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四十三章 章水之战(一)

定河山 第九百四十三章 章水之战(一)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四十三章 章水之战(一)

只是看着曹锐看过来的眼神,赵无妨却也知道,他真的是尽力了。他那边要在短时间之内,围歼同样将近十万叛军主力,新兵太多绝对不行。若是真的打了一个击溃战,事后不知道要擦多久屁股。那些溃兵一旦纵兵为匪,将会贻害整个地方。到时候清剿不知道多费多少力气。

到时候,又不知道要虚耗多少钱粮。流兵即为寇,溃兵不如匪。想到这里,哪怕还是略微有些迟疑,但最终赵无妨还是点了头。而见到赵无妨点头,曹锐则是松了一口气。他也知道,面前这个年轻将领,这一下背的包袱极其沉重。但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不能抽掉再多了。

他南下带的军马,有两万都在欧阳善手中。再加上这些日子的作战伤亡,实力已经不如从前。哪怕朝廷给他又增援了一部分兵力,可那些新军到了战场上,都是需要成熟的。自己手中老兵数量就那么的多,给五千军马已经是极限了。在多,恐怕就要影响南下队伍的战力了。

而南下,自己只能打围歼战,绝对不能打成击溃战。因为这场战役,打成击溃战,那是自己的耻辱不说,战后对江南西路的危害更慎。现在自己打了一个击溃战,等到战后那些溃兵不知道要清剿多久。搞不好,整个江南西路都要糜烂。与其这样,还不如放他们回广南东路。

面色凝重的,伸手拍了拍赵无妨的肩膀,曹锐沉声道:“赵将军,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必要,那就连九江府都可以放弃。只要咱们解决更为精锐一些的江南西路叛军,就算江宁府丢了,也不过是疥癣之患。到时候,咱们调过头来,一样可以收拾他们。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只要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你自己一定要保重自己,千万不要拼死一搏。那样除了博一个虚名,于朝廷于战局都无任何好处。武将不畏死,可不再这个时候。记住,我只要你拖住湖广叛军最多一个月。我大军半可回援,所以没有必要与叛军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对于曹锐有些不放心的这番叮嘱,赵无妨听后,郑重的点了点头。赵无妨离开去做准备之后,曹锐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部署。他知道,叛军肯定会在德安留下断后的兵力。所以在部署时,他接受了赵无妨的意见,以全部步军在他控制的南康府境内都昌上船,一路顺水南下。

同时集中全部骑兵,绕过德安采取平行追击。而赵无妨调动一部兵力,接替大军进驻德安外围。在宋偐带着主力逐步退走后,自己依靠手中的这些军马,根本就不可能真正拦住追兵的邓铭。看着带着一万多军马,进驻德安外围的赵无妨而不是曹锐大军,脸色突然变的惨白。

他突然想起来,九江府控湖临江,官军追击大军未必真的会走陆路。如果乘船沿湖而下,在进入赣水,自己留在德安的固守,就根本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如今城外那些军马,打的旗号上是节度江南西路诸处军务赵的字号,应该是前些日子,一直与自己拉锯的赵无妨的军马。

曹锐主力果然没有走陆路。一时之间,在这里坚守已经无任何意义的邓铭,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撤出德安,去追赶主力人马。还是在这里,按照宋偐要求继续坚守三天。想起了宋偐临走时的那些话,邓铭却是迟疑了。摸着城头上几门大炮,一时之间邓铭,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转头看着心生怯意,都在看着自己的诸将,知道诸将心中都压根无战意,这仗也打不下去的邓铭。站在城头上犹豫良久,最终派人将几个死硬分子,全部都看押了起来,派人出城与赵无妨商谈投诚的事情。一个时辰之后,邓铭带着一万大军一箭未射,便向赵无妨缴械投降。

说实在的,德安叛军投降如此之快,让赵无妨也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在看到德安这一万叛军,一下子便缴出六十多门大炮,上百部床弩,各种军器、粮草堆积如山,赵无妨都愣住了。他以为自己还留一部分兵力控制瑞昌,在德安外围还不到一万军马,叛军至少会打一场。

结果,自己卯足了劲,叛军却是一箭未发就投降了。不过,德安的叛军主动投降,倒是让赵无妨减轻了不小的压力,至少不用两面受敌了。但尽管德安的叛军投降了,可赵无妨却并未感觉到轻松。湖广通城一线的十几万,随时可能东进的叛军,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他一方面侦骑四出,一边与湖广方向频繁的联系,以便早日摸清楚湖广叛军的动向。可湖广传来的消息,却是让他有些大惑不解。在邓铭撤走之后,湖广的叛军便全面停止了攻击。但即未东进,也没有南撤,全部收缩到了平江府。而且通城一线的叛军,撤走的极为匆忙。

