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四十二章 可以顺江而下

定河山 第九百四十二章 可以顺江而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四十二章 可以顺江而下

听到宋偐让自己三日之后便降了的话,邓铭惊呆了良久。他甚至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这位自从自己调任广南东路后,便是自己老上级的上官。只是沉默良久之后才开口道:“大人,您原本也是朝廷命官,当初也是身不由己。既然局势到如此地步,不如您也一并降了算了。”

“你麾下这十万军马,是汉王所部的精锐所在。若是您请降,那么整个江南西路便大局已定。这对朝廷是有大功的。如今新君即位,也正是用人的时候。末将以为,既然叛王失败已经成定局,那您还不如一并降了便是。正像是您说的,哪怕遭一些罪,总比全家人掉脑袋好。”

只是对于邓铭的劝说,宋偐却是摇了摇头道:“晚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一步错,却是步步错。当年任上贪图汉王的重金,为汉王在十万大山中训练了二十万大军。整个广南东路所有不肯降的文武官员,又都尽数死于我手中。手上沾了太多血,再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便是新君不念旧怨,可那些死在我手中的文官家人能饶过我吗?他们都是进士及第,他们那些遍布整个大齐官场的同年,又岂会放过我?原本想着朝廷诸将都已老迈不堪,能战之军不过四大营与西京大营罢了。汉王依靠祖辈留下来庞大财力,割据江南一隅至少没有问题。”

“却没有想到,这位当初的储君,现在的新君手段实在太厉害了。他放着那些老迈不堪的老将不用,却启用了大批的新锐将领。曹锐原来不过是一个三品锐健营的都指挥使,如今却是权倾整个江南的总督军务。赵无妨原本不过是虎牢关四品都统,如今成了二品江西节度使。”

“还有那个抄了我们后路的欧阳善,不愧为家学渊源的将门虎子。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打,硬生生的靠着一群战力弱鸡的卫军,挡住了我的攻势,坚持到了四大营的精锐增援。单就这份胆魄,便是汉王远不及的。现在看,手中无将可用的却成了汉王,也就有了今日的局面。”

“更何况,汉王对谁都不信任。他将这十万最精锐的人马交给我,就没有一点提防吗?我若是说出一句投降朝廷的话,恐怕你我都活不过金娃。你今年还不到四十,你还年轻,不要与我一般,一条路彻底走到黑。汉王埋设在i队伍中的眼线,我离开之前会全部帮着你调离。”

“不过,你自己也要有一些准备。你部下之中那些不听你话的,直接处理了便是。你只要在广德州固守三天之后,便可以自由行动。不过,我劝你一句话。如果不想投降朝廷的话,那自己单独离开。这天下那里都可以去,就算去投效北辽,也绝对不要在回到汉王身边。”

“汉王不仅远非明主,现在心胸也远不是表面上那么开阔。自从出兵以来,所作所为没有半点开国帝王之相,到更像一个锱铢必较的商贾。你若是回到了他那里,恐怕只能死的更快。我该说的话与你说了,不该说的话,今儿也与你说了。至于你究竟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吧。”

看着说完这番话之后,一脸疲惫,明显不打算再言语的宋偐。邓铭知道此时在劝也没有用,向着宋偐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之后,便转身离开了。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身后的宋偐却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因为他知道,也许三天都极有可能是一个幻想。

不是说邓铭不会听自己的话,而是当年在燕山府任上,便赫赫有名的曹锐,给自己安全撤离的机会,实在是太过于渺茫了。可谓是身经百战的曹锐,又岂会真的发现不了自己撤退的举动?至于被自己留下的邓铭,又那里轮得到曹锐去对付?一个赵无妨,便足以对付他了。

只是事已至此,已经再无任何退路的自己,就算知道继续走下去必死无疑,可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正像是当初与邓铭说的那样,一步错便步步错。现在只盼着,自己别败得太惨了。至少能带一半的人马撤到南安府,只是好能把那位主给救出来。否则,就真的要散了。

只是宋偐打算的很好,但曹锐这种老将能让他安全撤走?实际上,从接到欧阳善八百里加急,送到的捷报,曹锐就死死的盯着战场上的一切动静。宋偐撤退的行动,尽管一直都很小心翼翼的。但近十万大军的撤离,又岂能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的撤退一开始,曹锐就发现了。

至于被他留下来断后的,邓铭的那一万军马,曹锐还真的没有放在眼里。他觉得交给赵无妨,已经足够了。唯一让他担心的,是正在从湖广全力向江南西路赶来的,叛军在湖广的主力。就朝廷如今在湖广那里的兵力,想要牵制住这七八万叛军,能守住通城一线已经不错了。

