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283章 我就没想打价格战

第283章 我就没想打价格战

十多天后。

杨铸许久没踏足过的希望集团会议室。

“希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某人一边看着手头上的股权协议框架,一边发出嫌弃的啧啧声。

这名字也偷懒了吧?一个不留神就想起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过还好,这家新成立的公司里,铸投商贸虽然只有27%的股份,但是同股不同权,在协议上把经营管理权明明白白地交给了自己,算得上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李明气却呼呼地瞪着他:“你小子几个意思,我堂堂希望集团食品饮料事业部的副部长,你却非要指定我做一家子公司的党高官?”

“你这是见不得我好,硬生生地给我来了次降职!?”

杨铸脸上笑嘻嘻:“哎呀呀,不要这么说嘛,你这个党高官可是新公司组织里的一把手,手里除了捏着监察权,更捏着一部分人事权诶;这不比一个区区事业部的副总来的威风?”

李明狠狠啐了一口,心想希望集团现在的情况你不知道?我这个食品饮料部的副总能和普通副总一样么?你小子就是故意使坏!

不过看了看旁边坐着的林雄,他这话终究没有出口。

而林雄则有些神色复杂地看着面前一点坐像都没有的杨铸,心中感慨万千。

………………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希望集团忽然接到上级发下来的一份征询函。

虽然这份征询函极为亲和,但总经理杨进和林雄却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条近乎命令的指令——成立一家国企控股的子公司,为某人做壳。

看到文件上的落款,杨进和林雄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当即就回函: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林雄充分见识到了发改委的力量和效率——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在国资委的协调下,8家东北的农业公司、5家中型榨油厂、3家农科所便与希望集团的部分现剥业务部门进行重组,成立了这家固定资产过亿,隶属于希望集团名下的农业科技公司。

说实话,当初当新公司的股权架构协议下来时,林雄吓了一跳;

某人象征性地出了一千万,便占有了新公司足足27%的股份不说,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更是被他纳入其中——要不是这个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联手推动的,林雄差点就以为自己碰上了又一起国有资产侵吞案了。

按理说,面对着上级部门如此积极的态度,杨铸应该感激涕零,然后半个屁字不放,乖乖地在协议上签字,然后立即走马上任了吧?

事实证明,杨铸这混球远比林雄想的更加不靠谱!

面对着那份占尽了便宜的协议,杨铸磨磨蹭蹭地看了三天后,才轻飘飘地加了两个不像条件的条件:1.子公司总经理由杨铸指定,而非他本人担任;2.希望集团的李明必须担任新公司的党高官一职。

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拒绝签字!

看到杨铸这种不知死活的做派,林雄差点气炸了肺。

第一条他很好理解,杨铸现在手里的盘子极大,连铸投商贸这种巨无霸都没能让他插手过多具体事务,新公司何德何能能让他亲自担任总经理?

真正让他气炸的是第二条。

为了表现出对于上级指示的重视,原来的方案里,林雄是费了好大功夫说服了荷花城农业事业部的老总赵铭城,才让他屈尊降贵,来担任这家新成立子公司的党高官的——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是制衡的考虑;

毕竟这是唯一能在侧面制约杨铸权利的职位了,毕竟好歹也是一家国资控股的公司,一点制约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然而杨铸直接制定李明来做这个位置,**裸地表示对林雄的不信任的同时,更是直接卸了掉了林雄的左膀右臂——天见可怜,漂亮多果汁才是希望集团目前的主营业务,而这一年多以来,食品饮料事业部的市场运营事宜一直是由李明在负责的;一旦把李明调走,莫不成你要让林雄挽着袖子亲自上阵?

