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实该杀

定河山 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实该杀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实该杀

皇帝与黄琼说的这些所谓的建议,倒不是皇帝编排的。而是他接到密折的时候,黄琼的三位兄弟正在奉召在温德殿面圣。这个建议,正是三位之中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能力并不比自己这个狗屁九哥差,只是老爷子一直都不肯给自己机会的老兄提出来的。

这位仁兄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皇帝突然开口询问自己政务,尤其是还是用兵之事冲昏了头脑。还是天生肚子里面就那么点真实材料,或是说话压根就不经过脑子。也不想想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为人,张口便说出了这么一个,他自以为两全其美的,虽未赔款但也割地的主意。

而老爷子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是烦躁之余想要拿着这个儿子解闷,还是有其他的想法。面对着这个馊透了的主意,还给了一个说下去的评价。结果这位老兄一兴奋,也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一阵请缨,想要以自己亲王之尊,亲自去招抚宁夏府造反多的那些党项人。

这些事情若是搁在黄琼身上,黄琼会在第一时间,看出来老爷子这一个是拿他穷开心,另外一个就是在那里引蛇出洞呢。可这位老兄,却偏偏没有这个自觉。被老爷子顺嘴夸奖了两句,便有些飘飘然了。一心想着借着这个机会,拉拢宁夏党项人为自己的外援。

只可惜,无论他如何的表忠心,老爷子就一句话在等着他,考虑、考虑再说。这个馊主意老爷子自己都直接给否了,现在拿出来说给黄琼听。一个是想着借着这个机会,考验一把自己这九儿子应变能力的皇帝。另外一个,就是看看他的雄心。面对强敌,是不是敢于应战。

看了看黄琼的脸色,皇帝也没有搭理他,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有些人认为,这样就可以省下部分钱粮,集中精力应付长城外的北辽。反正宁夏府那里诸蕃杂处,平日里面无风尚且三尺浪。而且那里除了河套地区之外,其余的地方不是地瘠民贫,就是十年九旱。”

“平日里面就算陇右其他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那个宁夏府动不动也要旱三年,再涝三年。满打满算,一年的税赋也没有多少。时不时的,朝廷还要拿出大量的钱粮,来贴补宁夏府。宁夏府又与北辽西北统军司相连,虽说不是北辽入寇的主要方向。”

“可每次北辽入寇长城一线,宁夏府都是其西北统军司的攻击目标。对于朝廷来说,这个宁夏府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眼下既然党项人叛乱,与其耗费大量的钱粮去平叛,还不如就此封那个拓跋继迁一个名号,将宁夏府赏赐给他,以图早日息事宁人。”

“在我大齐外有虎豹的情况之下,这么做反倒是更稳妥一些不说,还可以挑起北辽与党项人的争端,让党项人去帮着大齐分担北辽的压力。至少西北地区,朝廷备边的压力,可以当作包袱甩给党项人。朝廷不仅每年可以节省大量的钱粮,还可以集中兵力应对山西与河北。”

皇帝这番话音刚落,黄琼脸色不是一般低沉的道:“儿臣,不知道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但儿臣只知道,我大齐朝虽说幅员辽阔,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这个人未战便轻言弃土,往小了说是惑乱君心,往大了说是要斩断我朝的根本,此人着实该杀。”

“先不说此人轻言弃土,会给我朝带来多大的危害。但未战便先怯,不正是向党项叛军说明朝廷眼下空虚,无法与出动大军平叛,才不得已放弃宁夏府?这样一来,恐怕那个拓跋继迁,就算原本胃口不大,也会被朝廷惯得胃口大涨,恐怕将来别说一个宁夏府。”

“就算朝廷在加上整个陇右路,都未必能满足他的胃口。宁夏府虽说贫瘠了一些,但对我大齐朝绝对不是什么鸡肋,而是我朝在西北的重要屏障。宁夏府的贺兰山,阻断了北辽铁骑直接南下的路线。正是有了贺兰山这道屏障,北辽铁骑才无法顺利突入陇右腹地。”

“陇右为我朝军马主要产地,而我朝与北辽百余年交锋之中,始终占据了上风,主要靠的便是陇右出产的优质军马,组建的可以横行天下的骑兵。北辽与回纥多年来,对我陇右路一直贼心不死,百般心思想要斩断我骑兵战马来源,以使我大齐骑兵再无力与其争锋。”

“而陇右路百余年来安然无恙,除了我大齐铁骑对回纥、吐蕃诸部,百战百胜之外。也正是有了宁夏府贺兰山、定远州,这道坚固的屏障,才使得北辽无法从西路突破我朝西北防线,无力攻入我陇右腹地。宁夏府是我朝在西北的屏障,丢了宁夏府恐怕整个陇右都再难守住。”

“更何况,因为一次叛乱,朝廷未作任何平叛动作,甚至大军连剿都未曾清剿,便轻言放弃一府之地,也可谓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更给我大齐朝境内的诸羁縻州,以及西北诸蕃做了一个极其恶劣表率。是不是他们将来对朝廷稍有不满意,便随时都可以造反?”

