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人的钱不能欠

定河山 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人的钱不能欠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一十九章 死人的钱不能欠

他杨继元虽说性子直了一些,可他好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他又不傻。傻的人能进士及第?又能以文转武,还做的那么出色?不过,也知道黄琼多少有些忽悠自己。可杨继元此人大局观,还是很强。知道黄琼身边现在需要自己这种人,在于明远调回来之前不会放自己离开。

所以,他也就消停了下来。更何况,这位新君虽说极有可能在忽悠自己,可好赖总算是有了一些盼头不是?不过,这位绰号杨怼怼的家伙,貌似火气更大了一些。原本就是不符合他心意,便是见谁怼谁。现在更是怼天怼地,就连中间空气都怼了起来,朝堂上他的嗓门最大。

距离黄琼登基大典还有五天的时候,因为加拨钱粮的事情,被这个家伙在朝堂上又气个半死不说,还被这个家伙追到了中书省,又是一顿冷嘲热讽的傅远山。刚一回府,也顾不得自己一贯讲究的宰相涵养了。当着自己夫人和一众家人的面,破口大骂这个家伙纯粹混账一个。

见到自己丈夫,这次被气得就连已经收敛多年,当初燕山府时的老毛病都犯了。这位与傅远山结发夫妻三十年的夫人,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吩咐身边的丫鬟赶快去沏茶之后,又给傅远山顺了好大一会的气之后,才好奇的道:“老爷如今整日里面,与我们讲什么城府。”

“今儿怎么了?居然被人给气成这个样子?自从调回京城,你总是与我说要收敛自己的脾气,不能在犹如在燕山府那时,整日里面发火了。怎么自己说的话,自己这么快就忘了?你都多大年纪了,如今更是做到了宰相之位。你的宰相涵养呢?亏你还是地道的两榜进士出身。”

听到夫人劝说的话,喝了一口茶,好不容易才顺过气来的傅远山。翻了翻白眼道:“怎么了?还能怎么了?还不是被那个杨怼怼给气得?我为官二十余年,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混账的人?他一个枢密副使、署理枢密使,又不管着兵部和户部,整日里面就知道伸手要钱。”

“当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如今这岁入日益艰难,可两线打仗这钱粮像是大水漫地一样花出去。太子殿下不仅缩减了宫中耗费,就连自己的登基大典都要缩减,以节约钱粮。他可到好,伸手张口便要十万匹布帛,十万贯制钱。说是给两线阵亡官军,发的恩典与抚恤。”

“我也就是告诉他,这些钱不是不应该给,只是晚几日,等到新君登基大典之后,户部再给拨下去。可他却是不依不饶的,今儿更是追到了中书省来。如今前方战事紧,关系到士气,活人的钱粮自然不能拖欠的。可人死不能复生,拖欠个把月的,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就在傅远山还要说下去的时候,他的这间会客厅外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不妥,活人的钱不能拖欠,死人的钱就更不能拖欠。活人的钱拖欠,还有机会去弥补。可死人的钱,欠了就没有办法弥补了。每一个阵亡将士身后,留下的都是一群孤儿寡妇,他们也要活命的”

听到门外传来的说话声,傅远山急忙一抬头,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自己家的黄琼,就站在门外。斥责了一下没有通报的奴才后,急忙起身便要行礼。只是他行礼举动,却被黄琼一把搀扶住:“既然如今到了傅大人的府邸,是寡人贸然叨扰了傅大人,这些虚礼也就免了便是。”

说罢,黄琼迈步走了进来,打量了傅远山无论是摆设还是挂件,都显得异常文雅,还挂着傅远山亲笔所提几张条幅的会客厅,黄琼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傅大人,不愧为当朝榜眼出身,这间会客厅布置的如此文雅。寡人也没有想到,傅大人这颜体字,深得颜体的精髓。”

“若是不看这题跋,寡人还以为就是颜真卿的真迹。先不说傅大人的才干,就这一笔字也足以傲视本朝文人了。这没有一定的气度,可是写不出这笔字的。俗话说字如其人,傅大人的这笔字,也就说明傅大人的气度,是能容天下能容之事,更不会与一个混账过于计较的。”

傅远山是什么人,能得到黄琼父子俩个人的重用,一再的破格提拔,又岂是普通的人?当黄琼说出混账二字,傅远山立马就知道,今儿这位主是为何而来了。想起如今虽说已经改任了武官,但不管怎么说好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居然还能如此的蛮横不讲理外加胡搅蛮缠。

任文官的时候不受同僚待见,任武官的时候还不受同僚待见。若不是自己真才华,外加运气好那么一点点,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的那个家伙,心中唯有苦笑不已的傅远山。知道今儿两个人冲突,肯定已经被这位主知晓的,也只能摇头苦笑道:“殿下,臣没有那么小肚鸡肠。”