走的时候,就连笨重的大炮都给丢下了。要知道,叛军能在湖广先后拿下长沙、衡阳,就是靠着这些几千斤的大炮。这种攻城利器,如此轻易的便丢下了。赵无妨更担心,湖广叛军未必会东进,而是搞不好要南下。想到这里,赵无妨立马提起笔来,给曹锐写了一封信。

而在信件八百里加急送走之后,赵无妨却是捏着额头,心中一直在琢磨着,接下来这一仗该怎么打。其实对于赵无妨来说,他最不爱打的就是这种主动防御作战。作为一名骑兵出身将领,他最为崇尚的是进攻。只是看了看手中的军马,在想起那一万俘虏,赵无妨又迟疑了。

赵无妨在德安,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而兵分两路的曹锐,亲自统带骑兵抢在以步军为主的宋偐之前,赶到了瑞州府外。他将预设战场,选择在了锦水与华林水之间。这里河道纵横,叛军虽说兵力众多,但因为水网限制,无法形成一体。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地势分而歼之。

不过便是减去留守在德安的一万叛军,叛军依旧有九万之众。便是乘船而下的步军赶到,兵力也是悬殊。所以,已经知道欧阳善在南边已经布放完成的曹锐,并不打算在锦水与叛军真决一死战。他的目标是削弱叛军一半的兵力。至于剩下的,交给欧阳善带着的大队骑兵。

其实刚到江南战场的时候,曹锐不是一般的不习惯。与北方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相比,这里到处是河道湖泊,使得骑兵根本就施展不开。这边还没有等战马发力,那边就又到了一条河边。这种地形,对于擅长使用骑兵突击的曹锐,只能依靠步军作战,总感觉束手束脚的感觉。

但等到宋偐大军全线压上的时候,他才发现这种地形,的确是限制了自己骑兵的发挥,可也让叛军形不成一条完整的战线。虽说不利于发挥大规模骑兵作战,可却让小骑兵集群充分发挥。在九江府的时候,他就经常以骑兵绕路突袭叛军后方。时不时的,还打一个小穿插。

所以,这次曹锐便打算利用锦水,与华林水之间少见的丘陵地带,又前后两条相对大一点的河流,让叛军无法形成完整队列。直接打其中军,将其分割开来。等待乘船而下的步军主力赶到,吃掉他的后卫与中军。而原本隐蔽在南面待机的欧阳善,也正在加紧时日北上。

相对于仗着骑兵四条腿,抢先赶到锦水,已经在等着他的曹锐。从德安撤下来已经三日,但这一路上,却始终没有遭遇到曹锐追击。这让急速撤退的宋偐,内心有种极度不安的感觉。曹锐并未追击,这对他实在有些不正常。离着九江府越远,越是让他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只是无论是此时,正在急速南撤的宋偐,还是利用自己骑兵腿快优势,已经赶到锦水北岸,正在张网以待的曹锐。或是接到曹锐命令,正待着迂回兵马,兼程北上的欧阳善,都没有想到过。这场原本的一场追击战,会演变成了几十万人都卷进来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此时的曹锐,还是按照原有的计划。在叛军主力赶到之后,放过了率先抢渡锦水的叛军先头一万多军马。待叛军中军刚度过华林水之后。隐蔽在二者之间米山中的曹锐,除了派遣一部军马,封锁锦水北岸拦截叛军前卫之外,立即指挥骑兵,率先向着叛军的中军发起了冲击。

曹锐此时带的军马并不多,连同赵无妨手中那点可怜的骑兵,都被他搜刮而来,以及此次增援过来的两万新军之中的五千骑兵,也不过一万三千人马。但这些军马,都是清一色的骑兵。足足几万支马蹄快速疾驰,脚踏大地引发的剧烈震动,便是十几里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听着地动山摇的马蹄声,正带着中军刚渡过华林水,正快速向着锦水转进的宋偐,立马就明白了出什么事情了。他知道官军有骑兵,但没有想到追击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大量官军出现在这里,要么是自己走后邓铭就开城投降了,压根就没有起到,拖住三天官军主力的期待。

要么便是官军,压根就没有理会固守德安的邓铭,不顾身后补给被切断的风险,绕过了德安,直接向着自己杀了过来。但无论是那种可能,现在都不是宋偐该考虑的事情。他也知道,自己现在最该做的便是整队迎敌。至少,绝对不能让曹锐的骑兵,将自己的中军冲乱了。

自己麾下兵马现在的确有九万,可都是清一色的步军。仅有的三千骑兵,还在华林水北岸为自己断后呢。更何况自己那三千骑兵,骑得都是比驴子大不了的大理马。与如今骑得都是清一色高头大马的官军骑兵,根本就没有办法比。大理马耐力是好,可这冲刺还是差太多。

宋偐清楚,一旦让官军铺天盖地的骑兵,冲进自己的中军,那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场屠杀。自己必须要在前后两军增援赶到之前,结成对抗骑兵的方阵,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被冲垮。麾下的这些军马兵力虽多,可都还是第一次与如此大规模骑兵作战,不结阵只能死的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