可是面对着林雄的申述,上面连考虑都没考虑,便发出了指示——一切以杨铸的建议为准。

被浇了一头冷水的林雄很快意识到了一件事,无论是在省里还是在国家发改委眼里,自己的份量完全无法跟杨铸相比,而且这种差距远远比他自己认为的要大。

再次确认这一事实后,林雄想起了自己女儿一个多月前在滇南镇雄给自己打的那通电话,深深吸了一口气……不管那番话是不是杨铸故意透过可染的嘴巴传到自己耳朵里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哪怕是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排斥,但为了达成自己的梦想,自己对杨铸的态度还是需要再变一下了。

………………

正当杨铸和李明大眼瞪小眼地互相顶牛时,

林雄的声音传来:“杨铸,不知道你打算指派谁来担任希望农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一职?”

看着这只脸上挂着微笑的老狐狸,杨铸打了个哆嗦,然后指了指身边的李骏:“喏,人我带过来了,就是这位!”

自打进来后便如泥塑般坐在一旁的李骏闻言,一脸儒雅地拱了躬身:“鄙人李骏,之前忝为铸投国贸的副总,以后就劳林总和李书记多多关照了!”

林雄与李骏客套几句了后,点了点头:“成,我现在就把李总的名字写入协议的备忘录里去,倒是要麻烦李总提供一下身份证号码了。”

刷刷几下搞定变更的事宜,让工作人员现场打印协议之后,林雄主动发了一圈烟,然后看着杨铸:“杨铸,大家都是熟人,因此一些客套话就不多说了;”

“虽然我不明白上面为什么如此着急成立这家子公司,但说句心里话,我还是非常高兴咱们能再一次肩并肩战斗的!”

看着一脸情真意切的林雄,杨铸心里一阵恶寒,然后打了哈哈:“哈哈,之前老李头也跟我提过这事,但没想到绕老绕去又回归到了原点。”

“我也没想到程司长他们会选定你们作为我的合作对象,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跟熟人合作,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林雄听见杨铸提起程永刚,知道这是在给自己一个警告,当下微微一笑:“不管有没有上级的指示,作为曾经的同时、现在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集团终归是希望你能越做越强的。”

“因此,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事情,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

杨铸哈哈一笑:“谢谢林总关心,目前新公司未来的路怎么走我都还没有想好呢,现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放心,到时候需要林总搭手的,我绝对不会客气!”

这么大的动作,你告诉我你连未来的规划都没想好,忽悠谁呢!——一旁的李明嗤之以鼻。

林雄听到杨铸的推脱之辞,脸色不变:“希望农业科技公司虽然事实上是由你那边主管,但不管怎么说,顶的也是我们希望集团的名号;”

“因此,为了集团的名誉,也为了业务和人员调动上的不冲突,我倒是有一些事情想要请教你。”

杨铸似笑非笑地看着这只老狐狸,这是因为在之前觉得自己落了面子,因此想要小小发难了?

当下一脸的笑眯眯:“什么请教不请教的,林总太客气了,有什么事请说就是!”

林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一旁准备好的资料:“新公司成立的目的我也了解一些,但是让我想不通的是,华夏入关在即,即便有了东北那8家农业公司并进来,但新公司未来如何确保农民对大豆的种植积极性?以及……如何面对国外那些价格递了一半的大豆及制品的市场竞争?”

看了看杨铸的表情,林雄解释道:“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任何刁难你的意思;”

“只是根据我这几天求证来的信息,由于东北那边气候的原因,大豆必须是春播;与小麦种植这一块有着时间上的冲突,因此我有些担心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毕竟没有规模效应下的价格优势,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我在想着,我这边能不能帮上一点忙?”

“毕竟现在希望集团跟各地的农业公司关系非常不错,而齐鲁这边由于气温没有东北那边冷,完全可以在小麦收割后的夏季播种大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肯定会更高。”

杨铸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大家都不是小白,他自然听出林雄刚才的那番话的确没有任何刁难的意思,反而是真的有出手帮忙的打算。

出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朴素原则,杨铸觉得只要不涉及到机密,一些东西也没必要全部藏着掖着:“嗯……林总,我想你误会了,我并没有打算在价格这块跟国外的大豆进行直接竞争。”

林雄一惊,不在价格上竞争?

