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367章 划时代的产品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367章 划时代的产品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367章 划时代的产品

11月底,丁毅来到猪岛,匠作局。

这是周大虎和赵氏夫妻邀请他来的,匠作局是丁毅来的最多的地方,每年要跑好多趟,但这是周大虎和赵氏夫妻第一次主动请他来,丁毅很高兴。

果然,来到现场后就发现,这边多了一台机械。

“哇”丁毅简直就像看到大美女似的,忍不住蹲下去,轻轻的抚摸着。

这是周大虎和赵氏用了近一年多时间才打造的机械,他们叫‘拉床’。

拉床用钢铁和蚬木制成,采用了一年多前丁毅画的齿轮,上面有十几个不同大小的齿轮。

仅这些齿轮,他们就制作了半年时间,右边可以连上水车,借水车的力量,拉动齿轮,再借齿轮的力量,拉动形成弹簧。

周大虎乐呵呵的给丁毅一堆新做的弹簧。

这是用苏钢再练三次,保持了应有的韧性和强度,打磨之后,用拉床一圈圈拉成弹簧,强力非常强,至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弹簧了。

赵氏说,眼下这弹簧问题已经差不多解决了八成,现在主要是做成弹簧前的钢丝标准很难做到一模一样。

他们都是靠工匠,一手打磨出来,标准会有误差,还费时间。

丁毅让他们带去看看打磨现场,发现他们的工序是这样的,先把苏钢练到二次,在第三次出火时,一边拉出来,一边锤打,称着高温加工,把钢材拉的很细,很窄,大概能拉到后世圆珠笔芯粗细,这是极限粗细,再拉下去,会拉断。

然后放水里冷却后,工人们开始打磨,这步的工程量也最大。

所以这步会有误差,且费时间。

一根长达一米的钢线要一个人打磨一天,只能拉出二十几个成品弹簧,会有一半左右因为误差而影响弹力,不达标,被融掉重新练。

丁毅看过后,想了想:“走,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众工匠莫名奇妙,但还是跟着丁毅来到另一处。

这边是制长枪的地方。

古代做长枪,有稠木、柞木,槐木等,也有用竹子,牛筋木,白蜡树,坤甸木等,各地各时代都不同,明朝时,戚继光说过,做长枪,最好用稠木。

这些木材大部份都在南方和热带,有的还比较贵,丁毅辽南这边,生长槐木,也是他眼下做制长枪的主要材料。

工匠们很快被丁毅带到制枪杆的地方。

木匠把一块不规则,刚被剖开,手臂粗细的槐木两头固定,然后开始转动。

有人拿把手指粗的铲刀,往槐木上一放,嗖嗖嗖,木屑如雨滚滚而下,一会功夫,刚刚那不规则的槐木就变成圆滑的枪杆。

周大虎等制铳工匠瞬息就看明白了。

“妙啊,若用这样加工钢丝,那规格就一模一样,没有什么误差了。”

手工打磨,那有这样打磨的好。

但钢丝很细,又是金属,所以那铲刀似的工具,得让工匠们好好琢磨,即能加工,又不能切断钢丝。

丁毅的意思,因为钢丝易断,可以一小截一小截加工。

算好做一个弹簧需要的长度,这样不容易切断,加工好后,可以直接拉成弹簧了。

周大虎等人纷纷点头。

赵氏突然道:“若钢刀够硬,加工铳管,岂不是也可以这样,那要快很多了?”

他们最早加工铳管,是打成钢片包裹铁棍,形成圆形。

后来有钻床了,是打成正方形的铁棍,再钻洞,然后打磨成圆形。

今天看到木匠做长枪的方式,顿时觉的可以学习,铳管也能这么干啊。

“恩。”丁毅想了起,理论上当然可以:“这个就是叫车床了,但是那车刀,要把钢铁车成圆形,可不容易做的。”

“必须往这上面研究。”周大虎道:“丁大人说的这个车刀,多试几次,全用精钢来造,多炼几回,要求又有硬度,又不能脆,如果造出来,打造铳的时间,至少可以加快数倍。”

丁毅当然知道,但前世的车刀是什么材料做的他也不懂,但车刀在加工时,温度极高,一般的钢材估计是不行的,这个时代,很难有这样的技艺。

但周大虎愿意往这个方向研究,他挺高兴。

“可以,你们琢磨吧,若能成功,必定重赏。”

赵氏捂嘴轻笑,柔声道:“我家信儿,他想当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大人能不能通融。”

四周诸人宛尔。

丁毅尴尬扰扰头:“你这样公然求官开后门可不行。”

赵氏顿时瘪起嘴。

“不过,俺准了,这么小想当官,是好事呐。哈哈哈。”丁毅大笑。

四周立马笑成一片,赵氏亦眉开眼笑。

“你这婆娘,怎么可能公开求官。”周大虎喃喃道,要求也私下求嘛。

很快丁毅回到周大虎他们的作坊,看到了新的燧发枪。

这枪长四尺五,比鲁密铳短了点,但铳管全是精钢打造,能连续打三十发才变形。

不连着打的话,可以打到一百铳以上,他们试打了六十多铳了,到现在没什么变化。

用了新弹簧后,点火成功率达到八成以上。打十铳能响七八铳,有时运气好,九铳都能响,这个成功率算非常高了。

关键是他和鲁密铳不一样的地方是,鲁密铳第一次没打响,是比较麻烦的,最少需要好几秒钟,甚至十几秒钟才能打第二次。

而燧发枪第一次没打响,稍微调整下,两三秒,甚至在熟练后,一秒内能再次击发。

这杆铳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丁毅拿在手上都感觉像工艺品一样,全精钢铳管,后面用了蚬木柄,铳管坏了后,可以卸下,换新铳管,柄还能接着用。

全重八斤二两。

最大射程两百米左右,有限杀伤在100米-150米最好,120米内打破重甲非常轻松。

其实燧发枪射程比鲁密铳多不了多少,但破甲射程高了五分之一,另外的优点,一是下雨天可以打了,二是速度快了,一个训练良好的射手,每分钟打两到三发都不是问题。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

同期的欧州也早就有了燧发枪,但丁毅的式样和性能技术水准,都已经超越了欧州。

欧州大概到17世纪中叶才大规模认可和装备燧发枪。

燧发枪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严重的缺点。

首先是贵,用钢较多,其实是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丁毅这边的燧发枪。

枪身他精钢打造,需要用苏钢再几炼,前期就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和人工,时间,更别说弹簧等精巧小零件的制作了。

按周大虎夫妻所言,现在这样一杆燧发枪,成本价就达到十二两,是鲁密铳的一倍。

如果放弃鲁密铳,全力造燧发枪,每月只能生产三百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