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军调整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军调整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陆军调整

穿越之海权时代

读过史书的人一看就知道郑经搞出的这套职业等级制度就是秦时的军功爵制度的变种,只是换了皮囊包装了一下。

一想到那些工匠们凭借着这一制度能够跟他们这些读书人一起跻身朝堂之上,这些读书人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可是想去反对又没有任何的理由,人家延平王说了那些职位都是名誉上的,根本不会挤占朝廷的编制。

他们很清楚,这虚实之间的转换不就是一张纸,当初的内阁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不是虚的还要看是否赋予这些匠人权力。

很明显这些匠人的权力大大提高了,四大厂的工人有几万人,这么多人的管理机构只是一个工官官署在管理,怎么可能管理的过来。

而且现如今工官官署对于工厂也只是进行监督,而不是直接指挥,工厂的日常管理还是工厂自己负责。工厂自己负责了管理,承担了责任,相应的也就增加了权利。

如今的官员再想无偿的役使工匠可是门儿都没有,所有工人都是在编的职工,也是吃皇粮的一员,他们与各个地方衙门里的小吏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晋升上来。

所有的读书人都明白郑经这样的行为,会让工匠的地位快速提高,这样的政策执行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工匠的地位就会与读书人的地位持平,甚至还会超过他们。

好在郑氏海盗起家,内部读书人不多,受到的阻力不是很大,这事要是放在大明,一天别的不用干,光是扯皮就能牵扯郑经的所有精力。

安排完海军的工作,接下来就是陆军的改组工作,经过爪哇之战所有陆军将领都认可了新式的战法。

众将领一致要求进行全员换装,同时众将已经看明白,在前线的思明、澎湖和南澳陆军的作用越来越小。

陆军留在前线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守岛的任务完全交给海军即可,这些岛屿只要没有利益满清也没有动力前来争夺。

现在前线三大军镇的陆师应该全部撤回承天府进行集体整训,淘汰老弱,补充新兵,为接下来的对吕宋作战进行准备。

对于吕宋的攻伐,郑经已经将时间定在了永历二十年的冬季,之所以对南洋作战的时间都是选择冬季,不是郑经对冬季偏爱,而是南洋地处热带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与雨季之分。

正好南洋的冬季是旱季,适合用兵,不然赶上雨季阴雨连绵,别说打仗了,就是人都能给淋发霉了。

吕宋与爪哇不同,爪哇有一个很厉害的地头蛇马打蓝国,能与郑氏配合对红毛夷进行打击。吕宋的土人则是一盘散沙,不但指望不上,而且还要防备土人的偷袭。

这些土人好事干不了,坏事可没少干,斗牛国每一次的屠杀华夏移民这些土人都是帮凶,完全可以归纳为不可团结的一类。

郑氏想要攻打吕宋的大佛郎机,就必须要完全的依靠自己,海军只能解决大佛郎机的海上力量,陆上的战争必须要依靠陆军的作战力量,陆军是此次战役的主角。

三大军镇全部后撤之后,承天府的陆军一下子就多了一万五千人,这些包括驻扎在承天府的翁天佑、杨富与刘俊部七千五百人。以及谢永常的骑兵、杨来嘉的侍卫亲军,再加上黑藩军。承天府一下子聚集两万五千精锐的郑氏大军。

这些军队可不是当年的军队,而是全部汰弱存强后的精锐之师,是郑氏的有生力量。这些军队每一个士兵都是当做军官来培养。

一旦需要扩军的时候,这些士兵立刻就能担当起什长,什长当排长,排长当队正,队正当营官,营官当千总,千总当镇将。

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五镇都督府升格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由郑经担任,下辖左右中前后五军。

左军都督刘国轩、副都督翁天佑。

右军都督周全斌、副都督杨富。

中军都督黄廷,副都督刘俊。

前军都督王秀奇、副都督何义。

后军都督谢永常、副都督陈莽。

其中左、右军都督下辖三镇步兵;中军都督下辖两镇步兵,另外郑经的侍卫亲军也属于中军编制;前军都督下辖两镇步兵,另外辖制黑番鬼营;后阵都督下辖两镇步兵,另外辖制骑兵。