杨铸笑了笑:“咱们国家的大豆,目前主要还是榨油和食用这两种;”

“我现阶段其实真正看重的并不是油用大豆,毕竟咱们得承认,华夏本土的大豆品种与国外那些转基因的油料大豆品种有着不小差距;”

“按照东北地区一亩110~130公斤的大豆产出和1/3的出油率,真要是与国外大豆直接打价格战,我有多少钱都赔不起。”

“因此呢,我的本意是食用油为基础,主攻大豆在食品、饮料方面的应用,走品质路线,通过品控和技术改进,把本土大豆的价值和国外大豆区隔开来,然后通过铸投商贸和铸投国贸的强大渠道能力去消化它们。”

嗯???

林雄毕竟是老狐狸,一下子就嗅到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在商言商,在当下的华夏,做中高端商品固然是个趋势,但是也要看是什么行业;

电脑、手机、汽车、服装这些容易溢价的产品做中高端的细分市场不难,但是华夏人吃了几千年的大豆产品……不是说不能做,而是其中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不成正比。

好吧,即便是凭借着工友之家的商誉,做中高端的大豆油或者豆类制品,风险系数远远小于正常企业,但是终归还是有些费力不讨好,杨铸费那么大精神图个什么?

沉思了半晌,已经对种植业有着很深了解的林雄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杨铸,你的真正目的是……”

“种……子?”

仿佛是有些不敢确定,林雄犹豫了半天,才吐出来这两个字。

杨铸有些讶异地看着他,沉默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

没错,杨铸全力进入大豆产业,不仅仅只是为了不愿见到华夏在几年后的那场惨败;更是为了以大豆为试点,尝试一条能够解决华夏种子危机的路子。

毕竟华夏的人口太多,耕地面积却并不算多;

后世华夏每年至少都需要进口9000万吨~1亿吨的大豆作为榨油原料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而后世国内最新培植出来的油料大豆品种,在试验田里也只是280公斤的亩产而已。

即便是按照这种理想产量,要满足国内榨油的需求,也至少需要新增3.6亿亩以上的耕地——要知道,后世华夏的耕地面积一共也才20亿亩而已,适宜种大豆的耕地更少,除了保障主粮种植面积,更是需要种植各种蔬菜来保证居民食用,哪有那么多地去种大豆?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不管是不是转基因,杜绝进口大豆都是不可能,也没必要的事情;

而事实上,后世那场大败,对华夏最深刻的影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大豆种子的市场权,并且在华夏种子市场上拉开了一道大大的裂痕。

在兼并国内过半的榨油厂后,国外粮商们获得了市场话语权,并且制定了大豆收购标准,不是指定的那几款种子种植出来的大豆不予收购——在种子的专利上狠狠再赚一笔后,也让本都大豆的种子几乎失去了市场空间。

随着大豆种子的溃败,在国外粮商的不断运作下,到了最后,除了水稻为首的几种作物外,国内用的几乎都是国外种子。

稍微对种植业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种子可是被称为“农业芯片”的东西,真要是被卡了脖子,后果远远不是后世的华为遇到的窘境这么简单。

因此,杨铸目前最看重的,就是保住国产大豆种子的一亩三分地——国产大豆的口感和风味与国外的大豆截然不同,只要能够找到足够的出路,自然不愁国产大豆种子没有市场空间,剩下来的品种改良、技术突破等工作,想必在有充裕的资金扶持下,进度会快上许多。

而林雄所担忧的农民种植积极性问题,杨铸其实没当回事;

之所以对种植大豆有抵触,不就是因为收益不高么?

直接提升收购价不就完了!?

至于说如何在大幅提升收购价的情况下,保证企业自身能够形成收益闭环……

呵呵,岛国以弹丸之地,价格昂贵到没边的本国农产品愣是能抵御国外同类的冲击,并且在国民高度认可的情况下,大把大把出口创汇,说明岛国在这块的某些经验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而很不巧,杨铸在保证了销售端的强大把控力之下,很不自量力地想要尝试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