想要牵制住湖广那里的几万叛军,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曹锐现在最为担心的,便是湖广的叛军东调。虽说朝廷刚刚将两淮之地,整训的两万新军马都交给了他。可这两万军马都是刚完成训练的新军,若是应对同样将近十万的湖广叛军主力,这战力却是多少有些让人担心。

能不能挡住湖广这些叛军,是此次自己能否解决当面这些叛军的关键。通城离着九江府可不远,若是沿江而下恐怕速度还要更快。江南西路战局打成这个样子,湖广之敌回援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是顺江而下,还是直扑九江。或是有可能快速向南收缩,直接撤向南安府。

看着曹锐愁眉不展的样子,手指在地图上通城的位置上,来回不断的摆动。在他身边的赵无妨,却是沉吟了一下之后道:“大人,其实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其实叛军之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是一样有纷争的。我们当面之敌有了撤退动静,想必是急着回救南安。”

“他们急着回救南安,而湖广战场的叛军,未必就没有这个心思。更何况,南安府中被围的可是叛军之首。江南西路的叛军,如今军心都乱了。而湖广叛军的军心,未必也不会乱。就算叛王让他们进入江西,来接替我们当面的叛军,但他们未必行动就会那么迅速或是坚决。”

“只要他们在动作上稍有迟疑,咱们就可以抓抓战机。更何况,从通城到九江,没有十日的路程他们是赶不过来的。至于沿江而下,大人更不用担心。就算他们想要这么做,可船却是没有地方找去。当初丢了长沙府之后,朝廷便已经下令,将湖广大江上所有的船只都收缴。”

“而在湖广那边,咱们的人虽说已经完全放弃了湖广南路。可为了避免叛军使用湘水补给,一路撤退的时候,将湘水沿线的船只不是凿沉,便是收缴一路带走。就算偶有遗漏,也不过是一些小舢板之类的。叛军想要沿江直下,恐怕便是收集一些小舢板,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以末将的意思是,大人给末将一万精兵,在加上末将手中这些卫军,便足以应对湖广叛军。通城与九江直线距离是不远,可中间可是隔着群山。他们也长不了翅膀,可以飞跃过来。只要大人南下的动作足够迅速,抓住这个空档,别打成了拉锯战,这一仗就没有什么问题。”

说到这里,赵无妨沉吟了一下之后道:“大人,末将以为大人可以采取双重追击。选择一部精锐,从九江顺水南下。另外集中骑兵走陆路,绕过德安直接追究。叛军攻入江南西路的时候,末将便将这鄱阳湖上的船只都集中在手中,咱们手中船有的是。装两万大军没有问题。”

“叛军撤离,肯定要在德安留下一只断后掩护的兵力。咱们没有必要与他们耗费时日,末将留下来牵制住他们便是。大人只管一路水陆并进,追击叛军主力便是。请大人放心,末将就算打的全军覆灭,也会保证大人在围歼江西叛军主力时,背后绝对不会出现叛军一兵一卒。”

赵无妨的话音落下,曹锐却是没有回答他。而是反复在屋子内来回踱步,良久才突然转身,看着自己身边面无表情的赵无妨,突然伸手比划了一个十五后才开口道:“赵将军,本官给你一万五千军马。但赵将军,老兵只能给你五千,其余都是从此次调来的新军之中给你抽掉。”

“另外,本官将朝廷拨过来的大炮,给你留下一半。这些大炮分量,比叛军的要轻的多,转移起来相当的方便。这九江府东部多河汊湖泊,西部又是都是山地。若是湖广叛军真的过来,你也不要死守一地,那样反倒是将自己逼到死地。要充分的利用好,九江府的这个地形。”

“迟滞住他们一个月,不,哪怕半个月就可以。必要的时候,九江府也可以放弃。事后,皇上与朝廷若是追究起来,一切有本官给你扛着。但有一条,你若是决定放弃九江府,这里囤积的堆积如山的粮草,要么你转运到江北,要么你一把火烧掉,一粒粮食都不能留给叛军。”

对于曹锐的要求,赵无妨琢磨了一下,虽说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赵无妨的迟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曹锐给他留下的军力,虽说超过自己的要求,可大部分还都是新兵,老兵只有五千人。剩下的都是去年,才开始从两淮流民与百姓之中,新招募的新兵。

这一万两淮新军,虽说已经训练了数个月,可毕竟都是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坯子。这段时日里自己没少听说,从湖广南路跑过来的百姓,说起叛军在湖广不惜代价的强征兵员,甚至是强拉壮丁。使得眼下湖广叛军,在数量上还要超过江南西路,足足有十多万的军马。

哪怕那些强拉过来的壮丁,都是滥竽充数的。可毕竟那是十多万军马,蚂蚁多了也要撑死大象的。若是调拨过来的一万五千人都是老兵,自己压根就不用迟疑。可这其中七成却都是新兵,这战力就够让人担心。真的到了战场,这五个新兵都未必,能够顶上一个老兵堪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