谷壺

五军人马进行调整之后,将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换装,所有在承天府军队计划一年之内必须完成换装。

这是个要求对于枪炮厂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枪炮厂不但要完成郑氏军队的换装,还要满足对北郑与吴军的军火供应。

当兵官洪旭将生产任务下达到枪炮厂,枪炮厂管事大匠胡六顿时急眼了,连同海外驻军,总计三万杆新式火铳,还有外销的七千五百杆火铳,再加上海军的采购,永历二十年一年至少要生产五万杆火铳才能满足需要。

直接将兵官衙门的生产任务驳回,就一句话做不了。洪旭哪里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工匠竟然如此藐视他这个兵官,顿时将状告到了郑经这里。

郑经一看一年五万杆的任务,顿时明白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难怪胡老六会急眼。

这哪里是下达任务,分明是乱弹琴,这也怪自己当时话没有表达清楚,这个时候胡老六的情绪要照顾,兵官洪旭的面子更要维持。

郑经只能和稀泥,将二人叫到一起,问道:“老胡!你给寡人一个数,明年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杆,你们现在已经生产了多少杆?”

“回王上!由于我郑氏铅供应不足,新式火铳一直无法大规模的装备,王上从爪哇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不少采购的铅锭,使得新式火铳的子弹能够稳定供应。

臣现在能保证一年出厂三万杆,这还是包括我们枪炮厂所有的库存,若是按照目前的生产量,臣只能保证每月两千杆的产量。”

郑经点点头道:“也难为你们了,这生产效率可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记得寡人跟你说过的钻床搞出来了没有?

有了钻床,这枪管的生产是不是就会更快一些?或者你们自己也想想有什么办法扩大生产,比如加大学徒工的培养。

现在藩府对你们全力支持,只要能够提升产量,藩府能够做到的你尽管提。”

“钻床倒是做出来了,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是间隙太大,转头来回摆动,钻出来的枪管合格率非常低,根本不敢使用钻床进行钻管。”

郑经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任何机械设备的诞生都是从粗糙到精密一点点儿的发展,只要明白了原理,找到毛病所在进行改进就是了。

“这钻床的研究不能停下来,不能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就弃之不用,你们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找到其为什么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这才是一个做技术的大匠该有的态度,你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寡人还是那句话,现在你们是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寡人别的话不说,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产量。”

面对延平王的压力,胡老六知道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就算不能满足明年的要求,也不能相差太远。

“王上!臣听说那些西夷善于摆弄机械,能不能让臣到劳改农场招募一些西夷的工匠补充到臣的枪炮厂。

臣不但有造枪的任务还有铸造陆军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不轻松啊!”

“可以!只要你能保证那些白皮番鬼能够真心为你效力,寡人随你征用,不过要对我们的技术严加保密,而且这些白皮一旦进入枪炮厂必须进行密切监视,不得再让其接触他们的同胞。”

对于延平王的小心,胡老六非常理解,他太清楚自己手里的秘密意味着什么,这些新式火铳的秘密属于内行人一看就会的范畴,必须要严格把控才能防止秘密外流。

“王上放心,这些西夷若是听话还好,若是不听话,枪炮厂的护卫有的是办法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除了招募西夷之外,臣还要求扩充枪炮厂的人员,而且新招募的工人必须要识字,经过这几年王上的指点,臣算是彻底明白了,这识字与不识字,差别巨大。

一个不识字的学徒,从学徒到出师没有三年的历练想都不要想,而一个识字的学徒可能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出徒了。”

这个要求可把郑经难住了,眼下承天府的义务教育才刚刚铺开,连琼州府还没有展开,哪里有那么多识字的青年。

还没等郑经说话,洪旭不干了,老头儿瞪着眼睛怒道:“胡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不要仗着自己有点儿手艺就敢挑衅王上与本官!”

胡老六吓了一跳,多年受欺压的经历让胡老六立刻怂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也忘了自己已经是郑氏的高级技术官僚,口中连称:“小人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