“然后朝廷为了尽快平息叛乱,就可以随便将领土割让,让他们可以就地称王称霸?乃至将来,内地各州府县造反都如此办理?无论这个拓跋继迁造反初衷是什么,无论朝廷眼下钱粮有多紧张,但这个恶劣的端口绝对不能开。那么做,岂不是连藩镇割据的前唐都不如了?”

“还有,宁夏府与整个陇右路,以及陕西路山水相连。宁夏府有失,整个陇右路、陕西路都将不得安宁。尤其是眼下,二路旱情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之下。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这场叛乱,一旦二路有黄巾张角之流,登高一呼响应其叛乱,那整个西北都将陷入大乱。”

“正像是父皇说的那样,陇右如果丢了,朝廷不仅仅失去的是一块土地,更失去了我大齐骑兵战马的主要来源。而没有了这些战马,我朝将再也无法与北辽相抗衡。父皇,儿臣的意见,此次这个拓跋继迁叛乱不仅要剿,而且要尽快的调集重兵,在其流窜出宁夏府之前剿灭。”

“至于钱粮方面,父皇暂时无需过于担心。朝廷眼下虽说钱粮还略有不足,但是支持陇右平叛还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一点上,儿臣还是有相当信心的。只要陇右那里派出得力将领指挥,不打成常年的拉锯战,眼下朝廷积累的钱粮,至少支撑上一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黄琼这番话说罢,皇帝也不由得愣住了?看着这个自信满满的儿子,皇帝犹豫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问道:“你让朕不用担心钱粮一事,那朕问问你,这钱粮该如何的解决?阿九,此事可是事关重大,你可不要忽悠朕。这朝廷一年的进项,朕难道还不清楚吗?”

“朕虽说现在对你放手,可这朝廷一年的用度,朕心中还是有数的。虽说今年春税入库不错,但除去各项用度,国库现在满打满算有三十万贯,十几万石粮食的结余就不错了。而这三十万贯,能应付山西平叛就不错了。眼下百姓困顿已久,朕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增加税赋。”

对于皇帝的不相信,黄琼却是自信满满的道:“父皇,儿臣这半年襄理朝政。知道眼下朝廷岁入艰难,所以一直都在精打细算。这半年来,虽说成果还没有那么的明显。可是户部现在也积攒了上百万石粮食,以及一百余贯钱,五万多两白银,三十多万匹绸缎。”

“这些钱粮,都是补足了今年官员的俸禄,以及下拨了河工、漕运等,所必须款项之后所结余的,随时可以动用。原本儿臣想着,到了年底在多结余一些,把父皇寿陵的工程恢复起来,以便让大行皇后可以早一日入土为安。眼下既然陇右要用兵,那就先用到这个方面。”

“虽说少了一些,可支持宁夏府与山西路平叛,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尤其是山西路平叛,现在基本上已经进入清剿阶段,所耗费的钱粮已经大大的减少。支撑陇右用兵,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儿臣这可并非夸大其词,父皇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户部仓储司亲自盘点。”

听到以往年年都见底,年底秋税入仓之前,干净的都能饿死老鼠的户部仓库,眼下居然积累了这么多的钱粮。可谓是当年世宗皇帝为了修建新宫,大肆耗空了朝廷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财富,弄得如今朝廷几乎每年都入伏不付出以来,可谓是近三十年来第一回。

这还是自己登基二十余年以来,朝廷第一次足额拨付了官员俸禄,以及河工等必须的钱粮之后,仅仅半年之内的结余。这小子居然如此能干,理财更是一把好手,自己之前怎么没有看出来?这可还是在户部自己,并未完全放手的情况之下,这小子还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过皇帝也绝非普通人,虽说刚刚还有些错愕,但随即便反应过来。朝廷岁入日紧,甚至入不敷出这也的确没有错。可为何同样换了一个人,来做同样的事情,结果却如此不同?对于黄琼半年时间,结余了如此多的钱粮,是不是乱克扣一气,皇帝还是有信心的。

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局观很强的儿子,很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乱克扣下属事情,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这半年来积累如此多的结余,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之前,批钱的时候,这手有些太过于宽松了。该批的钱批了,实际上不该批的钱也批了。

而那些多出去的钱,恐怕不知道进了那个混账王八蛋官员的口袋。自己这些年拨出去的钱粮,不知道有多少是被糊弄的。想到这里,皇帝心中不由得有些恼羞成怒,甚至感觉到在这个儿子面前有些丢脸。

其实这倒也不能完全怪皇帝,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又有几个会理财的?大部分皇帝,恐怕连账本是什么都看不懂。否则,也不会搞出一个鸡蛋几十两银子,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的怪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