“臣虽说还算不上宰相,可这多少还是有点气度的,也实在犯不上,与那头有名的倔驴置气。臣也知道,这前方阵亡将士的烧埋钱,是绝对不能拖欠,这关系到前线的军心和士气。可这如今还要筹办殿下的登基大典,还有应对南北两线的战事,户部真的有些入不敷出。”

“臣想着,下个月山西路今年的二十五万贯丁口钱便要到了,臣到时候将这笔钱补上就是了。户部里面,现在穷的都能饿死老鼠。殿下又爱惜民力,不许在这个时候加税。臣现在真的真是有些一筹莫展。殿下,拖欠一个月的烧埋不要紧,可这前面的战事差一石粮食都不成。”

傅远山的解释,黄琼轻轻叹了一口气。如今虽说叛军占领了湖广南路,以及福建、广南东路,这对朝廷岁入,其实影响根本就不大。这三路除了湖广南路,是朝廷在江南主要粮食产地之外。其余两路丢失,对朝廷岁入影响是真的不大,因为这两路原本就收不上来多少税的。

福建路盛产茶叶,但六成的茶园都是桂林郡王府的。别说原本桂林郡王府,就从来没有对这些茶园缴过税。在朝廷收回桂林郡王府大的海外通商之权后,老爷子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更是允诺对桂林郡王府所有产业,都减免所有的税赋。这其中也包括广南西路的糖厂和糖田。

所以,整个福建路的茶税,广南东路的糖盐税,一年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万贯,其中还是以广南东路的盐税为主。朝廷还不至于,因为损失这些税源,而真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真正损失的是,失去了桂林郡王府每年缴出那些商税。而自己新开的港口,如今胡商寥寥无几。

整个江南商户,对此事也是根本不支持。黄琼派人强制他们出售丝绸、瓷器、药材,效果都极其有限。这其中究竟是谁搞的鬼,黄琼还是清楚的。胡商来不了,想比是桂林郡王府所属的庞大船队,在海上堵住了胡商的船队。江南商户不肯售卖商品,是桂林郡王府派人威胁。

不是那些商人不肯卖,而是不敢卖。有几家商户曾经私下,向着一个波斯商人出售了一批丝绸,结果没过半个月便惨遭灭门。当地官府虽说在奏折上,说的支支吾吾。但整个江南,就是傻子都知道这是谁干的。这一点,范家提供的消息,也显示了就是桂林郡王府动的手脚。

陆地上好说,江南的商户不敢出售,可江北也产瓷器。江北所产的丝绸,虽说质量略逊于江南,可也不是没有。同样,江北的淮南路、湖广南路,也都盛产茶叶。但问题是,海上都在桂林郡王府手中握着。永王出巡的时候,黄琼曾经命他查过山东、江南二路的水师情况。

永王回奏的折子上,清清楚楚的告诉黄琼,这两路水师烂的已经不成样子。表面上看都有上百条船,但其中能出海的只有十几条小舢板。其余的船只,都已经破烂不堪,帆、桨、舵,几乎无一不缺,军械十不存三四。二路水师之中,至少各有一半的将士,几乎从未出过海。

剩下的一半驾驶还能出海的船只,都跟着各级武官以所谓稽查海上走私的名义,上下一起忙着捞钱。甚至因为山东路,正好地处与东瀛和高丽海上贸易的重要出发地。山东路水师的不少武官,干脆直接加入了走私序列。都忙着捞钱,又有几个有心思搞备战,整治船只作战?

至于江南东路的水师,更是烂的厉害。不仅直接动用水师,还能动的船只参与到走私,甚至还将战船当做渔船使用,组织人去远海打渔。制成咸鱼之后,强制江南商户购买。更是与原江南东路节度使勾结,将江南东路水师制成的咸鱼,替代卫军各级官兵的部分粮饷发放。

弄得江南东路卫军各营标,一到吃饭的时候,到处都是咸鱼的腥臭味。烂成这个样子的水师,还怎么与桂林郡王府,那些常年在海上讨生活船队的对手?如果想要恢复这些水师战力,需要大量时日来整顿,最为关键的是缺乏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的钱帛,建造新的战船。

人家桂林郡王府,不在上缴税收,朝廷平日里,自己精打细算,还可以勉强的维持。可这战端一开,这钱粮犹如流水一般流出去,便实在有些入不敷出。傅远山的难处,黄琼也是知道的。否则,以他为官的做派,是不会一再的要求自己,哪怕眼下暂时先加一部分的税钱。

待朝廷平叛之后,再免除加征的税钱。甚至可以平叛结束之后,免除一些赋税,以补偿这天下的子民。傅远山的这些建议,黄琼当初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问题是,这官场上几千年的传统,你上面政策制定再好,到了下面落实的步骤,就没有一个不走样的,不出问题的。

朝廷加征一文钱的税,下面就敢加收十文钱。朝廷加收五百文的税,下面就敢加收到一贯钱。朝廷免除三年的税赋,下面就敢背地里面继续巧立名目,变相的继续收。只不过,那些征收来的钱粮,进了官员自己的口袋里面罢了。如今朝廷无论是军力还是财力,都消耗极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