与华夏接壤的广袤西部地区用“人烟罕至”来形容都不为过;在加上这只是经济租赁而已,又不是割土裂国,因此以哈桑老爹的实力和当下的毛熊国的情况来说,算不上什么事。

要不是杨铸顾虑劳动力不足,这次租赁的就不是50万亩,而是150万亩了——对于那边来说,这简直是无本的赚钱买卖,他还巴不得杨铸这边租的越多越好呢。

而卓君月虽然没见识过后世“境外种植”复合效应的威力,但略一盘算也知道这笔账虽然明着算是亏的,但实际上得到的却更多,于是有些奇怪地看着覃鑫:“既然毛熊国那边没问题,那你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是干嘛?”

覃鑫沉默了一会,探出一根烟来点上:“你不觉得,这次一系列的动作,用的铸投国贸的名义,而不是铸投商贸,很值得令人深思么?”

卓君月奇怪地看着他:“这次的动作,说到底主要资金是来自小圈帮的那笔钱,用铸投国贸的名义不是很正常么?”

覃鑫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